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案背景及目标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和自主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五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我身边的自然现象2.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一些身边的自然现象,如降雨、日落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2. 学习研究方法(10分钟)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 小组合作展开研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已经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观察、提问和实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4. 实验设计与实施(50分钟)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实施。

老师可以提供简单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秩序的维护,确保学生的安全。

5. 结果总结与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进行结果总结和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陈述、展板、PPT等形式,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发现。

6. 研究成果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研究性学习教案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程度、实验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

通过观察、记录和口头评价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本教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适量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问和探索的勇气。

三、四、五年级上下册通用《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三、四、五年级上下册通用《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三、总结
同学们,知识在探索中才有生命,在热爱重才有活动,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帐房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这次活动中,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感受汉字的神奇




知识
目标
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
能力
目标
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情感
目标
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一种行的学习方式的站我和运用,需要一种相应的课程载体,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教学重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已成为定式,要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改变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原有的活动课实践发展的需要一个欣的生长点。活动课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拓展了阵地,综合实践活动板块重的研究性学习的位置,为我们活动时间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教学重点
目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学媒体
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实施以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点的着眼点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文字教育关注的是让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式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开发学生潜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增进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难点
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媒体
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一、引言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

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研究性学习项目通常与具体学科内容相关,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种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设计研究性学习项目的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研究性学习项目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和问题。

研究主题可以是学科相关的某个现象或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科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

然后需要从研究主题中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 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在确定研究问题后,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或调查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或调查方案应该能够收集到相关的数据,有助于验证或解答研究问题。

同时,方案的设计应该符合科学原理和方法,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收集和分析数据在设计好实验或调查方案后,学生需要开始实施,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统计方法或图表展示数据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4. 结果和总结通过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小学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主题:小学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 学习和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

3. 能够基于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 研究性学习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3. 研究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以及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要求(10分钟)通过PPT或者板书,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三、讲解研究性学习方法(20分钟)1.观察法:向学生解释观察法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观察法。

2.实验法:向学生讲解实验法的基本要求和步骤,同时通过实验带领学生模拟实验过程。

3.调查法:向学生介绍调查法的基本要求和步骤,并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践。

四、学生研究性学习(30分钟)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每组完成一项课外研究任务,例如:“观察本校植物园内不同树种的特点”、“探究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等。

五、讲解研究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10分钟)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讲解研究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于研究的兴趣。

六、总结(5分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听课情况。

2.收集学生完成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评估其研究的深度和质量。

3.通过小组展示和汇报,检查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节: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 教学活动: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让学生分享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经验。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适用场景。

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如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第二章节: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访谈等。

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实践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研究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第三章节: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与组织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和组织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分配任务。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小组合作、分工协作、交流分享。

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制定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如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分配任务等。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计划。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协作,并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和组织方法的掌握情况。

四、第四章节:研究性学习的展示与评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展示和评价方法。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与目标1.1 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1.3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2.1 确定研究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2.2 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分工合作等事项。

2.3 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收集相关信息。

2.4 整理分析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安全教育3.1 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安全教育对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3.2 学习安全知识:了解调查、实验等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3 制定安全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评价4.1 过程评价的意义:了解学生研究过程的表现,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4.2 过程评价的方法: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4.3 过程评价的内容:学生研究态度、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

第五章: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与评价5.1 成果展示的形式:研究报告、PPT、实物展示等。

5.2 成果评价的原则:客观、公正、全面。

5.3 成果评价的内容:研究方法、成果质量、团队合作等。

第六章: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6.1 理解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的关系:通过研究性学习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6.2 掌握学科整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6.3 实施学科整合的策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七章: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策略7.1 指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指导他们确定研究主题。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指导》全册教案3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指导》全册教案3
子的制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制定研究方案,设计心目中的椅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设计心目中的椅子 教学难点: 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学准备: 制作工具纸、笔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里发现,古时候的人们都坐在地上,那么没有椅子,那你们知道椅子是 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汇报(椅子是西方发明的,后来传入了中国,最早称“胡床”。 但是现在椅子的种类已经很多了,椅子从样式材料到功能都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找材料 设计制作一把椅子吧!21 教育网 师:在设计中药综合考虑材料、强度、经济、功能、美观等各种因素。 制定研究方案 1、 分组、并进行组内分工 2、 确定设计方案 3、 对次啊聊、工艺、原理进行可行性分析 4、 施画设计图样 5、 准备材料工具 6、 制作 制作玩方案还要对材料与工艺进行分析并预算出成本,给出设计理念在制作完成后分析讨论 如何改进及优化。 拓展: 椅子还可以与电子自动技术结合,同学们可以继续做些设计和研究。 板书:我设计的椅子
制定研究方案 改进以优化 拓展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节:动物的迁徙与生活环境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生活环境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 动物迁徙的原因:季节变化、食物来源、繁殖需求等。

(2) 动物迁徙的特点:有规律、长距离、方向感强等。

(3) 观察和分析动物生活环境:地形、气候、食物等。

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动物迁徙的视频,感受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动物迁徙的原因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分析周围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第二章节:植物的生长与季节变化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春季生长旺盛、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冬季休眠等。

(3) 观察和分析植物生长变化:观察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变化等。

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植物生长的视频,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植物生长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三、第三章节: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况和地理特征。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概况:地球的位置、大小、结构等。

(2) 地球的地理特征: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3)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动植物等。

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地球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地球地理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

四、第四章节:生活中的科学现象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了解各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简介、由来或传说、节日习俗、古今诗词等,涉及与主题探究活动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获得“真、善、美”形象体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看法。
活动内容
电视对生活的影响
指导教师
孙述平
活动时间
2013.9.29-10.12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从看电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体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尝试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参观、实验、统计等;学会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与处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活动容
探究甲型H1N1流感
指导教师
游睿
活动时间
2013.9.1-9.14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使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形成正确的看法。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㈠前期准备阶段。
使学生产生兴趣,经过议论提出问题,利用相关的网络资源或调查走访等方式解决问题,了解甲型H1N1流感,完成初步的探究报告。
㈡明确目标,收集整理资料。
通过初步的调查了解,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自由结合,小组商议选择本组探究的主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查询资料、调查研究,收集有关信息。
活动内容
探究甲型H1N1流感
指导教师
徐汇
活动时间
2011.9.1-9.14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使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形成正确的看法。
二、活动的体验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立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了教室,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高涨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次活动,也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
活动过程
第三课时成果展示
师: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丰富多彩.一组同学对此做了调查,欢迎他们展示。
生: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和重阳节。
师: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有哪些呢?
生:我知道了关于端午节来历的传说(故事略)
生:我知道了关于元宵节名称的传说(故事略)
生:我还知道一个了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故事略)
㈢调查了解他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看法。
通过网上阅读文章、走访询问等形式了解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
㈣分工合作,提交作业。
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小组成员共同整理,分工完成Word、PowerPoint等形式研究报告或主题电子作品。
㈤合作交流,准备汇报。
小组内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内交流,进一步加工、整理、整合材料,开成小组交流文稿。确定发言人。
㈤合作交流,准备汇报。
小组内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内交流,进一步加工、整理、整合材料,开成小组交流文稿。确定发言人。
㈥交流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活动内容
电视对生活的影响
指导教师
孙述平
活动时间
2013.9.29-10.12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从看电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初步的调查了解,学生对电视对生活的影响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自由结合,小组商议选择本组探究的主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查询资料、调查研究,收集有关信息。
㈢调查了解他人电视的看法。
通过网上阅读相关文章、走访询问等形式了解人们电视对生活的影响的看法。
㈣分工合作,提交作业。
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小组成员共同整理,以研究报告或主题电子作品等形式分工完成,。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
1.成立活动小组
同学们经过讨论,将实践活动分四个小组进行。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选出小组长,确定组员。
2.指导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由小组长负责,根据本小组的活动重点,讨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
3.指导各小组进行人员分工。
4.确定研究课题。
5.确定调查方法。
6.形成初步的手稿资料。
生:有杜牧的《清明》(略)
生:王安石的《元日》(略)
活动内容
探究传统节日
指导教师
周霞霞
活动时间
2013.9.15 -9.28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了解各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简介、由来或传说、节日习俗、古今诗词等,涉及与主题探究活动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探究甲型H1N1流感
指导教师
徐汇
活动时间
2013.9.1-3.14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使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形成正确的看法。
活动过程
第四课时结题
一、活动成果与评价
1.各组汇报研究性学习报告。
2.班级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今天,我们各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大家都非常积极、热情。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进了对甲型H1N1流感的了解。
二、活动的体验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立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了教室,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获得“真、善、美”形象体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看法。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
1、成立活动小组
同学们经过讨论,将实践活动分四个小组进行。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选出小组长,确定组员。
活动内容
探究传统节日
指导教师
周霞霞
活动时间
2013.9.15 -9.28
活动地点
学校社区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了解各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简介、由来或传说、节日习俗、古今诗词等,涉及与主题探究活动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获得“真、善、美”形象体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看法。
活动过程
第三课时
(一)成果展示搜集的资料。
预设学生的展示内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传染源是什么?
3.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4.哪些人群易感?
5.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防护与拓展:甲型H1N1型流感的预防措施。
(三)思考与实践:如何保护自己远离它们呢?
1.分析汇总各种资料。
2.形成书面报告。
活动内容
3、让学生学会看电视,学会处理看电视与学习,与休息,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㈠揭题导入
电视已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电视的普及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不断地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电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最近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电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㈡明确目标,收集整理资料。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获得“真、善、美”形象体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看法。
活动过程
第四课时结题
一、活动成果与评价
今天,我们各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大家都非常积极、热情。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进了对传统节日及风俗民情的了解。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2、体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尝试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参观、实验、统计等;学会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与处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3、让学生学会看电视,学会处理看电视与学习,与休息,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