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羟氯喹的应用与患者血脂的相关分析
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药疹1例

症恶化 或加 速 以及 非光 敏性 牛皮 癣 。局 部报 道 罕见 心 肌
病变 , 其与羟氯 喹 的关 系 尚不 明确 。患者 在治 疗 “ 系统性 红斑狼疮 ” 过程 中, 服用羟氯喹20mg2 d 服用3d 出现 0 ,/ , 后 皮疹加 重 , 因患 者狼 疮 亦 出现急 性皮 肤 改变 , 未 引起 足 故 够重视 , 至第5d 患者皮 疹较 前 明显 加重 , , 患者 乏 困, 胃肠 道 不适 , 热 , 发 才考 虑羟 氯喹 过敏 , 生药物 反应 , 发 导致 肝
根据 20 0 9年 A R对 S E的分类 修 订标 准 : C L 临床 标准
及 肾脏 活检 组 织 电镜 检查 , 患者 系 统性 红 斑狼 疮 诊 断 明
确 。住院后 给 与 甲基 强 的 松 龙 10m / 静滴 , 磷 酰 胺 6 g d 环
0 2g 周静滴 , . / 前列地 尔 ( 时) 0 / , 推 。同时 服用 凯 1 g d 静 羟氯喹0 2g 2次/ , 辛 普利 1 g 1 d 拜 阿司 匹林 . , d福 0m , 次/ ,
胞 : D +C 4:. 1 , D / D : . , D C3 D 0 28 C 4 C 8 0 5 C 3+C 4 +C 2 D D5
冯某 , ,1岁 , 女 3 未婚 。 以“ 疹伴 发 热 2周 ” 皮 主诉 人
院 。患 者 2 1 0 1年 8月初 , 明显 诱 因 双 上 肢 出 现 多 个 绿 豆 无
脏损 害 、 皮肤药疹 。所幸双眼无 异常 变化 。羟 氯 喹最常 见
毒副作 用重 皮 肤反 应可 见
10m / , 0 g a 低分子 肝素钠 ( 征 ) 皮下 注射 , 齐 2mL 2次/ 。 d 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药物影响、不良生活习惯等血脂升高疾病及血脂升高对应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药物影响、不良生活习惯等血脂升高疾病及血脂升高对应措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异常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长期血脂升高是心血管求救的信号,预示动脉粥样化、冠心病风险。
血脂升高疾病狼疮疾病狼疮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血脂水平是反映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狼疮疾病不稳定时,会加剧脂代谢紊乱。
有研究指出,血脂水平和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作为SLE判断病情活动的一个指标。
疾病活动期狼疮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表现为急剧上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血脂水平能够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密切相关,血脂水平和尿蛋白浓度呈正相关,肾脏疾病加重脂代谢紊乱,脂代谢会促进SLE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药物影响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主要机制为胆固醇是激素的前体,通过负反馈机制,大剂量激素治疗会使胆固醇转化减少,从而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增加。
不良生活习惯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是导致高脂血症形成重要危险因素,摄入大量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以及高热量食物,直接引起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多,饮酒、吸烟、长期静坐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血脂升高原因。
血脂升高对应措施控制好疾病。
血脂升高和狼疮疾病活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控制好狼疮有助于维持血脂稳定,帮助减少心血管的负担,控制好疾病后,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减少激素用量,降低血脂升高的风险。
药物作用。
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能够帮助维持血脂水平稳定,羟氯喹抑制内源性胆固醇脂水解作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合理使用药物。
长期高血脂可在医嘱下适量使用他汀类降脂药,如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在使用这类药物时,狼疮患者应谨慎,用药过程中出现紫癜、红斑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戒烟戒酒、适量运动。
不吸烟、不喝酒,要适量运动,可选择每周进行3-5次30min中强度运动,如瑜伽、八段锦、太极、游泳等运动相对和缓,以身体微微出汗而不感到疲劳为宜。
一种羟氯喹在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羟氯喹在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e7e39c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f.png)
专利名称:一种羟氯喹在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沈南,周海波,孟尧
申请号:CN202111521028.6
申请日:20211213
公开号:CN113995756A
公开日:
2022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NCF1p.R90H基因突变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以及羟氯喹在防治NCF1p.R90H基因突变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一种防治
NCF1p.R90H基因突变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包括羟氯喹;一种羟氯喹在制备防治NCF1p.R90H基因突变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羟氯喹在NCF1p.R90H基因突变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用途,通过实验对比发现,NCF1p.R90H基因突变小鼠的狼疮表型更重;羟氯喹的应用可显著减轻NCF1p.R90H基因突变型小鼠的狼疮症状。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治疗狼疮的基于遗传因素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地址: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14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进行羟氯喹治疗的临床应用,观察羟氯喹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于在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在我院住院接受羟氯喹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
随机抽取同期没有应用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5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羟氯喹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是75%和95.8%,对比组的分别是70%和90%。
结论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上,羟氯喹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是很理想的。
【关键词】羟氯喹;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到人体的皮肤和体内多脏器的一种弥漫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英文名是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其英文缩写为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累及部位主要有皮肤的黏膜、骨骼肌肉、以及多个腹部脏器,同时它还可以累及血液、呼吸、循环、消化等多个系统,由于可以累积多个脏器和系统,所以该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医学检验科的血清检测中可以发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
羟氯喹是较为通用的名称,在临床上还有一些常用的别名,例如硫酸羟基氯喹、硫酸羟氯喹、硫酸羟氯喹啉、羟基氯奎、羟基氯喹硫酸盐、羟氯喹啉等等。
它可以适用于疟疾,还可以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甚至可以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
临床应用羟氯喹治疗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时需要考虑到它的禁忌证:一是禁忌视网膜病、二是肝病症、三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四是银屑病关节炎、五是孕妇与儿童禁忌等等。
1临床表现与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一般多没有规律可言。
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侵犯多个系统和脏器,所以临床表现不是十分固定,临床表现也较为多种多样。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也会因患者的体制和患病类型而不一样,有的患者发病比较急,有的患者发病比较缓。
羟氯喹治疗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和血脂影响及安全性论文

羟氯喹治疗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和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和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 2011年12月6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羟氯喹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结果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尿酸和血脂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tg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c、ldl- c、hdl- c、ua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均能耐受,结论:羟氯喹对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和血脂具有明显效果,可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患者耐受性好,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羟氯喹;痛风;血尿酸;血脂;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 5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493- 0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33例痛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羟氯喹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6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羟氯喹治疗,其中男30例,女3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64.5±19.5)岁;病程1年-11年;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其中男30例,女3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64.5±19.5)岁;病程1年-1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关于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中有关慢性期痛风的诊断标准诊断。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过去1年时间痛风关节炎持续不愈可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次数>3次,所有入选患者均未接受过正规方案治疗,治疗前1周未服用其它治疗痛风药物。
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 H r P Fe c J , o a c k , . C l o u eadh— 2 u t ,r h K G r t h o e a sN n js L t 1 h r i n y oqn
受体( L 家族的激 活。 L s T R) T R 的结合通过刺激促炎细胞因子 的产生 ,从而激 活免疫 系统 .N . T F 在 R A中起 着重要 的作 用。 C H Q作用机制抑制内含小体 的抗原提呈细胞的重要介质 T R9 一 , , 3的产生。 S E患者 中, N L 一, 一 和. 8 7 在 L D A和 D A相关 N 抗原可 激活 的 B细胞抗 原受体 ( C ) T R9相 互作用 B B R 和 L.
・
9 ・ 21
2 在 S E 中的 应 用 L
心, 呕吐等 , 减量 可减轻症状 。②皮肤黏膜反应 : 表现头发变 白、 脱发 、 瘙痒 、 皮疹。③神经系统反应 : 头晕 、 头痛 、 耳鸣及精 神紧张 , 常为可逆性 。 ④心脏毒性 : 少数患者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肌病 。⑤血液 系统 :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 细胞 缺乏 、 粒 白细
作 用无关 ,而 是 与 E K和 ME R K信 号转 导通 路受 抑有 关 。 H Q抑制 I. C L6的产生在 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 病 中尤 为重要 .
4 0m, 0 rd给药 , 约需 4 6个月达到稳态 药物大部分沉积 / 大 — 在肾上腺 、 、 肝 脾等组织上 , 血浆消除半衰期 为 3 2d左右 , 主
长期口服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要点

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进展

微分子渗透性较强,但不进入真皮层仅进入表皮的基底层,因此可实现只去除疣体而不留下疤痕的效果。
沙棘籽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有机酸和生物碱,能抗炎生肌、抗肿瘤、促进组织再生、调节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入侵,它能使上皮细胞再生,促进创面的愈合,修复皮肤黏膜并预防再次感染[2]。
本次临床观察中部分患者通过使用沙棘籽油还修复了物理治疗留下的疤痕。
洁尔洗液有着杀虫止痒、清热燥湿的作用,以上各种药物合用治疗CA 临床效果较好[2]。
派特灵与光动力疗法结合使用可有效降低局部HPV 病毒载量水平[6]。
本研究表明,派特灵对CA 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可达96.36%,复发率为3.64%,治疗期间少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疼痛、红肿、瘙痒感等不良反应,但都为一过性,且未留下疤痕。
综上所述,派特灵治疗CA,患者的不适感较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增加样本量,建立对照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并在临床治疗中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1] 邵笑红,邓海松,徐云升,等.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02-105.[2] 程裕群,万敏.派特灵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概述[J].淮海医药, 2018,36(2):243-245.[3] M istrangelo M,Dal Conte,I,Volpatto S,et al.Current treatments for analcondylomata acuminata[J].Minerva Chir,2018,73(1):100-106.[4] Y u X,Zheng H.Infections after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Condylomaacuminatum patients:incidence and management.[J].Environ Sci Pollut Res Int,2018,25(14):14000-14005.[5] L in J,Chen L,Qiu X,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humanpapillomavirus(HPV) infec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BioScience Trends,2017,11(3):267-273.[6] 张超,伍洲炜,施伟民.派特灵外涂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阴茎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患者局部HPV 病毒载量水平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7,(11):68-72.【Abstract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 diffu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Hydroxychloroquine, as a basic medicine for SLE,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hydroxychloroquine on these as -pects at home and aboard.【Key words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Hydroxych-loroquine;Review【收稿日期】2019-05-14 ※通讯作者E-mail:gunyun25631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的以免疫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3 ] 刘 宝静 . 血 清 孕 酮 在 预 测 早 期 先 兆 流 产 预 后 中 的 应 用
E J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 志 , 2 0 0 9 , 2 3 ( 1 2 ) : 1 2 o 8 —
1 2o 9.
增 长速 度正 常组 与增 长缓慢 组保 胎成 功几率 存在 显著 差异 , HC G 增长速 度 正 常 , 孕 酮 越 高保 胎 成 功 几率 越 高, 孕酮过低、 HC G 不 增 保胎 成 功 几率 不 大 。但 孕酮
 ̄2 5 n g / ml 也有 流 产 者 , 孕酮< l O n g / ml 保 胎 后 也 有
[ 4 ] 张水平 , 宋 晓斌 , 周 引 荣 等.西 安 市 2 0 0 3 —2 0 0 8年 围 产
儿 出生 缺 陷 调 查 研 究 [ J ] . 中 国妇 幼 健 康 研 究 ,2 0 0 9 , 2 0
兆 流产 的发 生及保 胎 治疗 的成 功 与 否 与人 的生 理 、 心 理、 生活 环境 及社 会等 多种 因素密 切相 关 , 不 能作 为判 断 先兆 流 产保 胎 成 功 与 否 的唯 一 指 标 。本 研 究 认 为
E 2 5 梁指荣 , 李颖嫦 . 血 清孕酮 、 HC G 检 测 在 先 兆 流 产 中 的
计 学意 义。试验 组 治疗前后 T C、 TG、 L D L、 HDL变化 均 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论 : 羟 氯 喹 具 有 明确 的
改善 S L E 患者血 脂的作 用 。
治 疗 应 用 调 血 脂 药 主 题 词 红 斑 狼 疮 , 系统 性 / 病理 生理 学 羟氯喹 /
摘 要 目的 : 研 究羟氯 喹 对 系统性 红 斑狼 疮 患者 血脂 的 影 响 。方法 : 选择 6 3例 系统性 红 斑
狼 疮 患者 , 分 为 实验 组 于对 照组 , 分别 测定 两组 治疗前后 的血脂 水平 , 并作 出统计 学 分析 。 结果 : 两 组 患者 实验 前 血脂水 平 比较 ,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对 照组 治 疗前 后 TC 、 T G、 L DL、 HDL变化 无 统
8 2 2
分 泌减 少 , 影 响 了绒毛 的发育 及胎 盘 的形成 , 最后 导致 胚胎死 亡年 7月第 4 2 卷 第 7期 长 速度 正常 , 孕酮 > 2 5 n g / ml 的 先兆 流 产 患 者 建 议 卧 床休息, 一般 无 需 用药 治 疗 。HC G 增 长 速度 正 常 , 孕
酮 ̄2 5 n g / ml 可积极 保 胎 治疗 , 保胎 成 功 几 率 与 孕 酮 高低成 正相 关 。HC G 增 长 缓慢 或 不 升 , 孕酮<l O n g / ml 一般 不建 议保 胎 治 疗 , 以免造 成稽 留流 产 , 诱 发 凝
近 几年 来 国内文 献从不 同的角度研 究早 期妊 娠血 清孕酮 和 HC G 与妊 娠 结 局 关 系 , 如 马 礼 明认 为 先 兆 流产 患者 中血清 孕酮值 > 6 0 n mo l / L的患 者 为非 黄体 功能不 足所 致 , 无 需 药 物 治疗 , 仅 卧床 休 息 预后 均 好 ;
参 考 文 献
E l i 马礼明 , 吴 贤 . 血 清孕酮 、 HC G 联 合 检 测 在 早 期 先 兆 流产 治 疗 中 的 价 值 E J ] . 中 国 妇 幼 保 健 ,2 0 0 7 , 2 2 ( 3 ) :
3 89 ~ 3 90 .
疗大 部 分 患 者 预 后 良好口 ] 。梁 指 荣 认 为 正 常 妊 娠 HC G 值 上 升 的速度 快 , 幅度 大 , 孕 酮 水 平 较 高 。先兆 流产 、 难 免流产 时 HC G值上 升 速度 较 正 常组 缓 慢 , 孕
HC G和 孕酮 联合 检查 意义更 大 , 血 清孕 酮低 、 HC G增
长 缓慢 或不 升 易 致 流 产 , 血 清 孕 酮 在 同一 水 平 , HC G
临 床诊 断 意 义 [ J ] . 中国优生 与遗传 杂志 , 2 0 0 7 , 1 5 ( 1 ) :
6 5 - 6 7.
酮水 平偏 低口 ] 。刘 宝静 认 为 血清 孕 酮 1 4 . 1 5 n g / ml 是
判 断先兆 流产保 胎 成功 与否 的临界 值r 3 ] 。
本次 研究 发 现 , 测 血 清 HC G 和 孕 酮 值 对 临 床 治
疗先 兆 流产具 有很 好 的实用 价值 , 值 得 推广 , 但 由于先
血清 孕酮 值 在 3 0 ~6 0 n mo l / L之 间 经 过 积极 用 药 治
血功 能障碍 , 对再 次妊 娠造成 不 良影 响 , 也 可避免 不必 要 的经济浪 费 和精神 负担 。但各 个实验 室 检测结 果存 在一 定差 异 , 灵 敏度 和特 异 度 更 高 的 HC G 和孕 酮值 还有 待进一 步研 究 。同时 , 本次研 究发 现 , 肌注绒 毛膜 促性 腺素 、 黄体 酮注射 液 和 口服 地屈 孕酮 片保胎 治疗 , 围产 儿 出生缺 陷发 生 率 为 6 . 8 1 X o , 与2 0 0 8年 西 安 市 出生 缺 陷发生 率 7 . 2 3 ‰相 比并未增 加 ] 。
文章编 号】 1 0 0 0 — 7 3 7 7 ( 2 0 1 3 ) 0 7 — 0 8 2 2 — 0 2 【 中图分 类号】 R 5 9 3 . 2 【 文 献标识 码】 A 【 临床 资料
( 5 ): 5 5 0 — 5 5 5 . ( 收稿 : 2 0 1 3 - 0 4 — 0 9 )
成功 者 , 应 该 属 于个 体 差异 。具 体 建议 如 下 : HC G增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羟 氯 喹 的 应 用 与 患 者 血 脂 的 相 关 分 析
西 安市第 五 医院风 湿 2科 ( 西安 7 1 0 0 8 2 ) 全 瑛 王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