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人口问题与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ppt课件免费

公众参与环保
公众应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 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公众应支持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工作,为环保事业 贡献力量,如捐款、志愿服务等。
公众应监督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对环境污染和破 坏行为进行举报和维权。
国际环境伦理
Hale Waihona Puke 01国际社会应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反对破坏生 态环境的行为。
03
环境伦理学的实践应用
企业环境伦理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遵循环境伦理原则,将环境保护纳入经营决策中,实现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企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废弃物排放、节约能源 、降低资源消耗等。
企业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环保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深生态学主张人类应当彻底放弃对自然的控制和主宰,追 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它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 杂性,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努力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 持续性。同时,深生态学还主张一种更为简单和可持续的 生活方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是环境伦理学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道德观念的多样性
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道德观念存在 差异,如何形成普遍共识是环境伦理学面临的又一挑战。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科技的进步在带来环境改善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成 为环境伦理学的重要议题。
动物权利论
总结词
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被人类随意剥夺生命或 受到不人道的对待。
《环境伦理》课件

生物中心主义是一种环境伦理学观点,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尊严,不应被人类任意剥夺或剥削。生物中心主义强调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任何生物的灭绝或受到伤害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生物中心主义主张尊重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详细描述
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被人类任意剥夺或剥削。他们主张动物应享有基本的自由和福利,包括免受饥饿、疾病、虐待和无理剥夺生命的权利。动物权利论强调动物福利的重要性,提倡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反对将动物视为人类的附属品或资源。
总结词
生物中心主义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尊严,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等措施,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绿色发展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合力。
详细描述
总结词: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态系统本身拥有价值和权利,应受到尊重和维护。
03
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生态平衡
人类生存
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环境伦理》ppt课件
环境伦理概述环境伦理的主要理论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未来展望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人口发展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人口发展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
在人口统计学领域中,我们需要关注中国人口发展中出现的道德伦理问题,并探讨解决策略。
一、道德伦理问题A.男女比例失调由于儒家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念,许多人在孩子出生时希望拥有一个男孩。
这导致了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一些婚姻家庭还会采取人工流产或者其他手段选择性生育,加剧了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
B.老年人口增加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急剧增加。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压力越来越密集,也导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大加剧。
C.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为了就业或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大城市。
但由此带来的是人口过于密集,人际交往复杂,社会问题颇多。
此外,城市化还导致了土地稀缺的问题,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
二、解决策略在解决中国人口发展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时,我们需要思考并实施一系列适用的策略:A.增加女性地位加强对女性地位的保护和提高,减少性别歧视的现象。
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妇女权益进行保障,同时也要通过教育宣传,改变人们的旧有观念。
B.鼓励延迟退休年龄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老年人保持健康体魄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延缓退休年龄,让老年人员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C.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政府应该积极投入资源和人力,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能够强化社会对城市居民的服务,使城市居民与农村地区的人民享受到类似的服务和待遇。
D.全面推广科技普及为了帮助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和知识资源,政府推广信息化技术,对中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地区和工业园区用电率不断增长,应逐步加大技术投资和科技进步的力度。
结论:人口统计学知识的学习,帮助我们对人口变化、分布、结构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人口资源与环境》课件

为了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作,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机 制。通过给予生态保护和修复者一定 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提高其参与的积 极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生态补偿机 制还可以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 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
PART 05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 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 2
PART 03
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定义
指自然界中能提供人类利用,满 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要
素的总和。
自然资源分类
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等。
自然资源特点
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 等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资源利用方式
开采、利用、回收等。
资源保护措施
立法、执法、宣传教育等。
资源可持续利用
城乡结构问题
城乡人口比例失衡,城市 化进程加速,对城市基础 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带 来挑战。
人口素质问题
教育水平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 水平差异大,影响人口素 质的提升。
健康素质问题
健康状况不均衡,慢性病 、传染病等健康问题依然 存在,影响劳动力生产力 和生活质量。
道德素质问题
道德素质滑坡,社会风气 不良,影响社会稳定和和 谐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 求的能力。
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短缺原因
01
过度开采、不合理利用、浪费等。
可持续发展概念
02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策略
03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
PART 04
环境保护与人口问题有何联系

环境保护与人口问题有何联系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人口问题是两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议题。
它们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人类社会的未来。
首先,人口的增长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粮食、水资源、能源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类不得不扩大农业生产、开发新的水源、加大能源开采力度。
然而,过度的农业开发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可能引发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则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以粮食生产为例,为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改造成农田。
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减少了地球上的碳汇,加剧了气候变化。
同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流入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人口的分布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大城市,交通拥堵、垃圾堆积、噪音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改变了地表的自然状态,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此外,城市居民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也远远高于农村地区,给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口产生反作用。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水污染引发各种肠胃疾病和传染病,土壤污染则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例如,一些地区由于工业污染严重,当地居民患癌症等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此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与环境破坏密切相关。
洪水、干旱、飓风等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迫使人们迁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环境恶化还会影响人口的素质和发展。
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地区,儿童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条件和营养保障,这将影响他们的智力和身体发育,从而制约未来的发展潜力。
此外,环境保护和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共同的策略和努力。
在人口政策方面,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

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摘要: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不适当活动,特别是人口的激增。
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的生态学问题。
关键词:人口环境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不适当活动,特别是人口的激增。
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的生态学问题。
一人类发展与环境人和环境组成的大系统,是一个有着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可以概况为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关系。
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其转化为生产资料的总过程。
该过程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物质生产环节中。
人的生产是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该总过程消费物质生产产出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所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质生产环节。
环境生产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
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包括了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人口的迁入和迁出: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
人口过程反应了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反应人口过程的自然变动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决定人口增长的快慢。
而自然增长率主要由人类自身的生物潜能和环境阻力所决定。
自人类进化成现代人类后,除上述因素外,人口数量同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取决于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
《环境伦理》课件

强调对自然界和生物的道德责任。
2 后果原则
考虑行为的影响与结果。
4 公正原则
追求公正和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决策。
环境伦理的实践
1
生态伦理
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来实践环境伦理。
2
环境伦理教育
提升公众对环境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环境伦理法律
制定和执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环境伦理的争议
生物多样性与发展的 关系
《环境伦理》PPT课件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环境伦理的概述、基本原则、实践、争议以 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指导和思考。
环境伦理概述
• 环境伦理的定义 • 环境伦理的重要性 • 环境伦理与其他伦理的关系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1 生态学原则
关注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和平衡。
未来发展方向
探索更多创新的环境伦理解决方 案,以实现全球绿色发展。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工程与自然保护 的关系
探讨人类干预自然环境的道德 和实际影响。
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
如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 保障经济发展。
环境伦理的未来
发展趋势
环境伦理将在未来的全球议程中 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挑战与机遇
克服环境伦理面临的挑战,将带 来新的机遇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观》课件

欢迎来到《环境伦理观》PPT课件,本课将介绍环境伦理观的定义、历史背 景、主要观点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环境伦理观的意义和 发展方向。
什么是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是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与价值进行研究和思考的伦理学理论。它通过定义环境的概念、研 究环境现象和规律,探讨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旨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保护环境。
2 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环境伦理观提醒人们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激励个人和组织采取积极行动。
3 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
环境伦理观促进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提升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环境伦理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生态城市的建 设
通过改善城市环境、 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 放,推动生态城市的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活的提 倡
鼓励个人和社会采取 低碳生活方式,减少 碳排放,降低对环境 的影响。
碳排放减量的 实现
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 实现碳排放减量,为 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 保护做出贡献。
环境保护行动 的开展
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如植树活动、垃圾分 类、节能减排等,促 进环境伦理观的实践。
总结
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的实践和应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 未来,环境伦理观的发展方向将继续关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命权受到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工业化进程加速、人类活动代价日益显现,引起 人们对环境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特点和作用
环境伦理观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性,提倡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理念。它起到规范人类行为、 引导环境管理和决策的作用。
主要的环境伦理观
生态保护主义
强调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 系统的完整性。倡导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反对人类对环 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口压力加大,资源迅速减少,如何可持续发展?
• 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负翁、啃老、月光
寓言 蚂蚁和蝉
冬天,一只蚂蚁翻晒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
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 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吹箫,冬天就去跳舞吧!”
• 人口问题的争论: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
• 消费问题的争论:经济权利和对他人的责任问题
•
环境难民
因干旱、土壤侵蚀、城市扩大、农田丧失以及污染 而导致上千万的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家可归也 无土地的人群
• •
生态移民 更多的人口→更多需求: →能源、住房、食物、工作 →更多的垃圾、污染 →更大的发展 人口过量→消费过度 非洲大象数量控制(人类如何控制)
• 结论:
能够有意义地谈论对未来后代的责任。我们有理 由相信在未来人类仍会存在,他们也与我们足够相似
5.3 对未来后代的责任: 功利主义愉悦观
• Warren:最小化痛苦
– 至少我们有责任降低痛苦,并适当地最大化 未来后代的幸福
• 最大化幸福:总体幸福?平均幸福? • 增加总体幸福尽可能地增加人口 • 平均幸福 未来人就不应当生出来 ,尤 其对贫穷国家人
• 女权主义者 Nel Noddings 认为,
从关怀的角度看,理解他人的现状,尽可能地感 受他人的感受是关怀内容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我处于 他的情况且开始感受这个现状,我也感到必须相应地 采取行动,即,我似乎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去做,但实 际上是在为他人 当我直接关心生物时,我必须考虑它们的本性、 生活方式、需求和欲望,并且,尽管我不能完全满足, 我也会试图理解它们的现状 • 移情—伦理的起源?
• 5.4 对未来后代责任:未来人权利观
– 有人认为权利和义务基本上是契约性的,来自人与 人之间的社会契约 – 未来后代可以有权利吗?未来后代有什么权利?
– 如果我们把权利想象为人的某种属性,它就在“那 儿”存在着等待被发现,我们就很难找到论证的方 法
– 但用其功能来理解权利就更合理些。权利的功能在 于限制别人的行为。我的权利限制了你的行为,它 通过让你承担具体的责任和义务来实现。权利限制 行为的目的在于保护权利拥有者特定的重要的利益
• 对“时间坐标”型否定的反驳:
– Richard Sylvan & Val Plumwood 长途列车比喻 – Kavka认为,正如偏爱一个人目前的愿望超出他将 来的愿望不合理一样,偏爱满足目前人的愿望超过 未来人的愿望也是不合理的 – 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在认为不会导致对后代 的危害的一方,是个不容驳回的责任
5.7 总结和结论
• 简单地应用标准的伦理学理论显然无法 满意地回答环境问题 • 有许多根本性的创新的工作要做 • 哲学伦理学需要突破传统
• 长期来讲,可持续发展提倡人口规模稳定的人 口政策。 • 短期来说,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工业社会的消 费模式的转变。 • 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最多产出最有效地利用资 源,同时要与地球生态圈的生态能力相匹配, 以保障持续、稳定而长期的生产
• 对环境主义者的可持续模式的曲解:
可持续经常被认为是“持续目前的生活方式和 消费水平” • 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是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 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 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可持续生 活和可持续发展都要求经济和社会发生改变。 它也要求持续地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经济上 的差距
• 移情
– 传统心理学里的两层含义
• 同情(sympathy),即感知、觉察他人情感、想法 和感受 • 同理或理解(understanding),即设身处地为别人 着想,体会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共鸣, 正向或反向主动接受这种“心灵感染”。比同情 心sympathy更具主动性
– 美学理论中
• 指的是一种通过想象将自身先验情感灌注于客体, 并使客体似乎也具有了这种情感(如:“悲花、 悯草、伤心木”等)的艺术表现手法。
• 对“受益人失踪”型的反驳:
– 义务不是针对任何具体的未来的人,而是对未来的 人的利益,不管他们是谁。这些利益不随决策的不 同而消失 – 案例:1997年,160个国家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开会 讨论大量削减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的问题。这次会 议延续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上的共识, 当时工业化国家保证把温室气体排放率降低到1990 年的水平。在京都会议上,美国推出一个不能达到 1990年水平的计划,认为大量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 会带来灾难性的经济衰退。许多环境主义者则认为 我们应当接受这个短暂性的痛苦,以保护未来后代 的利益。他们认为应当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 保证未来后代不受全球变暖的危害 – 具体的人与抽象的人
有伦理学上的原因去延续种族。可从生物学(我们的生殖器官 的自然功能)和哲学背景(人作为社会性生物生活在家庭和 社会里)来论证,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若人类灭绝则真正 的道德悲剧就发生了
• 功利主义回答:
有责任使我们这个物种永恒,因为这样做会最大满足人类 幸福。
• 道义学回答:
后代有他们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可理解为被感知和 出生的权利
• 人类已经接近增长的极限
– The Limits of Growth by Jay Forrester, Donella Meadows, Dennis Meadows & Jorgen Randers, 1972 – Beyond the Limits , the same authors as above, 1992
•
• •
伦理学上的人口目标
• • • • • • • • • 有没有? 哲学基础 ?What? 如何达到?How? 有无义务繁衍后代? 有无义务少生孩子? 未来仍未出生的后代有无权利出生? 消费过度了吗? 消费结构公平吗? 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有无责任?
• • • •
人口目标是什么? 人类灭绝或许对这个世界更好?(Crazy?) 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自然法则回答:
• 对未来人的利益打折扣
– 现在的一美元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要比一美元更值钱
• 折扣未来人的利益? x lim N 0 – 未来的价值→0 N
– 某些东西,如健康和生命,它们的价值根本不应当 打折 – 那些资源在未来仍可产生价值。这样,最大化当前 的价值就最大化了总体的价值 ----功利主义如是说 – Williams 认为我们以“投资”为生的同时,我们也 在花掉积蓄,这样最终结果是我们没有任何积蓄来 生成利润。应当以我们的利润而不是资本为生
• 总结:
我们有责任真诚而严肃地努力去发展替代能 源。 我们有义务保持能源
能保护而不保护却大量浪费 与犯罪无二
我们应当给他们合理获得幸福的机会
要降低人口数 。贫穷起因于人口过度,也是导 致人口过度的主要因素
5.5 对未来后代的责任: 关怀未来观
• 关怀未来后代,所以要保护自然资源。
– 我们关心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拥有荒野区和 众多的动植物的世界要更好一些
1998年(亿) 12.55 中国
2050(亿) 印度
15.30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俄国 巴基斯坦 日本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
9.76 2.74 2.07 1.65 1.48 1.47 1.26 1.24 1.22
中国 巴基斯坦 美国 尼日利亚 印尼 巴西 孟加拉国 埃塞俄比亚 伊朗
15.10 3.57 3.48 3.39 3.18 2.43 2.18 2.13 1.70
第5讲 人口问题和环境伦理
• 讨论:人口和消费
– 常听到的说法:
• 人口问题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 谁可以多生孩子?生活水平高的?低的? – 少数民族问题 – 传统观念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 离娄 上)
• 人口的分类:高消费与低消费
– 现阶段哪些人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环境 – 鼓励消费还是鼓励节约
• Mark Sagoff警告不要过分依赖经济上的、谨慎 的和科学的论断来支持环境主义。希望弱化资 源缺乏和过度消费的提法,强化基于价值的精 神上、美学上和伦理上的价值提法
• 可持续发展过于人类中心主义了。它考虑到资 源耗尽会威胁到当代人以及后代人,但却忽略 了对自然界的伤害 • 尽管可持续发展观并不是完整的环境观点,但 它确实给出了当代生活方式应当走向何方的合 理的模型
具体的人对同一事件做伦理判断的过程:
1。观察到或意识到这个事件 2。搜索自己已经具有的体验或知识 3。移情:假设自己是处于该事件中的人或 物 4。做出判断
移情作用不容忽视
5.6 我们是不是消费过度?
• 美国人的问题,但对目前的中国仍适用 • 可持续发展模式
– 经济系统只是生态圈的一个子集,它受生态 圈的生产能力的制约。如果人口规模增长过 度,或经济增长消费增长过快,生态圈就不 足以维持人类生命 – 唯一合理的政策是寻求达到一种人口和经济 行为均为优化的水平
300Ä ê ¼ ä µ Ä È Ë ¿ Ú × ß Ê Æ 100 80
Ú Ë ¿ È
60 40 20 0 1804 1835 1866 1894 1925 1955 1986 2016 ê · Ä Ý
北京市人口数量变化
年份 1948
1958 1979 1982 2008
人口 203
660 870 923 2100
• “关怀”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 关怀某人的需要或利益的责任 – 关怀不是一种感情或对他人的利益一掠而过式的认 识 (不只是关注) – “关怀”在某种程度上与“爱”或利他主义接近, 它要我们对其他人的幸福安宁要负起责任并付诸行 动
• 关怀伦理忧虑的现状:
– “心理上的自我中心主义”(Psychological egoism)认为,理性的人只去做那些对自己 有利的事。我们行益于人的最终目的还是在 于自私 。当向慈善机构捐献或贡献给未来后 代时,我是在寻求由此带来的尊重、地位和 减免税。 – 利他主义和友谊可解释为契约模式:若你对 我有利,我就对你施利。相应地,由于未来 人无法回报我的自身利益,论及关心后代就 毫无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