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地理专题突破地理综合题思维建模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区域地理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PPT课件

要点“序号化”或用分号隔开。 7.简洁精炼:不啰嗦、不拖沓 8.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
一定切忌:
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 2.违背地理原理 3.违背该地状况 4.违背地理事物情况 5.“口头语”、“大白话” 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6分) 审题干
中心词
列模板
1、审题干(中心词、修饰词)
判断问题类型,确定答题方向;
操作步骤: 1.先划分题干的“句子结构” 2.找出“中心词”、“修饰词”
例1:试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中心词2
优点? 缺点?
中心词1
区位因素
修饰词
自然因素
例2:根据地形地势,对比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的异同。
修饰词2
中心词2
中心词1
中心词3 分析角度 答题内容
二、综合题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正确的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
例2:自然地理特征的思维模式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 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 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7分)
自然地理 特征的五 大要素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水文 ——河流短小密集 生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一定切忌:
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 2.违背地理原理 3.违背该地状况 4.违背地理事物情况 5.“口头语”、“大白话” 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6分) 审题干
中心词
列模板
1、审题干(中心词、修饰词)
判断问题类型,确定答题方向;
操作步骤: 1.先划分题干的“句子结构” 2.找出“中心词”、“修饰词”
例1:试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中心词2
优点? 缺点?
中心词1
区位因素
修饰词
自然因素
例2:根据地形地势,对比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的异同。
修饰词2
中心词2
中心词1
中心词3 分析角度 答题内容
二、综合题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正确的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
例2:自然地理特征的思维模式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 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 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7分)
自然地理 特征的五 大要素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水文 ——河流短小密集 生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建模—成因分析(共23张ppt)

(2)M河许多河段出现巨大卵石 与细沙同存现象,简要分析原因。
M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 处于汛期时,流速快,搬运能力强, 可搬运大卵石;河流处于枯水期时, 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则搬运 细沙;M河流域落差变化大,降水 变率大,造成河流流速变化大,出 现卵石与细砂同存现象
(2) 分析图中湖泊众多且呈 带状分布的形成原因。4分。
位于东非大裂谷断裂带上,为板块的 张裂地带,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凹陷 地带;地表水在凹陷地区汇聚积水成 湖,因而在东非大裂谷断裂带沿线地 带形成众多的湖泊,湖泊呈带状分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布提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 连,东北濒临亚丁湾。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 首都吉布提市更是被称为“世界上最热的首都”。2016年10月5日,中国企业组织 施工的亚吉铁路正式通车。
2)对比甲、乙两区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甲处比乙处流量小,流速慢(或乙处比甲处流量大,流速快)。 原因:乙处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量大;乙 处单位距离落差大,流速快。
;
5.图Ⅰ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和图Ⅲ分别是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 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 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 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
;
5.图Ⅰ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和图Ⅲ分别是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 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Ⅰ和图Ⅲ判断布里斯班洪涝多发 的当地季节,并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 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夏季。 降水集中夏季,降水量大; 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区,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河流流程短,落差大, 汇水速度快,汇水量大。
M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 处于汛期时,流速快,搬运能力强, 可搬运大卵石;河流处于枯水期时, 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则搬运 细沙;M河流域落差变化大,降水 变率大,造成河流流速变化大,出 现卵石与细砂同存现象
(2) 分析图中湖泊众多且呈 带状分布的形成原因。4分。
位于东非大裂谷断裂带上,为板块的 张裂地带,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凹陷 地带;地表水在凹陷地区汇聚积水成 湖,因而在东非大裂谷断裂带沿线地 带形成众多的湖泊,湖泊呈带状分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布提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 连,东北濒临亚丁湾。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 首都吉布提市更是被称为“世界上最热的首都”。2016年10月5日,中国企业组织 施工的亚吉铁路正式通车。
2)对比甲、乙两区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甲处比乙处流量小,流速慢(或乙处比甲处流量大,流速快)。 原因:乙处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量大;乙 处单位距离落差大,流速快。
;
5.图Ⅰ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和图Ⅲ分别是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 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 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 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
;
5.图Ⅰ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和图Ⅲ分别是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 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Ⅰ和图Ⅲ判断布里斯班洪涝多发 的当地季节,并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 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夏季。 降水集中夏季,降水量大; 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区,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河流流程短,落差大, 汇水速度快,汇水量大。
高三地理复习专项突破全套ppt课件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 解析 结合图中指向标,根据年平均气温变化,西南部年平均气温较低,说明 地势较高,为河流上游地区,所以河流从甲流向戊,即从西南向东北流。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
解析 由图中经纬网可知,M地位于四川盆
地,其积温应高于周围地区;N地位于云贵
高原,其积温应低于周围地区,所以可以得
到:5 500<M<6 000,4 000<N<4 500,交叉相
减可知,差值范围为1 000~2 000 ℃,所以
差值可能为1 50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导致M、N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M地位于四川盆地,N地位于云贵高原,所以 两地积温差异主要是地形差异造成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5.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解析 图示位于北半球,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M、N、P、Q四地中,M地位 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A正确; N地位于谷地,B错误; Q地位于山脊,在M地的西北方向,C错误; P地位于山谷,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P地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D错误。
D.自东北向西南 解析 结合图中指向标,根据年平均气温变化,西南部年平均气温较低,说明 地势较高,为河流上游地区,所以河流从甲流向戊,即从西南向东北流。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
解析 由图中经纬网可知,M地位于四川盆
地,其积温应高于周围地区;N地位于云贵
高原,其积温应低于周围地区,所以可以得
到:5 500<M<6 000,4 000<N<4 500,交叉相
减可知,差值范围为1 000~2 000 ℃,所以
差值可能为1 50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导致M、N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M地位于四川盆地,N地位于云贵高原,所以 两地积温差异主要是地形差异造成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5.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解析 图示位于北半球,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M、N、P、Q四地中,M地位 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A正确; N地位于谷地,B错误; Q地位于山脊,在M地的西北方向,C错误; P地位于山谷,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P地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D错误。
地理解题思维搭建策略31张PPT(共31张PPT)

智利(图像信息)
应对真题思维策略之二——分解题干关键词
盐:咸水 盐沼
沼:沼泽
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的“海—— 湖——沼”的演变过程。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图5)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 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图6);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 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据此完成18~20题。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 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 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 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 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 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 高,人工费用高。
区域:亚 马孙平原
地理背景 参考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 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 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
现象
富含腐殖质泥沙含量少
案例1(2016新课标3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 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 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 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 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 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 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 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区域:亚 马孙平原 地理背景 知识调用? 现象
地形平坦 热带雨林 水网沼泽密布 人烟稀少 经济落后
【课件】2024届高三地理复习课件--以河湖为背景的思维建模

二、河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征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指点迷津
河流水文特征试题答题思路
(1)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答题思路一般为:
(2)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答题思路一般为:
指点迷津
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两个重点
(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 ①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 ②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 ③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④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 ⑤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 ⑥含沙量:主要与降水强度、土质状况、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 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D. 冬季径流量一直增多
8.该流域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 D
A. 春季降水量增多 B. 春季气温异常升高
C. 冬季降雪量增多 D. 夏秋季节降水减少
9.推测近年来该流域冬季径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B
A. 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 B. 地下水补给增多
C. 高山冰雪融水增多
D. 冬季降水量增多
(2)水汽输送
风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海洋上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陆
的水汽 距海远近;地形是否阻挡
地
一、水循环与水平衡 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因素
(3)降水
降水 条件
水汽输送 水汽 蒸发
水汽 凝结
蒸腾
强烈上 升运动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气旋雨
凝结核
一、水循环与水平衡 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因素
(3)指出密苏里河众多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和 生态问题。
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综合题思路突破29页PPT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综合题思路突破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厄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综合题思路突破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厄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素
答题方向
关键设问
绝对位 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的范围、
纬度位置
置
具体地点)
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
岸等。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
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
相对 分析判断。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 海陆位置
位置 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
等进行分析判断。④交通地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
解析 (1)地形特点一般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等方面描述;图中摩洛哥大部 分地区海拔较高,有些地方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主 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2)城市为点状地理事物, 可从点的类型(性质)、级别(规模)、密集与稀疏的地区、密集地区的分布形态方 面描述其分布特点。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从图 中可以看出,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地区。从气候来看,北部、 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从地形来看,该区域海拔绝大多数在 200 米以下,地形平坦。(3)从材料一图中可发现,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位于直布罗 陀海峡附近,该工业园区产品主要出口欧洲,所以要求海运便利;该地区距离 欧洲近,毗邻市场。而本国的优势是劳动力廉价,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有 国家政策支持。(4)由材料中的“白色裙袍”“暴晒”“御寒”“风沙的吹袭” 等关键词可知,当地气候显著特点为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大。
(1)据图描述摩洛哥的主要地形特点。
答案 (1)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主要分布 在东部、南部。
(2)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答案 (2)特点: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原因:北部、 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海拔绝大多数在 200 米以下,地形平坦。
点状 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
事物 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疏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
组成的形状——反映什么规律。其他如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
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地理事物的线条,如年等降水量线、 等温线等,要注意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明显转折时要分段 描述。 线状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事物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 下:①分布范围:最大或最小的地区范围在哪; 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 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极值——看等值线闭合情 况,反映局部某地的偏大(或偏小)状况 面状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描 事物 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3)据材料Leabharlann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区位条 件。
答案 (3)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运便利;劳动力廉价,地价低廉,生 产成本低;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政策支持。
(4)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的显著特点。 答案 (4)光照强;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大;风沙大。
第二篇 学科技能提升 专题十八 地理综合题思维建模
专题备考指南 高频考点突破 新题预测演练
专题备考指南
网络构建 把握考情
高频考点突破
感悟考题 通法悟道
考点一 特征描述类 考题调研
【典例】(2015·新课标全国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 1 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 年 11 月 20 日,尼日利 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 119.7 亿美元,全 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 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应用体验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区域图。
材料二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袍服,头上包 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 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 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答案】 (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作 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南部濒临 海洋(几内亚湾),现有铁路路网主要联系沿海和内地,线路少,密度较低,缺少 沿海地区的横向联系;其作用主要是将内地初级农矿产品运到港口供出口,同 时方便进口商品运往内地。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答案】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 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解析】 (2)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整体上沿东西方向延 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 网。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 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答题语言 位于×带(或× 纬度)、×半球
×大陆×岸(× 大洋×岸)、×大 陆×部、×海洋 的×部、隔×海 峡与×相望
3.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4.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5.地理分布特征
要素
答题方向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
布特征(疏密状况)、总体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答案】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 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解析】 (4)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有 钢铁、机械、建材、机车制造、管线等,因在外工作人员与家人的联系获益的 有电子通信部门等。
考点透析 1.高考试题中特征类设问的命题形式一般有“描述”某国的地理位置特 征,“简述”图中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甲地与乙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 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 2.地理位置特征分布
【答案】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要 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 等。
【解析】 (3)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区域特征分析:尼日利亚沿海地区为热带 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湿热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繁殖、病菌滋生, 热带雨林区野生动物数量多、体型较大,因而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 为了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 袭、疫病、瘴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