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建设方案

1 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 存 在 城 乡 和 区域 医 疗 卫 生 事 业 发 展 不 平 衡 , 源 配 置 资
制, 指导使用和遵循 标准 , 确保标准 能够 满足和适 应医疗卫 生
事 业 的 发展 。
不合理, 医疗 资源 分布 不均 , 医疗供需不平衡等情况, 医疗 卫 从 生信息化角度看 , 解决上述 问题 的有效途径之 一是 实现 各级医 疗机构 间、 市与县 乡、 城 城市与 农村 问的区域 协同医疗和信 息 共享 。但 由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各异 , 底层 数据 结构和网络 规划状况也不 同,导致 医院内部和医 院间出现很多信息孤 岛, 增加 了区域协同医疗 的难度 。 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 的有 效形式 , 逐步建立统一高效、 资源整合 、 互联互通、 息共享 、 信 透
平 台没有任何关系 ,最大 限度地提高用户应用的可移植性 、 可 扩 充性和可靠性 。提供一个基 于应用总线 的先进应用 整合理
念 , 大 限度 地 减 少 应 用 系 统 互 联 所面 临 的 复 杂 性 。系 统 的实 最
息平 台的数据采 集、 换与共享 , 交 数据交换 层是直接 与外部系 统进行沟通 的技术层 , 业务服务层是基于数据交换层根据数据
数 据 中心 层 主 要 是 实 现 基 于 卫 生 信 息 共 享 与 协 同平 台 的
内部信息系统业务数据 的采集、 整合 以及 医疗机构 内部信 息系
统之 间业务联动等方面 。内部信息系统业务数据 分布于不 同医 疗卫生机构 的不 同信息系统之 中, 因此 数据采集和 整合除在信 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保 障外 , 还需建立一个 覆盖所有 医疗机构 数据交换平 台, 以提供对 原有业务数据 的采集服务 和整合服 务, 并为机构之间以及业务系统之间的联动提供支持 。 数据 交换服务总线 E B是整个 卫生信息共享 与协 同平 台 S 的技术核心 ,S E B通常采用面 向服 务的体系结构 。该服务 保证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3篇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3篇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持续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重点制度的建设与巩固(一)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
进一步扩大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比例,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缩短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后等待就诊的时间。
优化预约诊疗流程,避免门诊二次预约导致重复排队的情况。
科学合理安排预约放号时间,避免深夜放号、凌晨放号等情况。
在做好预约挂号、检查检验集中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调配,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停车等医疗相关流程的预约服务,提高就诊便利性。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
(二)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
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三级医院重点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承担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对口支援等任务的医院,要与受援医院搭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立远程医疗工作制度,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
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要积极建立远程医疗中心,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疾病诊断能力。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利用移动终端开展远程会诊。
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三)大力推动结果互认制度。
制订完善检查检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广泛开展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操作和诊断水平。
发挥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质控中心作用,加大医疗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
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
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要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增加互认的项目和医疗机构数量。
医院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医院网络系统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建设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医院网络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并且方便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本方案将介绍一个适用于中型医院的网络系统建设方案,以达到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标。
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网络架构设计:采用三层架构,即核心层、分发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主要负责网络交换和路由控制,分发层负责网络接入控制,接入层负责用户终端接入。
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网络的高效、稳定和可扩展。
2.网络设备选型:选择可靠、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如思科、华为等品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和快速数据传输。
3.防火墙和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等安全设备,确保医院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网络应用系统建设1.电子病历系统:采用基于云端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患者就诊过程的电子化管理,提高诊断效率和医疗质量。
2.医院信息系统整合:对医院的各个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包括门诊系统、住院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等,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远程会诊系统: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使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会诊,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学术研究。
四、网络管理与维护1.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安装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对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前预警和处理网络故障或异常情况,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2.定期备份和灾备方案: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和系统配置文件,建立灾备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3.硬件维护和更新: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硬件维护和更新,保持设备的稳定可靠性。
五、培训和支持1.培训医务人员:向医院的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网络系统使用培训,包括系统操作和数据管理等,使其能够熟练使用和管理网络系统。
2.技术支持和维护: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网络系统的维护和问题解决,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的需求和问题。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也逐渐开始采用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服务平台,将传统的面对面会诊方式转变为线上远程会诊,极大地方便了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提升。
二、目标和需求分析1.目标:建设一套完善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会诊、互动交流和病例共享。
2.需求:-实时视频通话功能:医生和患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实时视频通话,进行会诊和交流。
-图像和病例共享功能:医生可以将病例图片、病历资料等进行共享,方便其他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会诊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界面友好易用:设计简洁直观的界面,便于医生和患者的操作。
-平台兼容性:适配多种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
1.技术架构:- 前端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开发适配不同终端的用户界面。
- 后端开发:采用Java等后端开发语言,实现平台的逻辑处理和数据交互等功能。
-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医生和患者的信息、病例数据等。
-服务器和网络架构:搭建稳定的服务器和网络环境,确保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安全稳定性。
2.功能模块划分:-注册与登录模块:患者和医生可以注册账号并进行登录,以便使用平台的各项功能。
-会诊预约模块:患者可以通过平台预约医生进行会诊,提供预约时间、会诊目的等信息。
-实时视频模块:提供实时视频通话功能,支持医生和患者进行线上会诊和交流。
-图像和病例共享模块:医生可以将病例图片、病历资料等上传至平台进行共享,以便其他医生参考进行会诊。
-管理员后台模块:平台管理员可以对平台进行管理,包括账号管理、权限设置、数据备份等。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模块:确保会诊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四、实施计划1.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梳理各类需求和功能,并根据优先级进行规划。
《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罕见病是指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低于2000人的疾病。
罕见病因于患者数量少、诊疗难度大以及缺乏专业知识和设备等因素,导致了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一个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1.建立一个跨地区、跨医疗机构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2.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3.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患者就医指导服务,帮助他们获得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三、主要措施2.专家库的建立和管理:建设一个包括罕见病领域专家的专家库,并实行定期更新和审核机制,保证专家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更新。
3.罕见病诊疗指南的制定和推广:制定一系列针对不同罕见病的诊疗指南,并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培训会议等手段向医务人员进行广泛推广,提高他们对罕见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门诊协作机制的建立:建立罕见病的远程会诊和讨论机制,并制定一整套运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5.综合筛查和诊断技术的推广:推广罕见病的综合筛查和诊断技术,包括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提高罕见病的早期诊断率。
7.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定期举办罕见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
四、组织架构该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的组织架构包括以下部分:1.领导机构:负责网络的整体规划和决策。
2.运营机构:负责网络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包括信息收集、更新和维护等工作。
4.监督机构:负责对网络平台的运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五、预期效果1.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服务,减少误诊误治。
2.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3.加强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4.为罕见病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样本,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9页)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9页)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一、建立有效的工作协商推进机制(一)建立高层会商制度。
建立两市政府负责同志互访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高层会晤,研究决定重大合作事项,指导和推动城市合作工作。
(市政府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二)建立两市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统筹推进两市合作,协调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评估总结合作成果,提出推进合作的重点方向建议。
联席会议由两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负责,两市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日常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两市发改委,负责日常合作事宜的沟通、协调等工作。
(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三)建立两市工作专题组机制。
由两市对口部门根据合作领域设立专题组,专题组要加强联系,根据协议内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贯彻落实领导会晤、合作联席会议议定事项。
(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推进落实)二、明确扶贫协作工作重点任务(一)加强产业合作。
加强两市招商引资合作,定期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积极组织联合招商活动,推进两市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支持双方城市龙头企业到对方城市投资兴业,围绕高端能化、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服务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构建能源供应消费共同体,应对重要能源生产消费波动,保障两市各种能源供应稳定。
支持两市间产业转移,将延安建设成为“大西安”发展的资源物资储备基地、物流中心和油煤气电等能源资源供应基地。
(市发改委牵头,市招商局、工信委具体负责与西安市联系对接开展定向招商,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配合推进落实) (二)加强园区结对合作。
推动两市园区之间开展结对合作,支持互设分园或分支机构,鼓励两市园区在规划建设、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支持西咸新区与延安新区、西安高新区与延安高新区、曲江新区与南泥湾景区之间建立结对合作关系。
(市发改委牵头,延安新区、高新区、南泥湾景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县区具体推进落实)(三)加强智慧产业领域合作。
医疗协同解决方案

医疗协同解决方案简介医疗协同是指医疗机构之间通过信息技术和协作方式共同解决医疗难题的一种方法。
医疗协同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效率,优化医疗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目标- 提升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效率- 优化医疗流程-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方案1.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和各类医疗软件,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医疗机构之间可以方便地交换患者病历、检查结果等信息,提高医疗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2. 专业团队协作:建立跨医疗机构的专业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
通过定期会诊、经验分享等方式,共同解决复杂病例,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患者参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决策和管理过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通过医疗教育、康复指导等手段,增强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配合程度。
4. 效果评估:建立医疗协同解决方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协同实施后的效果和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提高医疗协同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优势- 提升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效率,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工作。
-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医效率。
- 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医疗决策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强患者满意度。
总结医疗协同解决方案通过信息技术和协作方式,提高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效率,优化医疗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能够提供更高质量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
医疗协同解决方案是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值得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和实施。
_(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需要详细的信息和具体案例,请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咨询。
)_。
医院整体网络建设方案

医院整体网络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的不断创新,现代医院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
网络作为医院各个部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核心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院制定了整体网络建设方案,旨在构建一套稳定、安全、高效的医院网络系统,提升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满足医院运营和服务需求。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1)搭建完善的网络设施,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力。
(2)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确保医院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实施网络优化和负载均衡,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4)建立统一的医院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整体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2.任务(1)网络设备更新升级: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选用优质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并及时升级和替换老化设备。
(2)网络拓扑规划:根据医院结构和布局,规划合理的网络拓扑,确保网络覆盖到各个科室和病区。
(3)机房建设:提供可靠且稳定的机房供电、机械设备和环境监控,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4)网络安全加固:采用各种防护手段,如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确保医院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网络应用服务优化:对医院的业务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6)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监控,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技术方案1.网络设备方案(1)核心设备:选取高性能的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实现网络的快速传输和广域网互联。
(2)边缘设备:根据科室和病区的不同需求,选用适合规模和性能要求的交换机进行接入。
(3)路由器和防火墙:采用高性能的路由器和防火墙,实现网络的安全接入和策略控制。
(4)无线设备:部署无线接入点,提供医院范围内的无线网络覆盖,方便移动设备的接入和使用。
2.网络拓扑方案(1)根据医院的结构和布局,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划分子网,实现科室和病区的网络互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P
Directory
VCS
UCCX
Prime Expressway Conductor
Enterprise-grade Network-based Corperate/PizzaGuy
H.323
Integrated
Provisioning Secure Traversal Resource Pool
家庭健康终端
家庭康复 健康咨询
5
远程重症探视应用场景
病人与 家属沟
通
远程 探视?
医院
远程
ICU管
安全
探视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理
• 传染性的防护:传染病医院,禽流感、甲肝…;
• 防止人员干扰:ICU重症病区;
• 安全等级需要:监狱医院,儿童医院,妇幼医院; 远程遗
• 远离亲人的患者,远程生育探视(香港、美国生
Personal Telepresence
Video Endpoints
15
Directory Message
TV
Doc
Mobile
PC
Video
Phone
UCM
Registration Call Control Admission Ctrl Bandwidth Ctrl
1000 Users
Messaging
协作医C疗isc网o T络Seleer平Pvreer台sen建ce设® C方is案coVCTeSleCPornestreonlce
Manager
Cisco TelePresence Conductor
Cisco TMS
Lync
iOS Android
Windows Mac OS X
Video Telephony
建立院内各部门多渠 道的实时沟通平台
康复关怀 院内/区域协同平台
疾病监控
培训系统
4
协同医疗应用场景
总院 分院 社区 家庭
大型会诊中心
分院会诊中心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协同会诊台
集中专家资源 各科室协同,数据共享 收治大病
得到总院专家资源支持 为社区提供专家支持
覆盖社区病人 疾病监控 及时发现大病并转诊
8. 区域检验检查协同服 务模式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两大体系:
大院带小院的高端远程医疗服 务体系、 小院带乡镇的普通远程会诊和 健康咨询服务体系
四级架构:
覆盖大型医院、中小医院、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家庭的 服务架构
八种模式:
城乡统筹的八种新型区域医疗 协同服务模式“易康网络医疗 服务平台”的应用和推广,顺 应国际技术发展的潮流,着眼 于国内现实医疗问题的解决。
3
医疗行业协作解决方案一览
业务目标
业务实现
信息化
协作解决方案
医院创收 医疗安全
提高医院竞争力,扩大就医人群和范 围
医院并购,联合
社区覆盖,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 ,康复回社区
通过视频方式快速覆 盖分院,社区,对口 援建医院
集中专家资源
扩大病人群体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改善医患关系
Multimedia Telephony/Calendar
Standard and Open Multiple Client
Federation
Federation
UDS URL Dialing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IPv6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1
看病难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
2
1. 差异化的远程重症会 诊服务模式、
2. 24/7的远程持续监护 服务模式
3. 远程虚拟病床服务模 式
4. 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 预约服务模式
5. 基于临床案例的远程 教育模式
6. 远程科室合作服务模 式
7. 出院病人自动下转的 三级双向转诊模式
– 血压、血氧 – DX80/70/650 – 电视机
健康云
社区医生工作站
– DX/EX/SX – PC机 – 应用软件 – 协作方案
上级医院 - TP/MX/DX/EX
9
全院/区域信息协同平台应用场景
院长辅助决策系统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院内沟通
区域协同
医院运维监控
10
协作医疗--关键点
跨地域协作:互联互通,质量保证,高清晰度
影像记录 HNF Archive
影像传输 Dicom Server
实时交流 Videoconference
监视器
全景摄像机 术野摄像机
内窥镜监视器
观摩室/直播室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内窥镜机柜
DICOM服务 器
触摸式控制器
手术室
报告厅/场外讲解
8
社区医疗场景
移动终端
家庭健康终端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Webex/会议教学
院外分会诊室
VIP家庭用户
社区会诊亭ຫໍສະໝຸດ 14医疗教学站点思科协作 一体化基础架构
Cisco Prime™
Cisco® Expressway
VPN-less Remote and Mobile Access
一体化基础架构 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 s
Video Infrastructure
使用体验:使用简单,体验一致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业务集成:和业务整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挂号预约系统, 手术操作台,子路存储平台 数据收集和分享:通过Webex或双流技术实现医疗数据共享
11
Award Winning & Refreshed Endpoint Portfolio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8831
7841
7861
8851
8861
7821
8811
8845
12
医学示教系统
移动医疗车
ICU
院内专家分会诊室
专家桌面会诊
视频会议软件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院内对讲系统 院内 院外
医院专家会诊及教学中心
视频监控
可视智能终端
医院应急指挥中心 及调度指挥中心
医疗服务呼叫中心
移动医疗指挥车 移动医疗救护车
嘱
育);
• 民营医院、贵族医院、疗养院;
异地病房 海外二胎 婴儿病房 隔离病房 ICU 重症病房
6
远程重症探视应用场景展现
医院探视间 远程探视
local
Internet
协作医疗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临床系统
移动探视
Mobile
7
手术示教应用场景
手术影像拍摄 Medical Camera
手术影像观看 Medical LCD
信息透明公开
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
标准化,流程化
药物药品监管 病人监控及管理
全方位病员关怀
协同医疗 家庭健康咨询
社区医疗 手术示教 远程医学教育 远程重症探视 满意度调查
运营效率
实时决策,提升运营效率 专家资源合理分配 卫生管理部门实时监督
监管部门和各医院的 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