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发的一类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等。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包括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等。
一、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1. 症状特征肺部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咳嗽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呈干咳或咳痰,并且咳嗽常伴有痰中带血丝等。
此外,患者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2. 体征特征体检是判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通过听诊呼吸音、触诊胸部、敲击胸部以及观察皮肤黏膜情况等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
在肺炎患者的听诊中,可听到干罗音、湿罗音,甚至阻塞性肺部病变时出现潮气呼吸或呼吸困难。
3. 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是判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肺炎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炎症灶,在肺野中可见到浸润阴影、空气支气管征等。
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结节状阴影、空洞形成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二、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根据感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敏感性,医生会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按医嘱正确用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及疗程,避免滥用和药物耐药问题的出现。
2.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例如,对于咳嗽症状,可以使用镇咳药物来缓解症状;对于发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对于胸痛,可以使用镇痛药等。
同时,患者要保持休息,适量饮水,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3. 并发症治疗在部分肺部感染患者中,可能出现胸腔积液、纵隔炎、肺脓肿等并发症。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胸腔积液可行胸腔穿刺,清除液体并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肺脓肿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等。
4.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的肺部感染,如结核病等,免疫调节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结核病治疗中,需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和治愈病变的目的。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肺部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部疾病。
肺部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部感染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急性发热多见于细菌感染,慢性发热多见于结核感染。
2. 咳嗽,常见症状,痰多为黏稠、脓性或带血。
3. 呼吸困难,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
4. 胸部体征,肺部感染可出现肺部啰音、叩诊浊音等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胸片,肺部感染可表现为肺实质浸润、斑片状阴影等。
2. CT检查,对于复杂的肺部感染,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 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类型,指导抗感染治疗。
3.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
四、病原学检查。
1. 病原菌培养,通过痰液、血液等标本培养明确病原菌类型。
2. PCR检测,对于病毒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其他辅助检查。
1.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病变部位时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2.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肺部感染对肺功能的影响。
六、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结合病史和流行病学史,可做出肺部感染的诊断。
七、注意事项。
1. 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单一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2. 对于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和处理方法需特别注意。
总结,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和流行病学史,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肺部感染的诊断有所帮助。
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早期诊断1. 体征与症状的观察在早期诊断肺部感染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体征与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同时,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有无接触感染源、是否有其他潜在感染等情况,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早期诊断肺部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检查包括血液标本分析、痰液培养和呼吸道病毒检测。
血常规可以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而痰液培养和呼吸道病毒检测则可以确定感染的具体病原体。
3. 影像学检查肺部X线和CT扫描是早期诊断肺部感染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肺部影像学结果,可以确定肺部是否有炎症灶,并判断感染的范围和程度。
二、治疗策略1. 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
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后,患者需要按照规定剂量和时间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及时评估疗效,并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2. 抗病毒治疗如果肺部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不同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已经有所研发,并可以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选择。
3. 支持性治疗在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支持性治疗同样重要。
包括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充足的液体补给、适当控制体温以及提供氧气等。
4. 预防并发症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还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肺部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脓肿和呼吸衰竭。
因此,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论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尽早确定诊断。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是怎样的肺部感染是指肺部组织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的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肺部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肺部感染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那么,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影像学检查中,X线、CT或MRI等检查可以显示肺部感染的病变部位、范围和病变的特征。
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病原微生物培养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原体和炎症程度。
其次,根据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在症状和体征方面,肺部感染常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方面可出现肺部啰音、肺实变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X线检查可以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特征,CT检查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细节。
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的升高常常提示有炎症存在,病原微生物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情况。
最后,在诊断肺部感染时,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部肿瘤等,因为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能与肺部感染相似。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便尽快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诊断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才能及时明确诊断肺部感染,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希望本文对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早日康复。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早期并正确诊断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因为延误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
首先,了解肺部感染的病因对于进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包括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病毒感染通常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冠状病毒等。
真菌感染则相对较少见,以念珠菌和曲霉菌为主。
寄生虫感染很少见,但仍需考虑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寄生虫性肺炎。
其次,对病情的全面评估是进行鉴别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医生会收集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程度。
体格检查可能包括听诊肺部痰音、观察呼吸频率和心率等。
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血培养、胸部X射线和CT扫描等都非常有帮助。
另外,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胸腔镜手术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医生必须注意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
肺部感染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例如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栓塞等。
支气管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气喘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发热和全身症状。
哮喘患者常有反复的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但通常没有明显的感染表现。
肺栓塞的典型症状是突发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而不伴有咳嗽和咳痰。
鉴别肺部感染与这些疾病的区别对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进一步诊断时,医生可以考虑进行痰液检查。
痰液培养可以确认细菌感染,并对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痰液PCR检测可以迅速鉴定病毒感染,而不需要培养。
对于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可以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
最后,鉴别诊断的结果将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病毒感染则需要对症治疗。
真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此外,鉴别诊断还有助于确定治疗的持续时间和监测疗效。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肺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肺部感染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肺部感染诊断的一般标准。
一、临床表现。
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肺部感染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扫描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医生需要注意观察肺部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病变的范围等特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肺部感染的诊断同样至关重要。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病原微生物培养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病原学检查。
在肺部感染的诊断中,病原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痰液、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和鉴定,可以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临床检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六、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部感染,并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肺部感染的诊断检查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肺部感染的诊断检查
肺部感染的诊断检查:
1.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肺水肿、肺不张、休克、手术麻醉、创面侵袭性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
临床症状应注意与烧伤毒血症或败血症鉴别。
3.体检。
严重烧伤病人,胸部多有烧伤医学|教育网整理,较难获得准确的胸部体征。
因此,应注意仔细检查,有无呼吸变化及啰音等。
4.为明确感染细菌,应定期作气道内分泌物培养,最好作支气管肺灌洗液培养,以防止污染。
5.胸部X线检查。
烧伤后多数肺部感染的确诊有赖于X线检查。
伤后应常规行胸部摄片,以后定期复查。
肺炎的X线表现可分为小病灶性、大病灶性和大叶性三种,小病灶性肺炎最常见。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昏迷卧床时间过长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气管切开一般无需上呼吸机,除非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才上呼吸机。
在肺部感染减轻好转的情况下,会适时封闭气管切口。
在提下,脑干尤其是延髓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主管人体的呼吸、心跳、消化等,脑干出血是比较严重的脑卒中,所以病人昏迷的时间长。
现在来说,抢救生命是最主要的。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肺部感染(Pulmonary Infection)是指引起肺组织炎症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肺炎(Pneumonia)、肺结核(Tuberculosis)和肺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等。
准确鉴别和诊断肺部感染对于有效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些疾病。
一、肺炎的鉴别诊断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组织感染,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两种。
在鉴别诊断肺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具体方法如下:1. 临床表现评估根据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结合血常规、炎性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肺炎的可能性。
高热、咳嗽、咳痰和体征的阳性发现,对于肺炎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2. 影像学评估常用的肺炎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目的是观察肺部有无浸润灶、小叶间隔增厚、空洞形成等特征。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鉴别肺炎的类型,如细菌性肺炎常见的为片状浸润灶,而病毒性肺炎则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改变。
3. 微生物学检查通过病原学检测可确定肺炎的病因,如血培养、呼吸道标本培养、痰涂片和支原体、冷球蛋白等病原学检测方法。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找到导致肺炎的具体病原体,从而指导治疗和预防的选择。
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等来进行判断。
1. 病史评估询问患者的既往接触史、结核病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结核的可能性。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合并疾病等情况,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2. 临床表现评估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慢性咳嗽、咳痰、盗汗、低热、乏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干酪性肺炎: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易找到结核菌。
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
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可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
该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暂不考虑。
2.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葡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较易鉴别。
该患者胸部CT未见类似病灶,故暂不考虑。
1.肺结核:该病可表现为发热、咳痰、咳痰,胸部CT可有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表现,但患者病程中无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
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需入院后行PPD、痰找结核等相关检查以行明确。
CRP与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进展: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疾病诱因、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痰病原菌培养及胸部X线检查等。
但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十分相似,难以鉴别。
因为多种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在各种临床表现中,白细胞升高并不是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白细胞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
而痰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低,且培养结果的得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疾病的早期治疗。
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诊断感染的可靠的临床指标,临床常常出现延误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早期应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
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将显才增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增大临床治疗难度。
因此,正确、及时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金葡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多为急性起病,中毒症状严重,常有高热、畏寒、寒战,咳黄脓痰,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肺部影像学可见单个或多发脓腔形成,痰或者血培养出该菌可确诊。
该患者起病急,
发热、咳嗽、咳痰,痰多为白粘痰,血常规提示中性粒比例升高,胸片未见金葡菌感染常见的空洞病变;完善痰、血病原学检测。
目前诊断无依据。
6.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起病较缓慢,年轻或老年人多可发病,可有发热、咳嗽,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嗽较剧烈,白细胞总数多不增高,肺部影像学表现可有实变影或者散在多发小斑片状渗出,支原体抗体阳性或者痰培养出支原体可确诊。
该患者青年女性,发热、咳嗽、咳痰,白细胞中性粒比例均升高,胸片见右上肺少许炎症表现,需进一步完善支原体抗体、痰培养等检查,抗支原体治疗有效也可支持该诊断。
目前尚无依据。
7.肺癌:患者为30岁女性,此次上感后发热3天伴咳嗽、咳痰入院,且有痰中带血,为暗红色,应考虑该诊断,但患者无呛咳、喘息、声嘶等症状,胸片未见肺部块状异影,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可进一步予肿瘤标记物、肺CT等协诊,必要时予纤支镜检查。
1.炎性假瘤: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可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
肺炎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有密度较深核心,常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变化。
该患者病程中有发热伴咳嗽、咳痰呼吸道症状,曾诊断为肺炎,故该诊断亦应考虑,明确诊断可行剖胸活检术。
2.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
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
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啰音。
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该患者否认既往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咯血症状,目前不考虑。
1.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炎症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该患者高热、咳嗽、咳痰,胸片示两肺炎症,目前暂不考虑该诊断,待流感病毒检测进一步排除。
2.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较严重。
革兰
阴性杆菌肺炎多见于体弱、心肺慢性疾病或免疫缺损病人,多为院内继发感染。
病毒和支原体肺炎一般病情较轻,白细胞常无明显增加,临床过程、痰液病原体分离和血液免疫学试验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患者年轻女性,否认既往严重的心肝肾等其他系统疾病,院外感染,高热、咽痛、流涕、咳嗽、咳痰,故考虑肺炎链球菌或支原体感染可能大。
暂不考虑本诊断,入院行痰培养明确致病菌。
1.肺结核: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可有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抗酸杆菌,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2.肺部良性肿瘤:许多良性肿瘤在X线片与恶性肿瘤很相似,其中尤其支气管腺瘤、错构瘤等更难鉴别。
X线片腺瘤的结节状或圆形灶边界较肺癌锐利,肺错构瘤呈圆形或分叶状块影,边缘清楚,病灶内有钙化灶。
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1.纵隔淋巴瘤:颇似中央型肺癌。
淋巴瘤常为双侧性,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支气管刺激症状不明显,痰脱落细胞检查阴性。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2.细菌性肺炎:约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形式出现,应与一般肺炎相鉴别。
肺炎起病急骤,先有寒战、高热等毒血症状,然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抗菌药物治疗多有效,病灶吸收吸收迅速而完全,而癌性阻塞性肺炎炎症起病缓慢,无毒性症状,抗菌药物治疗炎症吸收缓慢,或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肺炎,或炎症吸收后复发。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1).肺门淋巴结结核:易与中央型肺癌相混淆,应加以鉴别。
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或老年,多有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结素试验多呈强阳性。
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中央型肺癌其特殊的X线征象,可通过体层摄片、CCT、MRI和纤支镜检查等加以鉴别。
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2).肺部良性肿瘤:许多良性肿瘤在X线片与恶性肿瘤很相似,其中尤其支气管腺瘤、错构瘤等更难鉴别。
X线片腺瘤的结节状或圆形灶边界较肺癌锐利,肺错构瘤呈圆形或分叶状块影,边缘清楚,病灶内有钙化灶。
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3).淋巴瘤:原发淋巴瘤患者常见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贫血等,胸膜受累,可出现胸痛,胸内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肿大,常累及上纵隔,隆突下和纵隔淋巴结。
纵隔受压可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