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合集下载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4.25•【字号】泉政文〔2018〕50号•【施行日期】2018.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泉政文〔2018〕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诚信福建”建设的部署,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闽政〔2015〕11号)和《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治理要求,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为指导,紧紧抓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为保障,以解决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整合信用信息资源、改善信用制度环境、强化信用文化氛围、拓宽信用服务领域为核心内容,以专项工程和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快形成框架完整、运行高效、行为规范、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泉州市信用经济的大环境。

福建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

福建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

福建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25•【字号】•【施行日期】2024.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福建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拓展优势产品供给五大行动,全面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加快推进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引导商家适度让利,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助力提高经济循环发展质量和水平。

到2027年,全省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5%,较2023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二、因地制宜加快推进设备更新行动(一)全面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围绕先进设备更新、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航空、船舶、纺织、造纸、食品、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用能等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专题三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题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解析版)

专题三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题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解析版)

专题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为此,我国应()①走先发展后减碳、先高碳再低碳发展道路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发展体系③加大对清洁低碳能源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④坚持生态优先,努力遏制经济增长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需要()①创新发展思路,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②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③引入社会资本,让土地资源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换和流通④解决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辽宁积极落实中央各项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措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农业生产、农村发展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辽宁省之所以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②解决“三农”问题,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④“三农”问题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追求发展速度,促进经济高速增长②端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③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并坚持市场机制作补充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有人这样形容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

对泉州建设海西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对泉州建设海西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集型产业 由台湾 、 香港等地 向中国大陆转移 的历史 机遇 , 凭借独特 的区位优势 、 资源优势 、 政策优势率 先快速发展 , 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成为 中国经 济 最 活跃 、 发展速度最快 、 产 业 竞 争 力 最 强 的地 区 之一。 民营经济年均增速超过3 0 %, 创造了闻名全国 的“ 晋江经验”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 为打造“ 东部沿 海 地 区先 进 制 造业 的重要 基 地 ”奠定 了 良好 基 础 。 根据《 泉州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该市 2 0 1 1 年实现地区生产 总值4 , 2 7 0 . 8 9 亿元 ,按可 比价 格计算 , 比2 0 1 0 年增长1 3 . 5 %, 人均G D P 突破8 , 0 0 0 美 元, 经济总量连续 1 3 年保持福建省第一 。工业增加 值增长1 7 . 1 %, 首次突破2 , 0 0 0 亿元大关 , 总量连续2 0 年居全省首位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 9 . 9 %, 拉 动G D P 增长9 . 4 个百分点 , 是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主 要因素。泉州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多是制造业 , 并崛 起 了石油化工 、 电子信息 、 汽车制造 、 生物制药 、 修 船造船五大新兴主导产业 。从近年来其产业结构调 整的趋势来看 ( 见 表一 ) , 第 一产业 比重下降 , 第二 产业 比重上升 , 而第三产业 比重变化不大甚至有所
泉州模式是 由农业发展至轻工业 , 再到重化工 业为主的工业化 , 然后再 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发展 过程。当前泉州模式呈现 出发达的集群经济 、 特色 的县域 经济 、 活力 的品牌经济 、 发展的创新经济和 新型的文化经济等特点【 ” 。其发展趋势是要打响一 批制造类 品牌 , 建设品牌经济 , 使制 造业逐渐进入 价值链上游 , 从低端制造转 向中端制造 , 然后 到高 端制造 , 实现由“ 泉州制造” 到“ 泉州创造 ” 的转型。 制造业企业集 团是泉州集 团经济 的主体 ,总量 占 7 5 %强, 运行情况特点鲜明, 有力地支撑着市集 团经 济 的发展 。泉州对外部需求和外资 的依赖程度不 高, 出口贸易值 占本地G D P 的1 0 %以上 , 主要 出口市 场为欧盟和美 国, 其 次是 东 盟 、 香港 、 日本 和 台 湾 , 且一般贸易 占主导地位 。2 0 0 6 年 中国驰名商标排行 榜上 , 泉州地 区紧跟在上海 、 北京之后 , 名列第 三 ; 2 0 0 8 年 ,泉州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的产品就有 1 2 0 件, 品牌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回 。最近5 年来 , 泉 州相继荣获“ 中国品牌之都 ” 等称号 。此外 , 依靠不 断 自主创新 , 泉州市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从模仿创新 向自主创新转变 , 从注重单项技术创新 向集成创新

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研究(以“金改”背景下泉州某农商行为例)

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研究(以“金改”背景下泉州某农商行为例)

摘要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是一直以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福建泉州,素以民营经济的活跃而著称。

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泉州民营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发展“平台期”,大批本土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激烈的金融市场要求银行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泉州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本土的金融机构,对泉州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其在银行业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成为关键。

供应链融资凭借制度创新,集合企业、资金、金融产品等多种资源,实现了融资关系中各方福利的优化,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为银行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和理念脉络。

供应链融资依托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的真实交易关系,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融资产品,可以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

供应链融资为解决泉州中小企业融资难带来了新途径,为泉州地区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此外,在2012年12月21日,泉州市成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改总体方案提出,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分层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着力拓宽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渠道。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供应链融资为主线,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理论,对其构成要素,主要业务模式及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泉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供应链融资是解决泉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途径,同时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机遇;然后指出泉州地区农商行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接着以泉州某农商行为例,详细分析了该行在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与风险控制中的做法;最后得出结论与建议,为实现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泉州金改;农村商业银行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the financing problem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especially in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known for active private economy.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domestic economic restructuring, Quanzhou private economy entered a development "platform" period, and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SMEs has an urgent need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become bigger and strong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nse financial market requires banks to find new profit growth point. Quan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s,as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lay a catalytic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Quanzhou economy, especially the SMEs, but it is still in a weak position, looking for a new development way become critical.As a system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Finance collects variety resources of business, finance, financial products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welfare of the parties, which provides a solution of financing and technology bottlenecks for SMEs, and brings new profit models for the banks. Supply Chain Finance based on the real economy of supply chain, providing a range of financing produ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supply chain, which can reduce financing cost of SMEs. Supply Chain Finance has brought a new way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Es in Quanzhou, and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Quan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s.In addition, on December 21, 2012, Quanzhou became the third national financi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the reform general scheme put forward that basically forming the financial organizing system match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Quanzhou, and broadening the investment channels for the real economy, after about five years of efforts. It is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essay followed Supply Chain Finance as the main line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theory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including its component ,the main business model and risk, and focus on analysis of the financing status of SMEs in Quanzhou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nd put forward that Supply Chain Finance is a new way to solve Quanzhou SMEs financing predicament,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Key words: SMEs; Supply Chain Finance; Quanzhou financial reform; rural commercial bank目录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三)供应链融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四)研究内容和整体框架 (4)二、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7)(一)供应链融资的定义 (7)(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内容 (7)三、泉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5)(一)泉州中小企业概况 (15)(二)泉州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5)四、泉州地区农商行发展现状 (18)(一)泉州地区农商行的发展优劣势分析 (18)(二)泉州地区农商行的发展机遇 (19)五、“金改”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意义 (20)(一)供应链融资可以提高泉州地区商业银行的效益 (20)(二)供应链融资有利于提升泉州规模以上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0)(三)供应链融资可有效解决泉州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21)(四)供应链融资有利于提升泉州产业竞争实力 (21)六、泉州地区农商行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 (22)(一)业务同质性较强 (22)(二)供应链融资营销理念有待转变 (22)(三)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机制落后 (22)(四)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能力有待增强 (23)七、泉州地区农商行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相应对策 (24)(一)借鉴国内外银行先进经验,优化产品和服务创新 (24)(二)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标准和贷款管理模式 (24)(三)建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操作风险控制 (25)(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5)八、案例分析 (26)(一)案例背景 (26)(二)泉州某农商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案设计和业务流程 (26)(三)泉州某农商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 (28)九、结论与建议 (30)(一)结论 (30)(二)泉州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措施建议 (30)主要参考文献 (32)一、前言(一)研究背景继温州、珠三角之后,泉州在2012年岁末正式获批成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9•【字号】闽政〔2021〕12号•【施行日期】2021.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2021〕1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2021年6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二、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第三章发展重点一、提升发展能级,做强万亿主导产业(一)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二)先进装备制造(三)石油化工(四)现代纺织服装二、提速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食品加工(二)冶金(三)建材(四)特色轻工三、提前统筹布局,培育前沿新兴产业(一)新材料(二)新能源(三)新能源汽车(四)生物与新医药(五)节能环保(六)海洋高新第四章主要任务一、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增强制造业发展内生动力二、实施固链稳链行动,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三、实施循环畅通行动,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四、实施智造升级行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五、实施绿色制造行动,培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六、实施质量标杆行动,提升福建制造品牌价值七、实施龙头引领行动,营造协同配套产业生态八、实施园区提升行动,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九、实施闽台产业合作行动,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落实二、强化项目招引落地三、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四、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五、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前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3.01•【字号】泉政办规〔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泉政办规〔202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2号)、《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20〕18号)和《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23〕173号)要求,持续推动我市航运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鼓励新增优质运力(一)新增自有运力奖励。

航运企业新增(不含省内过户)船龄在10年以内、自有并合法经营的5000载重吨及以上的船舶,且该船舶落户前未被列入海事部门“重点跟踪船舶”和“协查船舶”的,承诺在企业连续运营5年以上,按每载重吨分层级给予奖励。

其中,5万载重吨以上的,每载重吨奖励110元;2万至5万载重吨(含)的,每载重吨奖励105元;5000至2万载重吨(含)的,每载重吨奖励100元。

新增船舶取得船检机构绿色生态船舶附加标志的,每载重吨奖励标准增加5元。

船龄在6个月(含)至5年以内的,每载重吨奖励标准降低5元;船龄在5年(含)至10年以内的,每载重吨奖励标准降低10元。

(二)新增光租运力奖励。

从省外(含境外)光租的船舶,且落户前未被列入海事部门“重点跟踪船舶”和“协查船舶”的,船龄在5年以内的船舶按每月每载重吨1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船龄在5年(含)至10年以内的船舶按每月每载重吨0.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09•【字号】泉政办〔2018〕36号•【施行日期】2018.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信托与投资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办〔2018〕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振投资信心,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133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面落实民间投资平等市场主体待遇坚持“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享受与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同等的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

禁止排斥、限制和歧视民间资本行为,各级各部门不得单独设置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附加条件,不得以制定规范性文件、印发会议纪要、公布歧视性招标公告等形式设置或提高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

落实福建省促进社会领域投资潜力相关办法,抓紧解决健康养老、医疗康复、技术培训、文化体育等领域民间资本准入门槛高、互为前置审批等问题,形成多方参与、多元供给格局,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及时承接衔接落实好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推进重点领域减权放权,提高放权含金量,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松绑,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在项目选址及立项、方案及施工图审查阶段分别嵌入“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审查机制,实行“一口收件、并联同审、限时办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