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超短波治疗仪的原理

超短波治疗仪的原理

超短波治疗仪的原理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电磁治疗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能量,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缓解疼痛等治疗目的。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原理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超短波治疗仪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磁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进行治疗。

治疗仪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天线系统传输到人体组织,产生生物电流和热效应,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超短波电磁波首先通过皮肤的表面渗透到深层组织中。

这些电磁波会激发组织中的正电离子和负电离子之间的热运动,产生能量并增加组织的温度。

这种热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和加快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治疗炎症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超短波治疗仪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细胞的代谢活性和免疫力,从而对疾病产生非热效应的治疗作用。

电磁波的能量可以激活细胞内的一些生化反应,例如激活酶的活性以及改变细胞膜接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效应能够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免疫细胞对病原体和异物的吞噬能力,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二、超短波治疗仪在临床中的应用超短波治疗仪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超短波治疗仪在几个常见疾病中的应用:1. 骨科疾病:超短波治疗仪通过促进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减轻骨折、骨骼炎症和关节疾病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康复过程。

2. 皮肤疾病:超短波治疗仪在一些皮肤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疱疹、湿疹和烧伤等疾病,超短波治疗仪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消炎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3. 妇科疾病:超短波治疗仪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用于妇科炎症、盆腔炎症、宫颈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其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抗菌能力,有效地减轻炎症和疼痛症状。

4. 神经疾病:超短波治疗仪在神经科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如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炎等疾病的治疗。

治疗仪的电磁波可以缓解椎间盘的压迫症状,减轻神经痛和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超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是一种应用波长为10-1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由于治疗时采用电容式电极,而电容场中主要是超高频电场的作用,故又名超高频电场疗法。

物理学特征超短波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兆赫。

国产治疗机波长有6米、7.2米、7.34米、7.7米等几种,频率为50兆赫左右。

由于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不直接接触皮肤。

超短波之电流曲线一般为连续式,电流振荡是连续的;另一种为脉冲式超短波电流,是在连续超短波电流基础上加以低频脉冲调制和放大,形成一种间断的一般为矩形的超短波电流。

其脉冲频率通常为100-1000赫,持续时间为1-100微秒,间断时间为1-10秒,脉冲最大功率为1-20千瓦,即相当于普通连续式超短波电流的数十倍。

连续式超短波所产生的热能要比脉冲式的大得多。

许多学者认为脉冲式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基于脉冲群的振荡效应。

治疗时一般无热感。

此外,近年来还有大功率(输出功率1000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机出现,用以治疗恶性肿瘤。

生物物理学特征超短波作用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基本因素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1、热效应由于人体是一个具有导电体和电介质的复合组织,在超短波作用下,体内同时形成了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

由于其频率更高,电介质的阻力越来越小,就形成了超短波治疗时,位移电流成分占优势,以介质损耗产热为主。

但当频率极高时,偶极子就来不及转动或转动幅度极小,使介质损耗下降以至产热减少。

这就说明产热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的正比关系,只适用于一定范围之内的振荡频率。

这种位移电流为克服介质阻力而产热,而介质损耗的大小与组织的介电常数密切相关,由于人体内各种组织的介电常数差别较小,故在超短波作用下产生的热分布比较均匀。

这种产热情况比较复杂,可按公式分析q-单位体积组织中产热量J-电流密度g-导电率,等于q/ρf-频率ε-介电常数t-通电时间但在超短波电容电场治疗中,由于脂肪层中血管少,热量不易为血流带走,因此,其温度比供血丰富的肌肉还要高,据测定,波长7.34米超短波作用时,脂肪升温与肌肉升温之比达8:1,仍存在脂肪过热的缺点,实际治疗时可利用调整皮肤与极板间距使深部组织温度升高,皮及皮下脂肪温度降低。

超短波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超短波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性渗出物 吸 收和 组织 修 超短 波联
件炎等疾病, 疗效往往优于单独药物治
合 电针疗法对家 兔膝关 节骨性 关节炎 自
由基代谢的影 响 , 将造模 成功 的 4 他 o只
疗, 但一般情况 下 , 需要 和其他 疗法 综合 应用 。 与其 他物理疗 法联合应用治疗疾 病 : 质阻力而产热 , 而介质损耗的太小与组织 卢字等利用 紫外 线合并 超短波 治疗 外耳 的介电常数密切相美, 由于人体内各种组
3 01 4. 4
的反应。 统称为非热效应。研究人员用家 高 的特点 ; 毕素清等利用超短波和 电脑 多 兔实验发现超短波作用后, 、 、 0 p 球蛋白 【 功能 电疗仪 的综 合物 理疗法 治疗慢 性前 均增高, m清总蛋白量稍高, 白蛋白降低, 列腺 炎 ( 抗 生 素 和 中药 治 疗 疗 效 欠 用
疗程后 , 电超短波综合治疗组治愈率 音频 8% , 率 9% ; 物组 治愈 率 5 % , 3 最效 0 药 6 显效率 7 % , 2 经统计学处理 , 0 O 。 P< . 1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 超短 波在 临床应用 中极 为广泛 , 临床 报道 广泛 用于治疗 肺炎、 气管炎 、 颈椎病 、
18 年赫兹用窦验证明了电磁渡的 88 存在至今 百多年的时间里电磁理论不 1 断深化, 同时人们也把这一自然潦源巧妙 的运用在防病治病改善人体的健康方面, 在 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都发挥着非常重耍 的作用。 为了解 目前超短渡在临床疾病治疗 中的作用概况, 分析超短波的作用机制、 作用形式强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查阅 lS 0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 9l 1 1 据库(N )清华同方知网全文数据库 G 、 ( H D 等医学 献 料库中的超短波 GK ) 治疗疾病的相美研究变献, 采用分析和归 纳的方法 , 总结萁研究的总体情况。目前 单独运用超短渡治疗痍病的文献数最很 少, 多为超短渡联合其他方法治疗疾病的 章, 但治疗疾病范围非常广德。 超短波治疗疾病的机制

超短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超短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超短波治疗的临床应用超短波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利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于人体组织,具有较好的穿透力和渗透性,能够进入人体深部组织,产生温热效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炎杀菌等作用。

在临床上,超短波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超短波治疗在骨科领域的应用骨科疾病是超短波治疗的常见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关节炎、骨折愈合、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科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接受超短波治疗来加速康复进程,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超短波治疗可通过提高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炎症等作用,对骨科疾病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二、超短波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康复医学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一门学科,超短波治疗在康复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对于中风、肌肉损伤、脑卒中等患者,超短波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超短波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手段,对于康复医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超短波治疗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皮肤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超短波治疗在皮肤病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短波治疗可以通过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作用,对于湿疹、疱疹、痤疮等皮肤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同时,超短波治疗还可以减轻皮肤瘙痒、消炎杀菌等作用,提高皮肤的自愈能力。

四、超短波治疗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常见的问题,超短波治疗在运动损伤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短波治疗,可以加速受伤组织的修复,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超短波治疗可以达到定向治疗的效果,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为受伤部位提供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超短波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同的治疗频率和功率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短波治疗将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更好的帮助。

短波 超短波疗法

短波 超短波疗法

短波超短波疗法1、定义(1)短波疗法:应用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

因短波疗法多利用短波电流所产生的温热效应来治疗疾病,故又称短波透热疗法,感应热疗法。

(2)超短波疗法:应用超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因超短波疗法采用电容场法进行治疗,故又称高频电场疗法。

(3)物理参数:短波的波长范围为10-100m,频率范围为3-30MHZ。

超短波的波长范围为1-10m,频率范围为30-300MHZ。

在欧美,将波长1-100m的电磁波统称为短波。

2、治疗作用:短波与超短波作用于人体是由于传导电流,、欧姆损耗与位移电流,介质损耗的机制,可引起明显的温热效应。

短波作用的大深部肌层,超短波作用的大深部肌层于骨。

但不同的治疗方法是不同层次组织产热的情况也有所不同,电容场法时脂肪层产热较多,电缆法(线圈场)时浅层肌肉产热较多。

除温热效应外,还存在非热效应。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热效应通过轴突反射可引起毛细血管,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还可通过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分解产生血管活性肽、组胺等物质使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增强,水肿消散,代谢产物清除。

过大剂量则常使血管麻痹、淤血、毛细血管内栓塞、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加重。

(2)镇痛:中等强度的温热效应可使痛阈升高,并干扰痛觉传入中枢,达到镇痛。

肌肉痉挛缓解,血流加速而改善缺血缺氧,病理产物、止痛物质的清除加快,水肿减轻使组织张力降低等效应均可使疼痛减轻。

(3)消散炎症:中等强度的温热效应可以促进渗出吸收,水肿减轻,炎症产物排除;中小剂量时还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功能加强,吞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同时抗体、补体、凝集素、调理素增加、炎症组织中钙离子增多、钾离子减少、伤口分泌物的PH趋向碱性,周围血液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白细胞干扰素效价升高,均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

因此短波、超短波疗法对炎症有良好的疗效,超短波对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疗效尤为显著。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讲解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讲解

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低血压、慢性血循环代偿不 全ⅡA级以上者,装起搏器及心瓣膜置换者, 孕妇腹部等禁用。小功率对恶性肿瘤禁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治疗时间 根据剂量分级要求,每 次5~20min不等。急性病变宜用脉冲式无 热量,短时间。 • 3.疗程 通常每日或隔日1次,10~20 次为一疗程,急性病变可每日1~2次。
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一)适用于肌肉、关节、骨骼、脊柱、周围神经和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盆腔脏器及耳鼻喉科等的 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二)某些功能性和器质性血循环障碍疾病,如血栓 性深静脉炎恢复期。 (三)适当应用无热量和微热量,对一些急性炎症也 有治疗效果。 (四)神经痛、神经炎、肌肉痛、肌肉痉挛、内脏平 滑肌痉挛。 (五)外伤手术后血肿,关节积血、积液、脱臼复位 后,骨折等。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高频电疗法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 组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剂量、时间和疗程
• • • • • 剂量分级 (1)Ⅰ级:无热量,无温热感 (2)Ⅱ级:微热量,有微弱的温热感 (3)Ⅲ级:温热量,有明显的温热感 (4)Ⅳ级:热量,有强烈热感。(只用于 射频的肿瘤热疗中)急性病变宜用脉冲式, 无热量;慢性病变宜用微热~温热量;肿瘤 宜用热量。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
02
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超短波治 疗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等 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超短波技术概述
超短波的定义和特性
定义
超短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波长范 围在1~50MHz,频率较高,具有较 强的穿透力和能量。
特性
超短波具有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和深 部组织穿透能力,能够作用于人体深 部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 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
案例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
总结词
超短波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中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超短波能够改善胃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对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具 有良好效果。
案例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总结词
超短波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中 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超短波能够通过调节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促进 胃液分泌,有助于缓解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总结词
超短波在辅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 在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 病方面有一定效果。
详细描述
超短波能够改善肺部血液循环, 促进痰液排出,减轻炎症反应, 有助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优化治疗方案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情况,进一步优化超 短波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患者依从性 。
鼓励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超短 波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为患者提供更 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范围

超短波

超短波

超短波超短波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波长范围为1米至10米),频率从30兆赫至300M赫的无线电波,传插频带宽,短距离传播依靠电磁的辐射特性,用于电视广播和无线话筒传送音频信号,采用锐方向性的天线可补偿传输过程的衰减。

在专业音响领域,V 段无线话筒的频率稳定度稍差,价格相对较低,但容易出现频率漂移现象,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以使频率稳定度达到满足需要的水平。

适应证(一)超短波广泛应用于一切炎症过程如软组织、关节、骨骼、五官、胸腹腔脏器、神经系统、生殖器等的炎症,对急性亚急性炎症效果更好。

特别对化脓性炎症疗效显著,早期应用可使炎症加速消退不致化脓,当已有组织坏死时应用则可使炎症局限化,加速脓肿成熟、破溃;在破溃或切开引流畅通情况下应用,可促使坏死组织脱落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超短波对急性软组织感染治疗,不但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机会。

如果用超短波结合抗菌素治疗急性化浓性炎症时,其疗效明显比单纯应用一种为高,有的报导二者合并治疗较单用抗菌素治疗,可将药量减半。

常用于疖、痈、脓肿、瘭痈、蜂窝组织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淋巴管炎、化脓性副鼻窦炎、中耳炎、扁桃腺炎、喉炎、急性肺炎、枝气管炎、胸膜炎、肺脓疡、骨髓炎、阑尾炎、阑尾脓肿、盆腔炎、附睾炎等,苏联学者提出头面部疖、痈,如不采用超短波治疗是治疗上的错误,由此可见超短波在治疗急性化脓性炎症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对小儿慢性肺炎,超短波也是综合疗法中重要措施之一,有良好的效果但疗程较长。

发现对炎症引起的小儿肺不张,综合应用超短波能加速肺部炎症消退和肺不张消失。

此外对一些非化脓性炎症超短波也有较好疗效,如脊髓灰白质炎和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早期、间质性肺炎、卡他性中耳炎、视网膜脉络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滑囊炎、肌炎、神经炎、神经根炎、大脑炎等结合药物或一般疗法均能提高疗效。

(二)疼痛性疾病如神经痛、灼性神经痛、肌痛、幻肢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9Fra bibliotek剂量分级
治疗剂量按患者温热感觉分为四级
I级剂量,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早期, 水肿显著,血循障碍部位
II级剂量,微热量,刚能感觉到温热感,适 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III级剂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用 于慢性疾病、急性肾衰竭
IV级剂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 于恶性肿瘤
4
生物学效应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 达深层肌肉和骨
温热效应
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效应越明显)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剂量降低神经兴奋性,提 高痛阈,加速其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中小剂量 作用于头部可出现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现象,大 剂量可导致颅内压增加
对血液、造血器官和生殖系统的作用
超短波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治疗胸膜、 骨关节部位的结核病。
恶性肿瘤热疗 与放疗、化疗联合治疗
编辑版ppt
7
禁忌症
恶性肿瘤(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时除 外)、活动性出血、局部金属异物、有心 脏起搏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妊娠。
超短波慎用于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如: 瘢痕增生、软组织粘连、内脏粘连等,以 免刺激基地组织增生。
编辑版ppt
8
操作方法
Tips: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容易通过电极与皮肤 之间的空气间隙,所以治疗时电极不必直接接触 人体皮肤, 两者保持一定的间隙时作用较深,直 接与皮肤接触时不但作用表浅,而且容易热烫伤 皮肤
电容电极法 常见,对置法:将两电容电极相对 放置于治疗部位的两侧或上下,作用深而集中;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 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
编辑版ppt
1
主要内容
概念 超短波的生物学效应 超短波的治疗作用 超短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超短波的操作
编辑版ppt
2
超短波治疗仪
编辑版ppt
3
概念
超短波疗法:应用波长1-10m(评论 30-300MHz)的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 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1
仪器操作程序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 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 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将输出钮调至“治疗”档——在调节 “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 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 达到最亮
编辑版ppt
12
剂量选择
编辑版ppt
10
间隙调节
治疗时应按照治疗仪器的输出功率、病灶部 位的深度与患者的温热感觉调整电极与皮肤
之间的间隙来调节治疗剂量
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50-80W)治疗仪 浅作用时,电极与皮肤间隙:0.5cm-1cm, 深作用时,间隙:2-3cm
大功率(250-300)治疗仪浅作用时,间隙: 3-4cm,深作用时,间隙:5-6cm
编辑版ppt
5
治疗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 消散炎症(炎症急性期采用无热量治疗) 加速组织再生修复 缓解痉挛 调节神经功能 调节内分泌腺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抑制、杀灭肿瘤细胞
编辑版ppt
6
适应症
一般疾病的治疗 软组织、五官、内脏、 骨关节的炎症感染:关节炎、扭挫伤、神 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骨折迟缓 愈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 静脉血栓形成等。
编辑版ppt
14
注意事项
感觉障碍或者血循障碍的部位景象超短波 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或适当减小治疗剂量, 不应以患者的温热感为依据
对置的两个电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一个电 极的直径
两个电极并置时,电极皮肤间隙不宜过大, 以免电力线散向四周而不能通过人体
编辑版ppt
15
谢谢!
编辑版ppt
16
编辑版ppt
13
注意事项
200-300W超短波仪之间的距离应在3m以上,与 50W的超短波仪之间应在1cm以上。
妊娠期间不接受高频电治疗
治疗所使用的电极面积应稍大于病患部位
治疗师两条输出电缆应相互平行而远离,更不得 交叉互搭,以免较大出形成短路,容易烧坏电极, 电缆亦不得打圈。
脂肪层厚的部位在治疗时可能因脂肪过热,出现 皮下脂肪硬结,可自行逐渐消失
急性病时,无热量:5-8-10min,qd、bid,5-10 次一疗程
亚急性病时,微热量:10-15min,qd,10-15次 一疗程
慢性病时,微热量或温热量:10-15-20min,qd, 15-20次一疗程
急性肾衰竭,温热量:30-60min,qd、bid,5-8 次一疗程
恶性肿瘤时,热量:40-60min,1-2次每周,6-15 次一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