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中复习
高二《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二《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2012—2013 学年度下学期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 100 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对于人生目标错误的是( )A.人生要有目标B.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C.人生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D.人生目标只有正确的没有错误的2、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的是(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③人与自然矛盾④人与社会的矛盾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3、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之中有两大发现:是( )①唯物史观②无产阶级学说③人剥削人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④4、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 )①全体社会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④D.①②③④5、关于理想和现实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B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 不能割裂理想与现实的关系D 现实是由理想决定的,并反映理想。
6、个人理想包括( )①生活理想②职业理想③政治理想④道德理想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7、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理想与信念密切联系又有区别B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C 信念是理想的基础与支撑D 理想与信念是彼此孤立的毫无联系8、从人生的实践来看,要把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要有坚定的信念②要有坚强的意志③要有钱④培要有自觉的责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下列关于对意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意志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培养②意志都是脆弱的③人的意志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特征④顽强的意志需要经过刻苦锻炼形成A.①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③④10、下列属于信念的特点的是( )①复合性②稳定性③执着性④多样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1、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A、矛盾 B 实践 C 联系 D 辩证12、下列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相互依存的B、是相互转化的C、是相对应而存在的D、是不可改变的13、下列对现象与本质认识错误的是()A、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相同的。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本试卷适用于:考试时间:90分钟1.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D.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人类活动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5.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6.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
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
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这表明()①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能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市内的降雨险情。
13届哲学期中10道复习题

13届《哲学与人生》期中10道复习题
1、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怎样学会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1)学会共处,关键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承认多样性、尊重多样性。
(2)做到相互尊重和诚信。
(3)学会互相配合,学会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快乐。
(4)学会交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3、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怎么做?
①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②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③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反对主观臆造的胡乱联系。
4、发展的实质和状态分别是什么?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的状态有量变和质变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①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
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6、怎样才能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①要确立目标②要有准备③要有顺序(4)要有始有终
7、哪两种情况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①顺境②逆境
8、什么是矛盾?答: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9、运用辩证法原理相关知识对互联网进行分析。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互联网有利也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
第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互联网出现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10、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端应该如何治理?
加强法制,加强管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哲学与人生复习

17.根据表现事物本质的不同形式,可将现象区分为真相与假相。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有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动思维,原点思维。
3.哲学就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4.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
10.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11.遗传与变异统一于生物体中,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则是使物种的进化成为可能。
12.矛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都是与矛盾的特殊性。
13.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14.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5.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三种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5. 人的自觉能动性就是指人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6.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7.规律就是事物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社会理想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9.在空间尺度上,现在科学家将整个世界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开卷)答题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二、填空题(30分)1、2、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意义的。
2、哲学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关注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
4、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云系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5、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于对客观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包括客观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在实际生活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9、在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就要遵守交往原则。
10、心态是以情感为主要形式的价值取向。
就这种取向的方向说,一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
二是内心的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无所谓的、麻木或嫉妒的。
11、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三、四、判断题(10分)(√)1、在我国古代,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
(√)2、人们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地。
(√)3、哲学的主题是人。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
(×)5、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
(×)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主观的。
(√)7、说一个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把自我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矛盾的对立性。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库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库1、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忽视了()。
[单选题]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正确答案)B. 物质运动也有静止的状态C. 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D. 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2、同样是头疼,病因却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
这说明()。
[单选题]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C.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答案)D. 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3、下列成语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观点的是()。
[单选题] *A.好高骛远(正确答案)B.量力而行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A. 只要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做好事情B.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C.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需要敬畏规律D.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学会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5、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A. 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人去缔造B. 任何两个事物都发生着联系C.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正确答案)D.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的6、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最终会形成一个总的合力,从而实现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人类可以()。
[单选题] *A.创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B. 发现和消灭社会历史发展规律C. 改变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 认识和利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答案)7、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这句话揭示的是()。
[单选题] *A.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B.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D.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8、北宋沈括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学第一学期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自哲学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着和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斗争。
3、物质世界的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4、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
5、是人特有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6、发展是前进性和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说,是前进的、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
7、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外因通过起作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一切从实际出发:2、实事求是:3、规律:4新事物:5.矛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我们怎样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2.我们要善于行动,克服盲目性,需要做到哪些方面?3.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4.我们怎样学会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5.怎样把握发展的概念?6.学习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四、论述题:(15分)全国技术能手杨敬双是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挡车工和技师。
参加工作7年来,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热忱,好学自律、创新劳动,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挡车技能,能娴熟地同时操作9台以上织机,比一般挡车工多操作4台,每年的织布产量、质量名列公司前茅。
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结合上述事例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明人生发展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答案一、填空题;(第空2分,共30分)1、客观实际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3、多样统一性4、运动人生行动5、自觉能动性6、曲折性上升波浪式7、矛盾结果根据条件内因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客观实际:2实事求是:3规律:4人生行动:5自觉能动性:二、单项选择: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体现了——————。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的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3下列成语中可以提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与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 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 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5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实用价值,而物不具有实用价值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三、理解说明1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
有一天蚂蚁与大象玩捉迷藏,大象一背过身去,蚂蚁撒腿就跑,跑啊跑啊,跑到一堆沙前,蚂蚁钻到沙里了,却露出了一条腿。
一只老鼠看见了,就问蚂蚁说:”蚂蚁蚂蚁,拟为什么还露出了一条腿?大象会看到你的,你真笨。
“蚂蚁还没好气地说:你才笨呢。
我露出一条腿是想把大象绊倒,你这只笨老鼠,别管我,等着看吧。
看大象怎么能爬得起来。
”说完之后还坏坏的笑了几声。
请用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个故事,这个成语说明了什么哲学问题。
2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16 岁就随军出征,作战勇敢。
但吕蒙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都看不起他,称他“吴下阿蒙”。
他因此发奋学习,终成一位饱学之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复习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要求是什么?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什么是自觉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中职生如何做到积极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美好人生?
6.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7.如何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
8.什么是联系?联系具有哪些特点?
9.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如何区分新旧事物?
二、材料分析题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
”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
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运用物质世界多样统一性的知识,说明上述寓言对我们人生选择的启迪。
答:事物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人生的客观实际,对各种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取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
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觉清香扑鼻,原来是腊梅花开了。
武则天大悦,下了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
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
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群花大放,只有牡丹含苞未开。
武则天大怒,将牡丹贬去洛阳。
毕业于花卉种植专业的中职生齐韵,通过仔细研究,懂得了花卉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创造或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或延后花开,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
她培育的牡丹花经常销售一空,不预定都买不上,她用辛勤的劳动装扮着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1)从哲学角度看,作为皇帝的武则天为什么也不能令牡丹在冬天开放?
(2)从哲学角度,说明齐韵可以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的道理。
(3)结合齐韵的事迹,说明中职学生如何在把握规律、善于行动中实现人生成功?
答:()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武则天作为皇帝也不能违背规律。
()规律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齐韵掌握了鲜花开放的规律,从而可以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
()善于行动,就要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学会做事,克服盲目性。
要确立目标,要做精心准备。
.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
孩子即使勉强上了学习班,学习效果也不明显。
依据材料,说
明孩子培养问题上,超前、超负荷的学习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呢?
答:规律具有客观性,在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上,不能违背只能遵循教育的规律、孩子成长的规律;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把握规律,掌握方法。
.小董是一个农村女孩,在广西梧州农业学校读书的时候,默默无闻,并不被人看好。
为了给贫困的家乡做点什么,她对家乡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当地的养殖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小董觉得自己作为农校的学生在当地一定有用。
毕业后,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到广东打工,而是凭着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自信,带着一身干劲毅然回到了家乡。
她向亲戚借了元,办了一个兽药和饲料店,开始了她的创业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经营范围已不仅限于养殖业,还办起了摩托车修理厂、米粉加工厂。
一路走来,仍然瘦小的她变得越来越强大,还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1)小董成功的事迹对我们中职学生进行人生选择有什么启示?
(2)小董在奋斗过程中是如何把握客观实际的?
(3)小董为什么能够在多个行业取得成功?请结合案例谈谈你对人生选择的看法。
答:()小董的成功最重要的启示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小董先后开展了不同项目的各种业务,都取得了成功。
其最基本的成功原因都是能使自己的主观认识与市场的客观需求保持一致。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如:意志力、决断力和坚持的决心。
.甲网友认为,如果你是一位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你的父母已经把你的光明大道铺好了,就等着你闪亮登声,接着他们会利用各种关系无微不至地呵护你,而你就可以踏着正步,然后一帆风顺、耀武扬威地走下去,要么挣大钱,要么当大官,无忧无虑,风光无限。
因此,学好数理化,原来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不如有个好爸爸”。
乙网友认为,人生的路只能自己去走,怨天尤人,消极等待,实际上是推卸责任的做法,应创造自己的人生,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试评析甲乙网友的观,并说明我们如何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答:不赞成甲网友的观点。
家庭条件好固然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但如果不发挥自觉能动性,一样不可能实现人生价值。
赞成乙网友的观点,人生意义和价值都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也许家庭客观条件不好,但只要不懈努力,照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创造自己的人生,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应做到:学会独立生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但我国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答:.联系具有普遍性。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