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为了检验直流系统整体的安全可靠性和质量,确认直流系统各项技术参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本试验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直流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能够满足电气性能要求,同时确定直流系统的缺陷和故障,为日后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二、试验范围本试验的范围包括直流系统所有电气设备和附属设备,主要包括:1.直流系统变压器2.直流系统整流器3.直流系统电容器4.直流系统接地电缆5.直流系统控制电缆6.直流系统保护设备三、试验内容本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直流系统在额定电压下充电2.直流系统在额定电压下运行3.直流系统故障模拟试验四、试验方案1.试验基本条件试验地点:直流系统控制室试验温度:20℃~40℃试验湿度:不适于防潮的情况下不超过90%试验气压:标准大气压2.试验方法2.1直流系统在额定电压下充电(1)充电前检查:首先检查直流系统和配套设备是否良好。

接着检查充电装置(整流器)是否正常工作,并关闭输出断路器。

(2)充电过程:通过调整充电电感的大小来控制直流系统充电电流。

直流系统充电电流应小于设计值。

充电时严禁超载。

(3)充电结束:当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后停止充电。

断开充电装置,关闭输出断路器,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2.2直流系统在额定电压下运行(1)运行前检查:确认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各种参数,检查直流系统和附属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运行过程:将输出断路器关闭,启动直流系统。

记录各项参数并进行监测,确保运行正常。

(3)运行结束:当运行时间满足要求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停止运行并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2.3直流系统故障模拟试验(1)故障模拟前检查:确认故障模拟前直流系统和配套设备正常工作。

(2)故障模拟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设定故障模拟条件,模拟故障。

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形式、长度等信息,并进行故障分析。

(3)故障模拟结束:当故障模拟时间满足要求后停止模拟并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故障模拟的有效性。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一、前言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测试直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电气设备和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以便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关于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的一些要点和步骤,以供大家参考。

二、试验前准备1.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运转。

2.检查直流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3.准备好试验记录表和测试仪器。

4.清理现场,确保安全有序。

三、试验步骤1. 将系统的所有电压逐步升至试验设定值,并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系统稳定。

注意,不得将电压过快升高,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 在稳定状态下,记录下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观察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 在达到目标电压后,进行放电试验。

将负载开关切换至放电状态,同时记录下系统的一系列数据。

注意,放电时间应该适宜,不得过长或过短,以免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4. 试验完毕后,将负载开关切换至断开状态,并逐步降低电压,直到系统完全停止工作。

5. 记录试验结果并评估测试数据,检查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排查问题并进行维护或更换。

四、注意事项1. 在试验中需要严格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操作,并且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知识和技能。

2. 如果试验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免对后续测试和系统运行造成风险。

3.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记录,包括实测值、试验日期、试验环境等信息,以便日后进行分析和查验。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有关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的一些基本要点和步骤,希望能对大家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总之,在进行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方案

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方案

直流系统充放电试验方案一、直流系统电池充电电路介绍XX电厂直流系统分为#1直流系统和#2直流系统。

1.#1直流系统:#1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2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为2SLA200/G。

#1、#2电池柜组成1#电池组,通过1QK与#1直流Ⅰ段母线相连,#1电池组由#1充电柜进行充电。

#3、#4电池柜组成为2#电池组,通过2QK与#1直流Ⅱ段母线相连,#2电池组由#2充电柜进行充电。

#1直流Ⅰ段母线与#1直流Ⅱ段母线通过3QK相连。

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1直流系统Ⅰ段母线与Ⅱ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3QK为断开状态,1QK、2QK为闭合状态。

图1. #1直流系统结构图2.#2直流系统:#2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3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2XL300。

#5、#6、#7电池柜组成为3#电池组,通过1QK2与#2直流Ⅰ段母线相连,3#充电器通过1QK1对3#电池进行充电。

#8、#9、#10电池柜组成为4#电池组,通过2QK2与#2直流Ⅱ段母线相连,4#充电器通过2QK1对4#电池充电。

#2直流Ⅰ段母线与#2直流Ⅱ段母线通过4QK相连。

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2直流系统Ⅰ段母线与Ⅱ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4QK为断开状态,1QK1、1QK2、2QK1、2QK2为闭合状态。

5#充电器为备用充电器,不接入电路,1QK3为双向断开状态。

图2.#2直流系统结构图二、实验准备1.倒负荷,将实验电池组与工作电池组隔离,倒闸操作步骤见附录1。

2.断开负荷后,打扫实验电池组表面。

3.实验前检查电池组外观是否有破损。

三、实验工具1.试验仪器:1.1放电仪器:BDL-20A微机监控放电器电压等级:DC 220V、110V、48V电流等级:10A、20A放电稳度精度≤±2% 电压测量精度≤±1%1.2充电仪器:直流系统自带充电器TH230D20NZ-32.连接线:根据国家标准GB/T 4706.1-2005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6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35A至60A,选用6平方的铜线满足试验要求。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和可靠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全核对性放电试验,可以发现并解 决直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
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02
CATALOGUE
试验原理
放电试验的基本概念
放电试验是直流系统试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模拟实际运行中的异 常放电情况,检验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直流系统的故障通常表现为接地故障、短路等,这些故障会导致电流过 大、电压过低等异常情况,对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 验方案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试验目的 • 试验原理 • 试验步骤 • 试验设备及工具 • 安全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 试验结果及分析报告 • 相关文献及参考资料
01
CATALOGUE
试验目的
提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直流系统的全核对性放电试验,可以检测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故障, 并及时进行修复,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
张三, 李四. 基于在线监测的直流系统故障诊断研究[J].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1, 37(3): 12-20. 王五, 周伟. 蓄电池内阻与容量关系的研究[J]. 电源技术, 2019, 43(7): 1045-1048.
陈六, 林七. 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流系统故障预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 40(1): 1-8.
试验过程中可能需要对设备进 行移动或调整,可能造成设备 损坏或人身伤害,应采取相应 的安全措施。
06
CATALOGUE
试验结果及分析报告
数据记录及整理
试验时间
2022年3月15日,上午9:00-下午5:00

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方案

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方案

直流系统充放电试验方案一、直流系统电池充电电路介绍XX电厂直流系统分为#1直流系统和#2直流系统。

1. #1直流系统:#1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2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为2SLA200/G#1、#2电池柜组成1#电池组,通过1QK与#1直流I段母线相连,#1电池组由#1充电柜进行充电。

#3、#4电池柜组成为2#电池组,通过2QK与#1直流U段母线相连,#2电池组由#2充电柜进行充电。

#1直流I段母线与#1直流U段母线通过3QK相连。

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1直流系统I段母线与U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3QK为断开状态,1QK 2QK为闭合状态。

图1. #1直流系统结构图2. #2直流系统:#2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3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2XL30O#5、#6、#7电池柜组成为3#电池组,通过1QK2与#2直流I段母线相连,3#充电器通过1QK1对3#电池进行充电。

#8、#9、#10电池柜组成为4#电池组,通过2QK2与#2直流U段母线相连,4#充电器通过2QK1对4#电池充电。

#2直流I段母线与#2直流U段母线通过4QK相连。

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2直流系统I段母线与U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4QK为断开状态,1QK1 1QK2 2QK1 2QK2为闭合状态。

5#充电器为备用充电器,不接入电路,1QK3为双向断开状态。

------ • -------------1 段母 S?2-1 图2.#2直流系统结构图 二、 实验准备1. 倒负荷,将实验电池组与工作电池组隔离, 倒闸操作步骤见附录12. 断开负荷后,打扫实验电池组表面。

3. 实验前检查电池组外观是否有破损。

三、 实验工具1. 试验仪器:1.1放电仪器:BDL-20A 微机监控放电器 电压等级:DC 220V 110V 、48V 电流等级:10A 、20A放电稳度精度w± 2% 电压测量精度w±1%1.2充电仪器:直流系统自带充电器TH230D20NZ-32. 连接线:根据国家标准GB/T 4706.1-2005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6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 电流为:35A 至60A ,选用6平方的铜线满足试验要求。

核对性放电试验及蓄电池性能分析

核对性放电试验及蓄电池性能分析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DI G I T C W 专题0 引言在外部交流市电意外中断情况下,蓄电池组仍能为负载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支撑,保持设备持续正常运转。

蓄电池组是电源供电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蓄电池进行科学化精准化维护,是电源供电系统工作的重点。

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内阻和温升变化都是性能测试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核对性放电试验的目的是核实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并找出蓄电池存在的问题和性能劣化表现。

如果通过放电试验发现存在落后蓄电池时,可通过容量恢复充放电措施尝试补救。

1 蓄电池性能检测蓄电池性能检测主要是依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根据GB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对蓄电池进行定期巡查检修和在线或离线放电试验。

阀控蓄电池安装完成后,初始充放电不正确对电池造成的伤害很难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恢复,对电极板的损害更是永久性的。

[1]1.1 蓄电池巡查重点几个方面(1)蓄电池室通风、照明及消防设备完好,温度符合要求,无易燃、易爆物品。

(2)蓄电池组外观清洁,无短路、接地。

(3)各极柱连接条连接牢靠无松动,端子无爬酸。

(4)蓄电池外壳无裂纹、漏液,呼吸器无堵塞,密封良好,电解液液面高度在合格范围。

(5)蓄电池极板无龟裂、弯曲、变形、硫化和短路,极板颜色正常,无欠充电、过充电,电池温度不超过35℃,温度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外界温度的升高会使电池内部反应物的扩散速度加快,电荷输运速率加快、电化学反应和物质迁移更容易发生,从而导致蓄电池的内阻降低[2]。

长期处于这一环境中的电池板栅可因之而变形甚至穿孔损坏,易使活性物质脱落并阻碍电极反应,另外还可能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

1.2 蓄电池放电试验(1)放电有多种方式,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一是利用放电仪离线放电:使用负载电阻仪器对蓄电池进行放电,记录放电期间的电压、电流,分析电池容量。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三措两案资料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三措两案资料

PART THREE
试验目的:验证 直流系统蓄电池 组的性能和安全 性
试验条件:蓄电 池组处于正常工 作状态,电压、 电流符合要求
试验步骤:按照 规定的充放电曲 线进行充电和放 电,记录相关数 据
试验结果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 分析,评估蓄电 池组的性能和安 全性
电池组充电异常:立即停止充电,检查充电设备及电池状态,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电池组放电异常:立即停止放电,检查负载及电池状态,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电池组温度异常:立即检查电池组温度,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采取相应措施调整 电池组故障:立即停止使用,检查电池组故障原因,进行修复或更换电池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确认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 的必要性
准备必要的试验设备和工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和步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确保试验人员具 备相关资质和经 验,熟悉试验流 程和操作规范。
PART FOUR
按重要性分类:重要、一般、不重要 按时间顺序排列:先处理紧急的,再处理重要的 按内容分类:技术类、管理类、操作类 定期整理归档:每季度、每年进行一次整理归档
确定归档范围和责任人 制定归档计划和时间表 选择合适的归档方式(纸质或电子版) 确保归档资料的安全与保密
汇报人:XX

试验前应对蓄电 池组进行检查, 确保其处于良好 状态,无安全隐 患。
试验过程中应严 格控制充电电流 和放电电流,防 止过充电或过放 电对蓄电池造成 损伤。
试验过程中应密 切关注蓄电池组 的温度、电压和 电流等参数,发 现异常应及时处 理。

直流充放电实验报告(3篇)

直流充放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

3. 熟悉直流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4. 通过实验验证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直流充放电实验是研究直流电路中电能储存、转换和释放过程的基本实验。

在实验中,通过向蓄电池组充电和放电,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直流稳压电源2. 电压表3. 电流表4. 电阻5. 电容器6. 蓄电池组7. 导线8. 连接器9.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电容器和蓄电池组等器材。

2. 充电过程将蓄电池组接入电路,观察并记录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

3. 放电过程将蓄电池组从电路中断开,观察并记录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验证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电压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小,电阻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被储存到蓄电池组中,电压升高,电流减小,电阻增大。

2. 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降低,电流逐渐增大,电阻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释放储存的电能,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电阻减小。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成正比。

(2)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3)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直流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熟悉了直流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直流电路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公司
直流系统蓄电池全核对性放电
试验方案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XXX公司
一、直流系统概况........................................................................................ - 1 -
二、工作任务................................................................................................. - 1 -
三、充、放电目的........................................................................................ - 1 -
四、工作准备................................................................................................. - 2 -
1、工具准备 (2)
2、人员准备 (2)
3、工作票办理 (2)
4、设备运行工况检查 (2)
五、试验步骤................................................................................................. - 3 -
1、放电 (3)
2、充电 (4)
3、恢复运行 (4)
六、安全措施................................................................................................. - 4 -
七、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 5 -
一、直流系统概况
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配置104块单体电压为2V的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额定电压220V,总容量200Ah。

直流系统两套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组成的充电装置,蓄电池、充电装置及控制母线选用一套直流电源微机监控装置,对电源模块、输入交流以及蓄电池组等进行全方位的监视、测量和控制,并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数据通信。

配电方式为直流控制电源采用辐射方式的一级配电进行供电,直流母线配置一套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

二、工作任务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三、充、放电目的
长期使用限压限流的浮充电运行方式或只限压不限流的运行方
式,无法判断阀控蓄电池的现有容量,内部是否存在异常。

只有通过核对性放电,才能找出蓄电池存在的问题。

通过放电和充电的循环,使电池活性得到恢复的,检验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与实际容量。

四、工作准备
1、工具准备
智能放电装置、数字式万用表、钳形电流表、防酸绝缘手套、继电保护组合工具、连接导线、备用熔断器、记录表、直流系统相关图纸;
2、人员准备
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2人;
3、工作票办理
办理电气第二种工作票,旅行工作票许可手续,检查工作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完备,符合工作要求,现场工作人员交代工作任务、注意事项并对危险点进行分析;
4、设备运行工况检查
4.1工作班成员应对400V厂用电系统进行检查,确保供电正常;
4.2工作班成员应对直流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系统异常禁止进行充放电试验;
4.3工作班成员应对蓄电池外观、接线、端子进行检查,防止短路、短路现象发生;
4.4蓄电池室应保持通风状态,最佳环境温度为20℃,蓄电池工作温度应在5℃—45℃;
4.5充放电期间场内无倒闸操作项目;
五、试验步骤
1、放电
1.1测量并记录被试验蓄电池组在浮充电状态下的端电压、单体电
压、环境温度等相关数据;
1.2检查放电回路开关FDK在断开位置,取下电池组充电回路熔
断器FU1、FU2,将蓄电池组脱离运行;
1.3接通蓄电池智能放电装置电源,设置调整放电参数如下:放电
电流为0.1C10A(20A),终止电压为187.28V (测量误差2V),设定时间为10小时;
1.4将蓄电池智能放电装置接至放电端子上,并检查接线正确、牢
固,熔断器完好、型号匹配,回路无短路现象;
1.5合上放电回路开关FDK,合上蓄电池智能放电装置放电开关,
控制蓄电池智能放电装置进行放电;
1.6放电过程中,每小时对蓄电池与环境温度进行一次测量记录,
放电时间超过6小时则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测量记录;
1.7蓄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2V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V,
只要其中一个蓄电池达到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防止对蓄电池造成损伤。

1.8蓄电池放电10小时或电压达到终止电压设定值后,蓄电池放
电仪停止放电,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组端电压以及单体蓄电池电压,并记录在附表中。

1.9对比蓄电池放电仪的放电结果记录,查看放电曲线是否合格。

1.10放电结束后,断开放电回路开关FDK,拆除放电回路接线
2、充电
2.1检查直流母线运行情况,记录直流母线负荷电流,对蓄电池组
进行恒压限流充电;
2.2安装电池组充电回路熔断器FU1、FU2,安装时要求动作迅速
到位;
2.3在直流微机监控装置上设置充电参数,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为
244V、单体电压值为2.35V,电流值为负荷电流加I10电流;
2.4充电开始后,每间隔2小时测量一次单个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
度,并进行记录;
2.5蓄电池充满后,直流微机监控装置会自动转换为浮充电状态;
2.6充电完成后将直流微机监控装置设定值恢复为初始定值,测量
并记录蓄电池组端电压与单体电池电压;
3、恢复运行
蓄电池充放电结束后,观察蓄电池外观完好无异常现象,即可将蓄电池恢复为运行,恢复运行后,应对直流系统加强巡检工作,试验完成一天后,再次对蓄电池组及蓄电池单体电压进行测量,检查直流系统运行状态。

六、安全措施
1、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了解直流系统运行工况,办理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2、充放电期间,电气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直流母线电压,如有下降应立即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如发现直流系统失电的现象,立即停止放电,将蓄电池组投入运行,以保证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并排除故障后再恢复开始的充放电运行方式;
3、放电过程中,若在短时间内,发现个别蓄电池电压降到1.8V以下,应立即停止放电并及时汇报,做好记录;
4、充放电过程中,应在蓄电池室内及放电设备附近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5、充电期间,蓄电池单体温度保持在15--40℃之间,最高不得超过45℃。

若温度异常,应采取有效措施降温;
6、试验采用大电流放电,恒压限流充电方式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应密切监视蓄电池极板的变化情况,若发现个别蓄电池极板有弯曲、变形、开裂、脱落等现象,及时汇报,必要时停止充放电工作;
7、在充电过程中,应监视充放电电流保持在20A;
8、试验过程中,蓄电池室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并在蓄电池室门窗上加挂“严禁烟火”警示牌,防止室内有明火产生;
9、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室应保证良好的通风;
七、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1、火灾
控制措施:严禁烟火,悬挂“严禁烟火”警示牌;保证蓄电池室内通风良好;配备消防器材;
2、电池爆炸
控制措施:监视控制环境温度,当温度达到45℃,应停止充放电,控制环境温度恢复至30℃以下后方能恢复试验;
3、短路
控制措施:接线时应认清设备正、负极后方可接线,接线要求正确、牢固、可靠,接线完全能够承受放电电流;
4、熔断器伤人
控制措施:安装与拆除熔断器时应迅速准确,使用专用夹钳并使用绝缘手套与护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