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无损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衬砌混凝土冷缝检测(冲击弹性波法))

隧道衬砌混凝土冷缝检测(冲击弹性波法))
2
4
Appearance inspe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e component under test.
2
5
Preliminary test
(12 points)
Create a new folder and name it with the assessment number. 2 points will be deducted for failure to perform as required.
一、Skill Point Ability Requirements
Shock-elastic wav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ct tunnel concrete cold joints.
二、Evaluative Criteria
Serial number
Assessment item
6
11
During the cold seam measurement, the valid test data of each type of hammer shall be no less than 3 pieces, 0.5 points shall be deducted for 1 piece less, and 4 points shall be deducted at most.
2
3
Before the official start of the test, it should be turned on and check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signal line is unobstructed. If there is no such behavior, 2 points will be deducted.

隧道二衬实体检测方案

隧道二衬实体检测方案

隧道二衬实体检测方案一、检测依据及原则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2018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8);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 10223-2004 );二、抽检内容、部位、数量主要抽检隧道二衬实体厚度、密实度、空洞、钢筋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等内容,抽检内容及频次见下表:检测地质雷达法、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检测法主要抽检本标段所有完工的二衬中龄期不小于 14 天的二衬,回弹法主要抽检本标段所有完工的二衬中龄期不小于 56 天的二衬。

三、各标段检测工作组人员工作组由以下人员组成:施工单位分管检测的副经理(或总工)、分部(或工区)检测负责人、监理单位分管副总监、检测单位负责人,共同协助开展检测工作。

四、检测部位及点数地质雷达法:每板二衬检测 7 条检测,主要为正拱顶、左右侧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

检测前标记好检测线并每 5 米标记一次。

具体布点位置见图 1: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检测法:每板二衬检测5 条检测,主要为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

检测前标记好检测线。

具体布点位置见图 1。

回弹法:每板二衬拱顶随机选取 2 个测区,拱腰左右两侧各 2 个测区,边墙左右两侧各两个测区,共10个测区,组成一批,按批评定回弹结果。

检测前按要求标记好测区,测区面积不直大于 0. 04m2 。

五、检测方法及结果1. 地质雷达法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中地质雷达法部分对所选部位进行检测,所选地址雷达主机及天线该符合规范要求。

首先在现场对介电常数进行标定,确定本隧道的介电常数:根据检测台车行走速度选择合适的参数保证数据准确,检测台车行走应保持匀速:检测开始后应根据现场标记进行打标,分段测量时重复长度不得小于lm :准确记录每根测线起始以及终止里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公路隧道衬砌施工过程、工程验收及运营维护的质量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地质雷达法借助空间探测雷达原理,使用仪器向被探测物体(地质体、建筑物等)发射高频电磁波束,通过观测研究反射电磁波的时间滞后及强弱特征,来研究地质体的电磁勘探法。

3.2声波反射法利用激振声波信号,实测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依据波动理论进行分析,评价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3.3介电常数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在相同的原电场中某一介质中的电容率与真空中的电容率的比值即为介电常数。

3.4相对介电常数介质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

3.5采样率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

3.6采样间隔相邻采样点间的采样时间间隔。

3.7时窗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3.8直达波由信号发射端直接传播到接收端的波。

3.9有效异常检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

3.10干扰异常检测目标体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

3.11二度体具有一定走向,且沿走向方向变化不明显的目标体。

3.12三度体没有明显走向的不规则目标体,是三维空间函数。

3.13锚杆锚固岩体、维护围岩稳定的杆系状结构物。

本标准中所涉及的锚杆均指系统锚杆。

3.14频率域以频率作为变数对振动所进行的研究。

3.15锚固段通过粘结材料或机械装置将锚杆与周围介质锚固的部分。

3.16自由段利用弹性伸长将拉力传递给锚固体,且运行期内能够适应设计范围内的拉力变化以及伸缩和弯曲变形的杆体部分。

3.17锚固密实度锚杆孔中填充粘结物的密实程度,一般用锚杆孔中有效锚固长度占锚杆设计长度的百分比来评价。

隧道专项检测方案

隧道专项检测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隧道专项检测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工作,提高隧道施工质量,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检测内容1. 隧道洞身开挖检测:包括洞身开挖尺寸、断面形状、地质条件等。

2. 初期支护检测:包括钢架间距、数量、背后空洞等。

3. 二次衬砌检测:包括二衬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内部缺陷等。

4. 隧道防水检测:包括防水层厚度、防水材料质量、防水效果等。

5. 隧道排水检测:包括排水系统布局、排水能力、排水效果等。

6. 隧道通风检测:包括通风系统布局、通风能力、通风效果等。

7. 隧道照明检测:包括照明系统布局、照明亮度、照明效果等。

8. 隧道安全设施检测:包括安全设施布局、安全设施性能、安全设施有效性等。

三、检测依据1.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10年第六十五号令;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 及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6. 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等。

四、检测方法及仪器1. 洞身开挖检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检测。

2. 初期支护检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进行检测。

3. 二次衬砌检测:采用地质雷达、激光断面仪、钻孔等方法进行检测。

4. 隧道防水检测:采用无损检测、钻孔等方法进行检测。

5. 隧道排水检测:采用排水系统测试设备进行检测。

6. 隧道通风检测:采用风速仪、风向仪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7. 隧道照明检测:采用照度计、照度仪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8. 隧道安全设施检测:采用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

五、检测程序1.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检测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交底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交底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法技术交底1 引用标准TB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 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介质分布的非破坏性的检测仪器。

它通过天线的连续拖动方式获得断面的扫描图像。

雷达利用移动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反射、透射和折射。

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能量也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被与发射天线同步移动的接收天线接收后,通过雷达主机精确记录反射回的电磁波的运动特征,再通过数据的技术处理,形成断面的扫描图,通过对图像的判读,判断出地下目标物的实际情况。

3技术资料3.1、提供检测段落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3.2、提供检测段落隧道衬砌参数。

4 检测细则4.1基本规定4.1.1、适用范围: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衬砌的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步。

4.1.2、地质雷达技术指标要求:a.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b.信噪比不低于60dB。

c、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

d、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e、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5ns。

f、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

g、具有手动/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h、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i、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j、具有屏蔽功能。

k、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l、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4.1.3、测线布置:a、单线隧道布置测线6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隧底1条。

b、双线隧道布置测线7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右隧底各1条。

c、三线隧道布置测线10条:是拱部3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中右隧底各1条。

d、必要情况下,可根据实际要求增加测线。

4.1.4、检测要求及环境条件:a、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台车,检测台车采用脚手架搭设,放置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台车应设置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台车顶部的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检测台车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台车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台车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1前言1.1工艺概况铁路隧道衬砌是隐蔽工程,用传统的目测或钻孔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物理勘探的方法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可取得快速、安全、可靠的效果。

1.2工艺原理电磁反射波法(地质雷达)由主机、天线和配套软件等几部分组成。

根据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当发射天线向被测介质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时,电磁波遇到不均匀体(接口)时会反射一部分电磁波,其反射系数主要取决于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雷达主机通过对此部分的反射波进行适时接收和处理,达到探测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图1)。

图1地质雷达基本原理示意图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因此根据地质雷达记录的电磁波传播时间即可据下式算出异常介质的埋藏深度H:(1)式中,V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下式表示:式中,C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 x 108m/s;&为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的介质其介电常数亦不同。

雷达波反射信号的振幅与反射系统成正比,在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中,反射系数可表示为: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信号越强。

雷达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和波的频率。

电导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

2工艺特点电磁反射波法(地质雷达)能够预测隧道施工中衬砌的各种质量问题,分辨率高,精度高,探测深度一般在0.5 m〜2.0m左右。

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反射,中心工作频率400MHZ/900 MHz/1500 MHz采用宽带短脉冲和高采样率,分辨率较高;采用可调程序高次迭加和多波处理等信号恢复技术,大大改善了信噪比和图像显示性能。

(1)操作简单,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2)对衬砌隐蔽工程质量问题性质判断一般精度较高,分辨率可达到2〜5cm检测的深度、结构尺寸以及里程偏差或误差小于10%缺陷类型识别准确度达95%^上;(3)通过专业的RADAN 6.0分析软件,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迅速的完成数据处理等。

隧道已完工程检测方案

隧道已完工程检测方案

隧道已完工程检测方案一、前言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对隧道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是保障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针对隧道已完工程检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检测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隧道工程的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二、检测方案目的1. 保障隧道质量:通过检测,查明隧道工程的完成度,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检测,查找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修复,预防事故的发生。

3. 保证工程进度: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三、检测内容1. 土层及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土壤和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的检测。

2. 隧道结构的检测:包括隧道衬砌、支护结构、排水系统等方面的结构检测。

3. 隧道内部环境:包括隧道内部的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的检测。

4. 安全设施的检测:包括紧急逃生通道、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的检测。

5. 环境影响的检测:包括隧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检测方法1. 土层及岩石的力学性质的检测:通过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拉伸试验等。

2. 隧道结构的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地震波检测等技术进行结构的检测。

3. 隧道内部环境的检测:通过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通风测试仪、水质测试仪等设备对隧道内部环境进行检测。

4. 安全设施的检测:采用目视检测和设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如检查逃生通道的通畅性、消防设施的完好性等。

5. 环境影响的检测:通过对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并与工程前的环境状况进行对比,查找隧道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检测流程1. 检测计划的制定: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内容、方法、时点等。

2. 检测设备的准备:根据检测计划,准备好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解决方案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解决方案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解决方案
3.1隧道锚杆长度及密实度检测技术方案
(1)背景
锚杆在隧道初期支护起到支撑作用、加固围岩、提高层间摩阻力,形成“组合梁”、“悬吊”作用。

但由于锚杆工程隐蔽性强、施工工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锚杆长度短缺、灌浆质量不佳等问题,从而给工程质量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锚杆的长度和注浆密实度进行检查。

(2)检测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2.《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
3.《水利水电工程锚杆无损检测规程》(DL/T5424-2009)
4.《铁路隧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Q/CR 9248-2020)
(3)测试原理
锚杆长度及灌浆密实度测试,主要利用弹性波的反射特性、波形对比及衰减特性;通过弹性波的反射时间及对应波速可检测出锚杆长度,通过波形对比及衰减特性可确定锚杆灌浆密实度。

锚杆长度及密实度检测示意图
(4)工程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衬砌无损检测方案
检测依据:依据铁道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进行质量评定。

1、检测目的:检测隧道衬砌及隧底混凝土厚度、强度、蜂窝、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脱空程度等。

2、检测方法: 地质雷达法。

3、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采用美国GSSI公司生产的SIR-3000型地质雷达,其天线采用的中心频率为400MHz和900MHz天线。

4、检测实施方案
隧道检测时,沿隧道纵向水平布置6条测线。

其中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各布1条。

检测部位原则上布置于地质明
5、现场准备工作要求
(1)现场检测前,施工单位应将所需检测里程段做好标记,标记
按每5米做一记号,整里程处应标明。

(2)现场检测前,隧道内所检测里程段内的施工材料清理出去,并做好照明准备。

(3)现场检测前,应预先将检测台车布置好(见下图)
(4)现场检测时,现场技术人员必需到场,同时提供3名工人配合检测。

(5)现场检测前,提供隧道设计资料(见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