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
大学语文考啥有什么题型

大学语文考啥有什么题型1.单项选择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xx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2.多项选择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xx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3.词语解释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xx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4.简析题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xx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xx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5.作文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语文大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语文大学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一愁莫展B. 穿流不息C. 再接再励D. 黄梁美梦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电影;晚上,还要参加一个晚会。
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李白的诗,有的豪放,有的婉约。
D. 这个周末,你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公司采取了新的安全措施。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C.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D. 《赤壁赋》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出自()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道德经》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这里的“岳”指的是()A. 泰山B. 华山C. 衡山D. 嵩山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聪明、勤奋、善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B. 秋天的枫叶红了,稻谷黄了,天空蓝了。
C. 我看到了山,看到了水,看到了田野。
D.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兴趣广泛。
答案:1.D 2.B 3.A 4.D 5.C 6.C 7.A 8.A 9.A 10.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__》。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曹雪芹B. 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C.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D. 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诗经》D. 《易经》4.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A. 苏轼的《水调歌头》C. 杜甫的《春望》D.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A. 做事要守规矩B. 做人要讲诚信C. 学习要勤奋D. 交友要慎重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B. 桃李树的果实很甜C. 桃李树的花很美D. 桃李树的果实很酸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庐山谣》D. 王维的《山居秋暝》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出自: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A.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王维的《渭城曲》D. 杜甫的《春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一书。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______》。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______》。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算术》答案:A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A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文学观点?A. 白居易B. 杜甫C. 李白D. 高适答案:A8.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的意思最接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恰如其分D. 画龙点睛答案:A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柳永D. 秦观答案:C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周易》B. 《道德经》C. 《庄子》D. 《列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答案:雅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1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叫做“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这里的“君”指的是______。
答案:友人1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过于______的环境或人,将不会有生物或朋友。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引言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考试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
因此,了解大学语文考试的题型和特点,对于学生提升语文成绩和应对考试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大学语文考试的题型展开讨论。
一、客观题型客观题型是大学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选择题是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通常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填空题是在给定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大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通常,单项选择题会涉及到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考察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相对于单项选择题而言,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多个正确答案的题目。
这种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更高,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3. 填空题填空题是大学语文考试中另一个常见的客观题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上下文语境,选取最合适的词语或句子填写到空格中。
填空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语运用能力,对于理解文章整体意思和细节把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主观题型主观题型是大学语文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它包括了作文题和阅读题。
主观题型要求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问题或要求,进行创作或分析。
1. 作文题作文题是大学语文考试中重要的题型之一,它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话题或要求,展开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作文题的形式各异,可以是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考察的内容涉及当前社会热点、人生哲理、文学作品等。
作文题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阅读题阅读题是主观题型中常见的一种。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文章或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或完成相应的任务。
阅读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理解文章中的意思、推理作者意图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大学语文试卷

大学语文试卷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请简述鲁迅《呐喊》集中的《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3.简述《诗经》中《关雎》一诗的主题思想,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分析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意象运用及其表达的情感。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请分析《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现代学习的启示。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1)解释“质”、“文”、“彬彬”在文中的含义。
(2)简述孔子这句话的教育思想。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段中“淤泥”、“濯清涟”、“亵玩”的含义。
(2)分析周敦颐为何以莲花来比喻君子的品德。
四、作文题(50分)
题目:《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网络时代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
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文言文翻译题、作文题。
以下是每种题型的示例答案:
1. 选择题:
- 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经》中的“风”?
A. 国风
B. 大雅
C. 小雅
D. 颂
- 答案:B
2. 填空题:
- 例题:《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一色”。
- 答案:秋水共长天
3. 阅读理解题:
- 例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此处假设有一段文学作品的摘录)
问题:请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 答案:文中主人公性格坚毅,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文言文翻译题:
- 例题:请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答案: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
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5. 作文题:
- 例题:请以“我眼中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因为作文题需要根据个人经验和观点来撰写,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型和题目会根据具体考试大纲和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考试指南和教材进行复习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潮州八景”中的“鳄渡秋风”相传与( C )有关:A.韩非子B.韩元吉C.韩愈D.陈尧佐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C )A .《庄子》B .《老子》C .《论语》D .《孟子》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B )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4.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 A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王粲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诗句中“白”是指( B )A.白居易 B.李白 C.白朴D.白行简6.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B )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7.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 A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 《北方》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 C )A. 朱熹B.苏轼C.白居易D. 韩愈9.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 D )A.柳宗元 B.柳公权 C.柳开 D.柳永10.元代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 B )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 D. 郑光祖11.曹七巧是张爱玲小说( B )中的主人公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半生缘》D.《红玫瑰白玫瑰》12.由徐志摩发起的文学社团是( A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13.鲁迅的作品集中,属于散文诗集的是( C )A.《呐喊》B.《坟》C.《朝花夕拾》D.《野草》14.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B )A.问题与主义之争B.《新青年》杂志的创刊C.《每周评论》的创刊D.《努力周报》的创刊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药》D.《阿Q传》16.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D )A.《幻灭》B.《动摇》C.《追求》D.《子夜》17.老舍小说的代表作是( A )A.《骆驼祥子》B.《猫城记》C.《老张的哲学》D.《赵子曰》18.《雷雨》的作者是( C )A.老舍B.茅盾C.曹禺 D.郭沫若19. 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B )A.鲁迅 B.朱自清 C.梁实秋 D.周作人20.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 D )A.《柏子》B.《萧萧》G.《神巫之爱》D.《边城》21.“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雨村词话》卷三)评价的女作家是( A )A .李清照 B. 张爱玲 C. 舒婷 D. 冰心22.被誉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当代作家是( B )A .鲁迅 B. 王小波 C. 巴金 D. 老舍23.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主要是( A )A.道家思想的代表B.儒家思想的代表C.佛家思想的代表D.纵横家思想的代表24.下列不属于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 C )A.《渔父》B.《离骚》C.《秋水》D.《山鬼》25.《兰亭集序》的作者是(D )A.晏殊B.阮籍C.嵇康D.王羲之26.《下棋》这篇文章选自梁实秋的( C )A.《槐园梦忆》B.《雅舍杂文》 C.《雅舍小品》 D.《野草》27.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是( 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 A )A.屈原《渔父》B.刘勰《文心雕龙》C.司马迁《留侯论》D.刘义庆《世说新语》29.“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出自( B )A.袁枚《祭妹文》B.韩愈《祭十二郎文》C.江淹《别赋》D.刘勰《文心雕龙·知音》30.“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出自( A )A.张爱玲《天才梦》 B.鲁迅《复仇》C.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D.唐敏《女孩子的花》3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论哪篇文章“最得风人深致”( D )A.《滕王阁序》 B.《前赤壁赋》 C.《兰亭集序》 D.《诗经·秦风·蒹葭》32.“太仓稊米”这个成语出自( A )A.《庄子·秋水》 B.《庄子·逍遥游》 C.《庄子·齐物论》 D.《庄子·渔父》33.被后世称为“五言之冠冕”是( B )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调张籍》 D.《短歌行》34.“无题”诗是由谁创造的( C )A.白居易 B.李白 C.李商隐 D.杜甫3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作者是( B )A.秦观 B.晏殊 C.晏几道 D.苏轼36.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词人是( C )A. 苏轼B. 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37. 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是( D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鲁迅38.庄子《秋水》一文记叙的是( A )之间的对话。
A. 河伯与海若B. 庄子与河伯C. 庄子与海若D. 庄子、河伯与海若39.( C )的歌被誉为现代社会的“手术解剖刀”。
A.王菲 B.周杰伦 C.罗大佑D.李宗盛4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是( A )A.《女神》B.《尝试集》 C.《繁星》 D.《志摩的诗》41.“雨巷诗人”是( A )A.戴望舒B.艾青C. 徐志摩D.顾城42.《我有一个梦想》的作者是( A )A.马丁·路德金B.富兰克林·罗斯福C.丘吉尔D.马克·吐温43.《雅舍小品》的作者是( D )A.龙应台B.余秋雨C. 余光中D.梁实秋44.当代文学史被称为“文坛外高手”是( B )A.苏童 B.王小波 C.韩少功D.张承志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的( A )。
A.《师说》B.《马说》C.《祭十二郎文》D.《进学解》46.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这首诗是( A )A.《春江花月夜》B.《诗经》 C.《锦瑟》 D.《无题》47.《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C )A.刘勰 B.陶渊明 C.王羲之 D.李白4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是( B )A.李白 B.韩愈 C.潘岳 D.李密4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名言出自( D )A.《孟子·梁惠王下》 B.《论语·先进》 C.《庄子·秋水》 D.《楚辞·渔父》50.“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这首词的作者是( C )A.张元干 B.张孝祥 C.辛弃疾 D.陆游51.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词人是( C )A. 苏轼B. 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52. 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A.《阿Q正传》 B.《孔乙己》 C.《祝福》 D.《怀旧》53.“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介石送的这副挽联所挽的是( B )A.鲁迅B.胡适 C.张爱玲 D.徐志摩9.《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作者是( D )A.鲁迅B.周作人C. 徐志摩D.胡适54.《我的四个假想敌》的作者是( C )。
A.梁实秋B.陈映真C.余光中D.林语堂55.《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是( A )A. 赋、比、兴B. 叙事、议论、抒情C. 述、议、兴D. 论点、论据、论证56.《楚辞》一书的编辑者是( C )A .屈原B .宋玉C .刘向D .王逸57.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B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B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59.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B )A.陶渊明B.李白C.李商隐D.陆游60.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 A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 《北方》6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B)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62.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B )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63."五四"运动后,郭沫若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是( C )A、左翼作家联盟B、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C、创造社D、文学研究会64.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B )A .采用典故B .采用口语C .采用经史语D .采用前人诗词成句65.茅盾是( A )的发起人之一。
A.文学研究会B. 创造社C.新月社D. 语丝66.下列句子中“于”字表示比较的是( B )。
A.龟玉毁于椟中。
B.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 迎蹇叔于宋。
67.平淡自然是下列哪位诗人的基本风格( D )A.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陶渊明68.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C )。
A.《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儒林外史》69.徐志摩是(C )的骨干。
A.文学研究会B. 创造社C. 新月社D. 语丝7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的对仗形式是( C )。
A. 借对B. 扇对C. 鼎足对D. 流水对71.明代诗文创作方面,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作家派别是( C )A . “唐宋派 B. 公安派C. “前七子”和“后七子” D .郑光祖72.元代散曲创作成就很高,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 B )A . 关汉卿B . 马致远C . 王实甫D .郑光祖7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的是( C )A.“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
”B.夫法度之动者,谓何等也?C.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D.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74.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A )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C )。
A .《庄子》B .《老子》C .《论语》D .《孟子》76.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B )A、《九章》B、《诗经》C、《中庸》D、《论语》77. 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 A )A.陶渊明B.谢灵运C.王维D.王粲7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B )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79. 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B )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80.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诗句中“白”是指( B )A.白居易B.李白C.白朴D.白行简81.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指( D )A.柳宗元B.柳公权C.柳开D.柳永8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 D )A. 朱熹B.苏轼C.白居易D. 韩愈83. 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 A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 《北方》84. 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85.《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指( D )A.晴雯B.袭人C.探春D.王熙凤86.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为( B )A.问题与主义之争B.《新青年》杂志的创刊C.《每周评论》的创刊D.《努力周报》的创刊87.鲁迅的代表作品集中,属于散文诗集的是( C )A.《呐喊》B.《坟》C.《朝花夕拾》D.《野草》88. 元代散曲创作成就很高,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 B )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 D. 郑光祖8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为( A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药》D.《阿Q传》90. 《雷雨》的作者是指( C )A.老舍B.茅盾C.曹禺D.郭沫若91.老舍小说的代表作( A )A.《骆驼祥子》B.《猫城记》C.《老张的哲学》D.《赵子曰》92. 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为( D )A.《幻灭》B.《动摇》C.《追求》D.《子夜》92.在《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是( B )A.拥曹反刘B.拥刘反曹C.尊曹反吴D.尊吴反蜀94.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为( D )A.《柏子》B.《萧萧》C.《神巫之爱》D.《边城》二、补全名句( 红色为必背)(每空2分,共21分)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