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调查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地质工程是在土壤、岩石和水体等地质环境下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学科。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质工程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地质勘探、地质评价、地质灾害预防三个方面讨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高速公路建设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区域内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确定工程地质特征和地质类别,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的基础工作,包括野外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化验分析等。

通过地质调查,能够获得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岩性特征等重要信息。

2. 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钻探、探槽和地质雷达等。

钻探是最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通过取得地下土壤和岩石样本,分析其物理、力学和化学特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依据。

二、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1. 地层评价:地层是地质层序中的基本单元,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通过对地质剖面和钻探样本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厚度、坚硬程度以及变形性质等,为道路路基和桥梁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 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等因素的评估。

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稳定性,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地震活动是高速公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应进行地震地质评估,确保工程抗震能力。

地质灾害评估主要包括滑坡、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涌出等,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前进行评估,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危害。

三、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1. 滑坡防治: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是由于土壤的不稳定性和地下水的影响导致的。

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土体的抗滑性能,采取加固措施,如挡土墙、钢丝网等,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摘要: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主要包括坍塌、滑坡以及冻土等,不仅具备极强的破坏性,而且影响范围大,不利于高速公路施工。

不仅如此,高速公路施工沿线的的水文、地形、地貌等均存在巨大差异,陡坡路、高边坡路较多,路基力学性能差异大,极大的增加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1高速公路地质勘察要点1.1路基初勘(1)在一般路基中,初勘要确定地基和边坡能否保持稳定,同时要和路线对应的地质图做到一同绘制。

根据具体复杂情况对勘探点进行布设,多数情况下应布设在特征点上,间隔距离一般按照200~500m的范围控制。

测试点主要布设于土质段落,其数量按照勘探点数量的50%控制,在野外鉴别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常规试验,包括物理试验、水理试验、化学性质试验。

(2)在高路堤中,初勘的目的是查明荷载持续作用影响下,地基可能出现的滑移与沉降现象,并确定地基能否保持稳定,主要是对不同地层所在位置、层厚及土体类型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除此之外,还应确定承载力与抗剪强度等重要指标,最终对路基在受到附加荷载持续作用后能否保持稳定进行判定。

对地质平面图进行测绘,得到路线平面图,其精度需按1∶2000严格控制。

对控制横断面进行测绘,其间隔距离按200~500m控制,每个工段上要有2个以上断面,在每个断面上还要有2个以上勘探点。

(3)在坡度为1∶2以上的陡坡段,需查明是否会产生滑动,并对覆盖层具体层位、厚度、土体类型、基岩具体倾斜度、岩性产状、风化强度、地表水情况、地下水情况,最终确定相应的抗滑指标与抗剪指标。

(4)对于边坡超过20m的深路堑,以及需要处理的危险边坡,应通过细致的调查明确软弱结构面是否存在滑动的危险,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判断。

调查开挖边坡揭露的岩土层与软弱结构面整体滑动稳定性、边坡体的岩土体具体构成、不同层位岩土界面坡度与倾向、风化程度、边坡上各层位的厚度、边坡岩层的具体层位与厚度,此外还需对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做详细调查,特别是地下水具体埋深和渗水等状况。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2 地貌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2 地貌

中型地貌:河谷及河谷之间的分水岭等为中型地貌,主 要由外力作用造成。内力是基础,外力形成特点。
小型地貌:残丘、阶地、沙丘、小的侵蚀沟等为小型地 貌,多为外力作用的控制。
2. 常见地貌类型特征 地质学上地貌的形态分类
形态类别
高山 中山 低山 丘陵 高原 高平原 低平原 洼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绝对高度(m)
>3500 3500~1000 1000~500 <500 >600 >200 0~200 低于海平面高度
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 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
地貌反映地区构造、岩性、水文地质、物理地质作用等。
2. 常见地貌类型特征
2. 常见地貌类型特征
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陆与海洋,大的内海及大的山系,几乎完 全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所以又称大地构造地貌。 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山间盆地等为大型地貌,基本 上也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相对高度(m)
>1000 1000~500 500~200 <200 >200
平均坡度(°)
>25 10~25 5~10
举 例
喜马拉雅山、天山 大别山、庐山、雪峰山 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 闽东沿海丘陵 青藏、内蒙、黄土、云贵高 原 成都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 原 吐鲁番洼地
山 地
平 原
2. 常见地貌类型特征
公路工程上对地貌形态的分类 相对高度 (m)
地貌形态分类 地面自然坡度(°)
地形说明
平原区
≤3 °
平坦,无明显起伏
微丘区 重丘区
3°~20°
<100 100~200
起伏不大,有残丘 孤山 低岭宽谷,或聚或散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要点分析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要点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相关技术、新技术研究及勘察体系的建立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质勘察原位测试探地雷达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1.1 钻探技术钻探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

为了获得可靠的地勘资料,在钻探过程中减小对土样的扰动和取得完整的芯样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确保钻探质量的技术关键。

此外,需选择有效措施,克服地表积水、河流泛滥、交通不便等困难。

(1)钻探工具软土发育地区地表多为沼泽、水网密集的农田,交通运输条件差,不利于大型机具进出,所以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性强的设备更适合于软土发育地区钻探。

(2)取样工具在软土发育地段进行工程勘察,采取原状土样必须使用薄璧取土器,直径不宜小于108mm。

软土取样一般选择取样扰动小、质量高的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壁厚为1.25~2.0mm。

软土层中经常含粉土或砂土夹层,因此钻探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砂层的鉴别处理。

(3)钻探方法钻孔宜采用干法钻进,对于多年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可以采用泥浆护壁钻进的方法。

事实上软土发育地区的地下水位均较高,软土地层基本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且为饱和状态,对于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因其渗透性差,泥浆对其含水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现在勘察设计单位对于软土地层基本采用泥浆钻进方法。

而对于具有粉土夹层的软粘土,最好采用干法钻进。

(4)取样方法在钻探取样时,为了保证土样不受扰动,在接近取土深度时,钻工操作应该避免钻具下压或冲击孔底。

并且取样前应采用无水钻进进行清孔,清孔后应尽快取样。

取样方法根据具体地层采用“重锤一击法”、“重锤少击法”、“快速压入法”等进行。

(5)钻探新技术公路工程地质钻探和取样中,采用传统的物质循环方法对土体样品的含水率有较大的改变,使得取样得到的样品不能如实代表软土的天然状况。

空气钻进技术是指钻进中以压缩空气或含有压缩空气的气液混合物作冲洗介质,或用压缩空气既作破岩机具的动力,又兼作冲洗介质的一种新的钻进技术。

第8章 公路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gai)

第8章 公路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gai)

① 桥位
② 桥基 ③ 引道 ④ 调治构造物(导流堤、截水坝等) ⑤ 材料
一、桥位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桥位工程地质勘测的任务是为桥位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采用的方法是调查与测绘,必要时可辅以少量勘探工作。 对于大桥应提供桥位工程地质说明书,在复杂情况下还应有 桥位工程地质图与粗略的桥位中线处的河床地质断面图。 桥位工程地质勘测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桥位应尽可能选在河道顺直,水流集中、河床稳定的地段, 以保证桥梁在使用期间不受河流强烈冲刷破坏或由于河流改 道而失去作用。 2、桥位应选在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 的地段,以保证桥梁和引道的稳定并降低工程造价。
2、地温
在开挖深埋山岭隧道时,地温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在40℃ 以下才能正常施工,因此,必须对深埋隧道内的温度进行预测, 并采取降温措施。
3、有害气体
在开挖隧道时,常会遇到各种对人体有害、易燃、易爆的气 体。在工程地质勘探时,应注意查明隧道所通过的地层含有的 各种有害气体,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如下几种: ①甲烷(CH4) →易燃、易爆炸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CO2) → 无毒的窒息气体 ③氮(N2) → 无毒的窒息气体 ④硫化氢(H2S) → 易燃的有毒气体
路线方案有大方案(主体方案)与小方案(局部方案)之分。
一、山岭区
(一) 沿河线
沿河线路线布局的主要问题是:河岸选择、路线高度、桥位选择 应结合河谷的地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比较;为 1、河岸选择: 了避让不利地形和不良地质地段,还可考虑跨河换岸。 ①为节省工程量、施工方便与路基稳定,路线宜选在有山麓缓 坡、较低阶地可利用的一岸,尽可能避让大段的悬崖峭壁。 ②在积雪和严寒地区,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很大,路线宜尽可能 选择在阳坡一岸,以减少积雪和翻浆等病害。 ③在顺向谷中,路线应注意选择在基岩山坡较稳定、不良地质 现象较少的一岸。在单斜谷中,路线应结合岩层倾向和地貌 考虑选择较为有利的一岸。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篇一:路基等地勘要求地勘要求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建议:一、路线:1、对全线进行工程地质调绘或调查,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时可进行地质调查。

地质调绘应沿路线及其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调绘宽度沿路线左右两侧的距离不小于200m;调绘比例尺为1:2000.。

2、对路线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进行说明,并对地下水及河水进行有关检测,是否对混凝土具有腐蚀性,进行有关分析评价3、提供1:2000~1:10000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工程地质纵断面图,相关调查和试验数据附表及照片。

二、高填方:1、ak7+370~412,bk9+370~478,bk9+621~700三段为本项目的高填方路堤;2、在路线工程调绘上查明高填方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地貌类型、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横向坡度,岩层结构及相关特性,基岩的埋深及起伏变化情况,地基岩土的地基承载力,地表水的分布及水质,地质稳定性。

3、每段高路堤横向勘探断面的数量不得少于1条,每个断面的钻孔或挖探数量(建议采用挖槽法)不得少于1个,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原位测试。

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增加勘探断面。

4、对高填方路段工程地质进行说明,对工程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评估高路堤产生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地基失效导致路堤产生滑动的可能性。

5、出图1:2000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100~1:400的工程地质横断面图,1:50~1:200的挖探柱状图,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水质分析资料,附图、表及照片。

三、深路堑(深挖方):1、ak4+335~400(最大挖深31.2m),bk9+760~820(最大挖深21.8m),bk13+555~620(最大挖深20.6m)三段为本项目涉及的深路堑。

2、在路线工程地质调绘上查明深挖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查明地貌类型、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横向坡度、斜坡的自然稳定状况;斜坡上覆盖层厚度、土质类型、结构、含水状态和密实度;覆盖层与基层接触面的形态特征及起伏变化情况;岩层结构及相关特性岩层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及其倾向路基的情况;地下水的位置、流量及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地表水的分布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路堑的稳定性。

公路工程勘察规范

公路工程勘察规范

公路工程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勘察是指在公路建设前,通过调查、测量、分析等方法获取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交通等信息数据,为工程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提供客观依据和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一项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勘察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以下为公路工程勘察规范的主要内容:一、勘察的一般规定(一)勘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勘察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勘察应满足的要求,包括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等。

(二)勘察单位的资质要求:规定承担公路工程勘察任务的单位应符合的资质要求。

(三)勘察的内容、范围和方法:明确勘察的内容和范围,规定勘察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勘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勘察前准备工作(一)勘察报告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变更审核:勘察单位应编制勘察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查,同时规定勘察报告所应包含的内容。

(二)采样、检验与试验:规定采样、检验和试验的方法和流程,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现场踏勘和地理勘察:明确现场踏勘和地理勘察的内容和方法,要求必要的勘察数据和信息。

三、工程地质勘察(一)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明确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岩性等方面的勘察。

(二)地质灾害调查:规定地质灾害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土质勘察:明确土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土壤性质、工程特性、承载力等方面的勘察。

四、水文地质勘察(一)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规定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水文地貌、地下水位和流向、地下水质量等方面的勘察。

(二)河流和水域调查:明确对河流和水域进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水文特性、水质情况等方面的勘察。

(三)水土保持勘察:规定对勘察区域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五、交通勘察(一)交通勘察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交通勘察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包括道路交通组织、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方面的勘察。

公路勘察规范

公路勘察规范

公路勘察规范公路勘察规范是指在进行公路工程勘察时,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下面是公路勘察规范的一些内容,约1000字。

1. 勘察目的和任务公路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质、水文、地形、气候、交通等基本情况,为公路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勘察的任务包括地质调查、水文勘测、地形测量和交通调查等。

2. 勘察前准备勘察前应对勘察区域的文献资料进行调研,了解基本情况和勘察历史。

同时,要对勘察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勘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公路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石性质、断裂带等。

通过采集岩石样本和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得出勘察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条件。

4. 水文勘测水文勘测是公路勘察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要对勘察区域的水文特征进行了解,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降水量等。

通过进行水文测量和样本采集,得出勘察区域的水文条件,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

5.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公路勘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要对勘察区域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详细测量,包括地面高程、山脉河流、水体等。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和测量仪器,得出勘察区域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6. 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公路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对勘察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了解,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

通过对交通流量、交通速度和交通密度等进行测量和观察,得出勘察区域的交通情况,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

7. 勘察报告勘察结束后,要根据勘察数据和现场勘察的结果编写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应包括勘察目的、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结果等内容,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水文、地形、交通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还要提出勘察区域的适宜设计方案和建设方案。

以上是关于公路勘察规范的一些内容。

公路勘察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行了详细细致的勘察工作,才能为公路设计和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