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

合集下载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名录(首批)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名录(首批)

备注
徐州市
32
(共2家) 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常州市 常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4
(共2家) 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5
苏州嘉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6
江苏金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7
苏州市 (共5家)
昆山市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38
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9
江苏五环建设有限公司
40
江苏南通二建集42
江苏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44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5
南通市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6
(共12家)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47
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8
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9
南通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0
江苏通州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51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52
江苏中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3
江苏地亚建筑有限公司
54
连云港市 (共5家)
连云港华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55
江苏万年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6
江苏万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57 淮安市(1家) 江苏金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8 盐城市(1家) 江苏金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9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名录(首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地区
南京市 (共26家)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度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情况的通报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度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情况的通报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度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日期】2021.06.22•【字号】苏住建建〔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度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情况的通报各市、区住建局(委),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开展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各地、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住建局组织开展了2021年上半年度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活动。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检查总体情况本次检查以政府投资非经营性工程、住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项目,以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建筑材料(砼预制桩)质量专项治理、“苏安码”监管、危大工程管控、高处坠落事故防范、盘扣式钢管构件使用、建筑施工火灾防控、施工扬尘防治、疫情防控等为重点内容。

共抽查在建工程40项,其中,房屋建筑工程31项,市政工程9项。

对现场查出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共开具督促整改通知书36份(含局部停工通知书7份),并责成有关责任单位限期落实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工程质量方面1.施工管理资料。

部分企业未根据实际编制落实《质量安全手册》;有的项目未见已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叠合板)型式检验报告和见证送样检测报告;有的项目未编制梁柱节点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方案;部分项目未见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测定台帐、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记录;个别项目未见地基验槽、地基基础分部、桩基子分部验收记录或已浇筑楼面混凝土报验资料;个别项目门窗分包单位未进行合同归集。

2.工程实体质量。

部分项目标养室(箱)和试块管理混乱,同条件试块随意放置且未注明浇筑部位、日期等信息;混凝土主体结构存在孔洞、麻面、涨模等缺陷,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偏位,箍筋加密区未加密;有的项目ALC板随意开洞,轻质砌体未按要求设置砼腰梁;个别项目未进行沉降观测。

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相关指标要求的通知 苏州工业园区

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相关指标要求的通知 苏州工业园区

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相关指标要求的通知苏州工
业园区
2020年11月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通知,其中公共建筑预制装配率从30%提高至45%,为积极应对行业新政策,优化装配式建筑成本,提高评审人员业务能力及专业度,苏州工业园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邀请了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及苏州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成员进行了行业政策、应用、成本等方面的培训交流。

会上介绍了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解读了新的技术评定标准,剖析了装配式建筑应用实例。

投评中心全程积极沟通,并提出可行的节约建设成本的建议,如:在满足预制装配率基础上,优先配置单价较低的部品部件;在设计阶段提前介入,提高构件标准化,有效降低模具摊销成本等。

投评中心积极应对行业新政策,研究可行性新对策,日后会持续探寻装配式建筑建设成本优化的新思路。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全国装配式示范企业基地城市项目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全国装配式示范企业基地城市项目

装配式建筑发展势不可挡,不能不关注了!2017年12月1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举行“推进装配式建筑平稳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些关键数据:2017年1~10月,全国已落实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约1.27亿平方米。

截至2017年12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政策文件,整体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住建部圈定“第一批”2017年11月,住建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名单。

北京、南京、杭州、绍兴、郑州、合肥、成都等30 个城市,被认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天建设、龙信建设、南通三建、苏州金螳螂等195个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30个)地方上为推进装配式和建筑工业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在努力推进装配式产业园区的集聚和发展。

浙江省2018年2月26日,浙江省住建厅下发通知,认定:杭州市等5个市、县(区)为第一批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为第一批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浙江中天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等15家基地为第一批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

具体名单如下:国家级示范基地: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温州中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城市: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市柯桥区示范企业: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萧钢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远大住宅工业(杭州)有限公司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潮峰钢构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基地:浙江中天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浙江宝业现代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省建材集团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平湖万家兴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金华中天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浙江捷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海达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蛟川构件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构件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永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立圣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示范项目:湖南省湖南省是全国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大部分市州都出台了本地区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

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分表(暂行)

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分表(暂行)
5.造楼机集成钢筋绑扎机器人、模板安装机器人等辅助施工的,每款得0.5分,最多1分;单项机器人施工覆盖面积达50%,得0.5分,最多1分。
*智能电梯
*应用智能电梯
12
1.应用智能电梯且完成质安监进场备案、安全管控体系完善,
得2分;如未经质安监进场备案使用智能电梯的,本大项不得分且另倒扣2分;
智能电梯购买(租赁)合同、质安监备案材料、设备合格证、设备维护记录、安全应急预案、施工日志、施工监理记录、设备影像资料、智能电梯使用分析报告或等效相关材料。
效相关材料。
8
建筑产业互联网(3分)
3
智能项目管理平台
平台建设
3
1.应用项目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集成项目模型和建造全过程信息、数据,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间的协同,得0.5分;应用企业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协助建造过程,得0.5分。
软件/平台购买合同/发票、软件/平台开发手册、信息上传日志、政府平台反馈信息或等效相关材料。
2.提交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分析报告,包括使用场景及范围、应用效果、成本分析等方面,分析2项及以上得0.5分,分析4项及以上得1分。
进度、成本管理
进度、成本管理技术应用
1
实现施工进度实现任务分解、在线编排与调整、进度可视化管理、实时监控及预警、进度纠偏调整等进度管理,得0.5分;实现施工成本动态控制、成本超支自动预警、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成本管理,得0.5分。
2.应用1台,得2分;应用2台及以上,得4分;
3.具有完善的智能电梯安全应急预案的,并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安全教育的,得1分,具有自动化实时安全监控系统,得1分;
4.具有智能电梯维保单位提供的完整设备维护记录,得2分;
5.智能电梯接入苏州市新型建筑智能装备监管平台,实现在线监管的,得2分。

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

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

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住房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而装配式建筑正是一种以工业化方法生产制造住房,快速搭建住宅的新兴技术。

苏州作为全国先行先试的城市之一,装配式建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从苏州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入手,分析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苏州装配式建筑概念装配式建筑是通过现代化钢材、混凝土、墙体材料的模块化和生产线化加工、组装的建筑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建筑的速度,提升了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同时,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可减少现场施工造成的噪声、污染、影响和对人员安全的威胁,能够节约能源,促进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始于2016年,是苏州市政府建立“两型”城市的创新工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苏州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建设背景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建设扩张迅速。

且苏州是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城市评选的第一名。

因此,苏州要求装配式建筑要符合环保的原则,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程。

建设总量苏州市政府承担建设的装配式建筑先期规划总面积达到三百万平方米,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16~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三百万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

已完成建设情况目前苏州市的装配式建筑已完成面积达到了1.7万平方米,主要使用于公共建筑,比如学校、幼儿园等,有些装配式楼房即将拆除现有建筑,转换为装配式楼房进行使用。

推广难点虽然苏州的装配式建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项目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成本相对较高,在投资规模上需要更多的资金。

其次,苏州的建筑市场需求不足,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前期资金相对较高以及市场风险较大等原因不愿进入,一方面推广成本高,另一方面又难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浅谈如何提高预制叠合板施工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预制叠合板施工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预制叠合板施工质量摘要:本文对某实际工程叠合板施工合格率进行调查,针对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施工质量合格率不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确认主要因素,制定提高施工合格率的对策并实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实施效果并提出保证施工质量合格率的保证措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预制叠合板;施工质量;合格率1项目工程概况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包含地下一层,地上包括1幢12F综合楼、1幢7F生物样本库、1幢5F试验楼、1幢4F科研培训楼和2幢1F门卫,总占地面积33659.3㎡,总建筑面积78058㎡。

本工程最高建筑为办公楼,有12层,层高4米,属于关键线路、由于工期紧,为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也为了提升项目装配率,采用预制叠合板结合现浇层作为楼面层。

三、叠合板2 安装质量合格率现状2现状调查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各分项施工过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不低于90%。

为了了解幕墙叠合板施工质量合格率,项目部对现场施工的1区3-4层叠合板进行检查验收,共抽取160个检查点,合格点112,不合格点48,合格率为70%。

经分析,归纳总结了48个不合格点的问题情况,“板面标高误差过大”共有40处,累计频率达到83.2%,是影响叠合板安装一次合格率的主要症结。

3叠合板安装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3.1原因分析针对“板面标高误差过大“这个问题,项目部采取”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得出8条末端因素,3.2 要因确认3.2.1 工人未掌握技术交底内容项目部管理人员检查了培训记录,发现已经给叠合板安装班组27人进行了两次培训交底,培训交底采取理论知识和视频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并形成了技术交底记录。

培训交底完成以后,项目部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考核,所有人均合格。

考核结果显示,操作工人成绩80分以上占比100%、交底覆盖率为100%,因此确定该因素为非要因。

3.2.2 测量人员经验不足项目部查阅技术交底资料,现场的测量人员均接受过技术交底,并通过了项目部组织的测量考核。

苏州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季度考核工作的通知

苏州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季度考核工作的通知

苏州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季度考核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3.08.15•【字号】苏智能建造办〔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苏州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季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苏智能建造办〔2023〕7号各县级市(区)住建局(委)、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的实施方案》《苏州市2023年度智能建造推进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打造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根据《关于公布2023年度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的通知》考核要求,我办决定加强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季度考核工作,具体要求如下:一、考核目标基于推动、发展智能建造的相关要求,对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进行动态量化考核,保障项目按计划有序开展智能建造,并作为试点项目奖惩依据,保障试点实施效果。

二、考核主体苏州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实施季度考核工作,具体工作由苏州市智能建造工作专班承担(以下简称“工作专班”)。

三、考核内容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智能建造办〔2023〕2号)及相关文件要求,主要从11个方面考察试点项目实施情况,根据《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分表》(附表)进行量化考核,总分100分,主要考核方向如下:1.智能建造组织体系及实施方案2.新型建造方式3.BIM技术应用4.智能施工管理5.装配式建筑6.预制构件质量可追溯管理7.智慧运维8.建筑产业互联网9.科技创新、成果转化10.其他智能建造技术11.智能建造党建工作四、考核流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季度对试点项目进行考核,试点项目实施单位应提前对项目下一季度智能建造实施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和规划,提前5个工作日向工作专班报送下一季度智能建造实施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
(2018年1~6月)
苏州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8年7月
2018年上半年,在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力领导下,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步伐,对标先进,迎头赶上,全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装配式建筑主要指标大幅提高。

全市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含装配式建筑面积641.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比例9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520.1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建筑面积28%,完成年度任务比例97%,完成面积指标为全省第一;竣工的成品住房面积142万平方米,占全市竣工住宅建筑面积30%完成年度任务比例34%(详见附表1)。

对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2016~2018三年目标任务,截止2018年6月底,全市用地规划条件中含装配式建筑面积共计1659.6万平方米,完成三年任务的119.1%;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共计584.9万平方米,完成三年任务的58.1%;竣工的成品住房面积共计735.5万平方米,完成三年任务59.7%。

(详见附表2)。

上半年,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考核的三大指标,后来居上,跃居全省前列。

装配式建筑构件产能稳步增加。

全市已有11家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投产,分布于太仓市、昆山市、吴中区等全市6个板块设计年产能约80万立方米,上半年实际生产构件约15万立方米。

(详见附表3)
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划定。

各市、区分别制定实施
方案,明确了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范围和主要指标要求。

(详见附表4)
我市采用整体稳步推进、试点项目先行、逐步积累经验的做法符合当前发展实际,下一步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监管制度,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水平,不断提高设计、施工、生产、研发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协同联动、集聚发展能力,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市住建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开展我市市级示范基地、项目评审;二是组织开展项目技术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专项培训;三是在调查研究、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和部品构件市场准入制度;四是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跟踪监管和责任追溯制度、预制部品部件质量监管办法等。

五是探索实施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市政基础设施等其它工程中的应用。

附表1:
2018年上半年全市装配式建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附表2:
2016年-2018年6月全市装配式建筑完成情况对照表
全市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基地汇总
全市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
抄报:市委、市政府
抄送:各市、区政府,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管委会;
各市、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