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街景》教案

合集下载

三美丽的街景四绿色生态园(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三美丽的街景四绿色生态园(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三美丽的街景四绿色生态园(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美丽的街景与绿色生态园是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5页例题和第66页的“做一做”,以及第67页的“练习四”第1、2题。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平面图形来描述和绘制美丽的街景和绿色生态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2. 学会用平面图形描述和绘制实际情境中的物体;3. 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并运用平面图形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学会用平面图形描述和绘制实际情境中的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美丽的街景和绿色生态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场景中的平面图形。

让学生意识到平面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以课本例题为例,示范如何用平面图形描述和绘制这些场景。

引导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元素,如点、线、角等。

3. 练习与讨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66页的“做一做”,然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和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街景与绿色生态园1. 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2. 平面图形的应用3. 实际情境中的平面图形七、作业设计1. 课本第67页“练习四”第1题:用所学知识描述和绘制你家的平面图。

答案:略2. 课本第67页“练习四”第2题:观察学校教室的布局,用所学知识描述和绘制教室的平面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美丽的街景》PPT精选教学课件3

《美丽的街景》PPT精选教学课件3
樱花有单樱和双樱,她们绽放时满树灿烂,清香扑鼻,单樱白的如雪如云,双樱色彩如火似霞。但是无论是单樱还是双樱,她们盛开的时间都不长,二十多天的光景,开的绚丽多彩、满树烂漫,落得星星瓣瓣,匆匆忙忙。 深秋还远,徐徐的风吹着,却也有了几分萧瑟,春天,不仅有满天飘飞的花儿,还有到处弥散着花的幽香。随着秋韵渐渐浓郁起来,院子里的花便盛开了,整个院子里香气四溢,溢漫着甜丝丝的味儿。金灿的花儿一串串、一撮撮,重重叠叠簇涌着点缀在茂密的绿叶之间,温温暖暖象极了一个个孩子的笑脸,仿佛是给这温暖的春天注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直执着于生命的简约格调,只愿用一颗淡然的心看云卷云舒,看季节更迭。许多不合时节的事物,必然会被光阴遗落,就像曾经繁茂的秋叶,待生命枯竭,终将脱离叶脉的相系相牵。而我,一直在这里,抖落一身的负累,永恒以树的姿态站立于季风中,昂首向着那无边温暖的碧蓝晴空。 夜幕降临了,春雨柔柔的亲吻着薄如蝉翼的纱帘,有节奏的淅沥在窗棂上,更增添了无限的意念。意念中的我,在幸福和恬淡中,漫捻心弦化为若水般的轻柔曼妙在深情的雨夜里。此刻,窗外的雨不再是清冷的秋雨了,在我的眸里是一种柔软,似撒娇少女的情怀,是怜、是爱、是柔、是润在我的心里是一种憧憬,憧憬着一份美好的未来,与你相拥在花雨飘飞的时节,让爱情肆意的怒放在油纸伞下,青石边,丁香小巷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时光,这样的时刻,心不经意间便醉了、醉了、醉在这如曼妙轻盈舞步的秋雨中
二、合作探索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3×12 = 27(盆)
20×12=2406
3×12=36
每排23盆, 共12排。
240+36=27 6
20个12
3个12
返回
二、合作探索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3×12 = 27(6盆)

《美丽的街景》PPT精选教学课件5

《美丽的街景》PPT精选教学课件5

答:买9千克南瓜需要 54 元。
返回
二、合作探索
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18元 3千克:
9千克:
3个18元
54元
先求9千克里面有几个3千克, 再求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9 ÷ 3 × 18 = 3 × 18 = 54(元)
答:买9千克南瓜需要 54 元。
返回
二、合作探索
想一想:在解决问题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与步骤? 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4.列式计算求出答案。
18 ÷ 3 × 9 =6×9 = 54(元) 答:买9千克南瓜需要 54 元。
三、自主练习
1.小青用了多少元?
我买12本。
我买3本用 去27元。
小青
小红
先将问题和条件整理在下表中,再解答。
27÷3×12
小红
3本
27元
= 9×12
小青
12本
?元
=108(元)
答:小青用了 108 元。
指尖轻触玻窗,嗤嗤的响声,惊动了脆弱的心脏,一阵阵的酸楚,像浪潮般袭来,若果这样酸酸的痛可以代替撕心裂肺,那就让他长久点,这样时间会把我忘记,这样便可躲在这里,让那些软弱手舞足蹈,让那些脆弱和不堪拼命娱乐,让那颗紧绷的心,少少松弦。 曾过往,伊颜纯美无暇,如玉般璀璨,许多人像发现了财富,紧抱于怀,怜香般害怕失去。那时,遇见你的是洗礼过后的悔过者,只懂怜香,而不懂惜玉,再璀璨也掩盖不了他身上久积的灰尘,铸造不了你,也成就不了他,于是乎,迷糊坚固了戏剧化的情谊,疼只是简单的疼。
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18元买了3千克 南瓜。
也可以把条件和问题摘录下来。
3千克 9千克
18元 ?元
返回

《美丽的街景》PPT课件3

《美丽的街景》PPT课件3
84 42 504
22 × 13
66 22 286
二、合作探索
每排43盆, “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共21排。
43 × 21 = 903(个〕
43 × 21
43 86 903
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
43 × 21
63 84 903
想一想,乘法可以怎样验算?
试一试
23 × 33
69 69 759 13 × 21 13 26 273
21 × 40 0
84 0
三、自主练习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2 × 13
96 32 416
验算:1 3 × 32
26 39 416
41 × 12
82 41 492
验算:1 2 × 41 12 48 492
三、自主练习,稳固新知
2.便民食店。
面包每盘20
花卷每盘30
包子每盘40



今天卖出面包、花卷、包子各12盘。三种食品各卖出多少个?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
每排23盆,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共12排。
23×12 =
(盆)
23盆
12排
拆12
拆23
竖式
二、合作探索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3×12 = 27 (盆〕 6
每排23盆, 共12排。
10个23
2个 23
返回
23×10=230
23×2=46 230+46=27 6
二、合作探索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3×12 = 27(盆〕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第4题,先估一估,再算一算,然后交流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审题后独立解答,然后交流订正。
3、自主练习第5题呈现同学们到果园摘苹果的情境,是一道用乘法解答的现实问题。练习时,先主学生看图编一个包含数学信息的故事,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紧扣新知进行练习,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过程,所以安排了一定量的练习。形式力求多样,主要是想增加学生解题的趣味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发展方面:培养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思维能力、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我选取的教材是青岛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28—31页,具体内容有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教材以图画呈现城市街心花坛的场景,通过花坛、喷泉及灯柱等景物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引入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
2、我知道“美化家园”花坛每排有22盆花,共28排。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们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
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可能回答:
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
3、喷泉里一共安了多少个喷头?
3、本节课是让学生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这也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题意的过程。然后逐步放手、小组交流,学生找出多种解题方法,从中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_青岛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_青岛版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讲授】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练习。

13×20=13×2= 260+26=11×40=11×4= 440+44=23×10=23×3= 230+46=二、引出问题⑴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每排23盆,共12排。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⑵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

(板书:23×12)⑶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三、理解算理,探索算法1.估算⑴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

(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⑵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2.试算2.利用点子图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1)借助点子图研究算法教师:把一盆花看作一个点,出现了这样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利用它寻找计算的道理。

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用点子图汇报解释问题。

出现以下情况:23×10+23×2;12×20+12×3师:这么多的解答方法都验证了结果是正确的,这些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3)梳理思路在学生发言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方法:(引导学生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其中一个因数拆分之后,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算式。

《美丽的街景》PPT课件7-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美丽的街景》PPT课件7-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自主练习
1.口算
49×10 = 490 10×57 = 570 10×23 =230 12×10 = 120 10×54 = 540
40×30 =1200 50×40 =2000 30×50 =1500 60×30 = 1800 80×20 =1600
三、自主练习
2.它们的积接近几百?连一连。
21×30
41×10
38×10
62×10
400
600
三、自主练习
3.口算下面各题。
30×3 =90 20×4 =80 10×4 =40 40×2= 80 30×30=900 20×40=800 10×40=400 40×20=800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乘整十数, 可以用这个数乘十位上的数, 再在 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一、情境导入
每串30个, 有20串。 每串36个, 有10串。
从图中,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红气球每串36个, 有10串。 一共有多少个红 气球?
蓝气球每串30个, 有20串。
一共有多少个蓝 气球?
二、合作探究
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
三、自主练习
4.算一算, 填一填。
海洋小学三年级校服订购单
号码 每套的钱数(元) 套数(套) 总钱数(元)
小号
45
中号
50
大号
60
合计

10
450
40
2000
30
1800
80
4250
三、自主练习
5.看图列式
20板
一共有多少粒?
20 × 20 = 400(粒)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美丽的街景 第3课时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美丽的街景 第3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本67、68页。

教学目标: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美,领悟到美的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园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找信息)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二、新授: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多少盆花?一共有多少个喷头?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些灯泡够吗?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护环境花坛里一共有多少盆花?你想怎么做呢?(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棒,你们想不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有什么发现?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得到的积没有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乘法。

3、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美化家园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稍微变化一下,问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大家能看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吗?学生寻找不同,小结:因为用了“大约”,所以要用估算。

学生的估算方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说明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大约得数,然后进行准确计算。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读题,弄懂题目意思。

关键是要明白从现在算起到2050年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简单的方法是用靠后的年份减去靠前的年份得出的就是中间经过了多少年。

明白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做题。

四、作业:完成课本69页的第4题。

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街景》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P68~7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算法。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68页的情境图。请同学们帮助计算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大举措。教师从
日常生活中的数气球引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问题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36×10=﹙教师板书)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
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很会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师:怎样计算36×10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启发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1:可以列式36×10=。
生2:我可以这样计算,10个十是100,30个十是300,36个十是360。
生3:36×10,可以在36的后面添一个0。
师:大家真棒,那么同学们能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吗?(教师指名学生说回答,
答对的予以表扬,答错的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
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个图片(出示课本71页主题图),同学
们能根据图片中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生2:我可以这样列式:36×12=。
方法探究:怎样计算36×12?﹙小组交流学习,要求每一小组至少想出两种不同的计算
方法)。
交流汇报。(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一:我们可以在点子图上圈圈看。
方法二:我先算10排有多少盆,再算2排有多少盆,最后相加起来就是要求的总盆数。
23×10=230 23×2=46 230+46=276。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重点分析进位)
23×12=276﹙盆)。
再次强调:
第一:乘数23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的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
第二:积“27”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27,是表示27个十,即270。这
里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
第三:列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
的数去乘,乘得的积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
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计算“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师:你认为竖式计算与上面的哪种方法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课下与同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