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南高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打印版)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

2017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S 32 Cl35.5 K39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 B.SO2C.HCl D.CO2【答案】B【解析】A、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故A错误;B、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S2-+4H+=3S↓+2H2O,故B正确;C、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D、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

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答案】D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M 3++4H 2O=+Cl -+8H +,中M 的化合价是A .+4B .+5C .+6D .+7【答案】C【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即6-1=8-n -1,解得n=2,从而得出M 2O 7n-中M 的化合价为+6价,故C 正确。

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A 、为腐蚀品标志,故A 正确;B 、为易燃固体标志,故B 错误;C 、为辐射标志,故C 错误;D 、为易燃液体或依然固体标志,故D 错误。

2017年高考化学海南卷-答案

2017年高考化学海南卷-答案

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 .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 正确;B .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 正确;C .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 正确;D .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 错误;故选:D 。

2.【答案】B【解析】A 、CO 与稀2Na S 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 错误;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2Na S 反应生成S 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 正确;C 、因为HCI 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I 气体通入稀2Na S 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 错误;D 、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2CO 气体通入稀2Na S 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 错误;故选:B 。

3.【答案】D【解析】A .183O 中子数为()188330⨯=﹣,故A 错误;B .21722H O 中子数为()()212178220⨯+⨯=﹣﹣,故B 错误;C .14162N O 中子数为()()147168223+⨯=﹣﹣,故C 错误;D .14162C O 中子数为()()146168224+⨯=﹣﹣,故D 正确,故选D 。

4.【答案】C【解析】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 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n 27M O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故选C 。

5.【答案】A【解析】A 、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 正确;B 、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故B 错误;C 、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故C 错误;D 、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故D 错误。

故选A 。

6.【答案】D【解析】A .碳酸钙和醋酸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23CaCO +2CH COOH=Ca +H O+CO +2CH COO ↑﹣,故A 错误;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为+23+4222FeS+20H +7SO =2Fe +9SO +10H O ↑﹣,故B 错误;C .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32232Al +3CO +3H O=2Al OH +3CO ↓↑﹣,故C 错误;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2NO ,+4价的氮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3222NO 2OH NO NO H O ---+=++,故D 正确;故选D 。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2分)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 B.SO2C.HCl D.CO23.(2分)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4.(2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中M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5.(2分)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B.C.D.6.(2分)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8.(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9.(4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 A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10.(4分)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b电极b为阴极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11.(4分)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减小 B.减小压强,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12.(4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三、非选择题:共64分.第13~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4分)13.(8分)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2)X与M组成的物质为(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14.(8分)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俗称,可作为碱使用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H1=﹣127.4kJ•mol﹣1②NaOH(s)+CO2(g)═NaHCO3(s)△H1=﹣131.5kJ•mol﹣1反应2NaHCO3(s)═Na2CO3(s)+H2O(g)+CO2(g)的△H=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已知K sp(BaCO3)=2.6×10﹣9,K sp(BaSO4)=1.1×10﹣10.15.(8分)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为.(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3)如何仅用水鉴别苯和溴苯.16.(10分)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用碳酸锂和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3)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4)LiPF6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LiPF6受热易分解,其热分解产物为PF5和.17.(10分)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MgO SiO2FeO、Fe2O3CaO Al2O3B2O330%~40% 20%~25% 5%~15% 2%~3% 1%~2% 1%~2%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滤渣1”中主要含有(写化学式).(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有()A.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9.(14分)当醚键两端的烷基不相同时(R1﹣O﹣R2,R1≠R2),通常称其为“混醚”.若用醇脱水的常规方法制备混醚,会生成许多副产物:R1﹣OH+R2﹣OH R1﹣O﹣R2+R1﹣O﹣R1+R2﹣O﹣R2+H2O一般用Williamson反应制备混醚:R1﹣X+R2﹣ONa→R1﹣O﹣R2+NaX,某课外研究小组拟合成(乙基苄基醚),采用如下两条路线进行对比:Ⅰ:Ⅱ: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路线Ⅰ的主要副产物有、.(2)A的结构简式为.(3)B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4)由A和B生成乙基苄基醚的反应类型为.(5)比较两条合成路线的优缺点:.(6)苯甲醇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7)某同学用更为廉价易得的甲苯替代苯甲醇合成乙基苄基醚,请参照路线Ⅱ,写出合成路线.[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21.(14分)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原子间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四卤化硅SiX4的沸点和二卤化铅PbX2的熔点如图(b)所示.①SiX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②结合SiX4的沸点和PbX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共价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4)碳的另一种单质C60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c)所示.K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晶胞参数为 1.4nm,晶体密度为g•cm﹣3.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解析】解:A.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正确;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正确;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D.2.(2分)【解析】解: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故选:B.3.(2分)【解析】解:A.18O3中子数为(18﹣8)×3=30,故A错误;B.2H217O2中子数为(2﹣1)×2+(17﹣8)×2=20,故B错误;C.14N16O2中子数为(14﹣7)+(16﹣8)×2=23,故C错误;D.14C16O2中子数为(14﹣6)+(16﹣8)×2=24,故D正确,故选D.4.(2分)【解析】解: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M2O7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选C.5.(2分)【解析】解:A、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故B错误;C、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故C错误;D、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A.6.(2分)【解析】解:A.碳酸钙和醋酸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A错误;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为2FeS+20H++7SO42﹣=2Fe3++9SO2↑+10H2O,故B错误;C.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故C错误;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4价的氮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3﹣+NO2﹣+H2O,故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解析】解:A.Cu与浓硫酸加热能够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HI氧化,不能用浓硫酸与碘化钾反应制取HI,故B错误;C.过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氧气,可用过氧化钠制备氧气,故C正确;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可据此制备无水三氯化铝,故D正确;故选CD.8.(4分)【解析】解:A.酒中含乙醇,乙醇可被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故酒是陈的香,故A正确;B.丁烷存在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错误;D.甲烷与足量氯气反应可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二者都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正确.故选AD.9.(4分)【解析】解:A、乙烯中含4条碳氢键,故1mol乙烯中含4N A条碳氢键,故A正确;B、甲烷燃烧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故1mol甲烷燃烧转移8mol即8N A个电子,故B正确;C、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个数小于0.1N A个,故C错误;D、CO和氮气中均含14个质子,故1molCO和氮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个,故D正确.故选C.10.(4分)【解析】解:A.Pb电极b上氢气失去电子,为阳极,故A错误;B.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阴极反应为N2+6H++6e﹣=2NH3,故B正确;C.电解池中,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故C正确;D.由图可知,氮气与氢气不直接接触,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故D正确;故选A.11.(4分)【解析】解:A.△H<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A正确;B.比较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等于反应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则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n(CO2)不变,故B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α(CO)不变,故C错误;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相当于混合气体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但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n(H2)不变,故D正确;故选AD.12.(4分)【解析】解:A.中和滴定时,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错误;B.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故B正确;C.蒸馏时,应防止冷凝管破裂,蒸馏完毕,应该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C错误;D.分液时,为了避免污染试剂,下层溶液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共64分.第13~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4分)13.(8分)【解析】解:(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PH3,电子式类似氨气,为,故答案为:;(2)X与M组成的物质为CaH2,为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方程式为CaH2+2H2O ═Ca(OH)2+2H2↑,故答案为:离子;CaH2+2H2O═Ca(OH)2+2H2↑;(3)Y为B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ⅢA族,含氧酸为H3BO3,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ⅢA 族;H3BO3;(4)L与M形成的化合物Ca3P2,Ca的化合价为+2价,P为﹣3价,故答案为:﹣3.14.(8分)【解析】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Na2CO3为强碱弱酸盐,CO32﹣离子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使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纯碱;CO32﹣+H2O⇌HCO3﹣+OH﹣;(2)①2NaOH(s)+CO2(g)═Na2CO3(s)+H2O(g)△H1=﹣127.4kJ•mol﹣1②NaOH(s)+CO2(g)═NaHCO3(s)△H1=﹣131.5kJ•mol﹣1,①﹣2×②得,2NaHCO3(s)═Na2CO3(s)+H2O(g)+CO2(g)△H=+135.6kJ•mol﹣1;K=c(H2O)•c(CO2),故答案为:+135.6;c(H2O)•c(CO2);(3)K sp(Ba SO4)=c(Ba2+)(SO42﹣)=1.1×10﹣10;K sp(BaCO3)=c(Ba2+)c(CO32﹣)=2.6×10﹣9,所以===,故答案为:.15.(8分)【解析】解:(1)反应①为加成反应,生成A为,为环己烷,故答案为:加成反应;环己烷;(2)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故答案为:;消去反应;(3)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加入水,油层在上层的为苯,油层在下层的为溴苯,故答案为:加入水,油层在上层的为苯,油层在下层的为溴苯.16.(10分)【解析】解:(1)用碳酸锂和盐酸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故答案为:盐酸;Li++e﹣=Li;(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Li与二氧化碳反应,故答案为:Li与二氧化碳反应;(3)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的为硬脂酸钠、紫色的为硬脂酸钾,故答案为: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的为硬脂酸钠、紫色的为硬脂酸钾;(4)LiPF6受热易分解,发生LiPF6LiF+PF5,其热分解产物为PF5和LiF,故答案为:LiF.17.(10分)【解析】解:(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浓硫酸,pH=1时B2O3转化为H3BO3,二氧化硅不反应,则“滤渣1”中主要含有SiO2,故答案为:浓硫酸;SiO2;(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发生2Fe2++ClO﹣+2H+═2Fe3++Cl﹣+H2O,氧化镁促进铁离子、铝离子水解,则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氧化亚铁离子、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氧化亚铁离子;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3)因亚铁离子、铁离子均为有色离子,则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溶液接近为无色,故答案为:溶液接近为无色;(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硫酸镁在80℃左右溶解度最大所以该过程中温度应控制80℃左右,温度太低会析出晶体,所以要趁热过滤,故答案为: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解析】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C10H16O,故A错误;B.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C.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故C正确;D.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故D错误.故选C.19.(14分)【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路线Ⅰ的主要副产物有、C2H5﹣O﹣C2H5,故答案为:;C2H5﹣O﹣C2H5;(2)A为,故答案为:;(3)生成C2H5ONa的同时生成氢气,应远离火源,防止爆炸,故答案为:远离火源,防止爆炸;(4)由A和B生成乙基苄基醚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5)路线Ⅰ产生较多的副产品,产率较低,但较为安全,而路线Ⅱ产率较高,但生成易爆炸的氢气,故答案为:路线Ⅰ反应相对较为安全,但产率较低,路线Ⅱ产率较高,但生成易爆炸的氢气;(6)苯甲醇的同分异构体,如含有2个取代基,可为甲基苯酚,甲基苯酚有邻间对三种,如含有1个取代基,则为苯甲醚,则还有4种,故答案为:4;(7)甲苯替代苯甲醇合成乙基苄基醚,可首先发生①+Cl2+HCl,②发生2C2H5OH+2Na→2C2H5ONa+H2↑,然后发生③+C2H5ONa→+NaCl,故答案为:①+Cl2+HCl,②2C2H5OH+2Na→2C2H5ONa+H2↑,③+C2H5ONa→+NaCl.[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解析】解: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该元素为Br,故最高正价为+7,故A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IIA族、第V A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则Na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Mg元素,但是Na元素第二电离能大于Mg元素,因为此时钠离子是全满为稳定结构,故B错误;C.HClO中的+1价氯稳定性比HClO4中的+7价氯差,更容易得电子,故氧化性次氯酸大于高氯酸,故C错误;D.邻羟基苯甲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形成分子间的氢键时沸点较高,形成分子内的氢键时沸点较低,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故D正确,故选AD.21.(14分)【解析】解:(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应为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的每一个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六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正六边形的环,伸展成片层结构,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故答案为:混合晶体;σ键、π键;sp2;(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为Si,形成4个σ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4;正四面体;非极性;(3)①四卤化硅的沸点逐渐升高,为分子晶体,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答案为:SiX4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②PbX2的沸点逐渐降低,其中PbF2为离子晶体,PbBr2、PbI2为分子晶体,可知依F、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减弱、共价性增强,故答案为:减弱;增强;(4)K位于棱和体心,晶胞中的个数为12×+9=12,C60位于定点和面心,个数为8×+6×=4,化学式为K3C60,则晶胞的质量为g,其晶胞参数为1.4nm=1.4×10﹣7cm,则体积为(1.4×10﹣7)3cm3,所以密度为=2.0g•cm﹣3,故答案为:K3C60;2.0.。

2017年历年海南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

2017年历年海南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解析:A.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正确;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正确;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

答案:D2.(2分)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B.SO2C.HClD.CO2解析: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答案:B3.(2分)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解析:A.18O3中子数为(18﹣8)×3=30,故A错误;B.2H217O2中子数为(2﹣1)×2+(17﹣8)×2=20,故B错误;C.14N16O2中子数为(14﹣7)+(16﹣8)×2=23,故C错误;D.14C16O2中子数为(14﹣6)+(16﹣8)×2=24,故D正确。

答案:D4.(2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中M的化合价是( )A.+4B.+5C.+6D.+7解析: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M2O7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2分)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 B.SO2C.HCl D.CO23.(2分)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4.(2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中M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5.(2分)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C.D.6.(2分)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8.(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9.(4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A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A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10.(4分)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b电极b为阴极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11.(4分)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减小B.减小压强,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12.(4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三、非选择题:共64分.第13~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4分)13.(8分)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2)X与M组成的物质为(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14.(8分)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俗称,可作为碱使用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H1=﹣127.4kJ•mol﹣1②NaOH(s)+CO2(g)═NaHCO3(s)△H1=﹣131.5kJ•mol﹣1反应2NaHCO3(s)═Na2CO3(s)+H2O(g)+CO2(g)的△H= 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已知Ksp (BaCO3)=2.6×10﹣9,Ksp(BaSO4)=1.1×10﹣10.15.(8分)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为.(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3)如何仅用水鉴别苯和溴苯.16.(10分)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用碳酸锂和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3)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4)LiPF6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LiPF6受热易分解,其热分解产物为PF5和.17.(10分)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 ,“滤渣1”中主要含有 (写化学式).(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 、 . (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 . (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分子式为C 10H 18O B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 .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D .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六、标题19.(14分)当醚键两端的烷基不相同时(R 1﹣O ﹣R 2,R 1≠R 2),通常称其为“混醚”.若用醇脱水的常规方法制备混醚,会生成许多副产物: R 1﹣OH+R 2﹣OHR 1﹣O ﹣R 2+R 1﹣O ﹣R 1+R 2﹣O ﹣R 2+H 2O一般用Williamson反应制备混醚:R1﹣X+R2﹣ONa→R1﹣O﹣R2+NaX,某课外研究小组拟合成(乙基苄基醚),采用如下两条路线进行对比:Ⅰ:Ⅱ: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路线Ⅰ的主要副产物有、.(2)A的结构简式为.(3)B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4)由A和B生成乙基苄基醚的反应类型为.(5)比较两条合成路线的优缺点:.(6)苯甲醇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7)某同学用更为廉价易得的甲苯替代苯甲醇合成乙基苄基醚,请参照路线Ⅱ,写出合成路线.[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21.(14分)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原子间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四卤化硅SiX4的沸点和二卤化铅PbX2的熔点如图(b)所示.①SiX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②结合SiX4的沸点和PbX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共价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4)碳的另一种单质C60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c)所示.K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晶胞参数为1.4nm,晶体密度为g•cm﹣3.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分析】A.蔗糖具有甜味;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解答】解:A.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正确;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正确;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D。

海南高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打印版

海南高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打印版

海南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化学可能用到の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K39Fe 56一、选择题:此题共 6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在每题给出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の。

1.以下说法错误の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分别将足量以下气体通入稀Na2S 溶液中,能够使溶液变污浊の是A. CO B. SO2C. HCl D. CO23.以下分子中,此中子总数为24 の是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以下反响:ClO 3 +2M3++4Hn n中 M の化合价是2O= M2O7+Cl+8H+, M2 O7A. +4B. +5C. +6D. +75.以下危险化学品标记中表示腐化品の是A.B.C D.6.能正确表达以下反响の离子方程式为A.用醋酸除掉水垢:2H++CaCO3=Ca2++CO2↑ +H2O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淆加热:2H++FeS=H2S↑+Fe2+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 CO 23 =Al2(CO3)3↓D.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工业废气中のNO2: 2NO2+2OH= NO 3 + NO 2 + H2O二、选择题:此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

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の。

.....若正确答案只包含一个选项,多项选择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含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 4 分,但只需选错一个就得0 分。

7 .以下表达正确の是A.稀硫酸和铜粉反响可制备硫酸铜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响可制备碘化氢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响可制备氧气D.铝箔在氯气中焚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8.以下表达正确の是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响相关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の四氯化碳溶液退色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响可生成难溶於水の油状液体9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の值。

2017年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无论你的高考成绩怎么样要相信未来的日子还长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一蹶不振
2017年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海南州高考化学题及答案
无论你的高考成绩怎么样,要相信,未来的日子还长,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一蹶不振!下面我们来看看由高考栏目整理而出的:2017年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提前祝您取得好成绩!
2017年海南州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2017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真题 最后一页化学答案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2分)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 B.SO2C.HCl D.CO23.(2分)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 B.2H217O2C.14N16O2D.14C16O24.(2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中M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5.(2分)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B.C.D.6.(2分)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8.(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9.(4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 A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10.(4分)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b电极b为阴极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11.(4分)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减小 B.减小压强,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12.(4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三、非选择题:共64分.第13~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4分)13.(8分)、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1)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2)与M组成的物质为(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14.(8分)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俗称,可作为碱使用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H1=﹣127.4J•mol﹣1②NaOH(s)+CO2(g)═NaHCO3(s)△H1=﹣131.5J•mol﹣1反应2NaHCO3(s)═Na2CO3(s)+H2O(g)+CO2(g)的△H=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已知sp(BaCO3)=2.6×10﹣9,sp(BaSO4)=1.1×10﹣10.15.(8分)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为.(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3)如何仅用水鉴别苯和溴苯.16.(10分)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用碳酸锂和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3)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4)LiPF6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LiPF6受热易分解,其热分解产物为PF5和.17.(10分)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MgO SiO2FeO、Fe2O3CaO Al2O3B2O330%~40%20%~25%5%~15%2%~3%1%~2%1%~2%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滤渣1”中主要含有(写化学式).(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有()A.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可使酸性MnO4溶液褪色D.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六、标题19.(14分)当醚键两端的烷基不相同时(R1﹣O﹣R2,R1≠R2),通常称其为“混醚”.若用醇脱水的常规方法制备混醚,会生成许多副产物:R1﹣OH+R2﹣OH R1﹣O﹣R2+R1﹣O﹣R1+R2﹣O﹣R2+H2O一般用Williamson反应制备混醚:R1﹣+R2﹣ONa→R1﹣O﹣R2+Na,某课外研究小组拟合成(乙基苄基醚),采用如下两条路线进行对比:Ⅰ:Ⅱ: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路线Ⅰ的主要副产物有、.(2)A的结构简式为.(3)B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4)由A和B生成乙基苄基醚的反应类型为.(5)比较两条合成路线的优缺点:.(6)苯甲醇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7)某同学用更为廉价易得的甲苯替代苯甲醇合成乙基苄基醚,请参照路线Ⅱ,写出合成路线.[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21.(14分)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原子间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四卤化硅Si4的沸点和二卤化铅Pb2的熔点如图(b)所示.①Si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②结合Si4的沸点和Pb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Pb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共价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4)碳的另一种单质C60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c)所示.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晶胞参数为1.4nm,晶体密度为g•cm﹣3.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分析】A.蔗糖具有甜味;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解答】解:A.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正确;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正确;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SiCl4 分子の中心原子の價層電子對數為 ________分子(填 “極性 ”或 “非極性 ”)。
__________ ,分子の立體構型為 ________,屬於
海南 2017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一、二選擇題
化 學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D
B
7
8
CD
AD
三、非選擇題
D
C
A
D
9
10
11
12
C
A
AD
BD
13.( 8 分)( 1)
( 2)離子
CaH2+ 2H2O= Ca(OH) 2+H 2↑
(3)第二周期 Ⅲ A 族
H3BO 3
(4)- 3
14.8 分 ( 1)純堿或蘇打 (2) 135.6
CO32-+H O c(H 2O)·c(CO 2)
HCO 3-+ OH- ( 3)24
D. 1 mol の CO 和 N2 混合氣體中含有の質子數為 14NA 10.一種電化學制備 NH3 の裝置如圖所示,圖中陶瓷在高溫時可以傳輸
H+。下列敘述錯誤の是
A.Pb 電極 b 為陰極 B.陰極の反應式為: N2+6H++6e- =2NH3 C. H+由陽極向陰極遷移 D.陶瓷可以隔離 N2 和 H2
B.細鐵粉可作食品抗氧劑
C.雙氧水可作消毒劑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幹燥劑
2.分別將足量下列氣體通入稀 Na2S 溶液中,可以使溶液變渾濁の是
A. CO
B. SO2
C. HCl
D. CO2
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總數為 24 の是
A. 18O3
B. 2H217O2
C. 14N16O2
D. 14C16O2
4.在酸性條件下,可發生如下反應:
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檢漏 C.蒸餾完畢時,先關閉冷凝水,再停止加熱
D.分液時,下層溶液先從下口放出,上層溶液再從上口倒出 三、非選擇題:共 64 分。第 13~17 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
18、19 題為選考題,
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 44 分)
13.( 8 分)
CaO
Al2O3
B2O3
30%~40% 20%~25%
5%~15%
2%~3%
1%~2%
1%~2%
回答下列問題:
( 1) “酸解 ”時應該加入の酸是 _______, “濾渣 1”中主要含有 _________(寫化學式)。
( 2) “除雜 ”時加入次氯酸鈣、氧化鎂の作用分別是 ________、 _______。
K=________。
( 3 ) 向 含 有 BaSO4 固 體 の 溶 液 中 滴 加 Na2CO3 溶 液 , 當 有 BaCO3 沉 澱 生 成 時 溶 液 中
(c
CO
2 3
(c
SO
2 4
) =_____________。已知

Ksp(BaCO3)=2.6
×-190, Ksp(BaSO4 )=1.1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の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與足量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可生成難溶於水の油狀液體
9 .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の值。下列敘述錯誤の是
A. 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の碳氫鍵數為 4NA
B. 1 mol 甲烷完全燃燒轉移の電子數為 8NA C. 1 L 0.1 mol L- 1 ·の乙酸溶液中含 H+の數量為 0.1NA
選兩個且都正確得 4 分,但只要選錯一個就得 0 分。
7 .下列敘述正確の是
A.稀硫酸和銅粉反應可制備硫酸銅
B.碘化鉀與濃硫酸反應可制備碘化氫
C.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可制備氧氣
D.鋁箔在氯氣中燃燒可制備無水三氯化鋁
8 .下列敘述正確の是
A.酒越陳越香與酯化反應有關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沒有同分異構體
19-Ⅰ( 6 分) 下列敘述正確の有 A.某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總數是最外層學 @科網電子數の 5 倍,則其最高正價為 +7 B.鈉元素の第一、第二電離能分別小於鎂元素の第一、第二電離能 C.高氯酸の酸性與氧化性均大於次氯酸の酸性和氧化性 D.鄰羥基苯甲醛の熔點低於對羥基苯甲醛の熔點 19-Ⅱ( 14 分) Ⅳ 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 1)碳の一種單質の結構如圖( a)所示。該單質の晶體類型為 ___________ ,原子間存在の共 價鍵類型有 ________,碳原子の雜化軌道類型為 __________________ 。
ClO
3
+2M 3++4H2O=
M
n
2O7
+Cl+8H+,
M
n
2O7
中 M の化合價是
A. +4
B. +5
C. +6
5.下列危險化學品標志中表示腐蝕品の是
D. +7
A.
B.
C
D.
6.能正確表達下列反應の離子方程式為
A.用醋酸除去水垢: 2H++CaCO3=Ca2++CO2↑ +H2O
B.硫化亞鐵與濃硫酸混合加熱: 2H++FeS=H2S↑ + Fe2+
X、 Y、 L、 M 為核電荷數依次增大の前 20 號主族元素。 X2 是最輕の氣體, Y、 L 與 M 三種元素
の質子數均為 5 の倍數。回答下列問題:
( 1) X 與 L 組成の最簡單化合物の電子式為 ____________。 ( 2) X 與 M 組成の物質為 _____________ (填 “共價 ”或“離子 ”)化合物,該物質可作為野外工
__________。
( 3)硬脂酸鋰是鋰肥皂の主要成分,可作為學科 &網高溫潤滑油和油脂の稠化劑。鑒別硬脂酸
鋰與硬脂酸鈉、硬脂酸鉀可采用の實驗方法和現象分別是
__________。
( 4) LiPF6 易溶於有機溶劑,常用作鋰離子電池の電解質。
LiPF6 受熱易分解,其熱分解產物為
PF3 和 __________。
香茅醛(
)可作為合成青蒿素の中間體,關於香茅醛の敘述正確の有
A.分子式為 C10H18O
B.不能發生銀鏡反應
C.可使酸性 KMnO 4溶液褪色
D.分子中有 7 種不同化學環境の氫
18-Ⅱ( 14 分)
當醚鍵兩端の烷基不相同時( 法制備混醚,會生成許多副產物:
R1- O- R2, R1≠R2),通常稱其為 “混醚 ”。若用醇脫水の常規方
17.( 10 分) 以工業生產硼砂所得廢渣硼鎂泥為原料制取
MgSO4·7H2O の過程如圖所示:
分。第 18、19 題中, 第Ⅰ題為選擇題, 在給出の四個選項中, 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の, 請將符合題目要求の選項標號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第Ⅱ題為非選擇題,請在答題卡相應位 置作答並寫明小題號。 18. [ 選修 5 :有機化學基礎 ](20 分) 18-Ⅰ( 6 分)
作の應急燃料,其與水反應の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
( 3) Y 在周期表中の位置是 ____________,其含氧酸の化學式為 ______________。
( 4) L 與 M 形成の化合物中 L の化合價是 __________。
14.( 8 分) 碳酸鈉是一種重要の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堿法生產。回答下列問題: ( 1)碳酸鈉俗稱 ________,可作為堿使用の原因是 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2)已知:① 2NaOH(s)+CO2(g)
Na2CO3(s)+H2 O(g) ΔH1=-127.4 kJ ·- m1 ol
②NaOH(s)+CO2(g)
NaHCO3(s)
ΔH1=-131.5 kJ ·- m1 ol
反應 2Na2CO3(s)
Na2CO3(s)+ H2O(g) +CO2(g)の ΔH=_______ kJ m·ol -1,該反應の平衡常數表達式
R1—OH+ R2—OH
R1—O—R2+ R1—O—R1+ R2 —O—R2+H2O
一般用 Williamson 反應制備混醚: R1—X+ R2— ONa→R1—O—R2+NaX,某課外研究小組擬合成
(乙基苄基醚),采用如下兩條路線進行對比:
硼鎂泥の主要成分如下表:
MgO
SiO2
FeO、 Fe2O3
×-1100。
15.( 8 分) 已知苯可以進行如下轉化:
回答下列問題: ( 1)反應①の反應類型為 ________,化合物 A の化學名稱為 ___________。 ( 2)化合物 B の結構簡式為 _________,反應②の反應類型為 _______。
( 3)如何僅用水鑒別苯和溴苯 __________。
の離子性 _______、共價性 _________。(填 “增強 ”“不變 ”或 “減弱 ”)
( 4)碳の另一種單質 C60 可以與鉀形成低溫超導化合物,晶體結構如圖(
c)所示。 K 位於立方
體の棱上和立方體の內部,此化合物の化學式為 度為 _______g·cm -3。
_______________;其晶胞參數為 1.4 nm ,晶體密
15.( 1)加成
環己烷
(2)
Cl 消去
(3)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向其中滴入幾滴苯或溴苯未知液體,若沉入水底,則該液體
為溴
苯;若浮在水面,則該液體為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