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柱、柱梁连接(建资荟萃)
什么是格构柱?格构柱如何施工?格构柱施工要点大总结

什么是格构柱?格构柱如何施工?格构柱施工要点大总结一、格构柱的组成1、格构柱组成图1 格构柱样图肢件:受力件。
由2肢(工字钢或槽钢)、4肢(角钢)或3肢(圆管)组成。
图2 格构柱的截面型式缀材:把肢件连成整体,并能承担剪力。
缀板:用钢板组成。
2、格构柱的结构特点格构柱的结构特点是,将材料面积向距离惯性轴远的地方布置,能保证相同轴向抗力条件下增强构件抗弯性能,并且节省材料。
即在基坑两侧扩大端处,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与第二、三道钢支撑长度较长,产生弯矩,导致支撑变形,故设置格构柱,用来提高支撑构件的抗弯性能,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
二、格构柱质量1、格构柱高度冠梁顶标高:1050.672m,基坑底标高:1031.852m,嵌入灌注桩3m,故:格构柱总高度:21.82m2、肢件4L160×12(等边角钢)单根截面积:(0.16×2-0.016)×0.016=0.004864 ㎡单根体积:0.004864×21.82=0.10613248m³单根重量:0.10613248×7.85×4=3.332吨格构柱截面形式三、支撑与立柱节点1、缀板:—500×300×12@600第一道支撑与立柱节点图(1)第一道支撑与立柱节点图(2)第一道支撑与立柱节点图(3)2、第一道撑与立柱节点第二、三道支撑与立柱节点图3、第二道撑与立柱节点40C槽钢规格4、第三道撑与立柱节点钻孔灌注桩的计算四、格构柱主要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1、施工工艺流程临时格构柱基础钻孔桩成孔采用SR220C 旋挖钻机。
旋挖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
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
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进行护壁。
格构柱施工方案

格构柱施工方案
格构柱施工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梁柱连接方式,一般用于建筑物的搭建。
1、材料准备:选择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混凝土材料作
为构柱的主要材料;选用高质量的钢筋作为骨架支撑。
2、施工准备:确定施工地点和场地,清理工地的杂物和积土;安排专人负责施工工艺及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排布人员和机械设备。
3、施工流程:首先在施工地点进行地基处理,清除杂物,进
行地基回填、压实等工作;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进行支架的搭建;接着,在支架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注意控制浇筑的速度和质量;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架,进行收尾工作,如砂浆抹灰、清洁等。
4、施工要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保证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搅拌均匀、振捣均匀,以防止出现空鼓或裂缝;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5、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材
料进行抽样检测;对构柱结构进行外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或修复。
6、施工进度控制:根据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合理安排人员和
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7、施工工序交接:在每个工序完成后,要进行交接验收,确保每个工序的完整性和质量。
8、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搭建安全网、设置警示标志等。
9、施工后的清理工作:施工完毕后,要进行工地清理工作,清除杂物和残留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格构柱施工方案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来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建筑物的搭建提供坚固的基础。
同时,还要做好质量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变电构架格构式梁柱连接节点分析研究

变电构架格构式梁柱连接节点分析研究作者:鞠洪涛姜文周红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年第15期摘; 要:梁柱连接节点是变电构架结构关键部位,关系到构架的整体受力性能,该文采用通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变电构架中梁柱连接节点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各节点的破坏形式,极限承载力和荷载—位移曲线。
计算了I型、槽型和T型3种不同插板形式梁柱连接节点,并对比3种插板计算结果,提出变电构架格构式梁柱连接设计合理优化建议。
关键词:格构梁柱连接;有限元模拟;数值分析;插板中图分类号: TU318; ; ; ; ; 文献标志码:A格构式梁柱变电构架断面通常为为四边形结构,主要用于自身高度、跨度及荷载水平较大的超高压和特高压构架结构,构架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梁柱连接节点作为变电构架结构关键部位,关系到变电构架的整体受力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梁柱节点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变电构架安全可靠。
1 模型钢管长度确定和有限元验证1.1 模型钢管长度确定由于节点在分析过程中,边界条件和荷载均施加在各肢的端部,所以各肢建模长度的正确与否显得十分重要,为了避免端部约束对节点域的影响,支管长径比取5。
以构架梁柱连接节点中的I型插板形式节点进行试算,通过建立各肢长为别为4D、5D和6D三个不同有限元模型,其中D为各肢的外径。
通过计算对比极限承载力(表1)可知,4D、5D和6D的极限承载力都十分接近,并且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趋势接近,验证了国内外研究者在节点研究中支管长径比取5这一结论,所以构架梁柱节点中的钢管肢在有限元分析中均取5。
1.2 有限元模型验证为了验证所研究节点的有限元软件建模的正确性,分别采用两种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
具体验证的模型有I型插板形式的构架梁柱连接节点,2种程序的计算结果如图1和表2所示。
从图1和表2可以看出,ANSYS与SAP2000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各节点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较好,极限承载力较为接近,偏差均小于5%。
柱、梁和大梁等结构构件)组合和接合的方法

柱、梁和大梁等结构构件)组合和接合的方法结构构件的组合和接合是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整体造型。
在建筑工程中,柱、梁和大梁等结构构件的组合和接合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的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直接关系着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
下面就柱、梁和大梁等结构构件的组合和接合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组合和接合的方式1、组合方式:结构构件的组合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榫卯结合、焊接和螺栓连接等。
其中,榫卯结合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连接方式,它通过榫和卯的相互配合,使结构构件形成稳定的结构。
而焊接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连接方式,它通过将两根或多根结构构件的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使其粘结在一起。
而螺栓连接则是一种经济简便、易于拆卸的连接方式,适用于各种结构构件的连接。
2、接合方式:结构构件的接合方式包括直接接合和间接接合。
直接接合是指结构构件直接连接在一起,一般用于构造简单、尺寸小的结构件。
而间接接合则是通过连接件将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常用于大型结构构件的连接。
二、柱、梁和大梁的组合和接合方法1、柱的组合和接合:在建筑结构中,柱是承受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它的组合和接合方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通常,柱的组合和接合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预制构件连接等。
其中,预制构件连接是一种先进的连接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加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梁的组合和接合:梁是承受水平荷载的主要构件,它的组合和接合方式直接关系着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常用的梁的组合和接合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榫卯结合等。
其中,焊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大梁的组合和接合:大梁是承受较大荷载的主要构件,它的组合和接合方式直接关系着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常,大梁的组合和接合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间接接合等。
其中,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大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框架梁与柱的连接方式

框架梁与柱的连接方式引言框架梁与柱的连接方式是结构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正确的连接方式可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框架梁与柱的连接方式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一、刚性连接方式刚性连接方式是框架梁与柱连接中常见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连接点呈现刚性状态,能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和垂直力。
1. 键头连接法键头连接法是一种常见的刚性连接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将柱子和梁的连接点制成键头形状,使得两者能够完全咬合,形成刚性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较小型的建筑结构,具有连接紧密、刚性好的特点。
2. 焊接连接法焊接连接法是一种常用的刚性连接方式,通过焊接将框架梁与柱固定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连接牢固、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型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等。
在焊接连接时,需要保证焊接接头牢固可靠,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3. 螺栓连接法螺栓连接法是一种常见的刚性连接方式,通过螺栓将框架梁与柱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适用于需要频繁拆卸的场所。
螺栓连接时需要保证螺栓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要求,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二、半刚性连接方式半刚性连接方式是介于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之间的连接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连接点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刚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
压力板连接法是一种常见的半刚性连接方式,其原理是通过使用压力板将框架梁与柱固定在一起。
压力板连接具有较好的水平刚度,能够承受一定的水平力。
在压力板连接时,需要注意压力板的尺寸和材质选择,以确保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2. 锚固连接法锚固连接法是一种常用的半刚性连接方式,通过使用锚固件将框架梁与柱连接在一起。
锚固连接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和垂直弹性,在抗震能力方面较为优秀。
在锚固连接时,需要保证锚固件的数量和位置合理,以提高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3. 锚焊连接法锚焊连接法是一种常见的半刚性连接方式,通过使用锚焊件将框架梁与柱连接在一起。
锚焊连接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和垂直弹性,在连接牢固性和抗震能力方面表现出色。
格构柱与支撑梁连接处理

格构柱与支撑梁连接处理
连接格构柱与支撑梁需要确保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一种常见的连接方法是使用钢板连接头。
首先,将一个钢板固定到格构柱的顶端,将另一个钢板固定到支撑梁的底部。
然后,使用螺栓将两个钢板连接起来。
这种连接方法可以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另一种连接方法是使用焊接。
可以在格构柱和支撑梁的接触面上加工焊接部位,然后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法可以提供更坚固的连接,但需要专业的焊接技术和设备。
在连接处理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连接件的强度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承受实际的荷载;
2. 严格控制连接件的加工质量,确保连接处没有缺陷;
3. 对连接部位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腐蚀和氧化;
4. 对于焊接连接,应注意控制焊缝的质量,确保焊接强度达到要求;
5. 结构连接处应该进行加强处理,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总之,格构柱与支撑梁的连接处理需要注意连接方式的选择、连接件的强度和加工质量,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 结构理论1. 梁与柱的连接1.1 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形式有三种。
(1)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全熔透焊接,即全焊接节点;(2)梁翼缘与柱全熔透焊接,梁腹板与柱螺栓连接,即栓焊混合节点;(3)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螺栓连接,即全栓接节点;上图为三种梁柱刚性连接节点1.2 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1)工字形梁与工字形柱或箱形柱刚性连接的细部构造:上图为梁与柱刚性连接细部构造(2)工字形柱和箱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a、悬臂梁与梁栓焊混合节点;b、悬臂梁与梁全栓接节点。
上图为柱带悬臂梁段与梁连接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按抗震设防的结构,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Χ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组合焊缝,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1.3 改进梁与柱刚性连接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对于有抗震性能要求的梁柱刚性连接,在遭遇罕见强烈地震时,应在构造上保证钢梁破坏先于节点破坏,保证梁柱节点的安全,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1)骨形连接骨形连接是通过削弱钢梁来保护梁柱节点。
这种骨形连接在日本比较流行。
上图为骨形连接(2)楔形盖板连接在不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增强梁柱节点上图为几种常见的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做法(3)外连式加劲板连接对于箱型或圆形截面柱与梁刚性连接,除了采用骨形连接、楔形盖板之外,还可采用外连式加劲板连接,节点强度明显大于钢梁强度。
1.4 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当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方向与主梁刚性连接时,应在主梁翼缘对应λ置设置柱水平加劲肋,在梁高范Χ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其厚度应分别与梁翼缘和腹板厚度相同。
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和腹板均为全熔透坡口焊缝,竖向连接板与柱腹板连接为角焊缝。
主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如图所示。
上图为工字形柱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1.5 梁柱节点域的加强工字形由上下水平加劲肋和柱翼缘所包Χ的柱腹板简称为节点域。
格构柱与钢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格构柱与钢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一、引言格构柱与钢筋连接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它能够有效地将格构柱与钢筋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格构柱与钢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连接方式选择和施工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二、材料准备1. 格构柱:选择合适的钢材或混凝土材料制作格构柱,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格构柱的尺寸和形状。
2.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筋,确保其强度和韧性满足要求。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弯曲,以适应连接结构的需要。
3. 连接件: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常见的有焊接、螺栓连接和榫卯连接等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连接件的规格和材料。
三、连接方式选择1. 焊接连接:适用于格构柱和钢筋连接点较少或连接点位置较难进行其他连接方式的情况。
在焊接连接时,需要将格构柱和钢筋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支撑,避免因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导致连接质量下降。
2. 螺栓连接:适用于连接点较多或需要便于拆卸和维修的情况。
在螺栓连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螺栓规格和紧固力矩,确保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榫卯连接:适用于格构柱和钢筋连接点较多或需要保持原木结构特点的情况。
在榫卯连接时,需要精确地加工和安装连接部件,以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步骤1. 格构柱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对格构柱进行加工和制作。
包括切割、焊接、砂轮打磨和表面防腐等工艺。
确保格构柱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加工:根据连接结构的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弯曲。
通过弯曲机械或手工操作,将钢筋制作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3. 连接件安装:根据选择的连接方式,将连接件安装在格构柱和钢筋的连接点上。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连接件与格构柱和钢筋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紧固力矩适当。
4. 连接结构调整:在连接件安装完成后,对连接结构进行调整和校正。
通过测量和调整,确保连接结构的水平度、垂直度和平面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弯曲后,沿杆长各截面上将存在弯矩和剪力。
对实腹式构件,剪力引起的附加变形很小,对临界力的影响只占3/1000左右。
因此,在确定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临界力时,仅仅考虑了由弯矩作用所产生的变形,而忽略了剪力所产生的变形。
对于格构式柱,当绕虚轴失稳时,情况有所不同,因肢件之间并不是连续的板而只是每隔一定距离用缀条或缀板联系起来。
柱的剪切变形较大,剪力造成的附加挠曲影响就不能忽略。
在格构式柱的设计中,对虚轴失稳的计算,常以加大长细比的办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加大后的长细比称为换算长细比。
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缀条柱和缀板柱采用不同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1)双肢缀条柱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当考虑剪力的影响后,其临界力的表达为:
202222
211x
x
x
cr EA EA
EA
N λπγ
λ
πλπ=•+
•= 式中 x 0λ——格构柱绕虚轴临界力换算为实腹柱临界力的换算长细比。
γπλλEA x ox 2
2+= (5.25)
γ——单位剪力作用下的轴线转角(单位剪切角)。
现取图5.16(a)的一段进行分析,以求出单位剪切角γ。
如图5.16(b)所示,在单位剪力作用下一侧缀材所受剪力2/11=V 。
设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的面积之和A 1,其内力αsin /1=d N ;斜缀条长αcos /1l l d =,则:斜
缀条的轴向变形为:
α
α
αcos sin 11
1EA l EA l N d d d ==
∆ A 1——斜缀条总面积 假设变形和剪切角是有限的微小值,则由d ∆引起的水平变位∆为:
α
ααcos sin sin 211
EA l d =∆=
∆ 故剪切角γ为:
α
αγcos sin 1211EA l =∆=
(5.26) 这里,α为斜缀条与柱轴线间的夹角,代入式(5.25)中得:
γπλλEA x ox 2
2+= (5.25)
1
2220cos sin A A
x
x •+=ααπλλ (5.27)
一般斜缀条与柱轴线间的夹角在400~700范围内,在此常用范围,
)cos /(sin 22ααπ的值变化不大(图 5.17),我国规范加以简化取为常数27,
由此得双肢缀条柱的换算长细比为:
1
2027
A A
x x +=λλ (5.28)
式中 x λ ——整个柱对虚轴的长细比(不计缀材); A —— 整个柱肢的毛截面面积;
A 1—— 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当斜缀条与柱轴线间的夹角不在400~700范围内时,)cos /(sin 22ααπ值将大27很多,式(5.28)是偏于不安全的,此时应按式(5.27)计算换算长细比x 0λ。
(2)双肢缀板柱
双肢缀板柱中缀板与肢件的连接可视为刚接,因而分肢和缀板组成一个多层框架,假定变形时反弯点在各节点的中点[图5.18(a)]。
若只考虑分肢和缀板在横向剪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取分离体如图5.18(b)所示,A 为分肢横截面积之和;l 1分肢节间高度;a 分肢轴间距;I 1分肢绕弱轴的惯性矩;I b 缀板的惯性矩;
可得单位剪力作用下缀板弯曲变形引起的分肢变位1∆为:
b
b EI l EI l l l 24122122211
211111ααθ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