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艺术-授课教案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玉石雕刻教案

玉石雕刻教案
2、拍卖市场
模拟现场拍卖观看视频
六、小结
不论玉价格高低,它所承载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无法评估的!
七、作业
1、找一块河石设计图纸画一画。
2、回家拿红薯、土豆、肥皂或泡沫刻一刻你的名字等。
八、课堂延伸
中国很多精美玉器流失海外,需要国人通过各种途径把他们找回来!
九、反思
十、板书
略。。。
玉石雕刻教案
课时按排
1节
就业班
教学分析
学生对玉石理解较少,对玉雕就更少,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也没有多的学习机会,所以从基础开始介绍,初步理解玉及玉雕过程。
教学目的
1、通过对玉雕的理解,了解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
2、初步了解玉雕的制作过程。
3、通过对玉雕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4、理解玉文化,培养学生的修养,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君子比德于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2、历史发展
提问: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玉?
二、玉石种类
请同学举例说明玉的种类?
玉软:,新疆产和田羊脂白玉“软玉之王”。
硬玉;翡翠。
三、玉石雕刻
“玉不琢,不成器”。玉器是怎样做出来的?
1、古代玉雕的工艺技法:阴刻线、勾彻、隐起、浅浮雕、高浮雕、圆雕、活环、镂空雕、花下压花、打眼、底子、挖膛、抛光、剪影、汉八刀、跳刀、俏色等。
2、现代玉雕流程:分为选材、设计、琢磨、抛光和过蜡这几道工序,以设计和雕磨工序最为复杂。
雕刻流程:
教师重点讲解印章的雕刻。
1.选料、剥皮播放视频
根据玉料来设计,"因材施艺"。
2.设计
设计是关键。根据玉料的颜色、玦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琢题材。

玉雕教学大纲

玉雕教学大纲

玉雕教学大纲玉雕教学大纲玉雕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中国,玉雕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雕塑和装饰等领域。

为了促进这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制定一份玉雕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一、背景介绍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雕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玉雕教学的目的是传授学生玉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玉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玉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玉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习玉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掌握玉石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3. 学习玉雕的基本技巧,包括刻、雕、琢、磨等。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鼓励他们创作出独特的玉雕作品。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完成一些大型玉雕项目。

三、教学内容1. 玉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玉雕的发展历程- 玉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2. 玉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玉石的分类和特点- 玉雕作品的分类和风格3. 玉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玉雕刀具和磨具的种类和用途- 常用的玉石材料及其特性4. 玉雕的基本技巧- 刻、雕、琢、磨等基本工艺流程的讲解和实践- 玉雕中的线条、纹饰和比例的应用5. 玉雕艺术的欣赏和创作- 学习欣赏著名的玉雕作品和大师的作品-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其独特的创作风格6. 大型玉雕项目的合作- 分组合作完成一些大型玉雕项目- 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

2. 实地考察和文物鉴赏,带领学生了解玉雕的真实应用和历史背景。

3.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玉雕创作,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和创造力。

4. 个人作品展示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玉雕设计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玉雕设计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玉雕设计美学授课对象:高中美术/艺术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玉雕的历史与发展,掌握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美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对玉雕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玉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玉雕设计的美学原则。

3. 玉雕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玉雕设计中的“因材施艺”原则。

2. 分析玉雕作品中的“虚白”美学概念。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玉雕历史图片、设计作品案例等。

2. 玉雕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触摸。

3. 纸笔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以展示精美的玉雕作品图片或实物开始,引导学生思考玉雕的艺术魅力。

- 提问:玉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们知道它有哪些特点吗?二、讲授新课1. 玉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介绍玉雕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玉器文化到现代的玉雕艺术。

- 讲解玉雕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玉雕设计的美学原则- 介绍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因材施艺”、“平衡对称”、“对比统一”等。

- 分析玉雕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如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

3. 玉雕作品的鉴赏方法- 讲解如何从材质、造型、寓意等方面鉴赏玉雕作品。

- 引导学生关注玉雕作品中的“虚白”美学概念,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三、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玉雕作品,分析其设计特点和美学价值。

-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是否掌握了玉雕设计的美学原则。

二、案例分析- 展示不同风格的玉雕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 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

三、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件简单的玉雕作品。

-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绘图工具,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玉雕设计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玉雕设计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玉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掌握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美学要素。

3. 学会根据玉石特性进行创意设计,提升审美眼光。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

2. 美学要素在玉雕设计中的应用。

3. 根据玉石特性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美学要素与玉石特性相结合进行设计。

2. 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玉雕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2. 玉石样品。

3. 设计草图纸、画笔、雕刻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玉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艺术价值。

2. 介绍玉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讲解玉雕设计基本原则1. 因材施艺:根据玉石的自然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进行设计。

2. 立意明确:作品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或寓意。

3. 艺术表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

三、分析美学要素在玉雕设计中的应用1. 色彩:分析玉石色彩的运用,如何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2. 线条:探讨线条在玉雕设计中的运用,如何表现作品的形态美。

3. 质地:讲解玉石质地在设计中的作用,如何展现玉石的自然美。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玉石样品进行初步设计,绘制草图。

2. 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美学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草图。

二、深化设计理念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美学要素与玉石特性相结合。

2. 分析优秀玉雕作品的设计理念。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修改后的设计进行雕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玉雕作品。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玉雕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玉雕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玉雕的制作公开课教案

玉雕的制作公开课教案

玉雕的制作公开课教案一、课程概述本公开课旨在介绍玉雕的制作过程和技巧,让学员了解和掌握玉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员将能够:1. 理解玉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玉雕的工具和材料;3. 研究玉雕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4. 制作并完成自己的玉雕作品。

三、教学内容1. 玉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 玉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3. 玉雕基本技巧的讲解和演示;4. 学员实践操作,制作自己的玉雕作品。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玉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 介绍玉雕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意义;2. 展示一些著名的玉雕作品,并解读其艺术价值;3. 与学员互动,讨论玉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玉雕的工具和材料1. 介绍玉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刀具、砂轮等;2. 演示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学员亲自体验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玉雕操作。

第三课时:玉雕基本技巧的讲解和演示1. 提供常用的玉雕技巧,如切割、雕刻、打磨等;2. 演示各种技巧的正确操作方法;3. 学员模仿演示进行实践操作,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第四课时:制作玉雕作品1. 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玉雕作品;2. 辅导学员选择合适的玉石材料;3. 指导学员使用之前学到的技巧进行实际制作;4. 学员相互评价和欣赏各自的成果。

五、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员的参与度和操作技巧;2. 对学员制作的玉雕作品进行评价;3. 学员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六、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玉雕的历史和文化;2. 展示各类玉石和玉雕作品供学员参考和选择;3. 提供各种玉雕工具和材料供学员使用。

以上是《玉雕的制作公开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设计和教材推荐。

玉雕文化欣赏教案模板范文

玉雕文化欣赏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玉雕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玉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玉雕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2. 玉雕的分类、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玉雕艺术鉴赏的方法。

2. 学生对玉雕艺术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玉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1. 玉雕的历史背景- 简述玉雕的历史渊源,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

- 介绍古代玉雕的主要用途,如礼仪、装饰、祭祀等。

2. 玉雕的艺术价值- 分析玉雕的审美价值,如造型美、色彩美、工艺美等。

- 阐述玉雕在文化传承、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价值。

3. 玉雕的审美特点- 从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分析玉雕的审美特点。

- 引导学生欣赏玉雕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件玉雕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各组汇报鉴赏结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深入探讨1. 玉雕的分类- 介绍玉雕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题材、工艺等。

- 举例说明各类玉雕的特点。

2. 玉雕的代表作品- 介绍我国古代玉雕的代表作品,如商周时期的玉琮、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佩等。

- 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件玉雕代表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各组汇报鉴赏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玉雕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玉雕艺术的看法,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玉雕历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玉雕艺术价值的认识。

3. 学生对玉雕审美特点的鉴赏能力。

玉石雕刻教学基本功教案

玉石雕刻教学基本功教案

玉石雕刻教学基本功教案教案标题:玉石雕刻教学基本功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玉石雕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玉石雕刻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耐心。

教学内容:1. 玉石雕刻的概念和历史背景介绍。

2. 玉石雕刻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玉石雕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4. 学生实践操作,完成一件简单的玉石雕刻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玉石雕刻作品,引发学生对玉石雕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玉石雕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玉石雕刻的学习动机。

教学主体:1. 玉石雕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介绍:a. 工具:刻刀、锉刀、磨刀石、锉刀、针刀等。

b. 材料:玉石、砂纸、磨料等。

2. 玉石雕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a. 刻刀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 如何选择合适的玉石材料。

c. 熟悉不同形状的刀具,如锥形刀、平面刀等。

d. 学习基本的雕刻纹样和图案,如线条、花纹等。

e. 演示雕刻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

3. 学生实践操作:a.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玉石材料和图案进行雕刻。

b. 老师逐个指导学生,纠正姿势和操作技巧。

c.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成果。

d. 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玉石雕刻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提高玉石雕刻技能。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姿势、刀具使用和刻刀技巧等。

2. 评估学生完成的玉石雕刻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完成度等。

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学习氛围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玉石雕刻工作室或展览,了解更多玉石雕刻的实践和艺术成果。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挑战更高难度的玉石雕刻作品。

3. 组织学生参与玉石雕刻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经验。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玉雕过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玉雕过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玉雕的历史、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玉雕设计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玉雕的基本工艺流程。

2. 玉雕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玉雕工艺的精细操作。

2. 玉雕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玉雕历史、工艺流程和优秀作品。

2. 玉料、雕刻工具、辅助材料等。

3. 实物展示,如玉雕作品、雕刻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玉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二、新课导入1. 介绍玉雕的历史、文化内涵。

2. 讲解玉雕的基本工艺流程:选料、设计、雕刻、抛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确定各自的设计主题。

2. 指导学生进行玉雕设计,包括图案选择、构图、线条运用等。

3. 学生开始雕刻,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玉雕的基本工艺流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和雕刻过程中的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玉雕的基本工艺流程吗?二、实践操作1. 学生继续完成雕刻作品。

2. 教师针对学生在雕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三、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总结1. 总结玉雕工艺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 强调玉雕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传统雕刻艺术。

2. 设计一个玉雕作品,并撰写设计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玉雕的历史、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法。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 兽 形Biblioteka 玉 猪 龙玦龙







玉 璜 良 渚 文 化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商、周、春秋、战国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青铜器到铁器发展时 期,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带来碾玉工艺和磨玉工具的改 进。这些为玉雕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 造型上,虽然仍以中小型玉器为主,但已从简单的几何造 型发展到复杂的象形轮廓,摆脱了以前的图案化倾向。象 生玉器,风格更趋写实。玉马、玉人、玉鸟、玉兽等各部 位都刻划得十分逼真。构图从静态化向动态变化,写实作 品极富动感。如翩翩起舞的玉人、弯曲身体作游动或挣扎 状的玉龙等都体现了这种强烈的动感。 • 纹饰也由平面向浮雕、隐起发展。纹饰排列规整、细密繁 缛。镂空雕、透花、半浮雕纹饰的雕刻已相当娴熟。 纹 饰繁缛而富于变化是一大特征。纹饰有谷纹、蒲纹、乳丁 纹等。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四、隋唐时期
隋 唐时期,社会历史进入总体比较稳定的封建时代,玉雕在太平盛世有 很大发展。玉雕制品除了以前的礼仪、生产生活等功用外,逐渐进入 装饰品行列,作为世人的佩饰或者死者的丧葬饰物。
• 题材上有了新的内容、非常广泛,唐代的装饰佛像、玉步摇、玉飞天 都是当时新的题材。此外,飞禽走兽,神话人物,奇花异草,都已成 为玉雕表现的题材。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 一、新石器时期
•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就出现了 玉器器皿。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逐渐与石器脱离 ,在技术和艺术上走上独立发展的历程,在此时期,中国 进入了第一个玉器制造高峰阶段。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 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 美的玉器出土。其中,以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 最为引人注目。可以说,玉文化的基础正是孕育和奠定于 遥远的史前时代。
唐代 ——青 玉飞天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五、宋、元时期 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
,宫廷中设有“玉院”,已经可以制作大型玉件,表现复杂 的内容,代表作如元代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 雕品。 • 各种雕刻技法更加成熟,浅磨深琢,浮雕圆刻,应有尽有 。镂雕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多层次镂空雕。多种雕刻技法的 成熟是制作山子的重要条件。 • 宋代纹饰丰富多彩,以龙凤吉祥为多,龙纹有穿花龙、坐 龙、行龙,还有繁多的鸟虫花草纹,如孔雀、大雁、麒麟 、葵花、石榴、牡丹;人物、家畜纹饰有孩童、牛、羊、 鱼、马等。几何形图案有罗文、方胜、银铤、曲水、柿蒂 、龟文、香印。 • 宋元的巧雕技艺也表现不俗,玉工常利用玉材外皮、色斑 、玉璞,巧妙搭配组合,琢制出多层次的色彩变化,器物 更富立体感。
• 汉代玉器雕刻手法日趋多样,隐起和镂空工艺非常娴熟和普遍,高浮 雕和圆雕也大量被运用。粗、细线条并用是汉代玉雕的特征,由阴线 刻演变成游丝毛雕是汉代玉雕的重要标志。“汉八刀”也以其简练的 雕刻风格而名传后世,特别是以玉翁仲、玉蝉、玉马为代表,成为汉 代玉器雕刻的一大特色。
汉代 玉马
汉代 玉蝉
汉代 金缕 玉衣
元代 ——独山玉 《渎山大玉海 》
宋代——玉透雕聚 八仙花
宋 ——白玉圉人 洗馬圖玉玩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六、明、清时期
• 明清时代,玉雕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并形成南北不同的风 格流派。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 城,工巧则推苏州”。北方以京城为代表,玉雕作品气势 恢弘,黄钟大吕;南方以苏州为代表,作品精雕细琢、玲 珑剔透。明代苏州著名艺人陆子冈有重要贡献,发展了“ 刀刻法”以及“连环套”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 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 的珍品。
夏商周时期 ——殷 墟妇好墓玉跪式人
夏商周时期—— 龙首纹玉玦
鸟夏 式商 璜周
玉 器 玉 双
——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三、秦汉时期:
• 秦、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同时也是 中国玉器史上的繁荣发展时期,玉文化蒸蒸日上。
• 秦汉时期汉玉品种丰富,数量众多,加工工艺精湛,按其社会功能和 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礼玉、葬玉、装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汉代礼玉 较前减少,而装饰玉和葬玉大大增加,玉用具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中, 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闻名于 世的金缕玉衣即所谓的葬玉,陈设玉则更能体现汉玉的工艺水平,玉 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立体雕刻品,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艺 术风格。
• 造型上不再刻意追求对称,而是把握总体的均衡,且写实风格更加强 烈。如唐代玉飞天等等。
• 雕刻手法多样,透雕更加普遍应用、细腻精致,阴线刻技艺更趋成熟 ,可以雕出细若毫发,婉转迤俪却仍显刚劲有力的游丝。在各种雕刻 手法中都注重刻划人物的肌理、动态。既有精雕细琢的 , 也有简练风 格的玉器。
唐代——玉骑 象歌舞伎
玉雕艺术简介及其工艺
主讲:可驹仁
2014 年 5 月 29 日
概述
• 玉雕是中国传统的技艺,也是中国最古老 的雕刻品种之一,有长达8000余年持续发 展的悠久历史。玉雕也是中国玉文化的具 体体现,不同时代的玉雕带有不同时代的 烙印,自古至今贯穿成一条发展脉络,透 过它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华夏独有的丰富多 彩的文化信息。
• 明清两代,继承元代的做法,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同时 民间玉器制作也颇为盛行,北京、苏州、扬州成为三大玉 雕中心,因而玉雕艺术达到鼎盛。大型山子层出不穷,小 型玉件更是不胜枚举。
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当下 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达到更加繁盛
时期。一方面继承明清各代的艺术成就, 同时在作品题材、表现手法上也不断创新 ,使玉雕艺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著 名玉雕艺人和大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 术作品,得到国内外的肯定。在北京“珍宝 馆”不仅收集了中国玉雕“四大国宝”——岱 岳奇观、群芳揽胜、含香聚瑞与四海腾欢 ,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
二、玉雕制作工艺流程及其工具
• 玉雕制品可以说是最能体现玉石之美的玉石产品 ,也是玉石文化的精髓所在。玉雕工艺,使得玉 石材料成为区别于其它自然宝石资源的独特而自 成体系的一族。雕工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成品的 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