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规程A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Q235B+316L)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规程1、使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以各种不锈钢为复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材总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2、焊接材料的选择2.1 焊接材料选用原则2.1.1 复层材料的选用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材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2.1.2 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25%Cr-13%Ni型或25%Cr-20%Ni型以补充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用25%-13%Ni-Mo型焊条。
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材料可按表2.2-1、2.2-2选取。
表2.2-1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表2.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3、焊前准备3.1下料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
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3.2 坡口加工及检查a.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照图3.2-1选用。
b.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作。
c.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
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方法开制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3.3焊前清理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 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3.4焊件装配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
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5-1表3.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δ0为基层厚度c.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1

附件1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1 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氩弧焊的焊接。
1.2 本规程为通用工艺文件,当无专用工艺文件或具体规定时,均以本规程为准。
2 坡口准备2.1 坡口型式按图样或“压力容器焊缝坡口型式选用规程”选用。
2.2 坡口的加工,根据板厚可采用剪切、等离子切割、机械加工等方法。
若采用等离子切割的方法,切割后用砂轮将切割面修磨光滑,去掉硬化层。
2.3 坡口表面及两侧的油污等污物应清理干净。
3 焊接材料3.1 焊条、焊丝、焊剂、氩气、钨极等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书。
如证明书不全或图纸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 焊条、焊丝、焊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分类码放整齐,不得混放,以免使用时用错。
3.3 焊条、焊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钛钙型药皮焊条应经150℃烘干1~ 2小时,低氢型药皮焊条应经250℃烘干1~ 2小时,焊剂应经350℃~400℃烘干1~2小时,然后置于50℃保温箱内保持干燥。
3.4 焊条烘干次数一般不宜超过两次。
烘干超过两次的焊条,不能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
3.5 当焊条的型号或牌号有变动时,使用前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6 首次采用的焊条、焊丝、焊剂应先做工艺性能试验,然后按程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才能用于产品的焊接。
3.7 焊接材料的选用,首先应满足不锈钢的使用条件。
各种不锈钢材料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应选择不同牌号的不锈钢焊条。
见表1。
表1 焊接奥氏体不锈钢选用焊条举例3.8 埋弧自动焊、氩弧焊用的焊丝,其成分与性能应与母材相近。
4 焊工4.1 凡参加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焊工,应熟悉不锈钢焊接的要领,并经焊工考试合格。
焊工考试按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
4.2 焊工所施焊的项目必须与焊工合格证的项目相符。
禁止无项操作。
4.3 压力容器主体焊缝、重要接管及人孔处的焊缝,焊工必须遵照焊接工艺卡的要求,焊后在所焊部位附近留有标记,并认真填写施焊记录。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
一、不锈钢复合板下料:
一般用机加工或等离子切割。
用等离子切割时方向是从复层往基层,即复层朝上。
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将切割熔渣溅落在复层表面上。
对剪切不锈钢复合板的,也是复层朝上。
但无论用等离子还是剪切下料,都要留有余量,以便后面加工去掉受影响部分。
坡口加工一般用机加工制备。
二、材料:
无论板材还是焊材都应符合相关规定。
一般用于壳体不锈钢复合板板材(特别是用于封头的板材)都应进行复验(主要是检测钢板的弯曲性能)。
三、焊工资格:
过渡层和复层焊接应由有堆焊资格的焊工焊接,即SMAW-(N12)-II-1G-F4。
四、(A、B类焊缝)焊接顺序:
1.基层碳钢内焊缝焊接;
2.在基层外进行清根和打磨;
3.基层外焊缝焊接;
4.对基层焊缝进行100%RT;
焊道凹陷深度不大于1.5mm,焊缝金属与母材应平缓过渡,不能形成台阶。
对不符合要求的焊缝可以用小直径焊条补焊再用砂轮修磨。
6.基层焊缝和过渡层焊缝焊后应有一定凹陷,以便后面焊接,不然就要砂轮打磨。
7.对于封头拼缝,可按A、B类焊接,复层焊缝焊完后只进行100%PT,在封头成型后再进
行100%RT(即两次100%RT)。
若有要求复合层焊完进行100%RT,则在封头成型后仍必
100%RT)。
须进行100%RT(即三次。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工艺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研究【摘要】不锈钢复材的厚度一般在3-6mm,而基材的厚度则可能根据需要确定为10以上的任意厚度。
由于不锈钢复合板存在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两种材质,所以焊接过程中除了考虑到珠光体基材的接头性能和奥氏体复材的性能要求外,还存在着异种钢的焊接问题。
因此在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过程中同时具有珠光体钢、奥氏体钢和异种钢的焊接特点,并且由于特殊的用途及散热情况和应力状态的影响复合板的焊接还具有他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不锈钢;技术;焊接1.特点分析不锈钢复合钢板通常是由较厚的珠光体钢做基层和较薄的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以及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复合而成。
覆层为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具有比较高的耐蚀性。
当水中含有氯离子时,这类钢比马氏体型不锈钢抗点腐蚀能力较好,双相不锈钢的点腐蚀倾向比纯奥氏体不锈钢大,这是因为两种组织电位不同所致。
铬(cr)、钼(mo)含量较高的不锈钢耐蚀性较好,这些元素既加强了钝化膜,又抑止产生点蚀,特别是钼元素是抑止点蚀溶解的合金元素。
铁素体不锈钢抗应力腐蚀能力强于奥氏体不锈钢。
而奥氏体不锈钢在水工金属结构中使用最为广泛。
覆层为马氏体不锈钢、半铁素体不锈钢以及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主要用于硬度、强度要求高,具有耐磨性要求的地方,但是水中含有氯离子或水中的ph值偏小的水域慎用。
不锈钢覆层较珠光体钢基层具有不同的金相组织、低的热导率、高的电阻和较大的热膨胀系数等,还存在熔点、比热容、电磁性的差异。
由于不锈钢复合钢板覆层和基层存在交界线,所以焊接时存在基层、过渡层和覆层等焊接特点之分,针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焊接方法、焊接热输入、焊接材料等。
而不锈钢在做焊后消应热处理时,要注意避开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危险区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危险温度为400℃~600℃,而奥氏体系不锈钢则为450℃~850℃。
所以要尽量避开危险区温度加热或不能在该区段停留时间过长。
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

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不锈复合钢板是一种以碳钢为基体单面或双面整体连续地包覆0.1-20mm 不锈钢的两种金属高效节能资料。
其由较厚的珠光体钢(基层)和较薄的不锈钢(复层)复合轧制而成,基层多为碳钢或低合金钢,复层多为1CR18Ni9Ti 、Cr18Ni12Mo2Ti 、Cr23Ni28Mo3Cu3Ti 等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知足耐蚀性能等要求。
不锈钢复层往常是在容器里层,厚度一般只占总厚度的 10%~20%。
一、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性不锈复合钢板基层和复层交界处的焊接属异种钢焊接,其焊接性主要取决于基层和复层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接头形式及填补金属种类。
焊接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与不锈钢的复合钢板时,简单产生高温结晶裂纹、延缓裂纹和脆化问题。
复合钢板焊接时,基层和复层应分开各自进行焊接,焊接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层与复层交接处的过渡层焊接。
1、奥氏系统复合钢板的焊接性(1)焊缝简单产生结晶裂纹:结晶裂纹是热裂纹的一种形式。
焊缝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到固相线邻近的高温时,液态晶界在焊策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纹。
(2)热影响区简单产生液化裂纹:复合钢焊接时,奥氏体钢热影响区因为受焊接热循环影响,低熔点杂质被融化,在焊策应力作用下产生液化裂纹。
2、铁素系统复合钢板的焊接性(1)焊缝简单产生结晶裂纹:焊接铁素体复合钢板时,焊缝金属产生结晶裂纹的原由、防备举措与焊接奥氏体复合钢板时同样。
(2)焊接接头易产生延缓裂纹:延缓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室温并在一准时间后才出现的焊接冷裂纹,多产生在热影响区。
焊接铁素系统复合钢板产生延缓裂纹的影响要素有焊接接头区出现脆硬组织;焊缝金属中有显然的扩散氢齐集;焊接接头刚度大;有显然的焊接应力。
二、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规程(一)焊接资料的选择1、焊接资料采纳原则(1)复层资料的采纳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资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2)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 25%Cr-13%Ni型或 25%Cr-20%Ni型以增补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纳25%-13%Ni-Mo型焊条。
不锈钢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及焊接方法

不锈钢复合板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热轧法生产不锈钢复合钢板:以碳钢基板和不锈钢板处于物理纯净状态,在高度真空条件下进行轧制而成。
在轧制过程中两种金属扩散实现冶金结合。
当然为了提高复合界面的润湿效果,提高结合强度,在界面的物理化学处理方面还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二、爆炸法生产复合钢板:将不锈钢板重叠置于碳钢基板上,不锈钢板和碳钢基板之间用垫子间隔出一定的距离。
不锈钢板上面平铺炸药,炸药爆炸的能量,使不锈钢板高速撞击碳钢基板,产生高温高压使两种材料的界面实现固相焊接。
焊接工艺作者:陆汉惠(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江门)关键词: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性;焊接工艺;工艺评定中图分类号:TG444.1 文献标识码:B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是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较广的设备,既有不锈钢较强的耐腐蚀性,又有普通钢的经济性。
但其制造及焊接工艺较复杂,特别是对过渡层及复层的焊接质量要求很高。
1999年4月,我公司承接了某化工厂10台常压塔的生产任务,其主体材质是24mm+3mm的16MnR+316L。
对其工艺进行探讨,通过查阅许多有关资料及试验,确定了不锈钢复合钢板容器的制造及焊接工艺。
1 焊接性分析16MnR+316L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复层为316L,属奥氏体不锈钢,基层为16MnR,属碳锰低合金钢,其焊接工艺较简单。
而16MnR+316L的焊接工艺难点是16MnR和316L过渡层和316L不锈钢的焊接。
316L不锈钢焊接时,易发生HAZ敏化区晶间腐蚀,对于316L,发生敏化区间井非在平衡加热时的450—85O℃,而是有一个过热度,可达600-1000℃。
因为焊接过程是一个快速加热和冷却的过程,而铬碳化合物沉淀是一个扩散过程,为足够扩散需要一定的“过热度”,其焊接工艺应采用快速过程。
以减少处于敏化区加热的时间。
所以焊接过渡层应用小热输入、反极性、直线运条和多层多道焊。
316L的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大,热量不易散失,很容易形成所需尺寸的熔地,而旦在自由状态下,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规范。
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
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平焊对接时焊条直径的选择件用细焊条。
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
如表4-3所示:焊条直径的选择(mm)4-3 表13 ~12 ≥工件厚度 2 3 4~7 85.8 ~~2.0 2.53.2 3.2~4.0 4.0~5.0 4.0焊条直径 1.6~.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2金属熔化快,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电流过大,易产生未焊透、电流过小,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
确定焊接电流时,应考虑到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是焊条直径。
一般,细焊条选小电流,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的关系可由下列经验公式粗焊条选大电流。
焊接低碳钢时,确定:( 4-3 ) d )~(I=3060 ),)。
d为焊条直径(mmAI 式中:为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是指焊条沿焊缝长度方向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它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
焊速过快,易产生焊缝的熔深浅、熔宽小及未焊透等缺陷;焊速过慢,焊缝熔深、熔宽增加,特别是薄件易烧穿。
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一般在保证焊透且尽量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值,原则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施焊,以提高生产率。
.手工电弧焊重要的工艺及参数.焊条直径主要依据焊件的厚度,焊接位置,焊道层数及接头形式来决定。
焊1接件厚度较大时,选用较大直径焊条。
平焊时,可采用较大电流焊接。
焊条直径焊条直径也相应小些。
立焊或仰焊时,因焊接电流比平焊小,横焊、也相应选大。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

WELD ING PROCED URE OF STAINL ESS STEEL CLAD PLATE
Hebi Xinda Chemical Machinery Co . ,Lt d Zheng Jianxi , Zhang Lianbao , He Huil ing Heb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uo Chuanf u
参考文献
1 周振丰 ,张文钺. 焊接冶金与金属焊接性. 北京 :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1988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 焊接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 1992
3 张立新 ,周天锡. 中国化工装备. 复合钢板加工中常见裂纹 及解决方法探讨 ,2003 (3)
4 SH/ T3527 —1999. 石油化工不锈复合钢板焊接规程. 5 HG20583 —1998. 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 he welding characteristic of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 , and summarized t hree factors t hat were welding groove , welding materials and parameter , welding sequence. The practice proved t hat t he welding quality of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 was very steady if following t he welding points.
·30 ·
焊接 2005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规程
1、使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复板为304不锈钢,基板为碳钢(Q345R)的焊接。
2、焊接材料的选择
a、复板用A102焊条。
b、过渡层用A302或A307焊条。
c、基层板用J506焊条。
3、焊前准备
3.1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
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3.2 坡口加工及检查
a.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照图1-1。
不锈钢复合板双面焊接的焊接顺序如图1-2.
b.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作。
c.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
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方法开制
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3.3焊前清理
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3.4焊件装配
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
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
手弧
焊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4-1
表3.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
c.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d.复层一侧附件的焊接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要求复层测附件焊在基层
金属上时,应先将复层部分剥开,采用过渡层焊条将不锈钢托架焊在基层壳体上,焊缝表面采用与焊复层相同的焊条进行焊接。
4、焊接
4.1焊接方法
基层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复层和过度层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
4.2 焊接程序
焊接宜先焊基层,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复层(如图1-2所示)。
当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先焊复层,再焊过渡层和基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复合板厚度小于10mm,基层的焊接可直接选用与过渡层相同的焊接材料,如果复合板厚度大于10mm,这时可适当加大过渡层的焊接厚度(过渡层的焊接厚度应大于或等于5mm),最后碳钢焊接基层。
图1-1 坡口形式
1 2 3
4 5 6
图1-2 不锈钢复合板双面焊接的焊接顺序示意图
a.基层的焊接
焊接基层焊道不得触及和熔化复材,先焊基材时,其焊道根部或表面,应距复合界面1-2mm。
焊缝余高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b.过渡层的焊接
焊接过渡层时,要在保证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基材金属的熔入量降低熔合比。
为此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或焊丝以及较小的焊接线能量。
过渡层的厚度应不小于2mm。
c.复层的焊接
在焊接复层时,要注意保护复层的表面,防止焊接飞溅物损伤复层表面,不得在复层表面随意引弧、焊接卡兰、吊环以及临时支架等。
复层焊缝表面应尽可能与复层表面保持平整、光顺。
对接焊缝余高不大于1.5mm
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