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品势太极一到八章图解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跆拳道品势基础内容及重点

跆拳道品势基础内容及重点

级位品势1-8章中出现的动作数量统计(单位:个,没有动作时填写“/”)
规定品势中要注意的重点:
1.太极五章和太白侧踢时,手和腿平行;
2.太极五章及高丽品势手不要抱拳(拳掌对接);
3.鹤立步脚自然放松;
4.视线跟随行进方向;
5.三七步转弓步前脚要产生位移;
6.高丽侧踢前交叉步两脚不要大于一脚(会被认定为上步动作);
7.太极六章的横踢动作及太极八章的二段前踢(第一个)时,移动距离应为一个弓步;
8.前行步(走步)两脚间的前后距离为一脚;
9.三七步的两脚距离共一个半脚掌的距离;
10.弓步前脚脚尖至后脚跟的长度为四个至四个半脚掌距离;
11.选手呼吸声不要过大;
12.太极6章最后一个品动作不发声;
13.侧踢时拳不要撑在腰间。

最高水平的跆拳道技术,是指用力量又快又准确地击打目标。

有些技术力量不重要但速度重要,某些
情况下准确性和平衡会成为更重要的变数。

总体来说,跆拳道技术动作中重要的核心要素是力量、速度、准确以及平衡。

跆拳道规定品势“八秒”的慢动作为:。

跆拳道品势太极一至八章

跆拳道品势太极一至八章

太极一章具有八卦中的「干」之意。

干则具有宇宙万物根源之太初之意。

换言之,太极一章可视为跆拳道招式的根源。

一、←前行步下防,正拳(左右各一次)二、↑弓箭步下防,正拳三、→前行步外腕內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四、↑弓箭步下防,正拳五、←前行步頭防,前踢,正拳(左右各一次)六、↓(左手左腳)弓箭步下防,跨弓步正拳。

太极二章具有八卦中的「兑」之意。

兑则具有内刚外柔之意。

一、←前行步下防,弓箭步正拳(左右各一次)二、↑前行步外腕內防二次三、←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上端正拳(左右各一次)四、↑前行步頭防二次五、→前行步外腕內防(左右各一次)六、↓前行步下防,前踢,正拳七、↓前踢,正拳,前踢,正拳。

太极三章具有八卦中的「离」之意。

离则具有热而明亮如火之意。

因此,太极三章招式的动作,充满活力。

由下段封挡、前踢、直拳、手刀攻击、手刀接招等多种技法所构成。

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次)二、↑前行步手刀內砍二次三、←三七步單手刀側防,跨弓步正拳(左右各一次)四、↑前行步外腕內防二次五、→右腳不動,後轉回到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六、↓前行步下防,正拳(重覆一次)七、↓前行步前踢,下防,正拳。

(重覆一次)太极四章具有八卦中的「震」之意。

震则指具有浩然正气,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之意。

一、←三七步雙手刀胸前防禦,弓步縱貫手刀攻擊(左右各一次)二、↑弓步雙手刀上架內砍,前踢,正拳,側踢二次,三七步雙手刀胸前防禦(前腳不動,轉側),三、→三七步單外腕側防,前踢,外腕內防(左右各一次)四、↓弓步雙手刀上架內砍,前踢,逆拳五、→轉左前行步外腕內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六、↓轉左弓箭步外腕內防,正拳二次。

(重覆一次)太极五章具有八卦中的「巽」之意。

巽,即风之意。

风又分为微风与强风。

微风表示静谧,而强风则表示威猛之势。

一、←弓箭步下防,柔拳攻擊(左右各一次)二、↑弓箭步外腕內防二次,前踢,逆拳,外腕內防(重覆一次),弓箭步逆拳三、→三七步單手刀胸前防禦,跨弓步手肘攻擊(左右各一次)四、↓弓箭步下防,外腕內防,前踢下防,外腕內防五、→弓箭步頭部防禦,側踢,弓步抱頭攻擊(左右各一次)六、↓弓箭步下防,外腕內防,前踢,滑步逆拳。

跆拳道品势含义及基本动作名称

跆拳道品势含义及基本动作名称

冲拳
27
前踢
弓步
内格挡
仰拳上击
跳前踢 前交叉步
半山防御
肘横击
虎步
双手刀 扺掌
双手拳下防
背拳
内格挡
背拳
含义 巽卦
太极五章
太极五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巽”,指风,威风与安静。是可
以调节力量强弱的留恋阶段。新的动作包括下锤拳、肘横击、侧踢
的同时垂拳侧击、肘掌对击。站姿是后交叉步和左右立步站姿。
品数 腿法
步法
基本动作 防御动作
攻击动作
左立步
前踢 20
侧踢
右立步 弓步 三七步
后交叉步
下格挡 内格挡 外手刀 上格挡
下格挡 内格挡 上格挡
中拳
含义 兑卦
太极二章
太极二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兑”,指外柔内刚。修炼太极二
章可以完成基本挡和踢得动作。新的动作包括上位直拳和前踢。修
炼太极二章是以进一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目标,特别是对身体重心
的起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品数
腿法
步法
基本动作 防御动作
攻击动作
走步
18
前踢
弓步
下格挡 内格挡 上格挡
含义 震卦
太极四章
太极四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震”,指雷,威严和力量。太极
四章中上位的技术动作和准备实战前的各种动作及站势比较多。新
的动作包括双手刀格挡、燕子手刀颈部攻击、手刀刺击、中外格挡、
背拳前击、腿法是侧踢等
品数 腿法
步法
基本动作 防御动作
攻击动作
走步
双手刀
手刀刺击
20
侧踢
弓步
外格挡
燕子手刀
三七步
下垂拳 背拳 垂拳侧击 肘横击 肘掌对击

跆拳道品势

跆拳道品势

太极一章有18个动作,太极二章有18个动作,太极三章有20动作,太极四章有20个动作,太极五章有20个动作,太极六章有23个动作,太极七章有25个动作,太极八章有24个动作。

太极一章:一、 ← 前行步下防,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 弓箭步下防,正拳三、 → 前行步外腕内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 弓箭步下防,正拳五、 ← 前行步头防,前踢,正拳(左右各一次)六、 ↓ (左手左脚)弓箭步下防,跨弓步正拳。

太极二章 :一、← 前行步下防,弓箭步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三、←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上端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头防二次五、→ 前行步外腕内防(左右各一次)六、↓ 前行步下防,前踢,正拳七、↓ 前踢,正拳,前踢,正拳。

太极三章 :一、←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手刀内砍二次三、← 三七步单手刀侧防,跨弓步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五、→ 右脚不动,後转回到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六、↓ 前行步下防,正拳(重覆一次)七、↓ 前行步前踢,下防,正拳。

(重覆一次)太极四章 :一、← 三七步双手刀胸前防御,弓步纵贯手刀攻击(左右各一次)二、↑ 弓步双手刀上架内砍,前踢,正拳,侧踢二次,三七步双手刀胸前防御(前脚不动,转侧),三、→ 三七步单外腕侧防,前踢,外腕内防(左右各一次)四、↓ 弓步双手刀上架内砍,前踢,逆拳五、→ 转左前行步外腕内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六、↓ 转左弓箭步外腕内防,正拳二次。

(重覆一次)太极五章 :一、← 弓箭步下防,柔拳攻击(左右各一次)二、↑ 弓箭步外腕内防二次,前踢,逆拳,外腕内防(重覆一次),弓箭步逆拳三、→ 三七步单手刀胸前防御,跨弓步手肘攻击(左右各一次)四、↓ 弓箭步下防,外腕内防,前踢下防,外腕内防五、→ 弓箭步头部防御,侧踢,弓步抱头攻击(左右各一次)六、↓ 弓箭步下防,外腕内防,前踢,滑步逆拳。

跆拳道-品势

跆拳道-品势

品势一、太极品势说明1.型义太极所指的是宇宙生成的原理和人类生活的规范。

太极本身与无极和两仪共存,围绕太极的是无极,红半部和蓝半部是两仪。

太极是光、是宇宙世界和人生统一的中心体,无极是力量、是生命的源泉,两仪表示宇宙和人生发展的标志,是阴阳、强弱、物质和反物质等对称的两者反复相生相克的自然现象。

八卦和太极一同,秩序并然地运行,八卦中的“—”是阳、“——”是阴,生成发展宇宙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协调。

太极与无极和两仪在韩民族的“三一神话”中说到,它们既是三也是一。

2.太极品势太极品势包含太极深奥的思想和意义,指定为跆拳道入门初期的有极者品势。

以品势线和姿势不变化的跆拳道基本思想为背景,以太极的一元思想为基干,把八卦中每一卦安排为一品势,加深跆拳道精神思想和技术的内涵。

准备姿势为基本准备姿势,以力量源泉的下半身为中心,左右用拳发力的姿势。

二、品势概述A.品势的由来跆拳道品势原来是单一的攻击和防御的手段构成的原始武术,因为人来智慧发达、社会组织化、格斗层次提高发展成集体共同对敌现象,并在其中形成了现在的品势。

传授给集体成员的技术和武艺从无秩序和复杂的技术逐渐地整合和统一。

原始形态的品势通过实战逐渐的发展以及增加医学因素,经长期的体系化过程完成了品势的形态。

骑马民族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上古时代,品势的修习层为武人,有文献记载和遗迹出现的最初的品势形态是公元1世纪的强盛的古代国家高句丽。

B.品势的定义品势的每个型都是以为生存而进行的实战技术为依据而创作的,它是为精神修养和身体健康而制作的科学化技术结晶。

从技术角度来看,品势即跆拳道,基本动作是品势动作的基础,对练是品势的实际应用。

跆拳道精神并不存在于文字表达的象征性、抽象精神哲学里面,而是通过品势来寻求行为模式。

C.品势的定义品势是将击打和防御的技术体现在规定的形式(套路)里面,使其能够自身修炼的动作。

品势是将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动作连贯修炼来提高对练技术和动作应用能力。

跆拳道品势太极1--8章动作分解图和步骤

跆拳道品势太极1--8章动作分解图和步骤

太极一章太极一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乾]的意思,因为[乾]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以太极一章也是跆拳道品势的根本。

品势演武路线图【准备姿势】站于A方向位置(见太极一章演武线图,以下文中字母,均参见相应的演武线图),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握拳屈臂于腹前,拳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1.左转身体,左脚向B方向(简称B,以下同)成左前探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脚向B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击中段),左拳收回腰侧。

3.身体右转180度,右脚向H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臂下截(防右下段)。

,4.左脚向H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攻击中段)。

5.身体左传90度,左脚向E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屈肘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后收腰侧。

6.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7.左脚不动,右脚向G移步成右前探步,身体右转,左臂外格(防左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后收腰侧。

8.左脚向G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9.身体向C转180度,左脚向C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左拳前冲拳(防中段)。

10.右脚向C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1.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E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上抬至左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2.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3.身体左转,左脚向D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屈肘上架(防左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4.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5.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F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上架(防右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6.上提重心,右脚跟稍提,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

左腿下落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7.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弓步,左臂屈肘上抬至右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跆拳道太极一到八章图

跆拳道太极一到八章图

跆拳道套路动作解析+太极1章到8章图解【跆拳道精神和宣言】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忠孝节义勇事事杀事临国亲生友战以以有以不忠孝择信退1、我遵守跆拳道精神。

2、我尊敬师范和前辈。

3、我决不乱用跆拳道。

4、我要成为自由与正义的使者。

5、我要创造更加和平的社会。

高丽:高丽人是跆拳道的宗主国,再混合韩国精神,而后用动作表现出来的,既高丽品式。

此高丽型之练习进行线路乃采「士」字型,随着动作之演变,展现出我民族之各种悠美姿势形态,且含有精巧奥妙之技术。

这一型所表现的,乃混合先人之精神,将节度和缓慢性,表现无遗。

金刚:金刚在智、德方面非常坚固,拥有不致受外部强烈攻击,而遭受伤害的力量在庆州石窟庵入口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和天下,表露出霸王举鼎的金刚山威容,且将其雄状无比之气势,溶入了金刚型之中。

本修习进行线是成「山」字型,此型哂昧撕芏喟酝跖e鼎(山形防御)的动作,虽然显得呆板,但变化无常,且为了展现其强烈的节度而采用了左掌前击等的动作。

太白:檀君的开国神话令我们忘不了,与我们骨肉相连,也是我们精神的根源,太白是我们历史传统的开端,「太白」亦称火山,此是源自于太阳之咿D演变而来的。

光明之处,亦表示神圣及广被雄姿,此间接的将白头山之精神表现出来。

白头山是我民族之胎盘,血脉更象征我民族之精神。

修习之进行线是「工」字型,包含着天、地、人的开国神话的意义,身体的动作,采用很多左外腕上架右内腕侧防等防御身体之动作。

此太白型的要点,在于敏捷的速度,更将太白的宏伟雄丽的思想,精神肉体合而为一。

平原:人类是由原始生活,慢慢演进开化的,为了找寻食物,由山上发展到平原,大平原给予人类食物且改变了生活环境,更唤起了人类的和平共存及支配的欲望。

所谓平原,乃是由地球表面之四周廷伸到至广至远,是象征和平的创造神的伟大杰作。

平原形是以光滑无限且象征和平的平原为根据,混合着地心力,再借着动作表现出来的。

修习之进行线,选用意味着无限平原的「一」字,其动作,以平原为背景,多采用交叉步及金刚防御。

(完整版)品势基本动作及寓意

(完整版)品势基本动作及寓意
太极一章指的是八卦的乾,乾指的是天和太阳。就像乾是万物根源的开始,这是跆拳道 第一场品式。姿势由最简单的自然站立,动作由基本的下端防御、中端防御、中端攻击 、前踢等组成。是跆拳道九级修炼的品势。
品势
太极1场 (18个动作)
腿法 ⑦前踢
姿势 基本准备姿势 ①走步 ②弓步
基本姿势 防御
③下端防御 ④中端防御 ⑥上端防御
、背拳脸部外端攻击、磨盘手等。品势线为“工”。品势的动作主要由中端防御和攻击 构成。“工”表示天地人。
品势
腿法
姿势
基本姿势 防御
攻击
太白 (26个动作)
前踢 侧踢
准备姿势 虎步 弓步 三七步 鹤立姿势 并脚站立
手刀下端拨开防 燕子手颈部攻击

肘部中端攻击
金刚中端防御 背拳外侧攻击
手刀中端防御 *小磨石(手刀
品势
腿法
姿势
基本姿势 防御
攻击
①中端攻击两次
太极4场 (20个动作)
⑤侧踢
基本准备姿势 ⑧三七步 ⑨弓步 ⑩走步
①手刀中端防御 ②压防中端防御 ⑥中端外腕防御
中端正拳攻击 ④单手刀燕子式 颈部攻击 ⑦背拳前击
③立贯手攻击 太极5章指八卦的巽。巽表示风,随着风的大小,既有强烈也有平静的含义。这个阶段可
品势
太极3场 (20个动作)
腿法 前踢
姿势 基本准备姿势 ⑥走步 ⑦弓步 ③三七步
基本姿势
防御
攻击
⑤下端防御
①中端攻击两次
④单手刀中端侧 中端正拳攻击

②单手刀燕子式
中端防御
颈部
太极4章指的是震,就是雷;表示庞大的力量和威严。要像个蓝色带的品势,有着很多高 难度技术和动作。新动作是手刀中端防御、立贯手攻击、燕子手颈部攻击、侧踢、外腕 中端防御、背拳上端攻击,还有特殊的滑步。特征是有很多适用于实战的各种动作和后 曲步。是跆拳道六级的修炼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跆拳道品势太极一到
八章图解
跆拳道品势
----太极一到八章图解太级一章
太极一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乾]的意思,因为[乾]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以太极一章也是跆拳道品势的根本。

太级二章
太极二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兑]的意思,[兑]的含义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太级三章
太极三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离]的意思。

[离]的含义为如火一般的明亮。

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活跃性。

太级四章
太极四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震]的意思。

[震]的含义就是要时刻有着警备及虔诚的态度。

因为套路中的动作难度比较大,所以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太级五章
太极五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巽]的意思。

[巽]的含义为风,因此表现时要注意如风一般越演越烈的精神。

由动作刚开始时的单调沉静至渐渐强烈。

太级六章
太极六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坎]的意思。

[坎]的含义是象水一般的柔软。

套路的表现应以柔为重点,突出万物生长以水为育的真理。

太级七章
太极七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艮]的意思。

[艮]的含义是山。

套路的表现应包含山一般厚重的力度,并注意动作的节奏。

太极七章的技术动作比较多样化,与前几章比较难度较大。

太级八章
太极八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坤]的意思。

[坤]的含义是大地。

大地为万物之源,因此太极八章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在习级中最后的过程。

由于学习者对各技术动作均已熟练,所以表现时反而减去了重复的动作,动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太极八章之后还有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地跆,天拳,汉水,一如。

고려(高丽)高丽人是跆拳道的宗主国,再混合韩国精神,而后用动作表现出来的,既高丽品势。

此高丽型之练习进行线路乃采「士」字型,随着动作之演变,展现出朝鲜民族之各种悠美姿势形态,且含有精巧奥妙之技术。

这一型所表现的,乃混合先人之精神,将节度和缓慢性,表现无遗。

금강(金刚)金刚在智、德方面非常坚固,拥有不致受外部强烈攻击,而遭受伤害的力量,在庆州石窟庵入口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和天下,表露出霸王举鼎的金刚山威容,且将其雄状无比之气势,溶入了金刚型之中。

本修习进行线是成「山」字型,此型运用了很多霸王举鼎(山形防御)的动作,虽然显得呆板,但变化无常,且为了展现其强烈的节度而采用了左掌前击等的动作。

태백(太白)“檀君的开国神话令我们忘不了,与我们骨肉相连,也是我们精神的根源,太白是我们历史传统的开端”。

「太白」亦称火山,此是源自于太阳之运转演变而来的。

光明之处,亦表示神圣及广被雄姿,此间接的将白头山之精神表现出来。

白头山是朝鲜民族之胎盘,血脉更象征朝鲜民族之精神。

修习之进行线是「工」字型,包含着天、地、人的开国神话的意义,身体的动作,采用很多左外腕上架右内腕侧防等防御身体之动作。

此太白型的要点,在于敏捷的速度,更将太白的宏伟雄丽的思想,精神肉体合而为一。

평원(平原)人类是由原始生活,慢慢演进开化的,为了找寻食物,由山上发展到平原,大平原给予人类食物且改变了生活环境,更唤起了人类的和平共存及支配的欲望。

所谓平原,乃是由地球表面之四周廷伸到至广至远,是象征和平的创造神的伟大大杰作。

平原型是以光滑无限且象征和平的平原为根据,混合着地心力,再借着动作表现出来的。

修习之进行线,选用意味着无限平原的「一」字,其动作,以平原为背景,多采用交叉步及金刚防御。

平原型之重点,是表现力量的缓慢性及柔软性,将平原之广大无边之思想表露无遗。

십진(十进)由原始信仰中演变出来的十长生,即云、山、水、石、木、月、草、龟、鹤、鹿。

所谓十进,即如同十、百、千、万,慢慢延伸的数字,将动作亦要求至无限度变化的境界。

修习进行线采取了「十」字线辅手内腕侧防应用甚多。

十进型之重点,是参合了缓慢性及节度,加强了变化多端的动作的安稳性。

将身体之肌肉、神经松懈且协调,再使十长生及十进法运用一致,即十进型。

지태(地跆)所有生物,介于天地之间,生存成长、死亡,而使季节发生变化的风,亦形成消来灭于天地之间。

地跆即上天给予我们的最大的生活处理及安息处。

地跆型运用大地的奥妙再以动作表现出来。

修练之进行线是采用由地表指向天地的字形,地跆型之动作,大多是用手来作防御。

地跆型之重点,在于将力量缓慢地加于动作上,再参入地跆的雄大保佑的精神而成的。

천권(天拳)上天是万物之根源,修身之基点,天下之事物最终的完成者。

天拳即人类所尊崇的创造万物之神,其看顾人类较软弱无能的心思及那份奥妙,实在是无以言喻的。

天拳型含有上天无限方大,奥妙的思想,修练进行线,采由地表仰望上天的型动作之中亦含很多如同老鹰向下俯冲的展翅式。

天拳之重点在于劲力之缓慢性及节度之敏捷性溶入天拳之广大无边的思想中。

한수(汉水)水是维持万物生命的根源,即无颜色又无味道,用手去波动力量小,会产生小小的涟漪,但将这些力量融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一滴水,一滴水的慢慢融合在一起,终会成为一条河,这种积小成多,滴水成河的直理是我们人类所要学习运用的。

虽然,水是即不能切断,又不能竖立的柔软性物质,但其可借着容器之大小,表现出不同的形状。

而跆拳道的精神,与水之适应能力极为类似。

汉水型之修练进行路线,采用「水」之型,汉水型之重点虽采取水之柔软性,但柔带刚是此型之特点。

일여(一如)新罗时候有一位高僧元晓说:「必生则种种法生,必灭则骷体不二」。

「神所告诫人类的三界,唯有心存而已,如何能忌得了」。

所以他的思想学说,即「一则一如」。

一如:是使身体和精神合而为一之意思。

一则:即「唯一的意思,亦即不论点、线、面」都能合而为一。

一如型是采用一如的奥妙原理,使动作和精神合而为一。

修练进行行线采取象征佛教的字型,动作以金刚防御为主旨。

一如型的重点,是融合等尺性和平衡性将身体和精神合而为一的完理,达到最高境界,即一如的思想学说。

跆拳道品势标准之步型
1、并步(立正)MOA-SEOGI
双脚内侧完全并拢。

2、平行步(准备)NARANHI-SEOGI
双脚平行开立(以开左脚为主),左右脚距离为一脚掌宽度。

3、前行步AP-SEOGI
前脚脚尖指向正前方,后脚向外约20度左右(15~30间);前后脚宽度为一脚掌距离(以自身脚掌大小为标准量度,下同),左右脚宽度为一立掌,双腿自然伸直。

4、马步JOONCHOM-SEOGI
左右脚平行相对,左右脚间距离为两脚掌宽度,下蹲以双膝尖与双脚尖对准平齐为标准。

5、弓步AP-KU-BI
前脚脚尖指向正前方,后脚向外约20度左右(15~30间);前后脚宽度为三脚掌距离,左右脚宽度为一拳距离。

前腿曲度为膝尖与脚尖平齐,后腿自然伸直。

6、三七步DWIT-KU-BI
双脚方向为90度,前后脚之间距离为一脚掌半的宽度,后腿(重心脚)下蹲与马步相同,前腿以膝盖与足跟垂直为准。

7、虎步BEOM-SEOGI
左右脚距离为一立掌宽度,前后脚宽度最大为一立掌,前脚跟抬起,前脚掌完全贴地,后腿曲度与马步同。

8、交叉步OREUN-KU-BI
双腿交叉后,一脚全着地,另一脚前脚掌着地,双脚方向约为90度。

双腿下蹲,双膝间宽度为一拳距离。

9、独立步OREUN-HAKDARI
支撑腿微曲,另一腿提起,脚自然勾直贴于支撑腿膝关节位。

针对现有跆拳道套路结构过于简单,观赏性不强国技院去年推出了新的一系列竞技品势。

现在我手上没有具体资料,只在YOUTUBE上找到了个别相关视频,基本上现在已知的有两套品势。

第一套以空中腿法为主,亦结合了些实战中常能看到的腿法组合,例如开始的腾空侧踢,双飞接跳前踢,后来的横踢+旋风踢+后摆,转身跳后踢...基本上把一些实战中常用的高阶腿法都涵括了,动作潇洒华丽,对表演者的技术以及柔韧性要求很高,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好的观赏性。

第二套以拳法格挡为主,加入一些基本腿法,看了下动作应该是模拟了面对多人实战时的场景,对四个方向的防御非常严密,估计比较适合一些年纪稍大的练习者练习。

虽然这将不会作为跆拳道晋级考试的必考品势,但在表演或者平时练习时都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跆拳道品势的五个阶段
品势通过练习,有五个阶段。

注意顺序哦。

看看你在哪个阶段。

(一)形态
品势练习的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动作形态,喊声、视线、构成、角度为重点事项,目标是动作的准确性。

(二)含义
了解形态以后的重点阶段为中心、力量的强弱、速度的缓急、呼吸、品势线。

动作的含义、动作和动作连接的含义、整个品势的含义。

(三)实用
了解动作的含义以后才能够将动作用于实战。

(四)消化
用于实战的技术及效果要以自己的体型和速度、力量、爆发力、跆拳道训练重点等来评价和变换,找出最突出最有效的技术使其成为自身的过程。

(五)完成
从消化阶段发展而来,了解跆拳道的真正精神。

完全消化跆拳道技术来综合完成跆拳道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