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对蜜蜂的危害
益生菌在养蜂业上应用现状及展望

益生菌在养蜂业上应用现状及展望韩凯 刘振国 胥保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 271018)摘 要:益生菌是一类在一定剂量下具有益生作用的活的微生物总称,已在动物养殖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促进宿主营养代谢、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并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结构的功能。
益生菌在养蜂生产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表明,蜜蜂肠道微生物紊乱会降低蜜蜂寿命和生产力,对蜜蜂饲喂益生菌产品对提高蜜蜂肠道微生物丰度、改善蜜蜂健康状况具有调节作用。
本文阐述了益生菌在改善蜜蜂肠道健康、促进蜜蜂营养吸收、提高蜂体免疫力方面的作用,对益生菌在养蜂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对益生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益生菌;蜜蜂生产;肠道微生物;应用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probiotics in apicultureHan Kai, Liu Zhenguo, Xu Baohua(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Abstract: Probiotics are a class of microorganisms with probiotic eff ect in certain dose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 eld of animal breeding to promote host nutrient metabolism, improve host health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host intestinal bacteria. Probiotics ar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picultu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isorders of honey bee gut microorganisms reduce bee longevity and productivity, and feeding probiotic products to honey bees has a regulatory eff ect on increasing the abundance of honey bee gut microorganisms and improving health of honeybe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improving intestinal health, promoting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improving immunity of honeybees, and presen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obiotic applications in beekeeping produc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probiotic applications.Key words :probiotics; apiculture production;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 application基金项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项目(编号:LJNY202003);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资金作者简介:韩凯(199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蜜蜂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E-mail:*****************通讯作者:胥保华,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n蜜蜂是典型的社会群居性昆虫,不但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蜂产品,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授粉昆虫,对整个世界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的检测与鉴定

0% . 蕃红花红复染 1 S水 冲洗 , 5 5 , 风干 , 镜检 。芽孢
呈 绿 色 , 体呈红 色 。 菌
20 V 10N . 0 9 o. o 6 5
中国蜂业
A I U T R O C I A PC L U E F H N
2 窒 Q 堕堡壁
主垦 坚些
P J uE F HN R O C IA
20年 第6卷 第5 0 9 0 期
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的检测与鉴定
黑龙 江省 蚕蜂技 术指 导总 站 , 哈尔滨 109 杨劲 松 韩 伟 白红玲 500 摘 要 美洲 幼 虫腐 臭病是 目前 危 害蜜蜂 幼 虫生 长 的主要 细 菌病 , 了控 制其 在蜂 群 间传 播 , 以用药 为 可
内摇动 , 使其混 合 均匀 。再将 样 品放在 9 O℃水浴 中 加 热 6分 钟 , 尽量 杀 死其 他 细菌 的芽孢 和真菌 。然 后 从试 管 中取 8 溶 液 , 在平 板 上 , 3 O 涂 在 7℃恒
构造使得幼虫芽孢杆菌的芽孢具有特别强 的生命 力, 对热 、 学 消毒 剂 等有 极强 的抵抗 力 , 高 温干 化 在 燥等恶劣环境下至少能存活 3 年 。引起美洲幼虫 5 腐臭病的正是幼虫芽孢杆菌这种特殊 的芽孢 , 而不
难 , 以现菌培 养后 的鉴定
培养 基 的选 择对 细 菌培 养 至关 重 要 , 其是 幼 尤
虫芽孢杆菌芽孢的生长比较特殊 , 它需要复杂的营
养 ,在 普通 培 养基 上 不 能萌发 也 不 能形成 芽孢 , 需 要专 用 的培养 基[ 目前 , 2 1 。 幼虫 芽孢 杆菌 的专 用培养 基 主要有 羊 血琼脂 培 养基 、琼脂 培 养基 、 母 葡 萄 J 酵 糖 培养 基 和胡 萝 卜 琼 脂培 养基 。为增 加 培养 基 的 一
蜂蜜中的微生物不合格原因

蜂蜜中的微生物不合格原因
蜂蜜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它以其特有的甘甜口感和保健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有时,不
良的微生物可能存在蜂蜜中,使蜂蜜质量不合格。
微生物在蜂蜜中会造成发育不良、变质等问题,影响蜂蜜的质量和保质期。
蜂蜜中存在的
不合格微生物包括霉菌、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若蜂
蜜中有大量致病菌,会造成食品中毒,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要避免蜂蜜中的微生物不合格,应从源头把控。
一是加强蜂箱消毒和蜜源周围的卫生环境,预防蜂箱内残留的致病菌的污染;二是严格蜂蜜的加工标准,严格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湿度,使蜂蜜在管理过程中保持洁净;三是确保蜂蜜产品有一定的贮存条件,尤其是在温度和湿
度等方面要掌握好;四是严格执行LST HACCP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完善的使用及质量检测
程序,确保蜂蜜中微生物的合格性。
总之,除了外表的检验,从源头预防和控制蜂蜜中的微生物不合格也是重中之重,加强对
加工、消费和销售环节的管理,才能保证蜂蜜中微生物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蜜蜂常见病幼虫病的防治

蜜蜂常见病幼虫病的防治核心提示:美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一种传染力很强、危害很大,一旦发生就很难将其根治的一种毁灭性幼虫病害。
主要症状美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一种传染力很强、危害很大,一旦发生就很难将其根治的一种毁灭性幼虫病害。
主要症状孵化24小时内的幼虫最易感染此病,初期主要症状并不明显,在5日龄~6日龄时症状将明显地显露出来,一般在封盖以后死亡。
患病的幼虫主要表现为,失去正常的白色光泽,并渐渐变成咖啡色,而死亡时则呈褐色和黑色,椎形状。
恶病封盖子的房盖常呈现下陷、湿润及穿孔的特征。
防治方法将土霉素或四环素22.5万左右单位的药剂与0.75克左右的糖浆相混合,每天一次,连续6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天左右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将磺胺噻唑钠2毫升针剂或0.5克片剂与1克糖浆相混合,每天进行一次,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可喂或喷给药剂0.75克左右的糖浆,每天进行一次,连续6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蜂群的管理,对于轻病群,用镊子将腐烂的幼虫夹出,同时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巢房;而对重病群,就应进行更换蜂箱和巢脾,同时将蜂王关闭起来,使巢内出现短暂的断子期,并加强药物治疗。
欧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是使未封盖幼虫致死的一种传播迅速、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病害,其病源为多种细菌,主要是蜂房链球菌,还有蜂房芽孢杆菌、蜜蜂链球菌和蜂房桂杆菌等。
主要症状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感染1日龄~2日龄的幼虫,潜伏期为2天~3天,封盖以前死亡。
死亡的幼虫开始呈苍白色,然后渐渐出现黄色斑点,最后变褐色和黑色。
由于死亡幼虫呈现溶解性腐败,故背线清楚可见,已伸直幼虫的背线为窄条状,弯曲幼虫的背线呈放射状。
防治方法将20万单位的土霉素或四环素与1克的糖浆进行混合,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喂或喷给药剂糖浆0.75克左右,每天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5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将20万单位的链霉素与1克的糖浆进行混合,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喂或喷给药剂糖浆0.75克左右,每天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5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苏云金杆菌解读

精心整理苏云金杆菌解读苏云金杆菌,简称Bt,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1901年由日本细菌学家石渡繁胤首先在受病害的蚕蛾中发现,但是当时没有保存下来。
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Berliner)从德国苏云金省一家面粉厂地中海粉螟上,分离到一种有很强杀虫力的细菌,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胞杆菌。
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的芽孢杆菌。
商品名称作用机理苏云金杆菌杀虫活性物质有二种,一种是晶体和孢子。
它是一种蛋白质(Cry蛋白),当害虫取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中肠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δ-内毒素。
这种毒素使幼虫的中肠麻痹,与中肠细胞膜受体结合,肠道内碱性内含物漏入血腔,孢子和菌体通过被破坏的肠壁进入体腔。
使其呈现中毒症状,食欲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退缓,身体萎缩或卷曲。
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肠壁破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同时芽孢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最终麻痹而死。
还有一种Bt毒素,作用方式是干扰中肠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引起害虫中毒死亡。
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松毛虫、茶毛虫、茶尺蠖、玉米粘虫、豆荚螟、银纹夜蛾等多种害虫。
使用技术1、防治玉米螟,每亩用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拌细沙土3~5公斤,拌匀撒于心叶内。
2、防治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每亩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200~400克,或16000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100—1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雾。
3、防治果树、林木、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茶毛虫、茶尺蠖:每亩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150~20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
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250—300倍液喷雾。
9、防治枣尺蠖,用8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6000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2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
蜜蜂及熊蜂的肠道菌群种类和作用

蜜蜂及熊蜂的肠道菌群种类和作用刘春蕾;王红芳;胥保华【摘要】昆虫的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而且在抵抗病原菌侵袭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宿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蜜蜂及熊蜂肠道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它们与蜂群的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从东、西方蜜蜂及熊蜂肠道菌群的种类、蜜蜂肠道菌群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蜜蜂肠道微生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6(067)012【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蜜蜂;熊蜂;肠道菌群;种类;作用【作者】刘春蕾;王红芳;胥保华【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据调查表明,全球约有1/3的农作物产量依靠授粉昆虫,每年直接源于昆虫授粉创造的经济价值约有150亿美元,约占全球农业生产经济总收入的9.5%[1]。
蜜蜂及熊蜂是世界范围内两种主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作物乃至生态植被的授粉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全球蜂群总量的波动对农作物增产和生态植被的保护均会产生较大影响。
蜜蜂和熊蜂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些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平衡的微生物区系。
它们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而且在一些病原菌侵袭的抵抗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宿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其体内的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出现死亡[2-5]。
例如2006年欧洲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蜂群衰竭失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导致蜜蜂大量死亡而引发的授粉危机[6],人们开始意识到蜜蜂的重要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蜜蜂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因此关于蜜蜂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渐渐增多[7]。
1.1 蜜蜂肠道菌群的种类1.1.1 西方蜜蜂肠道菌群的种类西方蜜蜂是世界上饲养量最大的蜂种,尤其是意大利蜜蜂。
防治农田害虫的生物方法介绍

防治农田害虫的生物方法介绍农田害虫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害虫数量,但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强等问题。
而生物防治方法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手段,正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一、利用天敌防治害虫许多害虫在自然界中都有自己的天敌。
这些天敌包括昆虫、鸟类、两栖动物等。
昆虫类天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例如,瓢虫是蚜虫的天敌。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多种农作物的害虫,它们吸食植物汁液,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而瓢虫的成虫和幼虫都以蚜虫为食。
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上百只蚜虫。
农民可以通过在农田中营造适宜瓢虫生存的环境,如保留一些杂草和野花,来吸引瓢虫定居,从而达到控制蚜虫数量的目的。
寄生蜂也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天敌。
它们会将卵产在害虫的幼虫体内。
随着寄生蜂卵的孵化,幼虫会在害虫体内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例如,赤眼蜂可寄生多种害虫的卵,像玉米螟的卵常常成为赤眼蜂的寄生对象。
在玉米田中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种群数量,减少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
鸟类也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
燕子在空中敏捷地捕捉飞虫,啄木鸟则擅长从树干中啄出害虫。
在农田周围营造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如种植树木、设置鸟巢等,可以吸引鸟类前来觅食害虫。
不过,在利用鸟类防治害虫时,也要注意避免鸟类对农作物造成其他损害,比如有些鸟类可能会啄食成熟的果实。
两栖动物中的青蛙是典型的农田害虫天敌。
青蛙以昆虫为食,其中很多是害虫。
在稻田中,青蛙可以大量捕食稻飞虱、螟虫等害虫。
为了保护青蛙在农田中的生存,要减少农田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青蛙受到毒害,同时保护农田周边的水域和湿地环境,为青蛙提供繁殖和栖息的场所。
二、微生物防治害虫微生物也能在害虫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菌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生物杀虫剂。
它能产生伴孢晶体毒素,这种毒素对多种害虫具有特异性的毒杀作用。
当害虫摄入含有Bt毒素的食物后,毒素会在害虫的肠道内发挥作用,破坏害虫的肠道细胞,导致害虫停止进食并最终死亡。
益生菌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高丽娇1盛利2姬聪慧1*(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2重庆市涪陵区义和街道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8104)摘要益生菌是一类安全、高效、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的有益微生物,具有维持宿主肠道微生物动态平衡、促进宿主营养代谢及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功能。
本文阐述了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介绍了蜜蜂养殖过程中常见益生菌种类,分析了蜜蜂养殖过程中益生菌应用问题,并进行了益生菌应用展望,以期进一步加快益生菌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促进蜜蜂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益生菌;蜜蜂养殖;应用中图分类号S8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1-0173-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1.04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蜜蜂作为自然界理想的授粉昆虫,在生态环境保护、农作物授粉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
目前蜜蜂养殖者对蜜蜂疾病的防控大多依赖抗生素和化学类药物,但是此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蜜蜂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力下降,使病原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残留给蜜蜂养殖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3],甚至蜜蜂的耐药性基因还可遗传。
因此,在蜜蜂养殖过程中亟需寻找绿色、健康的抗生素替代品。
益生菌是一类安全、高效、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的有益微生物,具有维持宿主肠道微生物动态平衡、促进宿主营养物质代谢、提高宿主免疫能力的功能,可以防治宿主消化道疾病,增进机体健康[4]。
本文阐述了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加快益生菌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促进蜜蜂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1益生菌的作用机制1.1维持正常的肠道菌群蜜蜂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健康的肠道菌群在维持蜜蜂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蜜蜂肠道微生物紊乱会降低蜜蜂寿命和生产力,而在蜂群中饲喂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加有益菌数量,提高蜜蜂肠道微生物丰度,改善蜜蜂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