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松鼠对蜜蜂有哪些危害
蜜蜂新鸟害与“鼠”害

蜜蜂新鸟害与“鼠”害徐祖荫;石磊;韦小平;李应;谢江【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9(070)006【总页数】2页(P30-31)【作者】徐祖荫;石磊;韦小平;李应;谢江【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省南山花海中蜂养殖场【正文语种】中文一、新报道的蜜蜂鸟害曾经报道过的蜜蜂鸟害有多种,如蜂虎(包括栗头、绿喉、栗喉、蓝喉等种类,属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蜂虎科Meropidae)、啄木鸟(Picinae)、伯劳(Lanius)、大山雀(Parus)、雨燕(Apodiae)等。
去年和今年,我们在贵州新发现一种啄食蜜蜂很厉害的鸟,属雀形目(Passerifomes),鹎科(Pycnonotidae),短脚鹎属(Ixos),与蜂虎不是一个科,名字叫绿翅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mcclellandii holtii。
该鸟能在空中和蜂箱附近捕食和啄食蜜蜂,在春季气温较低的时期(平均气温低于8℃以下)和雨雾天气(毛雨),常到蜂场附近结群活动,一次有几只到一、二十只不等,由于蜜蜂翅膀被雨淋湿,飞行不灵活,容易被它们捕食。
今年我省息烽、修文、遵义、岑巩及云南楚雄等地的养蜂员均反映蜂场上有此鸟危害。
我们这次除猎获到标本外,还亲自拍到该鸟食蜂的镜头(图1、图2)。
鸟的外形特征(见图3):额至头顶、枕栗褐或棕褐色,羽形尖,先端具显明的白色羽轴纹,到头顶后部白色羽轴纹逐渐不显和消失。
颈浅栗褐色。
背、肩、腰橄榄绿色(指名亚种)、橄榄褐色或灰褐色、微沾橄榄绿色(云南亚种)或橄榄棕色(华南亚种)。
尾橄榄绿色,两翅覆羽橄榄绿色(云南亚种)或橄榄棕色(华南亚种)。
眼灰白色,耳羽、颊锈色或红褐色、颈侧较耳羽稍深。
颏、喉灰色,胸浅棕或灰棕色,从颏至胸有白色纵纹,其余下体棕白色或淡棕黄色,两肋淡灰棕色,尾下覆羽淡黄色,羽缘淡黄或橄榄绿色,翼下覆羽棕白色。
蜜蜂病敌害概况

蜜蜂病敌害概况蜜蜂保护是应用化学方式、物理方式、生物技术及抗虫抗病育种等技术来防治蜜蜂螨害、虫害、病害及其他有害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保护蜂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蜜蜂和其他生物一样,在外界环境不适的情况下,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蒙受各类敌害的侵袭,若与毒品接触则容易发生中毒现象。
这些病害、敌害和迫害,轻者影响到蜜蜂体质和群势,降低蜂产品的产量,重者对蜂群乃至对整个蜂场造成灭顶之灾。
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病害和敌害,影响面更大,损失更重。
因为我国大多数蜂农都是转地放蜂,再加上蜂产品的任意流通、蜂王的长距离邮购等因素,蜜蜂的传染性病害和敌害很容易迅速扩散。
我国蜂业史上曾经历过量次病敌害的流行。
比如,1929—1930年美洲幼虫腐臭病的出现,1957—1960年蜂螨的大猖獗,197l—1973年囊状幼虫病的大暴发,1984—1990年蜜蜂螺原体病的大流行和由病毒引发的爬蜂病大泛滥。
它们曾给我国蜂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广大科技人员和养蜂爱好者也与蜜蜂病敌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并一次次取告捷利,从而积累了无数宝贵经验和丰硕的知识。
蜜蜂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各类病原菌和寄生虫引发的传染性病害;另一类是由各类不良因子引发的病害及毒物引发的中毒现象。
蜜蜂敌害主要有两栖类、昆虫类、鸟类、兽类及其他生物,其危害相对较小。
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发育需通过卵。
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发育期都很短。
不论哪个阶段得了病,再好的医治方式,再好的药物,也会使本阶段的发育受到损害。
特别是一些传染病,来势猛,传播快。
一旦发病则难以根治,损失就更惨重。
因此蜜蜂的病敌害防治工作蜜蜂保护是应用化学方式、物理方式、生物技术及抗虫抗病育种等技术来防治蜜蜂螨害、虫害、病害及其他有害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保护蜂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蜜蜂和其他生物一样,在外界环境不适的情况下,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蒙受各类敌害的侵袭,若与毒品接触则容易发生中毒现象。
这些病害、敌害和迫害,轻者影响到蜜蜂体质和群势,降低蜂产品的产量,重者对蜂群乃至对整个蜂场造成灭顶之灾。
蜜蜂的天敌与捕食者分析

蜜蜂的天敌与捕食者分析蜜蜂是重要的花粉传播者和蜜源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蜜蜂也面临着一些天敌和捕食者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蜜蜂的天敌和捕食者,以及对蜜蜂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蜜蜂的天敌1. 局部昆虫一些昆虫会成为蜜蜂的天敌,如黄蜂、黄姬蜂、食蜜蜂、寄生蜂等。
它们会争夺蜜源、摧毁蜜蜂巢穴或寄生于蜜蜂体内,对蜜蜂种群造成直接威胁。
2. 鸟类某些鸟类,如松鼠、啄木鸟等,也会袭击蜜蜂巢穴或盗取蜜蜂的蜜。
它们通过破坏蜜蜂巢穴来捕食幼虫或蛹,对蜜蜂的繁殖和生存造成威胁。
二、蜜蜂的捕食者1. 蝴蝶和飞蛾一些蝴蝶和飞蛾会以蜜蜂为食。
它们会通过吸食蜜蜂的体液、蜜腺或蜜蜂蛹来获取营养,对蜜蜂种群造成损害。
2. 蜘蛛某些蜘蛛会设下捕网,捕获经过的蜜蜂。
它们利用蜜蜂作为食物源,并通过捕食蜜蜂来维持其自身生存。
三、天敌和捕食者对蜜蜂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1. 种群压力蜜蜂的天敌和捕食者对蜜蜂种群造成压力,可能导致蜜蜂数量减少。
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其他植物的繁殖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态平衡尽管蜜蜂的天敌和捕食者对蜜蜂种群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也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
它们帮助控制蜜蜂种群的增长,防止过度繁殖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3.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蜜蜂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例如,合理使用杀虫剂,减少对蜜蜂的伤害;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蜜源和栖息地,吸引其他昆虫分散天敌和捕食者的注意力。
- 结论蜜蜂的天敌和捕食者是蜜蜂种群所面临的威胁,它们会对蜜蜂的繁殖和生存造成影响。
然而,它们也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一定的平衡作用。
为了保护蜜蜂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可引起蜜蜂中毒植物

02
可引起蜜蜂中毒的植物种类
杜鹃花科植物
总结词
杜鹃花科植物是可引起蜜蜂中毒的常见植物之一,其毒性主要与自身的生物碱有 关。
详细描述
杜鹃花科植物包括多种常绿和落叶的灌木、乔木和藤本植物,如杜鹃花、马醉木 、南烛等。这些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尼古丁等,这些生物碱对蜜蜂等 昆虫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麻痹作用。
重度中毒
蜜蜂出现严重腹泻、身体 颤抖等症状,需要及时治 疗,否则可能导致死亡。
中毒对蜜蜂种群的影响
个体死亡
中毒的蜜蜂可能会出现个 体死亡,特别是重度中毒 的情况下。
种群数量减少
由于个体死亡和生育能力 下降,蜜蜂种群数量会逐 渐减少。
蜂群衰竭
如果中毒症状持续时间较 长或多次发生,蜂群可能 会衰竭,无法维持正常的 生产能力。
该研究分析了不同植物对蜜蜂的毒 性作用,并探讨了中毒症状和诊断 方法。
参考文献3
该研究关注了蜜蜂中毒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并提供了实践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行动迟缓
蜜蜂的行动变得迟缓,飞行困 难,无法正常采集花蜜。
身体颤抖
蜜蜂的腿部或翅膀出现颤抖, 无法保持平衡。
腹泻
蜜蜂开始腹泻,排出黄绿色的 粪便。
中毒对蜜蜂的危害程度
出现食欲减退、行动 迟缓等症状,但不会危及 其生命。
中度中毒
蜜蜂出现身体颤抖、腹泻 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否则可能危及其生命。
石蒜科植物
总结词
石蒜科植物也是可引起蜜蜂中毒的常见植物之一,其毒性主要与自身的生物碱有关。
详细描述
石蒜科植物包括多种常绿和落叶的灌木、乔木和藤本植物,如石蒜、水仙、网球花等。这些植物含有 多种生物碱,如石蒜碱、水仙碱等,这些生物碱对蜜蜂等昆虫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麻痹作用。
蜜蜂的天敌与防御行为研究

蜜蜂的天敌与防御行为研究蜜蜂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昆虫之一,不仅为植物传粉,同时也产出了我们熟悉的蜂蜜。
然而,蜜蜂在其生存过程中也会遭遇到一些天敌。
为了保证蜜蜂的生存和繁衍,它们演化出了一些防御行为来抵御天敌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蜜蜂的主要天敌以及它们的防御行为。
一、蜜蜂的主要天敌1. 黄蜂:黄蜂是蜜蜂的主要天敌之一。
它们属于同一科的昆虫,因此在生态环境中经常发生竞争。
黄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食肉习性,会主动寻找蜜蜂巢穴并洗劫蜜蜂幼虫。
2. 蚂蚁:蚂蚁也是蜜蜂的天敌之一。
蚂蚁通常以蜜蜂巢穴中的蜜蜂幼虫和蜂蜜为食,它们数量众多且行动迅速,对蜜蜂巢穴的破坏性较大。
3. 蜘蛛:蜘蛛对蜜蜂构成威胁的主要是网蜘蛛。
当蜜蜂误飞进蜘蛛的网中时,蜘蛛会迅速袭击并将其捕获。
4. 鸟类:一些鸟类如大斑鸠和食蜜鸟也是蜜蜂的天敌。
它们具有较强的视觉和飞行能力,能够迅速捕食蜜蜂。
二、蜜蜂的防御行为为了抵御天敌的威胁,蜜蜂演化出了一系列的防御行为。
1. 聚集攻击:当蜜蜂察觉到黄蜂或其他入侵者时,会发出警戒信号并迅速聚集起来,组成一个攻击群体。
这些蜜蜂会集中攻击入侵者,用咬、蛰等方式保护巢穴。
2. 巢室防御:蜜蜂巢穴内部有专门的防御巢室,蜜蜂会在巢室的入口处设置一系列复杂的障碍,如蜜蜂狭道、蜜蜂机关等。
这些巢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黄蜂和蚂蚁的入侵。
3. 集体防御:蜜蜂属于社会性昆虫,巢穴中有一只或几只具有特殊化身份的“卫士蜂”,它们负责警戒巢穴周围的安全。
当卫士蜂察觉到威胁时,会发出特定的声音并采取一些特殊的行动,如咬、蛰等,以对抗入侵者。
4. 快速逃离:蜜蜂在面对威胁时会迅速飞离,以避免被捕食者捕获。
蜜蜂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和灵活的机动性,使其能够迅速逃离危险区域。
总结:蜜蜂作为重要的传粉昆虫,在其生存过程中必须面对多种天敌的威胁。
为了保证自身和巢穴的安全,蜜蜂演化出了一系列的防御行为。
这些防御行为包括聚集攻击、巢室防御、集体防御和快速逃离等。
中华蜜蜂敌害有哪些?中蜂主要敌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中华蜜蜂敌害有哪些?中蜂主要敌害的防治方法介绍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蜜蜂品种,也是农村常见的养殖项目,有着较高的养殖价值。
而在中华蜜蜂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敌害侵扰,主要有巢虫、胡蜂和蚂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蜂的蜂群群势。
那么,中华蜜蜂敌害有哪些?现将中蜂主要敌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巢虫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华蜜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蛀食巢脾。
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产生“白头蛹”,蜂群大量逃亡(34%)或大批封盖蛹死亡。
防治方法:①加强蜂群管理。
饲养强群,即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
选用优质蜂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②杀除虫卵法。
在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次年3月初至4月初,对蜂场进行全面清扫,彻底清扫箱体,烧开水浇灌箱底以杀死虫卵。
在冬季最寒冷时段,把箱脾置于户外霜冻,也可杀灭巢虫卵及幼虫。
在夏秋季节,对有巢虫危害的蜂群,脱蜂抽出受害的封盖子脾,阳光照晒5-15分钟后,巢虫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
蜂群被巢虫严重危害时,从未受到危害的蜂群中抽1-2张进行换脾;换下的巢脾销毁或化蜡;③药物防治。
将蜂箱及空巢脾用5%的石灰水或1%的烧碱溶液浸泡30小时,然后洗清后晾干,可以消除隐藏在其中的越冬巢虫。
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也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
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
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升,喷洒巢脾,晾干后保存。
二、胡蜂胡蜂俗名黄蜂,杂食性益虫类,但是蜜蜂的天敌。
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
每年7-10月份(中秋节前后危害最严重),出巢采集的中华蜜蜂被胡蜂大量捕食,严重的可导致中华蜜蜂飞逃或被胡蜂全巢捕杀。
防治方法:①蜂箱不要有敞开部分,巢门开口尽量小,最好以圆洞为好,不要让胡蜂攻入中华蜜蜂箱内;②蜜粉充足,人为减少蜜蜂出巢采集,降低胡蜂捕食机会;③早晨8:00-10:00和傍晚6:00-7:00对胡蜂进行人工扑打;④寻找胡蜂窝,用“毁巢灵”涂胡蜂背部,放胡蜂归巢,污染全巢,杀灭胡蜂。
蜜蜂的天然敌害与疾病防治保护蜜蜂的资料

蜜蜂的天然敌害与疾病防治保护蜜蜂的资料蜜蜂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传粉昆虫,其对植物的繁育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蜜蜂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天然敌害和疾病的威胁,这些问题对蜜蜂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保护蜜蜂并防治它们的敌害和疾病成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蜜蜂的天然敌害1. 寄生虫:寄生虫是蜜蜂的主要天敌之一。
例如,蜜蜂疥螨、蜜蜂拟蚧螨等寄生虫会在蜜蜂体内寄生并摄取蜜蜂体液,严重影响蜜蜂的健康和生存。
2. 鸟类:某些鸟类也会攻击蜜蜂巢穴,摄食里面的幼虫或蜜糖,对蜜蜂的繁衍和蜜产量都会造成影响。
3. 蚂蚁、害虫等:蚂蚁、害虫也是蜜蜂的敌害之一,它们会入侵蜜蜂巢穴,以幼虫和蜜糖为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致死整个蜜蜂群体。
二、蜜蜂的疾病1. 病毒感染:蜜蜂常常受到多种病毒感染的威胁,如蜜蜂断肢病毒、黑斑病毒等。
这些病毒会严重损害蜜蜂的免疫系统,导致蜜蜂患病甚至死亡。
2. 真菌感染:蜜蜂也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如蜜蜂病毒病菌、蜜蜂头肿病菌等。
这些真菌会导致蜜蜂体内繁殖过程受到阻碍,幼虫死亡率增加。
3. 细菌感染:蜜蜂的益处细菌群体遭到破坏,导致蜜蜂脆弱并易受其他病原体侵袭。
三、蜜蜂保护与疾病防治1. 创建健康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蜜蜂的栖息环境,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农田、森林等生态系统,减少对蜜蜂的有害影响。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有机农业进行推广,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抗病种蜂的培育:通过选择抗病种蜂进行培育,提高蜜蜂对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抵抗力。
这需要在选种过程中注重蜜蜂个体的健康状况,选择具有较高免疫能力的个体进行繁殖。
3. 疾病监测与防治:建立蜜蜂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蜜蜂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如使用药物、灭菌等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蜜蜂的天然敌害和疾病威胁了蜜蜂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蜜蜂的病敌害

蜜蜂的病敌害蜜蜂的病害和敌害是发展养蜂业的一大障碍,为保种养蜂业能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蜜蜂病敌害的防治工作。
一、病敌害种类(1)传染性病害①病毒性病害:囊状幼虫病、麻痹病。
②细菌性病害: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败血病、副伤寒。
③真菌性病害:白垩病、黄曲霉病。
④原生动物病害:孢子虫病、变形虫病。
⑤寄生虫病害:蜂虱、肉蝇、驼背蝇、地胆病、蜂螨。
⑥综合性传染病爬蜂病。
(2)非传染性病害①气候原因卷翅病、幼虫冻伤病②蜜源原因(中毒)枣花病、甘露蜜中毒、花蜜花粉中毒、农药中毒③遗传原因死卵病(3)敌害:包括昆虫及蜘蛛类敌害(胡蜂、蜘蛛、蜡螟)、两栖类敌害(蟾蜍、青蛙)、鸟类敌害、兽类敌害(狗熊)、鼠类二、病敌害防治(一)美洲幼虫腐臭病(烂子病)一年四季幼虫均能染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这时正是蜂群繁殖和生产的季节,危害较大。
1、病原幼虫芽孢杆菌(最适宜温度37℃,适应性很强,沸水中煮沸1~5分钟,即可杀死该菌。
2、症状发病死亡的多是封盖后的幼虫。
孵化后24小时的幼虫最容易感病,西方蜜蜂易患此病,东方蜜蜂对此病抵抗力较强。
患病蜂群的封盖子脾表面,常呈湿润、油光和下陷,并有针头大的穿孔,形成所谓的“穿孔子脾”。
死亡幼虫起初呈苍白色,以后逐渐变深,呈淡褐色、咖啡色,最后呈暗褐色。
虫尸呈粘液胶状,发出鱼腥臭气味。
用火柴棒挑取,可拉成2~3厘米的细丝。
虫尸干枯后紧粘房壁,工蜂难以清除。
(见示意图)3、诊断(1)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微生物学检验涂片——染色芽孢,可发现许多单生或链状的椭圆形杆菌或芽孢。
(3)牛奶鉴别试验新鲜牛奶2~3毫升,置试管中,再挑取幼虫尸体经分离培养的菌体少许加入试管中,充分混合均匀,在30~32℃下培养1~2小时,若见牛奶凝聚,则为美幼病。
4、传播途径传播来源被污染的饲料和巢脾。
传播方式内勤蜂的饲喂和清扫,调换子脾。
5、发病与环境的关系(1)与虫龄的关系孵化24小时的幼虫易感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鼠和松鼠对蜜蜂有哪些危害
啮齿动物为哺乳动物最大种群,有几种啮齿动物会危害蜜蜂。
老鼠
老鼠是蜂群最普遍的敌害。
在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英国、加拿大、夏威夷、美国、印度、日本、前苏联和中国,均报道过老鼠对蜜蜂的危害。
危害蜂群的老鼠主要是家鼠(Mus musculus)、森林鼠(Apodemus sylvaticus)两种。
在冬季,老鼠可从蜂箱破损处或巢门钻进蜂箱,咬掉箱内的巢脾和巢框进行筑窝,在蜂箱内毫无困难地越冬而不被蜜蜂螯叮。
老鼠取食花粉、蜂蜜和蜜蜂,另外,老鼠的危害还包括由它们粪便和尿液所产生的气味,造成蜂群春季放弃蜂箱。
越冬群受老鼠骚扰,会使蜂团散开,增加越冬蜂痢疾的发病率,严重时,造成越冬群死亡,给蜂场造成很大的损失。
对老鼠可采取预防和毒杀相结合的方法。
1.在蜂箱周围散上木屑或松针,可起一定的趋避作用。
2.清理蜂场周围的杂草也有助于老鼠的控制。
3.冬季,发现老鼠进入蜂群,应及时清除老鼠窝,尽可能更换受毁的巢脾,保护蜂箱不再使老鼠进入。
4.在野外和林边的蜂群,要尽量缩小巢门,但又不影响越冬蜂的出入。
也可在巢门口或底板与育虫区之间装上锌制隔王板以及填补蜂箱破损处,防止老鼠进入。
5.在秋季,用马钱子碱与淀粉、苏打和水相混合,倒在小麦、燕麦和玉米上面,然后将有毒谷粒放在副盖上,置于蜂场或蜂具贮存处附近对老鼠进行毒杀。
6.在有贮蜜和蜂具的房间里,放置诱杀器来消灭老鼠。
松鼠
松鼠常见种类为Sciurus carolinensus和Sciurus vulgaris。
在北美和欧洲,松鼠是一种蜜蜂敌害。
松鼠主要是在冬季进入贮存的蜂具内,啃咬巢脾,取食蜂蜜和花粉。
为保护继箱和蜂具免受危害,39蜂疗网提醒您应将蜂具藏在可防治啮齿类动物的房间。
另外,可将每叠蜂箱放在密闭的底板上或防鼠的木块上,上面用—块紧贴顶板盖严。
一般来说,对松鼠不使用毒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