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江浙工业经济影响差异分析 论文

合集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 三产 业 构成 由 2 o o 0年 的 1 . 5 .:6 03 33 . : 3 4发展 为 2 o o 7年 的 53 . :
5 :0 。至 20 44 . 7 0 7年 , 江第 三产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7 4 . 浙 6 59 7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 2 .%, 1 2 占全 省 生 产 总值 的 4 .%。但 是 , 2 0 07 自 0 2年 以 来 , 江省 第 三 产业 在 生 产 总值 中 的 比重 一 直 在 4 %左 右 徘徊 . 浙 0 只相 当于 低收 入 国 家 的平 均 水 平 。
沿 海 发达 省 市 。 此 . 因 发展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既 有 助 于 浙江 调 整 产业
升 值 因素 , 日增 幅 实 际 增 长 仅 为 9 % ; 出 . 三是 工 业 平 稳 较 快 增 9 长面 临 考验 ,0 8年 浙 江 省 全部 工业 增 加 值 为 13 98亿 元 , 2o 05. 其 中规 模 以 上工 业 增 加 值 为 8 8 0 3亿 元 ,均 比上 年 增 长 1 . , 01 但 % 增 幅 比上年 分 别 回落 63和 78 百 分 点 , 体 发 展形 势 不 容 乐 . .个 整 观 , 别 是根 据 2 0 年 l 月 份 的数 据 , 江 省 规 模 以上 工 业 特 08 浙 企业 亏损 额 增 长 了 6 . 。 分 企 业 在 资 金 紧 张 、 本 上 升 、 09 部 % 成 市 场萎 缩 的 多 重 叠 加 压 力 下 , 现 了 停 工 、 业甚 至破 产等 情 况 , 出 歇
产 性服 务 业 现 状 , 阐述 现 实要 求 与宏 观 规 划 的 差距 , 针 对 具 体 情 况提 出策略 性 建 议 。 并

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常态。

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也对各个地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种种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的冲击较大。

由于大规模金融危机会引发巨额资金迁徙,直接导致市场信心受到极大挫伤。

地方经济往往更为脆弱,更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投资者对地方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往往会减少对当地企业的投资,导致企业收入下降,甚至倒闭。

尤其对于依赖房地产业的城市,金融危机更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房地产市场的下跌会导致土地出让金减少,税收下降,进而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金融危机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击地方经济,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次,金融危机会改变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过去仅依赖一种产业或产品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持续。

为了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地方政府往往会寻求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很多地方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进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例如,一些依赖重工业的城市会寻求发展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此外,地方政府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第三,金融危机也为地方经济带来部分机会。

虽然金融危机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它也为具备一定韧性和创新能力的地方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地方经济往往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找到新的增长点。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内发达城市逐渐意识到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不仅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还带动了绿色创新的浪潮。

因此,金融危机时期,地方经济也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发展机遇。

最后,金融危机也加强了地方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全球性的,地方经济往往无法孤立于全局。

金融危机期间,地方政府通常需要与全球市场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寻求外部资源和市场机会。

从后经济危机影响看中国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后经济危机影响看中国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的杠杆作 用却达到 了 3 0倍 ,最 后导致美 0
国金 融 市 场 的混 乱 。
保 险 行 业 自 身 存 在 的 风 险 问 题 ,可
无异于盐水解渴 。美 国雷曼公 司宣布破产 全 面爆发大幅度 、大范 围的金融灾害 ,这 场 由美 国次 贷危机 引发 的史上屈 指可数的 金 融危机 危害如 此之大 ,令 人瞠 目结舌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还 不 平 衡 ,比如 江 浙 一 带 和 内 地 的落 差就 很 大 。 中 国在 许 多 经济 领域
从 经 危 影 后 济 机 响 看 国融经 发 的进用 中 金 对 济 展 促 作
■ 张 问 ( 南理 工大学 工商管理 学院 华 广州 50 4 ) 16 1 ◆ 中图分类号 :F 3 文献标 识码 :A 80
的形势越来越严重 ,没有人敢存货 ,南 方 省市房价神话被破 灭。贷 款买房者断供者
数 以万 计 ,房 产剧 烈缩水使 跳楼 者剧 增 。
比照美 国政府 的降息等 救济 市场 的政策 , 中 国照 葫芦 化 瓢 的救 治 经济 政 策 收 效 甚 微 ,
金融 杠杆在 2 倍 一 0 , 0 3 倍 但在次贷市场 上
的 附 属 公 司 。一 些 大 的 金 融 机 构也 为 次 级
的一 个高风 险领 域。
( )国有 商 业银 行 呆 坏 账 问题 二

因,与 货 币的虚 拟 性是 分 不 开 的 。虚 拟
货 币 的 无 限制 造 能 力 被 国 际 组 织 和 利 益 集 团 无 限制 的 利 用 ,从 而 为 经 济 的 良性 运 行 服 务 ,是 笔 者 主 要 探 讨 的 问
股与流通股产权 关系不清” 流通股 极度 、“

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经济影响严重的原因分析——基于浙苏粤三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经济影响严重的原因分析——基于浙苏粤三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第 l 0卷 第 1 期
2 O年 1月 O1
浙 江树 人 大 学 学报
J OURN HE I G S RE NI RS T AL OF Z JAN HU N U VE I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 .1 No. 1 0, I
J n.2Ol a 0
全球 金融 危机 对浙 江经 济影 响严 重 的原 因分析
的溢 入性 最 大 , 苏其 次 , 东则 表 现 为 溢 出性 。 需求 驱动 力 的差 异 分 析 较 好 地 解释 了在 本轮 金 融 危 机 江 广
中浙 江 经 济 受影 响 严 重 的 原 因 。
关键 词 : 区域 经济 ; 融危 机 ; 江 经济 ; 苏经 济 ; 东经 济 ; 动 力 ; 金 浙 江 广 驱 面板 数 据 中图分 类 号 : 0 1 5 F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7 4 2 1 ) 1 0 5 O 17 2 1 ( 0 0 0 — 0 8一 5
作为沿 海发达省 份的典 型代表 , 行横 向 比较 , 进 探 讨 20 0 8年世界金 融 危机 爆 发 以来 浙 江经 济 增 长
速度 明显下滑 的原 因。
保证 。 因此 , 者 将 三 省 经 济 增 长 的 比较 主要 笔 着 眼于生 产总值 、 消费 、 投资 和净 出 口。 从 18 9 8年 ~2 0 0 8年 的 统 计数 据 看 , 省 的 三
二 、 苏 粤 经 济 增 长 驱 动 力 比较 浙
P n1 aa模 型 也 称 T / S( i e S r s a e. t d S C Tm e e/ i CosS r s 模 型 , 是把 时间序 列沿 空 间方 向扩 rs ei ) e 它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1)金融危机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在整个GDP当中,我国的消费只占35%。

而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占GDP的比重是70%。

也就是说,还有另外35%的产能,是我们消化不了的产品。

这部分生产过剩由于欧美各国传统的负债消费形态,而帮我们吸收掉了。

现在由于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冲击到我国的出口,这对于外向型城市如江浙,广东等地的加工制造业影响巨大,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已成定局,我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2)产生了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内销企业受到连累我国的危机跟其他国家不一样。

我国今天不但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本身还有制造业危机,而这种制造业危机在欧美各国是没有的。

我国的股市涨得比别人少,跌得比别人凶,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2007年起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投资经商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我国的企业家将很大一部分应该投资于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

由于制造业的危机挤压出大量的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从而造成短期的泡沫现象。

由于股价和楼价的真正决定因素是经济基本面,而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是以70%制造业为主的基本面。

制造业持续衰退,就会造成股价和楼价的持续下跌。

制造业持续衰退导致大量失业,导致还房贷乏力。

下一步就是跟美国一样,房地产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

因此我国是由制造业危机引发的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导致楼价和股价大跌,失业严重,造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跟美国挂钩。

因此我们是制造业危机加上金融危机,还有国外的金融危机。

这就是我们的股市表现如此之差的原因所在。

同时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套牢了大多数股民,冲击了我国消费者的信心,国内消费萎缩,继而内销企业同样受到了冲击。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制造业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制造业跌倒了谷底,产业结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现在是缓慢复苏的时候;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影响最小,恢复最快。

在4万亿投资拉动和一系列救助措施的作用力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稳定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常常导致经济衰退,这对社会经济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经济衰退使得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个人和家庭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

同时,经济衰退还会导致信贷紧缩,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循环。

二、财富再分配不均: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困境不仅对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财富再分配产生深远影响。

在危机期间,一些富有和权势的个人和机构往往能够借助其影响力和资源,更好地承受危机的冲击,甚至在危机中获利。

与此同时,较弱势的群体则更容易受到危机的冲击。

这种财富再分配不均会导致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剧社会经济状况的不稳定。

三、金融体系受损:金融危机常常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破产或严重亏损,这进一步削弱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信心。

在金融体系受损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减弱,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加,金融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变得更加困难。

这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金融危机的后果往往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

在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社会的犯罪率往往会上升。

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的人们可能会感到绝望和愤怒,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此外,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可能采取紧缩政策,这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削减、福利的减少,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满情绪。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减轻经济衰退的冲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财政监管,并制定相应的金融制度改革方案,以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其次,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加强国际合作,采取联合行动应对金融危机。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作文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作文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作文说起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我先来讲讲我在浙江的亲身经历吧。

几年前,我去浙江的一个小城出差,那里曾经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工厂,生产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

走在街头,空气中都弥漫着机油和塑料的味道。

当时我拜访了一家做塑料制品的工厂。

一进大门,机器轰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

那些设备看起来有些老旧,生产效率不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工厂的老板愁眉苦脸地跟我诉苦,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都快撑不下去了。

这就是浙江经济曾经面临的“破”局。

传统的产业模式,粗放的生产方式,在市场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然而,浙江人可不会轻易认输!他们开始了大胆的“立”新之路。

还是那个小城,几年后我再次造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曾经老旧的工厂区,如今变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那家塑料制品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板兴奋地带着我参观他的新厂房,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器人灵活地操作着,几乎看不到几个工人。

他得意地说:“现在靠的是高科技,产量高、质量好,成本还降低了不少!”不仅如此,整个园区还引入了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有高效的物流企业,确保产品能快速送达全国各地;甚至还有电商服务公司,帮助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在浙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的企业从单纯的加工制造,转身投入到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有的从传统的外贸代工,转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还有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政府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升级。

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科研平台,吸引高端人才。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浙江的老百姓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很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进工厂打工,而是选择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当前世界 经 济 形 势对 浙 江 经济 的影 响
> 文 / 慧 红 > 潘
国际环 境的新变化 , 为浙 江产 业转型升级提 供 了倒逼 机制 , 为浙 江加快 “ 也 引进 来” “ 出去” 、走 开放 发展创造 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
新情况新变化
发 达 国 家经 济 增 长 缓 慢 , 政 赤 字 问题 依然 严 峻 。0 0年欧 财 21 盟 成 员 国政 府 的 财 政赤 字 总额 占 国 内生 产 总 值 的 73 ,远 远 高 . %
1%, 0 欧盟失业率 96 美 国目前失业 率 8 %, 19 万工人失 . %; . 约 30 9
业 ,最 早 到 2 1 0 6年 5月 才 能 恢 复 至 危 机 前 的 就业 水 平 ; 日本
21 0 0年平均失业率为 51 连续两年超过 5 . %, %。现在 , 欧洲 央行 实行极其宽松 的货 币政策 ,0 8 7月以来 欧元 区 1 20 年 7国主导利 率维持在 1 %这一历史最低水 平。今年 4月 7日才将基准利率上 调至 1 5 流动性依然饱 和。 国连续推 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 , . %, 2 美 共投 放约 23 -万亿美元 , 将联 邦基金利率维持在 0 02 %的低 并 - .5
追 捧 黄 金避 险 , 价 突 破 10 金 50美 元 / 司 , 盎 白银 价 格 突 破 4 0美 元 / 司 。摩 根 士 丹 利 首 席 新 兴 市 场 策 略 师 加 纳 表 示 , 果 油价 盎 如 由于 两 亚 北 非 局 势 动 荡 升 至 10美 元 ,全 球 经 济 可 能 会 再度 陷 2
政 赤 字 占 国 内生 产 总值 的 8 %,0 1 年 赤 字 将 升 至 1 5 亿 . 21财 9 . 万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对江浙工业经济影响的差异分析[摘要]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毫无例外地遭受打击。

在中国,江苏和浙江这两个地理位置相连且同处长三角的省份,工业经济明显地显示出了不同的衰退和复苏轨迹。

本文利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江浙两省宏观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探讨金融危机对两省工业经济影响的差异,并从需求结构层面解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金融危机工业经济需求因素差异
距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了,在危机冲击下,受到打击的各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在我国,即便是地理位置相连,且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和浙江省,也显示出不同的影响特征,尤其是在工业经济上的差异最为明显。

本文拟利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江浙宏观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基于需求因素来探讨金融危机对两省工业经济影响的差异,为研究江浙两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完善两地的经济结构提供
理论依据。

一、危机下江浙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差异分析
从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江浙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上分析,我们发现,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江浙两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有较大程度地下降。

200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增幅比2007年回落4.7个百分点,而浙江省2008年同比增长10.1%,比2007年回落7.8个百分点;2009年,江苏省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比2008年高出0.4个百分点,而浙江省同比增长6.2%,比2008年进一步回落3.9个百分点。

仅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浙江工业经济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江苏省。

同时,通过比较江浙两省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可以明显发现,2009年1月之前,江浙两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出现了持续的下跌。

2009年2月开始,两省的工业增长率开始呈现不同的上升趋势,江苏以稳定的增长速度保持工业经济的发展。

而浙江的增长速度则出现了激烈的波动,甚至在2009年3月出现了1.0%的负增长,在2010年的2月增长率从上一月的25.3%迅速下降为6.7%,继而又回到17.3%的增长速度。

二、危机下江浙工业经济的具体差异分析
(一)从轻重工业结构分析
结合图1(江苏省)和图2(浙江省),从工业类型角度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差异,2009年2月之前,两省的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浙江省的轻、重工业增长速度的变化步调基本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观察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是以2009年2月为转折点,在此之前,江苏省的轻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重工业,而浙江省则正好相反。

之后,两省的重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轻工业。

图1:江苏省工业经济增长率的轻、重工业分析
图2:浙江省工业经济增长率的轻、重工业分析
(二)从企业类型结构分析
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江浙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将通过它们增长率的变动情况来分析危机对它们影响的差异。

通过图3可以看出,前一时期江苏省的外商港澳台投资增长率持续下滑,从2008年3月的18.7%下降到2.7%,然而,私营工业增长率却在小幅下降后开始稳步提高,成为拉动江苏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对江苏省私营工业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私营工业经济增长基本保持稳定。

图3:江苏省工业增长率的企业类型分析
而浙江省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工业经济衰退与复苏的不同时期,其私营工业、港澳台投资工业与外商投资工业增长率变动的同步性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其经济发展格局是以私营工业为主,因此可以从图中看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私营工业增长率成为了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强劲拉动力。

图4:浙江省工业增长率的企业类型分析
三、需求因素分解
我们通过消费、投资与出口的数据对比,从一个侧面大致看出推动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力量对比。

(一)江浙需求结构的比较
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将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总额三者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考察需
求的结构,具体见表1。

表1:需求结构比较(2009年度)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江苏34457.3 11484.12 13613.8292 18949.88
浙江22990.35 8622.27 9076.4553 10742.32
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江苏0.333 0.395 0.550
浙江0.375 0.395 0.467
从表1可以看出,在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需求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一,两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份额最大,即投资需求所占份额最大,说明投资对两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但是相比之下,江苏的投资份额明显大于浙江。

第二,江苏的出口需求份额与浙江持平,但是相对于消费需求而言,江苏的出口需求远大于消费需求。

(二)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江浙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江浙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

利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间两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在e-views软件上运行,比较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工业增加值对消费的弹性为0.4556,对投资的弹性为0.1474,对出口的弹性为0.3406。

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对消费的弹性为0.4326,对投资的弹性为0.2847,对出口的弹性为0.3742。

也就是说,浙江工业增加值对投资和出口的弹性明显
高于江苏省。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危机下江浙两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及其原因主要有:
在总体差异方面,一段时间的下降之后,江苏以稳定的增长速度保持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浙江的增长速度则出现了激烈的波动。

在工业类型方面,危机期间江苏省的轻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重工业,而浙江省则正好相反,但经济复苏期间,两省的重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轻工业。

在企业类型方面,江苏省私营工业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私营工业经济增长基本保持稳定;而浙江省私营工业增长率却是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强劲拉动力。

在需求因素方面,危机期间浙江工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其经济对出口的高度依赖性;而江苏工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保持了经济的内需与外需的平衡发展,这一发展差异应该也是在金融危机中两省工业经济产生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晓钟,张小蒂. 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 .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02—109.
[2] 张二震,杨继军,张如庆. 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问题探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9(5):40—43.
[3] 甄炳禧. 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与管
理研究,2007(11):9—16.
[4] 张华,傅兆君. 江浙两省民营经济发展及创业环境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2005(12):77—80.
[5] 施莹莹. 关于江、浙两地对外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j].现代经济,2008(13):84—87.
注:
本文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