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张作霖魂归辽宁驿马坊

合集下载

辽宁沈阳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张氏帅府)旅游风景区

辽宁沈阳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张氏帅府)旅游风景区

辽宁沈阳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张氏帅府)旅游风景区是“大帅府”、“少帅府”的合称,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寓所。

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

建于1914~1939年。

这是一座由青砖素面墙围廓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墙高3米余,四角归方。

从建筑时间和使用上帅府可分为两部分,即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

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

四合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

群体建筑中心,位居中轴。

建于1914年至1918年。

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三进院落,全院共有房屋60余间。

主要建筑都是石雕柱础转角石刻,墙基镶嵌浮雕石板,墙顶镶嵌砖雕饰件,门前踏步垂带,挂梅栏板雕刻精湛,额枋檐檩廊柱及门窗油饰彩画独具风格。

从南起有起脊挑檐正南门,门外有砖雕“寿”字影壁墙。

从前门入内便是第一进院,前有门房七间,中为过道门,东为传达室,西为电话室,两侧为卫士房。

东西厢房分别为内帐房、大厨房,承启处、餐厅、电工室。

通过仪门(垂花门)是二进院,正房七间,中开过门。

东西厢房各五间,这是张作霖属下八大处的处理公务之地。

正房东间是卧室、客厅,西间是书房、仓库。

东厢房北为内收发,南是秘书长室。

西厢房是一般秘书办公室。

第三进院是张作霖的夫人、姨太,小姐等人的居室。

正房当中靠北是祖先堂,东、西,南辟三门通往东西屋和院内。

东西厢房各五间对称,东为会客室、西是办公室。

三进院都各有东西便门与院外相通。

小青楼在东院,坐北朝南二层楼。

上下各五间,中开门,前檐出廊,青砖青瓦,为中国古式建筑,是帅府的早期建筑之一。

1928年6月张作霖由北京返回沈阳,在皇姑区附近被炸伤后,医治无效死于小青楼下。

大青楼位于东院北部,张作霖1925年晋升为东北边防督办后在此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

赫赫有名的“老虎厅”就在一楼的东北角,它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

张作霖的一生 PPT

张作霖的一生 PPT

早年轶事
清朝末年,杨景镇在海城县章家铺子私塾教书,常见窗外站着一个十几岁的 小孩,偷偷听他给学生讲书,有时还把窗户纸撕破个洞向里张望。杨先生问: “你是何人?意欲何为?”那孩子毫无畏惧地进来道:“俺叫张作霖,俺愿 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来偷听。”杨先生听了说:“俺不收你学 费,还给你纸笔,你来上学好了。”就这样,张作霖在杨先生的关怀下,读 了一段私塾,他仅有的文化,也是在此打下的基础。后来张作霖当了陆军第 27师师长,感念旧谊,特地请杨老先生到沈阳来,在家中成立私塾馆,学生 有张学良、张学铭、张学成(张作霖的侄子)、张冠英(张学良的大姐)、 赵兴德(张学良的表兄)。 张作霖投身绿林时期,带领29名弟兄要进新民县境内大镇姜家屯。当时附近 最有势力的匪首洪福臣、陈二谷瘪子,阻止他不让进去。因为姜家屯是他们 的势力范围。姜家屯永德当铺的掌柜钟恩设法把张作霖等接进镇,恰巧遇见 马贩子由蒙古运来大批好马,他们劫夺了50多匹,由步行换成骑兵,在这里 扎下了根据地,从此驰骋在辽西大平原上,一帆风顺,扶摇直上。 张作霖后来当上奉天督军后认为姜家屯是他的发祥地,钟恩是他的大恩人, 在姜家屯买了大片土地,设立三畲当,请钟恩当总经理。以后将大高坎的三 畲当、郑家屯的庆畲祥粮栈、沈阳的三畲粮栈,联合到一起,由钟恩管理。 每到春节期间,钟恩到沈阳给张作霖拜年时,张作霖总是叫小六子们给钟恩 行跪拜礼表示亲敬,张作霖也称呼钟恩为三哥。
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帝制败后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兼省长。
洪宪帝制败后,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 兼省长。 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夺其第二十八 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1918年,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军械扩充 奉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 省巡阅使。 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 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张作霖迟到九年的葬礼

张作霖迟到九年的葬礼
直抵 帅府 。
重 ,好 好 干 吧 ! 我 这 臭 皮 囊 不 算 什 么 , 叫 小 六 子 快 回 沈
阳 ” 说 完 不 久 就 死 了 。 时 间 是 6月 4 日 上 午 9时 3 , O分 ,
为 了稳 定东 北 局势 , 6月 1 日 , 由 奉 天 省 长 刘 尚 清 7 以 张 作 霖 名 义 发 出 “ ” : 本 上 将 军 现 在 病 中 , 有 督 铣 电 “ 所 办奉 天 军 务一 职 , 能 兼顾 , 派 张学 良代 理 。 ” 不 著 6月 l 8
直 到把 三 、 四方 面 军 撤 退 到 滦 县 , 军 团 长 的 指 挥 权 交 给 将
杨 宇 霆 , 准 备 回 奉 。 6月 1 日 , 学 良 由 滦 县 出 发 , 才 5 张 为
行 身 由 模糊, 昏倒 在 血 泊 中 , 抬 到 奉 天 宪 兵 司 令 齐 恩 铭 的 汽 车 防 止 日本 人 暗 算 , 前 将 头 发 剃 光 , 着 士 兵 服 装 , 卫 被 队 营 长 崔 成 义 护 送 , 货 车 赶 回奉 天 。 路 上 躲 过 日军 多 乘 一 上 , 副 官 土 宪 武 抱 着 横 卧 在 车 中 , 回 大 帅 府 。 当 把 张 由 运 于 8 O时 抵 奉 天 西 边 门 车 站 , 车 后 下 作 霖 从 车 上 抬 下 来 的 时 候 , 张 作 霖 对 卢 夫 人 说 : 我 受 伤 次 盘 查 , 6月 1 日晚 l “ 太 重 了 ” “ 怕 不 行 了 , 诉 小 六 子 ( 学 良 ) 国 家 为 ,恐 告 张 以
外 ,还 有 张 作 霖 的 六 姨 太 马 月 清 和 三 公 子 学 曾 及 日本 顺 问仪我 诚也 等。 车 共 2 专 2节 , 作 霖 的 包 车 在 中 间 , 慈 张 是 信 太 后 所 坐 的 花 车 。6月 4 日凌 晨 5时 2 3分 , 专 车 行 当 至 沈 阳 西 北 三公 里 的 皇 姑 屯 京 奉 铁 路 与 南 满 铁 路 交 叉 桥 时 , 日本 关 东 军 事 先 安 置 好 的 炸 药 炸 翻 , 作 霖 乘 坐 的 被 张 包 厢 被 炸 得 粉 碎 , 从 奉 天 专 程 赶 到 山 海 关 迎 接 张 作 霖 的 黑 龙 江 省 督 军 吴 俊 升 当 即 气 绝 毙 命 ,张 作 霖 被 炸 得 血 肉

张作霖的简历一生

张作霖的简历一生

张作霖的简历一生乱世枭雄张作霖何许人也?世人一直众说纷纭。

辞海上、史书上都记载: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辽宁海城人。

其实张作霖祖籍在盘锦,他本人也生在盘锦。

乃是地地道道的盘锦人。

1875年(清.光绪元年)3月 19日,张作霖出生在今天的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窝棚屯。

东风镇当时叫驾掌寺,驾掌寺一带归海城县第六区管辖。

1937年12月1日,海城县第六区全部划归盘山县管辖。

解放后,先后隶属盘山县、盘锦农垦局、大洼区、大洼县。

尽管如此,后来一些书上,有的遗址在文字说明上还是把张氏族人写成辽宁海城人,实有勘正之必要。

张作霖幼年家贫,为人放猪,得塾师义助,读书两冬。

1 4岁时其父张有财故去,兄妹4人随母迁到镇安县(今黑山县)二道沟外祖父家。

卖过包子,当过货郎,学过木匠,后又跟继父学过兽医,相马。

1892年在营口高坎谋生,后流浪到营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张作霖在营口应募投清朝北洋毅字军。

1895年3月,离队回镇安,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张学良生母)结婚,成了“倒插门”女婿。

后北走广宁(今北宁市),投身绿林。

不久又返回赵家庙村,纠集20余名青壮年,建立一支联村保安队。

1901年除夕,张作霖遭匪首金寿山勾结俄军马队偷袭,率残部8人,冒风雪逃到桑林子,把家眷安顿在亲戚家后,到八角台(今台安镇)投靠张景惠,当上了八角台团练长。

翌年4月17日,其长子——千古功臣张学良降生于台安县桑林子村。

1902年11月9日,张作霖率200余人被新民知府曾韫招降,编为新民府巡警营马队帮带(相当于副营职);1906年被提升为统带(相当于团职),成为全省地方军队右路头目。

此时,张作霖先后剿除、招抚辽西徐翰武、侯占山、金寿山等各路匪股。

由于兵不血刃智擒悍匪杜立山有功,清朝政府发朱批:“予都司张作霖等五员奖叙”,赏银5000两;1907年晋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相当于旅职);1908年至1910年4月间,张作霖被调往郑家屯、洮南一带,追剿蒙匪,因击毙、生擒匪首,晋升洮南镇守使。

奉系军阀张作霖竟然是死在“东北大豆”上

奉系军阀张作霖竟然是死在“东北大豆”上

奉系军阀张作霖竟然是死在“东北大豆”上1928年6月4日凌晨五点,一声巨响从沈阳城皇姑屯方向传来,惊醒了还在沉睡中的市民。

在皇姑屯东方南满线和奉山线的交叉点发生剧烈爆炸,硝烟弥漫、直冲云天,从北京返回沈阳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乘坐的天蓝色装甲车和连接在前部的餐车,车体像刀割的一样被切断,颠覆在线路以外,熊熊燃烧。

坐在这节车厢的张作霖被赶来的宪兵抬进车里,似乎是负了重伤,同行的吴俊升炸死,日本顾问仪我诚也(少佐)也负轻伤主要是在面部及腰部。

奉系军阀在民国诸军阀中的实力是最为强大的,无论从经济实力(拥有银行、铁路、兵工厂)还是军事实力(有飞机、炮舰)。

势力曾经延伸到长江下游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死,在民国绝对是一件大事。

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真理的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就是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必须从经济中去发掘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经济中寻找奉系军阀兴衰就不能不提东北的特产-东北大豆。

奉系军阀的兴衰和东北大豆是分不开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行为也与大豆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东北大豆的兴起东北大豆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1861年营口开港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这是东北大豆的起步阶段。

在此阶段,大豆的贸易中心是营口,其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英国根据《天津条约》,将牛庄开辟为商埠。

营口开埠,使东北经济迅速的进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1861年清政府“许开豆禁”,1862年准许英国等外国轮船运销东北大豆。

1863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海口豆石开禁,准令外国商船运输”,也就是说准许外国到中国港口进行大豆的转口贸易,使大豆的贸易成为国际间的自由贸易。

营口输出大豆三品,在1864为大豆81.6万担,豆饼84.2万担,豆油7300万担,1867年增长为大豆100万担,豆饼116万担,豆油23000担。

大帅府简介和历史

大帅府简介和历史

大帅府简介和历史
大帅府,又称“少帅府”,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

它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现在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

大帅府始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至1916年(民国五年)张作霖正式入住。

这座建筑是仿王府式的,整个帅府以东、中、西三路南北纵向排列布局,建筑风格多样,包括罗马式、传统中国式、北欧式等,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大帅府的主要建筑包括大青楼、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等。

大青楼因采用了青砖建造而得名,是当时沈阳最高的建筑之一,也是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

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杨常事件”,即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在大青楼一楼的老虎厅处决。

这一事件使张氏父子稳定了在东北的统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而名扬四海。

在大帅府的东外侧,还有一座赵一荻故居。

赵一荻于1927年夏与张学良相识,此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来到张学良身边。

她在这座楼里度过了许多时光,直至去世。

此外,大帅府内还设有沈阳金融博物馆,该馆在全国同类型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与观众参与项目也最多样。

馆内对外展出分为东北金融发展史、货币的故事、金融主题公园、交流展览等部分,展览集科学性、趣味性和观众参与性为一体。

辽宁抚顺元帅林

辽宁抚顺元帅林

辽宁抚顺元帅林抚顺元帅林8月21日上午,游览过铁岭银冈书院,便驱车沿着106省道朝抚顺市萨尔浒古城前进。

萨尔浒是东北非常有名的一处历史遗迹。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二三月间,明朝军队与后金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一带决战,那是明亡清兴史上一次重要战争,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据李言先生主编的《大清王朝》一书描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努尔哈赤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以告天“七大恨”誓师。

随后的很短时间内攻破了明朝的抚顺、东州、马根单三座大城,小的堡、台、庄多达五百余处。

后金军队每攻占一处,就大肆屠城,洗劫一空之后退出。

接着,后金军队又攻下了鸦鹘关、清河城等地。

面对后金的频频出击,明朝举朝惊骇。

满朝文武终于意识到之前对努尔哈赤的姑息,酿成了东北地区的严重威胁,后金成了与朝廷公开对抗的地方势力。

《明神宗实录》中记载了从努尔哈赤出兵伐明到第二年二月,仅十个月时间,其中关于后金的侵扰、地方的报警和朝廷商议对策的记录就有一百余次,平均每三天一次,可见此事对朝廷的震动之大。

为了消除后金的威胁,明神宗紧急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并从全国调兵遣将,筹集粮饷,甚至从朝鲜、蒙古征调援军,仓促间,拼凑起对外号称47万人,实则只有8万人的军队,由杨镐统一调度。

万历四十七年初,杨镐从沈阳出发,兵分四路进攻满洲,相约会师兴京,企图一举消灭后金政授权。

明朝大军压境,努尔哈赤毫无惧色,沉着应战,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努尔哈赤运筹帷幄,“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明军中路军将领杜松急功近利,轻敌冒进,在萨尔一带与后金展开对决。

两军鏖战五个昼夜,杜松率领的军队全军覆灭,其余三路军见此情景,无心恋战,一路溃退。

右翼南路,左翼北路也遭兵败,仅剩下李成梁之子李如柏统领的右翼中路侥幸逃脱,遁回沈阳。

这场战争惊天动地,战况惨烈,明军损失了半数以上的人马,而后金仅损失两千多人。

历史上被称为“萨尔浒之战”。

张作霖的母亲王老夫人

张作霖的母亲王老夫人

;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身为农民,却无半点儿吃苦耐劳的淳朴精神。

适逢作霖出世时,已是五口之家,生活贫瘠得近乎凄凉,连基本的餐食都成了问题。

不久,张有财携妻带子举家迁到海城驾掌寺,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商铺,因经营不善,赔本关门。

其后,又相继搬往附近的叶家铺、栾家铺等村居住。

张有财虽屡屡迁居,但始终不能改变家道衰败的况境,主要原因是他本身是一个游手好闲、嗜赌成性之徒所致。

他寄希望于空手捉鱼,不劳而获。

张作霖的母亲王氏与前夫结婚后,生有一子作泰。

不久,丈夫去世。

孤儿寡母难以维持生计,经人介绍便草草与刚刚丧妻的张有财再婚。

蛹后,又生了作孚、作霖二子及一个女儿。

王氏本指望张有财能力本务农,好好过日子,可谁知她竟是一个不务正业,终日在外以赌为业的人。

赌赢了就托人捎几个钱回家,赌输了就一连数月杳无音讯,不见踪影。

面对着刚刚懂事的作泰、作孚和嗷嗷待哺的作霖,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使出浑身解数。

外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家里,三更半夜,填补浆洗,真是吃尽了苦头。

张作霖在家里排行老末(妹妹未出生时),长得瘦小,受到母亲的格外偏爱,一有病灾,动辄到庙上进香,求老佛爷保佑儿子平安。

张小时候十分机灵、贪玩,“打野鸭子、下河抓鱼,是他的拿手好戏。

每和其他孩子们玩时,总以‘大王’自居.发号施令,有不服者则拳脚相加”。

王氏对这个孩子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他有时会给她那艰难的日子带来一点点快乐:给她那苦不堪言的心灵送去一丝慰藉,但有时也让她恼火、心悸。

张作霖初具童年人的智慧时.受父亲的影响,竟也迷恋起赌场来。

王氏的苦口婆心,批评、恐吓以及小恩小惠,对他似乎都无以“建树”。

一晃到了上学的年龄,家中负债累累,哪有钱让他念书呢?尤其是张有财又以“不认字照样活着”为由,让作霖放猪,以补助家庭开销。

王氏则不然,她虽然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在她的潜意识里总觉得作霖这孩子有点特别,他的机警;聪明似乎有大福大贵之命,不识字是不行的。

她耐心诱导张作霖要上学读书,并保证借钱也要让他进私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张作霖魂归辽宁驿马坊
张学良祭父。

一代枭雄张作霖,生前轰轰烈烈,死后秘不发丧。

18天后宣布其薨逝,祭奠仪式隆重异常。

常言道:入土为安。

张作霖的遗体却长达9年不能安葬。

在抚顺修建了豪华的元帅林,最后却草草安葬在锦县驿马坊。

千里之外的张学良忐忑不安
北京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1927年6月,张作霖就任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之后,也照例来到了这里祭告中华列祖列宗。

正当张作霖捧金爵而祭,喃喃祝祷之时,一不小心,金爵竟然摔落在了地上。

张作霖顿时面如土色,张学良也感觉心一阵狂跳。

1928年6月3日,夜幕下的张学良凝望着父帅乘坐的专列隆隆远去,心里沉甸甸的。

临行前父亲对日本政府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以及之前得到日本有可能对父帅下手的情报,让他始终心存不安。

4日早晨起床后,不由又想起了祭天时金爵落地的事情,顿感心乱如麻。

当日中午,张学良正在烦躁之时,副官匆匆进房,递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负伤的密电。

看着电报,张学良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近乎咆哮般地吼道:“什么?不可能,这不可能!”
密电是周大文亲自拍发的。

周大文是张作霖的心腹,密电处处长,同车随同张作霖回奉。

电报由他亲自拍发,也就是说大帅是真的被炸了。

张学良痛苦地坐在椅子上,手不断地揉着太阳穴,心乱如麻,真想立刻启程奔赴奉天。

但眼前关内的局势,却不容他一走了之。

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

想起父亲临行前说的话:“小六子,你的生日我不能给你过了,你自己庆祝吧!”张学良的眼泪涌出了眼眶。

张学良强制自己镇定下来,促成了和平让渡北京的办法,并决定军团部撤离北京,只留鲍毓麟旅在北京暂时维持秩序,待国民革命军进城接防后退出。

张学良的专列在抵达河北滦县时停了下来。

在这里,为部署奉军撤退事宜,张学良停留了大约两周的时间。

诸事复杂,千头万绪,张学良为此忙得寝食难安,身心疲惫。

张学良正在闹心之际,张作相来到山上,告之老帅已经于6月4日伤重去世。

如闻惊天霹雳,张学良昏倒在地。

醒来后,张学良把部队指挥权交给杨宇霆,匆匆离开滦州。

化装成伙夫张学良秘密返回奉天
临行前,张学良换上了灰色士兵服,在脸上贴了块膏药。

他料到日本人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止自己回奉,甚至还有可能对自己下手。

因此,他化装成伙夫,佩戴“王德胜”的袖标,在卫队营长崔成义、谭海、刘多荃等人的保护下,登上了卫队专列。

张学良坐在卫队骑兵连的闷罐车厢里,身旁跟着他的私人医生马扬。

马扬日语说得非常流利,张学良把他带在身边,就是为了应付日本人。

那个时代的火车都是蒸汽式的,必须不间断地加水才能行驶。

列车刚在山海关停稳,就有日军士兵上车盘查。

据知情者回忆,当时关东军已经下达了搜捕张学良的密令,重点就是奉军的军车。

张学良乘坐的是卫队专列,带头的日军军官一上车就警觉起来,命令士兵挨个验看。

张学良躺在车厢的角落里,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

日军士兵走到张学良身边,用刺刀捅了捅他。

随行的崔成义等人马上悄悄地掏出了手枪,紧盯着日军士兵。

日本人看了看张学良胳膊上的袖标,又仔细看了看张学良,张学良眼睛半睁不睁,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日本兵离开张学良,转向下一个士兵。

崔成义等人这才把手枪收起。

专列在山海关车站停留了约半个小时后,日本人才将列车放行。

这之后,列车经过绥中、锦州、沟帮子等车站时,都有日军上车检查。

但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车上那个脸上贴着一块膏药的伙夫就是他们要找的张学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