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武夫横行,兵连祸结,社会秩序极其混乱。造成这种局面,北洋军阀各派系的头子自然难辞其咎。因此,他们虽然手握大权,显赫一时,也难免被时代潮流所抛弃,遭到可悲下场。不过,作为那个时代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佼佼者,他们也多少做过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人有的保持了晚节,有的虽然晚节不保,老来也多少有所悔悟,给人们留下反思的好材料。

袁世凯:帝制自为,臭名远扬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创始人,他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逐渐建立起一支拥有数十万近代化装备的军队,因其担任过清政府北洋大臣,故称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凭藉自己的实力和手段,取代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当政的四五年里,中国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有一定进展。但袁世凯不是民主政治家,而是封建专制独裁者。在他当政时期,国人要求民主共和的呼声居高不下,袁世凯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做了独裁总统还嫌不足,竟然要恢复帝制,一心想过皇帝瘾。为了掩盖野心,袁世凯指使党徒亲信,煞有介事地搞了一系列“民主”把戏,请愿啊,选举啊,推戴呀,劝进呀,不一而足,而他则假意推却再三,装出一幅不得不顺从民意的样子,似乎是为了救国救民才不得已当皇帝。但这骗局很快被揭穿,袁世凯的伎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弄得众叛亲离,国人唾骂。1915年12月25日,也就是袁世凯宣布接受推戴书的第十三天,蔡锷在昆明发起护国战争,矛头直指独夫民贼。袁世凯派往镇压的军队,不愿为帝制卖命,士气不振,败绩连连。有一个亲信大将陈宧,奉命前往四川指挥作战,临行前曾特地向袁世凯先行三拜九叩头大礼,说是怕袁世凯登基时他来不及,要先朝敬一下,其虔诚之心可见一斑。可是眼见全国反复辟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陈宧也变卦了,竟在前线发

出讨袁通电,宣布罢兵言和,与袁世凯决裂。袁世凯的左右手段祺瑞、冯国璋也采取消极态度,抵制帝制,使之再也无法调兵遣将。袁的弟妹联名登报声明,宣布脱离兄弟兄妹关系。这时,原先支持复辟帝制的列强,也感到中国民心难违,而狡猾地改变了态度。袁世凯完全陷入内外交困、孤家寡人的窘境。1916年3月22日,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宣布取消帝制。从登基到取消帝制,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皇帝。为此,他忧愤交加,竟一病不起,于6月6日溘然病逝,结束了他极不光彩的一生。

袁世凯死时只有57岁,尚在壮年。他一向身体健壮,无病无痛。做过总统秘书长和国务总理的张国淦后来回忆说,跟袁世凯吃饭会撑死,跟蒋介石吃饭会饿死。因为蒋介石信奉基督教,生活很是清淡,宴席上往往浅尝辄止,其他人也就不好意思多吃了。而袁世凯则食量很大,据说一天能吃16个鸡蛋,早餐6个,中餐6个,晚餐4个。每逢宴请,主人大块朵颐,客人自然跟着多吃些。那袁世凯为何死得这么快呢?据考证,袁世凯是在护国战争发动以后,因精神压力和劳累过度、家庭纠纷多方面影响,身体才渐渐差起来的。先是日不思食,夜不能眠,精神困倦,萎靡不振,后来尿路感染,小便不通,而又延误治疗,最后病死于尿毒症。死后又未及时安葬,竟致尸体腐烂,臭气熏天,如同他的名声一样。

袁世凯的可悲下场,根源于他的专制独裁意识。他沉迷权力,权迷心窍,以致成为民国史上第一个独夫民贼。著名民主革命家黄炎培事后发表文章,“我教育界看袁世凯”,总结袁世凯帝制自为的教训,认为:“凡违反大多数人心理的行为必败;欲屈天下人奉一人,必致天下人敌一人。”这是讲他违背民意,逆历史潮流而动,必无好结果。

袁世凯死后,按照修正选举法,打开“石屋金匮”,原任总统写在“嘉禾金简”上的继位人有三个,即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黎不属北洋派,但他作为副总统,是当然的继位人。段、徐是袁的得力干将,自然在继位人之列。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曾起劲鼓吹帝制,一心想当

皇太子,为何没被列为接班人呢?原来,袁世凯在帝制失败后,也对当总统的风险有所感悟,生前曾对人说过:“自古君主传不到几代,往往受不测之祸,我何苦以此等危险之事,加之子孙。”所以他叮嘱儿孙们“远离政治,永不做官”,并派人偷偷地把本来写在“嘉禾金简”上袁克定的名字换掉了。这也可以看做是袁世凯的临终遗嘱吧!

段祺瑞:镇压学生运动,没有好下场

根据袁世凯生前的安排,黎元洪成了中华民国的第二位大总统,段祺瑞仍做国务总理。黎、段出身派系不同,所依靠的外国势力也不同,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年之后,因参战问题引发“府院之争”,张勋乘中央混乱之机,用武力发动了辛亥之后的第二次帝制复辟。段祺瑞暗中支持张勋复辟,借助张勋之力赶走了黎元洪,然后又利用全国反复辟形势,不失时机地进行讨逆,平逆之后,仍以国务总理身份,独掌中央政权。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早年从军,曾留学号称世界第一流的德国柏林军校,并在克虏伯炮厂实习,回国后先在北洋军械局工作,后随袁世凯练兵,是袁的第一号助手。历任北洋军3、4、6镇统制(师长),保定军校及其他陆军各校校长,陆军出国留学人员主考官和历届陆军总长。所以,段祺瑞有实力、有才干,资历及人事关系也极为深厚。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为官清廉,作风干练,本可以成为治国良臣,而不是乱世枭雄。可惜,段祺瑞也像袁世凯一样,热衷于专制独裁,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和平呼声很高,中国人民也热切盼望有个安定环境。而段祺瑞却穷兵黩武,到处征战。1919年南北政府在上海召开和平会议,有识之士为之奔走呼号,段祺瑞则指使部属屡起战端,蓄意破坏和变条件,使会议无法开下去。同时,为了获得扩军备战的军费,段祺瑞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向日本大肆借款。各种借款达5亿多元,其中

仅他的日本顾问西原龟三经手的,就有8笔1.45亿日元,史称西原借款。日本以借款为条件,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和交通。1918年5月,北京政府签署《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又使日本取得中国驻兵权,事后大批日军开进满蒙。同年9月,日本将其占领原先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写成秘密换文,要求中国政府承认,段政府居然表示“欣然同意”。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以此为据,将山东权益判给日本,并写在了凡尔赛和约上。

段祺瑞的内战政策和卖国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爆发一样,席卷全国。段祺瑞越是镇压,群众反抗越是激烈,以致不可收拾,最后不得不答应群众的部分要求。段祺瑞的权威大受影响,但导致其下台的直接原因不是五四运动,而是直皖战争。直系和皖系的矛盾在袁世凯死后很快就表面化了。1918年夏,中央政府换届,段祺瑞组织“安福俱乐部”,操纵议会选举,将没有实力的北洋官僚徐世昌选举为总统,充当他们的傀儡,而把劲敌冯国璋排挤出局。段本人也不做总统,仍做总理,这样他既可以操纵中央,又不致成为政敌攻击的靶子。可以说,段祺瑞在权力争斗中处处占着上风。可是,当时的民意还有相当影响,民众的眼睛雪亮,段祺瑞多行不义,搞得声名狼籍。直系正是利用全国人民的反政府声势,展开猛烈的夺权斗争。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终于在1920年7月爆发大战。战争在廊坊和涿州一带进行,五天功夫就解决问题。皖军不得人心,士气不振,兵败如山倒。段祺瑞自请免职,皖系政府宣告倒台。

时隔四年之后,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推倒直系政权,复杂的政治形势,又给了段祺瑞东山再起的机会。在张作霖、冯玉祥的共同推戴下,段祺瑞幸运地做起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他过去在中国政坛一手遮天,风光多年,只是实际操纵,并无元首之尊。这次成为国家元首,却又缺乏实力做后盾,形同傀儡,毫无作为。不过,大坏事倒做了几件,一是抵制孙中山的国民会议主张,二是制造“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当北京爱国群众在执政府门前请愿,抗议帝国主义重演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行径时,段祺瑞竟命令他手中仅有的武

装--200名卫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狂射十几分钟之久,造成200多人伤亡的惨案。鲁迅说,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后来,毛泽东在总结近代中国反动派的历史命运时说:“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都没有好下场。”段祺瑞是辛亥革命以来最早镇压学生运动的人,他两次行凶,都没有好结果。第一次是镇压五四运动,弄得威信扫地;第二次是制造“三一八”惨案,之后不到一个月,就被冯玉祥国民军驱逐出京。

段祺瑞以后再未得势,也没有再做什么有害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他一生不爱财,没有什么家底,仅靠南京政府的津贴过日子,1936年因胃出血死于上海,终年71岁。

冯国璋:总统位子被挤掉,从此不问政事

曹锟:贿选总统终被囚,闭门谢客做寓公

吴佩孚:军阀混战的高手,两次被革命军打败;不愿当汉奸,最终为日本人所害

以上三人都是直系首领,一脉相承,放在一起介绍更为便当。

冯国璋是直系军阀创派领袖,因他是直隶河间人(今属河北),他领导的一派军阀因此得名。冯国璋出身贫农,发迹后在其家乡广置良田,成为大军阀兼大地主。他军事科班出身,帮助袁世凯练兵,在军事教材的编写方面贡献最大。辛亥革命发生后,冯出任第一军总统(即军长),率部镇压武昌起义。1913年他又领军镇压二次革命,攻下南京,任江苏都督,奠定了直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基础。张勋复辟被平定后,冯国璋以副总统资格出任国家代总统。长江中下游地盘仍在他的掌握之中,并被作为同段祺瑞争权夺利的资本。然而直系在中央的势力远不如皖系,冯国璋也远不如段祺瑞高明,以致在1918年的政府换届选举中,冯国璋被聪明的段祺瑞拉下了台。他一气之下,从此不问政事,过了两年平民生活,1919年

12月在北京病逝,享年63岁。冯国璋镇压革命不遗余力,但在任职代总统期间没有显著恶行,卸职之后离开了政治舞台,似乎不存在晚节不保的问题。

继冯国璋为直系首领的,是后起之秀曹锟、吴佩孚。

曹锟,天津人,少小以推车贩布为业,20岁从军学武,很快升为北洋精锐第三师师长,袁世凯死后任直隶督军。曹锟的才干远不如他的副手吴佩孚。吴佩孚原是山东蓬莱一个穷秀才,从军后在曹锟栽培下,很快得到发展,逐步与曹齐名,人们把他们并列称为“曹吴”。实际上,吴佩孚是直系首领中最杰出的一个,直系的势力与权威在他经营下才发展到顶峰。就是在整个北洋将领中,吴佩孚也算是最会打仗的,他的老师段祺瑞和机警过人的张作霖,与他对阵,也难免败北。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且颇有政治头脑,堪称“虎将”、“儒将”。在五四运动中,吴佩孚频频发出通电与谈话,表示支持学生运动,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从而博得舆论好评,被誉为“模范军人”、“爱国将领”。外国人也对他很感兴趣,英美把他看做中国的“强者”、“英雄”,给予不少援助。甚至共产国际也曾一度联络他,准备让他在中国建党,不过很快就看清了他的军阀本质。1920年7月直皖战争后,曹吴入主北京,与奉系张作霖共掌中央政权。为了争权夺地,双方展开了激烈斗争,1922年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不敌,退出北京,中央大权完全由直系一派控制。

曹锟、吴佩孚自以为地位巩固,于是仿效袁世凯、段祺瑞的故伎,倒行逆施,很快也走上绝路。1923年2月二七惨案后,吴佩孚声誉从顶峰跌落下来。同年10月曹锟贿选,更是臭名昭著,遭到全国反对。1924年9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一举推倒直系政权。曹锟被冯玉祥国民军囚禁,被释放后,寓居天津,再无作为。日本占领天津后,曹锟闭门谢客,拒绝为敌寇做事,于1938年病逝,享年72岁。

北京政变时,吴佩孚正在山海关前线指挥作战。国民军与奉军乘势前后夹击,吴佩孚几乎全军覆灭。他带着两千残兵败将,乘军舰浮海南下,到达武汉,树起“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

令”大旗,招集旧部,一年之后,又拉起20万人的队伍,成为广东国民革命军的第一大敌。1926年8月,当北伐军攻占湖南、进击湖北的时候,吴佩孚亲临汀泗桥督战。这一带是他过去扬威立名的地方,他满怀信心,认为一定可以消灭不及他一半兵力的“南军”。战斗空前惨烈,北伐军前仆后继,猛打猛冲,吴佩孚在沙场滚打一生,从未见过这样不怕死的军队。他恼羞成怒,亲手斩杀9名旅团营长,也没有阻止部下的溃逃。接着,再战贺胜桥,吴佩孚败得更惨。及至武汉三镇陷落,吴佩孚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这是吴佩孚第二次败给革命军,也是最后的失败。后来他流落到河南、四川,寓居北平,虽然还想东山再起,终究没能如意。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很重视吴佩孚的声望,专门制定一个代号为“吴佩孚工作”

的诱降计划,千方百计地拉他出来做汉奸头目。而吴佩孚早就立言“不结外人,不借外债,不住租界”,在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他态度一点也不含糊。日本人先是要他出任冀察政务委员会要职,继之要他做北平维持会长,都遭其严词拒绝。1938年,日本决定把华北临时政府和南京维新政府合并为一个政权,特务头子土肥原企图策动汪吴合作,坂垣征四郎和汪精卫也先后出面找吴佩孚做工作,但吴佩孚态度非常坚决地予以拒绝。他回信给汪精卫,声言“誓与国家生存,同其命运”。针对日本人的所谓中日和平要求,吴佩孚强调说:“日本既需要和平,何不先行撤兵,向国民政府请和?若办不到,何必找我!”日本诱降吴佩孚的阴谋终未得逞。

1939年冬,吴佩孚牙疾发作,日本特务川本芳太郎带着军医护士,由大汉奸齐燮元(吴佩孚原部属)陪同来到吴宅。川本不征求吴家的意见,自作主张,当即给吴拔牙。手术后,吴佩孚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晚暴卒,终年66岁。吴佩孚坚持不与日本人合作,保持了晚节,却引起了日本人的嫉恨被日本特务害死,未得善终。

张作霖:绿林好汉,以武力问鼎中原,遇强兵而退出京城,得到日本人帮助又被日本人炸死

1924年9月曹吴直系政权垮台后,北方出现了极为复杂的政治形势。张作霖背弃诺言,乘胜挥兵入关,图谋再次问鼎中原。在英、日帝国主义的撮合下,张作霖与吴佩孚化仇为友,联合攻击国民军。国民军退守南口,张作霖捷足先登,进入北京,完全掌握了中央政权。1926年6月,张作霖由部下正式推戴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军阀在中国的最后一位国家元首。

张作霖的统治比前几任更残暴、更黑暗,他不仅疯狂掠夺民财,扩军备战,而且对民主革命人士大开杀戒。1926年4月26日,张作霖以“宣传赤化”为罪名,枪杀《京报》主笔邵飘萍;8月26日再杀《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两位著名记者遇难正好相隔100天,当时报纸以“萍水相逢一百天”为题加以报道,猛烈抨击张作霖政府。1927年4月6日,张作霖公然违反国际公法,派兵袭击苏联驻华大使馆,捕去使馆工作人员16人以及李大钊等35名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4月28日,将李大钊等20人绞死。这是张作霖对中国革命犯下的一桩令人发指的罪行。此时的奉系军阀已经处于内外交困境地,可谓气数已尽。在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期间,张作霖坐观北伐军一一打败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并乘机收编了大批残兵败将,包括张宗昌和孙传芳,将军队扩充到60万对外号称百万。1928年4月,国民党以百万大军攻击奉军,张作霖面临强兵压境严峻形势,又见日本人乘中国内战而发兵山东,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因此决定放弃北京,退守东北,仅留一旅兵力维持秩序,国民党军兵不血刃进入北京城,使北京城未因战乱受到破坏,百姓亦免遭涂炭。张作霖则在撤退途中被日本人炸死。6月21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北京改为北平,北平和天津为特别市。

张作霖出身土匪,后来发迹,从东北王而至中国首脑,堪称传奇。他在地方上长期实行封建式割据,但对东北的治理也有一定政绩,得到过孙中山的称赞。入主中央以后,他穷兵黩武,大打内战,但对日本霸占东北的阴谋却有所抵制,使其图谋没有在他手中得逞。这也是

他晚年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正因为如此,日本关东军才精心策划了皇姑屯事件,把张作霖炸死。一代枭雄,落得如此下场,既是个人与家庭的不幸,也是国家的耻辱。

此外,还有两个大军阀值得一提。他们虽然没有做过派系最高首领,但实力颇大,独立性强,且颇富传奇色彩。

一个是张宗昌,从流亡乞丐发迹成为统兵10万的直鲁联军首领,时称“三不知将军”,即他不知自己的军队有多少,不知自己的钱有多少,不知自己的老婆有多少。1928年,在国民党军的打击下,张宗昌随着奉系的失败而逃往大连,在日本人的庇护下苟活。1932年,他潜回济南活动,图谋夺取山东省长大权,被韩复榘派人击杀,终年52岁。张宗昌一生作恶多端,没有做过什么好事,算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另一个是孙传芳,军事科班出身,颇有能耐,在多年征战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最后从直系军阀中分离出来,独树一帜,成为东南五省联军统帅。被北伐军打败后,孙传芳来到天津隐居,放下屠刀,拜佛颂经。1935年的一天,孙传芳在居士林寺念经时,被施剑翘击毙,享年61岁。施氏为张宗昌所部师长施从滨之女。早在1925年孙奉战争中,施从滨为孙军所俘,旋即被孙传芳枪杀。施剑翘报了杀父之仇,却又新添了一出人间悲剧,孰是孰非,难以评说。

我国水务行业环境分析

我国水务行业环境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PEST分析方法及五力模型对我国水务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我国水务行业所处的环境,为水务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务行业;PEST;五力模型;环境分析 一、水务行业概述 水务行业是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的水务系统向用户提供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服务。 水务产业价值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的水务产业价值链扩张也就是指广义的水务产业价值链。狭义的水务产业价值链局限于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根据水的流转路径水务产业价值链可以分为:原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销售、污水收集和处理、再生水生产和销售。 而从广义上来看,水务产业价值链的参与主体有水务工程承包商、设备提供商、水务设施运营商。近年来,中国水务市场出现了一批专业水务投资公司,这些水务投资商在前台激烈争夺水务市场,后台则网罗了一批工程技术公司、设备制造商和运营管理公司为其投资项目提供建设和管理服务。待到时机成熟后,大型专业水务投资公司将会把触角向相关子行业延伸,以资本运作为手段,控股为之服务的相关设备制造、工程技术及运营公司,最终形成一批以水务投资为核心,集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水务集团群。 二、宏观环境分析 由于水务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公用性,所以对其宏观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一句PEST模型,对我国水务行业的宏观环境从政策、经济、社会及技术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政策方面。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二五规划”直击水利,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关于加快水利事业改革的相关举措。2012,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下,国务院、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工信部等多部委出台了水务方面的各项细化政策规划,明确了水务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投资重点,并从投融资、税收、技术等方面对水务行业的发展做出指导,指明了方向,将促进水业市场的进一步转型与升级。另一方面,目前,水价改革依然处于攻坚阶段,价格支付机制尚未明确,政策的制定工作尚无实质性进展。 2.经济方面。目前的水务行业处于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然而目前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十分宽松,水务企业融资虽然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融资难度依然很大。另一个方面,水务行业具有投资大,效益相对较低但稳定以及投资回收期较

第 十四章 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

第十四章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了解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掌握其工作内容, 明确其要求,学会开展军事训练及平时执 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一、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二、平时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 教学重点:一、科技练兵中的政治工作 二、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授课时间:2课时 ▲第十四章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 任务中的政治工作 谭政同志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整个军队的方向就是政治工作的方向。政治工作的任务只能根据我军的基本任务去规定,不能在我军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以外再有所谓政治工作的独立任务。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执行任务是和平时期部队的重要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是基层政治工作中一项经常的、大量的、繁重的任务。新的形势给基层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中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大力加强政治工作,进一步改进政治工作,使政治工作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保证军事训练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我们把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和平时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分别加以研究。先研究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第一节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什么是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指部队基层单位在军事训练过程中,为保证训练任务圆满完成而进行的政治工作。 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在军事训练这个特定的领域内,围绕军事训练而直接展开的政治工作,它主要是做训练中人的工作,是做人和武器相结合的工作。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完成军事训练任务的重要保证。 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有哪些任务,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新时期基层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重要论述教育官兵,贯彻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着眼于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部队,坚持科技兴训,开展科技练兵,促进训练改革,确保训练质量,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能力。 军事训练训练中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中央军委关于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落到实处 中央军委关于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根据未来战争需要和我军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它的▲基本精神是:▲ 从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现有装

水务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水务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2) 第一节水务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2)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2) 二、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2) 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3)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6) 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7) 一、水务产业社会环境 (7)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7) 第四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7) 一、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7) 二、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7) 1

水务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水务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2014年10月21日,环保部发布新《环保法》实施的四个配套政策:《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204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2014年1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据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和国家发改委起草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两份与环保相关的重要文件也在11月出台。 二、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我国水务行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实行了市场开放,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供排水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推行运营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的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对于加强城市供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水务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市场化改革不能等同于一般行业的改革,需要来自政策环境、法律保障、产业发展、监管完善、经济支撑等诸多方面的协同,水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我国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由两大动机推动,一是吸引资金,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务行业发展所需巨大的投资需求仅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二是提高水务企业运营效率,增强服务,实现水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两大动机在不同的改革阶段有不同侧重。截至目前,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在吸引资金方面,而轻视了对效率的追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虽然起因于投资的不足,但引资不是唯一目标,实际上引入资金只是改革的一个过程和手段,是阶段性目标,最终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提高效率。 因此,我国仍需深化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管理市场化、政府监管规范化的水务行业运营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在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水务行业投资、建设和运 2

军事训练和时执行任务中的政

第十四章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 任务中的政治工作 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了解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掌握其工作内容,明确其要求,学 会开展军事训练及平时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基本 方法。 主要内容:一、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二、平时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 教学重点:一、科技练兵中的政治工作 二、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授课时间:2课时 ▲第十四章军事训练和平时执行 任务中的政治工作 谭政同志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整个军队的方向就是政治工作的方向。政治工作的任务只能根据我军的基本任务去规定,不能在我军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以外再有所谓政治工作的独立任务。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执行任务是和平时期部队的重要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是基层政治工作中一项经常的、大量的、繁重的任务。新的形势给基层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中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大力加强政治工作,进一步改进政治工作,使政治工作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保证军事训练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我们把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和平时执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分别加以研究。先研究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第一节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什么是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指部队基层单位在军事训练过程中,为保证训练任务圆满完成而进行的政治工作。 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在军事训练这个特定的领域内,围绕军事训练而直接展开的政治工作,它主要是做训练中人的工作,是做人和武器相结合的工作。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完成军事训练任务的重要保证。 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有哪些任务,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水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水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水务行业是指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也包括一部分相应的衍生行业,例如再生水的生产与利用、污水处理后所产生污泥的处理。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的水务系统向用户提供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服务。 水务服务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容,是实现水务服务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先导基础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务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水务行业呈现服务产业化、运行市场化、产权多元化、管理集约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水务行业的资本运营仍在探索和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水务企业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务投资现状,借鉴水务行业资本运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球水务产业发展分析 从世界围看,发达国家通过大力推行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化,水务企业或公有为主、或公私互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供排水技术、节水技术、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以及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水务企业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国际上3 大水务巨头分别是威立雅、伊士和泰晤士,它们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以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逐渐形成国际性的水务集团服务于全球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19 世纪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70% 以上,进入了后城市化发展阶

段,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已经放缓,城市朝着“低速高水平城市化” 的方 向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引入时间较早,认可度比较高,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水务企业发展比较成熟,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水务体制情况及经营模式,可以看出,虽然它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私有制,但是在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却并不都是私有化。无论是哪种模式,它都是各国在自己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各国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适应形势需要而采取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它们看重的不是私有化,而是市场化,即如何增加竞争,提升效率和服务。如果仅仅转变了企业的属性,竞争度没有提高,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中国水务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水务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是我国的水力资源整体处于短缺的状态,水利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均水利资源有限,特别是在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二是水污染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是水污染仍然十分的严重。特别是在重化工区域,河水污染问题依然比较普遍的存在,水污染问题的存在也在一个方面反映了污水处理能力的短缺,水处理标准和水处理的能力不足。 三是水资源的浪费问题突出,虽然在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人们的节约 意识得到了增强,但是水浪费的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还广泛的存在,节水设施恶化节水设备不够完善 水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智慧水务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最新版】

智慧水务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018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462.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5%,人均水资源量2008.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水务行业的传统领域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两个子行业,行业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人口数量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高度相关,近年来我国城市及县城供水量和污水处理量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行业运营基础稳定。 中国水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

米,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5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6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我国为人均水资源少于170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国家。有关专家发出警告,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将进入严重缺水期,而到2030年,我国所有可利用的水资源都可能被“吃光用尽”。 2、水资源浪费严重 工业生产用水效率低,导致成本偏高,产值效益不佳,单方水的GDP产出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大多数城市工业用水浪费严重,平均重复利用率只有30-40%,目前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63.42%,无法与先进国家相比。 3、水污染形势严峻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只注重发展速度、忽视环境影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流经城市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三江(辽河、海河、淮河)和三湖(太湖、滇池和巢湖)均受到严重污染,蓝藻时常暴发;在七大水系100个国控省界断面中,Ⅰ-Ⅰ类、Ⅰ-Ⅰ类和劣Ⅰ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6%、40%和24%。此外,城市地下水约有64%遭受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为轻度污染。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目标(一)唯物史观 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北宋初期加强专制集权措施的影响、两宋与辽夏金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的性质及影响的认识、评价王安石变法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历史问题的唯物史观 (二)时空观念 结合《北宋的建立》、《北宋、辽、西夏对峙图》、《金、南宋、西夏对峙图》等图片和相关史实结合时空变化和联系去理解几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史料实证 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了解多种历史 的呈现方式,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或根据史料印证历史结论。 (四)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读懂图片、文献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问题,形成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家国情怀 1、通过学习两宋与辽夏金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的性质及签订合议的影响使学生充满人文情怀认识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充满自豪感 2、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学习,增强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并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宋专制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难点:北宋加强专制集权措施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百家姓》导入 一、北宋的建立和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 2、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背景 (2)措施 (3)评价(认识)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北宋初期加强专制集权措施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历史问题的唯物史观 2、分析对比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现状和危害,从而理解北宋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的

我国水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水务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对中国水务的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我国水务发展的最新动态,总结了外资走入中国水务市场的核心,提出了中国水务在近年来所存在的巨大商机。 一中国水务市场现状 中国水务市场在被称为水世纪的21世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水务行业以年均15%的速度和数以万亿计的市场空间成为投资人心目中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市场简要分析如下表:

二巨大商机分析 建设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水务行业蕴涵的巨大投资机会可以从3个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供水方面 在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方面,“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增供水能力400亿m3,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m3,新增乡镇供水能力80亿m3。按照政府的规划,到2010年仅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就约需2400亿元的投资。到“十五”计划末,城市供水市场的资金需求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约投入2000~3000亿元,其余将靠利用民间投资和外资等解决。

供水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自来水厂及其供水中的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供水事业的发展,在将来明显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氯消毒的地位不可动摇,但臭氧、紫外线等新的消毒工艺也将逐渐得到应用 对于自来水厂水消毒来说,几乎所有的自来水厂都必须对水进行消毒,现在形成了以氯为主、臭氧、紫外线等也得到逐渐应用。研究表明,在10-20年内任何水消毒方法都不可能取代氯。 ②随着供水量的增加,为供水管道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 对于自来水厂市政供水来说,2002年,中国城市供水总量为466亿立方米,全国供水管道长度为312605公里,到2005年,供水总量将达到580亿立方米,为了解决这么大幅度供水量的增减,市政管网将平均以8%的年递增率发展。 供水管网改造为管道在供水中的应用带来巨大商机。根据2002年底、2003年初建设部组织进行的供水管网普查,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状况已呈逐年增加趋势。部分被调查的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为21.4%左右,一些北方地区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甚至达到40%,这已远远超过12%的国家控制标准。 另外,国家政策推动塑料管道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要求,各地建委开始积极推广塑料给水管,以替代材质差、强度低、腐蚀严重、影响水质的灰铸铁管和镀锌管等,以提高供水水质及安全可

中国水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水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水务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对中国水务的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我国水务发展的最新动态,总结了外资走入中国水务市场的核心,提出了中国水务在近年来所存在的巨大商机。 一中国水务市场现状 中国水务市场在被称为水世纪的21世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水务行业以年均15%的速度和数以万亿计的市场空间成为投资人心目中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市场简要分析如下表:

城市污水 处理率约29% 2010年提高到 45% 二巨大商机分析 建设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水务行业蕴涵的巨大投资机会可以从3个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供水方面 在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方面,“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增供水能力400亿m3,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m3,新增乡镇供水能力80亿m3。按照政府的规划,到2010年仅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就约需2400亿元的投资。到“十五”计划末,城市供水市场的资金需求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约投入2000~3000亿元,其余将靠利用民间投资和外资等解决。 供水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自来水厂及其供水中的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供水事业的发展,在将来明显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氯消毒的地位不可动摇,但臭氧、紫外线等新的消毒工艺也将逐渐得到应用 对于自来水厂水消毒来说,几乎所有的自来水厂都必须对水进行消毒,现在形成了以氯为主、臭氧、紫外线等也得到逐渐应用。研究表明,在10-20年内任何水消毒方法都不可能取代氯。 ②随着供水量的增加,为供水管道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

对于自来水厂市政供水来说,2002年,中国城市供水总量为466亿立方米,全国供水管道长度为312605公里,到2005年,供水总量将达到580亿立方米,为了解决这么大幅度供水量的增减,市政管网将平均以8%的年递增率发展。 供水管网改造为管道在供水中的应用带来巨大商机。根据2002年底、2003年初建设部组织进行的供水管网普查,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状况已呈逐年增加趋势。部分被调查的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为21.4%左右,一些北方地区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甚至达到40%,这已远远超过12%的国家控制标准。 另外,国家政策推动塑料管道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要求,各地建委开始积极推广塑料给水管,以替代材质差、强度低、腐蚀严重、影响水质的灰铸铁管和镀锌管等,以提高供水水质及安全可靠性,降低给耗,降低漏耗和药耗。这为塑料管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扩大塑料管材的应用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 ③中国供水行业将以提高水质为目标,加速技术进步。 在2000年以后,大型自来水公司的水质应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检测项目由目前规定的35项增加到88项,其中浊度标准必须小于1NTU,这为相关的检测仪器,工艺技术提供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应用计算机调度和自动控制系统。降低能耗、药耗和漏耗,建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管理一体化的,包括科研、设计、运行和设备制造的水工业体系等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时空观念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3.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①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北宋时,专指正规军。 (2)分散机构权力。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4.影响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 治风气。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疆压力 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战是支流。 (1)宋辽关系???①北宋建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 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 (2)宋夏关系???①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

2.财政危机 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显现。 (1)原因???①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 导致军费直线上升。②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失败。 2.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通过变法来缓解严重的社会危机。 3.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措施 (1)富国: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5.评价 (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不足???①强兵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③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南宋的偏安 1.宋金和战 “靖康之变” (1)背景???①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②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

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

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学习目标 1. 找出两宋为加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并认识其影响。 2. 了解王安石变法一级两宋之际的民族关系 二、基础夯实 1、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960 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___________________ ,史称北宋 ①措施: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在中央,由专掌军政,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担任枢密院长官。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②影响: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但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①边防压力: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 ” 。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后来,北宋又与西北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 ”。 ②. 财政危机 冗兵:北宋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组建的。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冗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也不断膨胀。冗费: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3、王安石变法 宋仁宗在位时,大臣曾发起一次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史称。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1069 年,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的目的。 内容: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贷款、拨巨资从事经营等手段,力图在的同时;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取代募兵制。 效果: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达到了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问题: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4、南宋的偏安 1127 年,北宋被东北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 北宋康王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 ,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 1141 年,南宋与金订立。以东起淮水、西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宋帝世代尊金帝为叔父或伯父,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