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浅水洼里的小鱼(1)
运用故事教育孩子:《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分享

运用故事教育孩子:《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分享。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英文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条小鱼生活在浅水洼里。
这个小鱼非常淘气和好奇,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头去撞石头、树枝等硬物。
一天,小鱼的头撞疼了,它前往另一个水域里找医生伯明翰医生看病。
可是医生伯明翰医生并不能治好小鱼的头疼。
它回到浅水洼,向它的妈妈诉说了它的疼痛和寻医的经历。
妈妈告诉它是因为它经常用头去撞硬物所以才会头疼的。
小鱼深受教育,再也不去撞硬物了。
从此,小鱼过上了健康愉快的生活。
通过小鱼的经历,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自己作死,别人帮不了”的道理。
当小鱼撞头受伤,只有它自己才能感受到疼痛。
找医生只是治标不治本,它自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必须自己去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小鱼妈妈传授给我们的是:教不如示范,让孩子亲自去体验。
当小鱼头疼之后,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它是撞到硬物的原因,而是让它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样能够让小鱼真正地学会了一个道理,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小鱼也展现了困难时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
当它的头疼之后,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前往医生那里寻找帮助。
虽然医生最终也没有治好它的头疼,但是小鱼不放弃寻找解决办法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总体来看,故事《浅水洼里的小鱼》传递了很多有益的道理和价值观念,这些道理和价值观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通过运用故事教育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知世界、塑造品格,成为有独立思考、勇气坚持的人。
我们欣赏这个故事,也希望您可以尝试着通过分享这些故事,帮助孩子成长。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5、老师范写。要"精讲解,多示范,先描红,后临写",指导学生把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随笔
字写正确,写好看。要指导学生知道:"久"字的撇捺要伸展开,"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写成竖撇。
6、学生书写,师生评议。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展示,并让展示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写字经验和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同学们,每条小鱼卡片后面都藏着生字或词语,你能把它们正确地读出来了吗?出示字卡,指读字词。
二:读中感悟
1、组织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能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你就在那个海滩上,见到了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
二:朗读自悟,读中思考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选择段落,组内同学合作读书,全体同学参与读书。
3、后师生共同评议。
4、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利用生字词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7个生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指读生字,并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引导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表演朗读
分小组自读课文的2---6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分工(我、小男孩、旁白)。几个人轮流交换角色反复练读、表演。鼓励学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文中人物的语言背下来,真正实现"演"的感觉。
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清晨,我来到海边散步。
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
店铺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原文清晨,我来到海边散步。
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
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我继续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
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学生说说鱼一般生活在哪里。
2、板书课题,说说课文中说的鱼在哪里?3、看到小鱼在浅水洼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如果你是这些小鱼,你会有什么感觉?4、再读课文,读出对小鱼的同情。
二、多种活动,读文识字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⑴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
⑵学生自主读书,作闯关的准备。
⑶各小组分别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⑴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⑵自主参与展示活动。
3、开展“结苹果,摘苹果”活动。
4、开展送正字回家活动。
三、拓展活动,引导实践给出含有本课生字的读物,引导课外阅读。
第二课时一、结合实践,引入学习1、学生谈谈将衣服晒到太阳底下,会发生什么现象?2、浅水洼是什么样的?想想浅水洼里的水也将怎样?假如你们是离开大海的小鱼,现在生活浅水洼里会觉得怎样?二、朗读感悟1、学习第一部分:⑴学生试读第一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试题及答案

28 浅水洼里的小鱼快乐大本营开心种子1.2.3.答案:至—甚至乎—胖乎乎4.一()鱼一()被一()米一()腰果一()海龟答案:条床粒颗智慧花园1.(1)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
发现——((2)我继续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
忽然——((3)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也许——(答案:(1)发觉(2)突然(3)可能2.(1)(2)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
答案:3.浅水洼里的水被沙粒吸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鱼被小男孩扔进了大海。
轻松加油站他叫小松鼠,快到树洞里去过冬;他劝小青蛙,在地下耐心地冬眠;他告诉大黑熊,不第一站我知道短文有___________个自然段。
第二站短文中一共提到___________种动物,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站2第二站 4第三站他提醒小白兔,天冷了,快换上过冬的皮毛。
动物1.黄鼠狼给鸡拜年——2.狗拿耗子——3.骑驴看唱本——4.老鼠钻进书本里——5.绑在线上的蚱蜢——。
人教新课标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一、教材分析《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28课,这是第七单元倒数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要紧是反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这篇课文通过“我”的发觉,描写一个小男孩以他的纯真、善良、执着、用心,将冲上海滩滞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不断扔回大海的故事。
作者通过那个故事,激发和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吸干、蒸干、干死”三个词语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
2、由小男孩捡鱼的动作感悟到他的纯真、善良、执着、用心。
教学难点:1、对生字中“蒸”字进行形象识记。
2、通过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干”的词语,让学生体会小鱼的处境。
四、教法与学法1、读中感悟,明白得课文内容。
2、想象写话,深化课文内容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的图片,向学生描述一幅漂亮的海底世界“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大海的时候,小鱼儿也睁开了眼睛,他们看看四周,多美的景象呀!那是五彩缤纷的珊瑚,那是飘飘悠悠的水草,那是自由漫游的同伴,还有那从水面上射进来的一缕缕阳光。
”相机提问:“你看了这么优美的画面,想说什么呢?”学生们自由畅谈,激发他们对漂亮海底世界的向往,对可爱小鱼的喜爱之情。
随之,播放大海涨潮视频,教师怀着繁重心情说:“但是有一天夜里,大海涨潮了,巨浪一层一层拍打着岸边,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后来,潮水退去了,悲伤的小鱼回不了家了,留在沙滩的浅水洼里。
成了浅水洼里的小鱼。
”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浅水洼是什么意思。
鱼在浅水洼里会如何样?【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摸索解决问题,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么可爱,漂亮的小鱼,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立即干死的难过心情。
《浅水洼里的小鱼》

蓝天是白云的家, 大海是鱼儿的家。 森林是鸟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wā
甚 至 蒸 死 继 叨 乎 久 腰 捡 粒 被
沙滩
水洼 甚至
叨念 继续 沙粒 不久
10
蒸干
成百上千 吸干 弯腰
忍不住
在乎
zhì
sǐ
hū
jiǔ
yāo
jiǎn
lì
bèi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 1、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清晨,我来到海边散步。 2、我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 鱼。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 了。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 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成百上千Βιβλιοθήκη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 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小 男孩做了些什么?
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 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 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
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 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 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 在乎!
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 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 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 条、这一条……”
这是个什么样的小男孩? 这是一个善良、怜惜生命, 心中充满爱的小男孩。
每一条小鱼都是有生命的, 应该珍惜生命,保护动物!
谁是爱心大使
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会怎么做呢? 例如:
你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我说: 你说: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我说:
海中小鱼回不了家, 谁的心里最在乎? 笼中小鸟飞不上天, 谁的心里最在乎? 丛林小鹿受了伤, 谁的心里最在乎? 我把小鱼送回家, 我让小鸟飞上天, 我帮小鹿把伤治, 我和你们是朋友, 你的快乐, 我最在乎!
人教版小学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原文及赏
析
《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原文:
太阳升起来了,海滩上留下了许多浅水洼。
里面有小鱼,它们被海水冲上来,回不去了。
一个小男孩在海边走着,他弯下腰,捡起一条小鱼,用力把它扔回大海。
我站在旁边,看着小男孩重复这个动作。
我忍不住问他:“孩子,这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完的。
”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
”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呢?谁会在乎这些小鱼呢?”我问。
小男孩捡起一条小鱼,看着它说:“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然后他又把小鱼扔回了海里。
赏析:
《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以一个小男孩拯救被困在浅水洼中的小鱼的故事,传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的主题。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太阳升起后海滩上的景象,引出了小鱼被困的情境,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男孩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充满了爱心和责任感。
他的行动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的直接体现。
当“我”质疑小男孩的行动时,他的回答简洁而有力:“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这句话揭示了小男孩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他明白自己可能无法拯救所有的小鱼,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行动,因为每一条小鱼的生命对他来说都是重要的。
这篇课文通过小男孩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尊重生命,关爱每一个生命,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生命。
同时,也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改变,无论这个改变多么微小,都值得我们去努力。
这是一个关于爱心、责任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教育主题。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生字

1 不久 0
2 5 成百上千
3
4
6
9 1 0
7
8
1
1
2 5
3
4
忍不住
6
1 0
7
8
9
1
1
2 5
3Leabharlann 46 在乎9 1 0
7
8
1
1
2 5
3
4
6
9 1 0
7 弯腰
8
1
1
2 5
3
4
6
9
7
8
沙粒 1
0
1
1
2 5
3
4
6
9 1 叨念 0
7
8
1
沙滩
水洼 甚至
叨念
1
蒸干
2
继续 3
4 成百上千
5
忍不住
6
沙粒
7
吸干8
弯腰
9 在乎
jì
继
xù (继续) (继承)
他不停捡鱼扔鱼, 嘴里 还叨念着:“这条在乎!还有 这条,这一条,这一条……”
dāo
(叨念)
diāo
叼 (东西)
(唠叨)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开不开心啊, 那现在老师带你们来玩更好玩的游戏——猜字谜。
平头不平,平脚不稳( 乎 )
h ū hu
乎(在乎)
(几乎) (似乎)
手(小手)
hū
jiǔ 久
jiǎn 捡 lì 粒
yāo 腰
bèi 被
jiǔ
yāo
jiǎn
lì
bèi
shèn
zhì
hū
s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材分析:《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浅水洼里的小鱼》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课文短短的两百多个字,却勾画出了一个心地善良,对生命认真到几乎一条小鱼的小男孩,这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带来的阅读魅力。
而正是因为这可爱的男孩子,这篇课文才成了一篇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文章。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脑海里马上蹦出八个字:“保护动物,珍惜生命!”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校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新课程标准的“将学生做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活动体验调动情感”、“以关注个体,促进?展”为评价宗旨,力求体现文本材料和识识写字的有机结合,构建开放的,生机勃勃的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一味”在文中材料和识字、写字的有机结合中;“二味”在情境创设中;“三味”在合作探究中;“四味”在活动体验中。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2.引导学生潜心学文,通过不同要求及个性化朗读来感悟语文文字所蕴含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爱鱼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自然流露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小鸟也有温暖的家,谁来说说小鸟的家在哪儿?白云的家呢?小鱼的家又在哪儿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鱼在大海里的家。
(出示图片)瞧,它们游得多么地快活啊!你能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吗?师: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层一层拍打着岸边,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上。
后来,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指名读课题4.释题师:咱们已经看过图片,你知道什么叫“浅水洼”?齐读,指名读,齐读二、初读课文1.出示要求,初读课文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浅水洼里的小鱼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就赶紧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带拼音)继续在乎叨念甚至蒸干干死(1)师:调皮的词语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咱们赶快来认一认吧!老师请一位小老师带读。
(2)师提醒“在乎”的“乎”在词语中读轻声,跟老师读一读。
小朋友,在家里谁最在乎你?在学校里呢?(3)师提醒“甚至”的“甚”是前鼻音,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天,甚至有几千条。
”师: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你能读一读吗?(4)齐读(5)(去掉拼音)师:老师把词语宝宝的小帽子去掉了,你还认识它吗?男生女生合作着读一读。
(6)开小火车读师:让我们把小火车开起来读一读吧!(7)齐读3.分自然段读课文师:词语宝宝终于乖乖地回到了课文里,咱们分自然段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吧!其他小朋友请你做做小评委,仔细地听一听,并且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什么?4.师生交流三、细读感悟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1)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
师:浅水洼里到底有多少小鱼呢?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鱼很多?用小黑点圈一圈。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把小鱼的多读出来?(3)这些小鱼为什么不回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句子中的“困”是咱们第五课学过的一个生字,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出示第五课中的句子)生读。
“星星困得眨眼”,这个困字是什么意思?生1:眼睛睁不开的意思。
生2:想睡觉了。
生3:是很累。
师:对啊,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中是怎么解释。
(出示“困”第一种解释,师解读。
)星星困得眨眼就是星星累得想睡觉了。
师:(出示本文中“困”的句子。
)这就是本篇课文中“困”的句子,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师:小鱼被困在这些水洼里,是指小鱼想在水洼里睡觉吗?生:不是,就是被关在一个箱子里,怎么也逃不出去。
师:哎呀!你真是会想象,你根据这个字形,像里面的木头被围住了,就像小鱼被包围了。
(出示“困”的第二种解释。
)字典中另一种意思就是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被包围住了。
小鱼被什么包围住啦?一起说。
生:水洼。
师:对呀,小鱼被水洼包围住了,没法自己游回大海了。
孩子们,被困的小鱼仅仅是被水洼包围住了这么简单吗?被困在水洼里,它们还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呢?咱们不急回答,回到课文里读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4)师: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它们将面临哪些危险啊?生1:会被干死。
生2:沙砾会把这些水吸干,太阳会把水蒸干,小鱼离不开水。
师:(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是啊,咱们是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小鱼的危险,来,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读得真好。
蒸是我们刚才学过的一个生字,读。
(出示“蒸”,生读。
)大家发现了吗,下面是——四点底,你们看,有四个点的水怎么会干呢?生:就是很热。
师:你知道和很热有关。
生:就是汗。
师:你真会想象。
孩子们,其实在造字的时候,四点底原先是一个火,四点底是从火演变而来的,所以凡是看到四点底的字不是和水有关,而是和火有关。
可我就奇怪了,沙滩上哪来的火啊?生讨论师:你们的科学知识真丰富,你发现了这火就是——太阳。
是啊,在太阳底下,水洼下面就好象有一堆火在烧,水洼里的水在一点一点蒸发了。
没有了水,水洼里的小鱼的处境确实是非常——危险。
孩子们,不仅太阳会把水蒸干,还有……生:水会被沙砾吸干。
(课件演示水被沙砾吸干的过程。
)师:看到了什么?生:水被沙子吸干了。
师:是啊,就这么一下子水就没了。
没有了水,小鱼的处境确实是非常的危险啊!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用心地来体会一下,这些细小的沙砾无情地把水一点一点地吸干,太阳出来了,更是无情地把本来就很少的水一点一点蒸干,此时被困水洼里的小鱼们,你们想说什么?生1:我们很痛苦,会呼喊:谁来救救我们吧!师:那请你来读,读出小鱼的痛苦。
(生读“过不了多久……”)从你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小鱼非常痛苦,还有呢?生2:谁能把我放回水里呢?师:很难受是吧,你读一读。
(生读句子。
)你读出了它们的着急。
生3:快来救救我们吧,快来救救我们吧!师:你也为它们感到——(担心),那你就担心地来读读。
(生读句子。
)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5)师:谁听到了小鱼们的呼救声?生:小男孩师:小男孩又是怎样救小鱼们的呢?咱们留到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巩固识字,练习写字1.巩固识字开小火车认读生字2.指导写字教学反思:《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文章。
成百上千条小鱼被海水送上了海滩的浅水洼里,小男孩的做法让我们震惊,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爱生命”的品质令我们感动。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从而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从文本中、从想象中、从朗读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因此,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控没有把握的课,才能使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我认为此篇课文要从“新、巧、活”三个字,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一、使用教材——新。
精心预设首先体现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也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
叶老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进行学一篇带多篇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觉得我在精心预设时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如果不深钻教材,就会把第二段(2—6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分析小男孩扔鱼时的动作来体会小男孩救小鱼时的急切心情,这样一种常规教法,比较老套,而且这样教学,学生似乎还不能深刻理解小男孩的这一行为。
所以我在教学时打破了常规,把文章的第一段(1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极度渲染,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教材呢?是因为第一段写成百上千条小鱼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就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鱼,正是有了这种特定的情境,小男孩的行为才更让我们震惊,令我们感动。
所以我才这样大胆的处理教材,令人耳目一新。
二、即兴预设——活。
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
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
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想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拾不完的。
”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成百上千”的含义,从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从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对生命无限珍爱”的光芒,然后我又问学生有什么好的方法才能拾得完呢?学生说了很多方法,我总结说:“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叫爸爸妈妈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
”最后我进一步拓展升华:“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正是这一精彩的动态生成使课堂出现了高潮,老师、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发出夺目的光芒上完此课,我自己感触颇深:其一,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精心预设,面向全体学生,备教材,备学生。
其二,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文时的即时质疑,应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
其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
三、创设情境——巧。
精心预设还体现在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
创设的情景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情景,只有当学生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去体验了、感悟了,正如常言所说的入情入景了,我们才能称之为学习情景。
如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之中,如播放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录像,学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接着老师一声叹息:“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地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学生通过两个情境的对比体验,体会到小鱼的心情,再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就能读出难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