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西欧封建经济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古代西方的社会经济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古代西方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罗马共和国经济
三、农业地产形式和经营组织
土地私有制确定下来后,罗马开始出现大地 产。大地产的产生首先是罗马对外征服战争 的结果。
罗马的大地产往往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进 行大规模种植活动。由于连年的对外征服战 争和方兴未艾的海盗贸易,奴隶人数有增无 减,罗马的大地产有足够的奴隶供应。
第四节 罗马共和国经济
第一节 希腊城邦奴隶制
二、希腊大殖民运动
希腊人的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 重要的作用。首先,殖民活动使希腊人的活动范围 大大扩大了。其次,殖民活动不仅使资源增加了, 而且使希腊人牢牢掌握了海洋。再次,殖民地的拓 展和贸易的扩大,促进了希腊世界的分工。
第一节 希腊城邦奴隶制
三、城邦奴隶制经济
三、货币与银行
由于希腊缺少金矿,货币主要是银币。货币关系在希 腊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货币是交易的 媒介物;另一方面,货币本身也是交易的对象。
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高利贷已很普 遍。神庙在希腊的金融业务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贷款使神庙得到巨额收入。
第三节 希腊化世界的经济
一、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雅典与斯巴达的争霸导致希腊经济凋敝,也加剧 了希腊城邦的阶级矛盾,使希腊城邦制度陷于危机 之中。公元前338年,马其顿政府了全希腊。此后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经过将近十年的远征,建立了 一个包括大片东方版图在内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成一些独立的国家,即 以叙利亚为中心的塞琉古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 ,以及原有的希腊、马其顿和其他国家,这些国家 统称为希腊化国际。
波希战争结束后,希腊各城邦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特别迅速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商品流 转中心。希腊一些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米利都、柯 林斯等,最先成为海上贸易中心。

世界经济史问答题

世界经济史问答题

1、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

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他们他们不是奴隶,但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奴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国家。

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

2、城邦奴隶制:指的是在奴隶制形成阶段,城市中的居民和城外的居民是有贵贱之别的,以后这种区别逐渐消失,成为一个统一体,即城邦。

城邦是奴隶制占有国家,它的中心是一个全面设防的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公社,形成国家。

3、封建地主制经济: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主要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并由个体农民分散经营的一种生产方式。

其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土地租给农民,实行小农经营,主要收取实物地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农民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交给地主,供其享用。

地主对农民保持有宗法性的关系,具有超经济的强制力量。

农民户籍被固定,对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负有徭役、丁赋等义务。

4、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5、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我国历朝历代的抑商政策包含四个方面:官工业制度,土贡制度,禁榷制度,规制交易。

1、简述中国领主制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形成与发展:西周时代建立了典型的分封制,土地上的人民成为附庸,农奴对领主形成依附关系,这就是农奴制。

第3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

第3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
封建君臣相互之间的义务;
封土制存在的问题:
① 随着征服的完成,可分封的土 地逐渐减少
② 封土制下,封臣的军事实力大 幅下降
“封主册封一名青年为骑士” Edmund Leighton创作,1901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The Accolade (painting)”词条
第二节 庄园制和农业的发展
2.1 庄园的土地和经营 2.2 庄园的农民和劳动 2.3 农业进步和农奴解放
• 日耳曼人原有的政治结构也遇到了严峻挑战。在大征服 和大迁徙与建立新国家的过程中,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 础的较为简单的部落组织,开始让位于以地域关系为基 础的较复杂的国家组织。氏族中的血缘关系很快就丧失 了自己的意义,这是氏族制度的机关在部落和整个民族 内由于征服而蜕变的结果。
经济关系的变化
• 在罗马帝国晚期,奴隶制已经衰落并转变为隶农制。 • 日耳曼人征服罗马,占领了罗马的土地,但既不可能用
• 公元714年,查理·马特(查理大 帝的祖父)改革:采邑分封制
• 农民向农奴的转变:“任何自由人 都必须选择一个主人,或是国王, 或是国王的臣属。”
查理·马特肖像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查理·马特”词条
封建豁免权
• 在土地关系发生变革的同时,封建豁免权也得以确立。 • 这种豁免权就是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掌握重要的国家
法国的庄园
Limbourg brothers,创作于 在1412年到1416年之间。
2.2 庄园的农民和劳动
公元2世纪到5世纪的“蛮族入侵”路线图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民族大迁徙”词条
“在总结这1000年的结构特征时,我们可以说, 这是一个日耳曼制度和罗马制度融合的时代。”
–Douglas C. North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

庄园制度(西欧)
领主制经济
井田制度(中国)
共同点

领主为了进行农奴制剥削,要从自己所有的土地中划分 出一部分,以份地形式分赐给农奴;另外保留一部分直 属于自己,叫做公田,作为实现无偿劳役的场所,并由 这种公田的剩余劳动生产物来建立领主经济。
第一节 亚细亚封建经济
“封建地主经济” 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另
第三章 中古世界经济
第一节
亚细亚封建经济 第二节 西欧封建经济 第三节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中国、印度、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中国的封 建地主经济、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构成了亚细 亚封建经济的全貌。 西欧封建经济以庄园经济为典型代表。 1500年以前,世界形成了几大贸易区,东西方 之间贸易交流有所发展。
第一节 亚细亚封建经济
(四)日本的封建领主制经济(从公元 645年
的大化改新起到明治维新前 )
日本历史上的封建关系比较复杂,也不够典型。 646年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封建 关系的建立。 通常分为早期(7世纪中期至8世纪初) 中期(8世纪初至 16世纪末) 晚期(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节 亚细亚封建经济
2、中国的井田制与农奴经济(领主制经济) 井田制是封建领主制下的土地国有 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 度,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 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第一节 亚细亚封建经济

含义
商周时期,由于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 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 “井田”。 所有土地分为“公田”与“私田”。公田 是领主的自营地,依靠农奴的无偿劳动耕 作;“私田”是农奴的份地,农奴通过为领主无 偿耕种“公田”而取得耕种“私田”的权利。
大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 农民的个体小经营是主要的劳动方式 封建主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 封建经济 封建领主经济(欧洲) 封建地主经济 (中国)

第五章 西欧封建经济

第五章 西欧封建经济
在土地关系发生变革的同时 ,封建豁免权也得以确立。 11世纪,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

2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1 一、封土制的起源
封土制起源于封臣制,而封臣制则起源于日耳曼早期的亲兵制。由 于战争技术的变化,一般农民难以作为军士应征作战,所以逐渐以职业 军人作为战争主力。这些职业军人即亲兵,有的是由家奴提拔而来,更 多的是自由人委身而来。这些人在国王的领导下作战,分担他的危险, 也分担他的光荣,而国王以他获得的土地来奖赏他们。这些亲兵逐渐被 称为封臣。 封土是维系封建关系的基础。在西欧封建制鼎盛时期,封土制与封 臣制的关系在法令上得以明确。封臣对封君来说,‚我变成你的封臣是 因为我向你领有封土‛,由于领有封土,‚我负担所有这块封土上的有 关义务‛。所以说,如果没有封土关系,也就没有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封君与封臣关系确定后,君臣之间就互有义务。

2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1 二、封建等级所有制
西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等级所有制。 通过土地的层层封受,封建主之间形成君臣关系,赐地者 是封君,受地者是封臣。 一个封建主通常向好几个封建主领受土地,他可以有不止 一个封君,他同时也把得来的土地再转手分封出去,因此可以 有好几个封臣。这就便封建关系十分复杂。 封臣有权占有并使用土地,享有土地上的收益。
五、商法的兴起
意大利是罗马法复兴的发源地,也是 商法的发源地。
商法 的兴起
发展
商会规章 商法
国际商业贸易惯例 海商法 :《罗得海法》

6节
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一、城市的复兴
在中世纪初期,城市已经没有什么经济意义,西欧经济生活的中心转到乡 村。但是到10世纪时,西欧的城市出现复兴。城市的复兴和发展是封建生 产方式在历史上的转折点。

世界经济史考试重点

世界经济史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普遍奴隶制: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

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2、价格革命: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地的、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

价格绝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巨大差距,使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3、庄园制: 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是整个中世纪西欧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它是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封建庄园相当大程度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宗教上自成体系的独立社会组织。

这种经济社会组织大致同当时西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到12、13 世纪,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封建庄园制度逐渐瓦解衰落。

4、南海泡沫事件:法、英政府用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价上涨。

股票投机现象严重,最终股市泡沫破裂,巴黎、伦敦股票市场崩溃,刚刚建立的金融制度摇摇欲坠。

英法两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危机,清算南海公司债务,恢复政府信用和公司信用。

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这次危机使初建的金融大厦几乎垮掉,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5、日本模范工厂: 为提高官营工厂和矿山的示范性,日本政府在国内开办“劝业博览会”,设立“工业试验所”,期望官营工厂能起到“模范”作用,故将这个时期大批的官营工厂成为“模范工厂”。

由于其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民间纷纷效仿其,一度出现官营民助的好景象。

但只注重引进外国投资技术和设备的工业化战略很快破产,低效率使得政府财政状况恶化,明治十四年,金银价格暴涨,纸币暴跌,官营模范工厂失败。

6、亚细亚生产方式: 是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

具体为:国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

人民大世界经济史第五版教学课件第五章 西欧地区的封建经济

人民大世界经济史第五版教学课件第五章 西欧地区的封建经济

第三节 庄园经济的兴起与衰落
一、庄园的形成
庄园是封建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特定形式,其基本 特征是具有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这两种土地,领 种份地的农民必须服无偿劳役以耕种领主自营地。
在庄园上封建主往往派管家主持生产、监督劳动 ,还设置房屋、仓库、马厩,置办必要的农具,喂 养牲畜家禽,还有一些初级手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 ,以使它能供应封建主一应生活所需。
西欧的封建土地关系
庄园经济的形成和组织特征 西欧封建工商业的发展以及 工商业组织的变迁 西欧的城市复兴与发展
第一节 西欧诸国的封建化
一、 封建制度的起源
西欧封建经济是与罗马奴 隶制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 形态,它起源于日耳曼氏 族公社所有制。但是,由 于西欧的封建经济制度是 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的,因此,它不可能不受 罗马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
第二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四、土地买卖的出现
封土制是为了保证封建主战时应招军役而设立的 ,封臣只有用益权而无所有权,因而也就没有处分 权。但是封土很快变成封臣的世袭财产,并要求自 由处分的权利,并可以自由出售。一般来讲,封君 为了维护军役制度,限制封土的转移,特别是限制 封土的买卖。
11世纪发生俄林十字军东征,这一时期是土地向 自由买卖迈进的重要时期。
第二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三、封土制的衰落
第一,考虑替代封土制的办法是货币封土制。就 是封建主不给封臣以土地,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货 币。
第二,封土制还受到土地买卖的破坏。由于封地 可以买卖,原有的封建关系也就遭到了破坏。
随着封土制的衰落,整个封建土地制度也走向衰 落。同时,国家教会和城市的土地却有一种增加的 趋势。
到11-12世纪,德国的 封建化仍没有达到英法 那样的程度。

初三历史统编版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PPT

初三历史统编版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PPT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 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 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 少地的人。
5世纪
初中历史
中世纪
11世纪 15世纪
马力运用 水车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 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 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 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 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 少地的人。
开发荒芜的土地,増加耕种面积
垦荒
5世纪
初中历史
中世纪
11世纪 15世纪
材料1.从11世纪至14世纪中叶,大约持续了三个半 世纪的时间。垦殖面积如此之大,触动了西欧大部 分土地……拓荒者是农村居民中的各个阶级,有领 主,有修道院,有自治团体,更有成千上万的普通 农民。他们被财产和自由所吸引,走向荒芜的田野, 走向人迹罕至的森林、山地和沼泽,进行了一场史
无前例的拓荒及移民。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
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初中历史
持续时间长、垦殖面积大,由农村中的 各个阶级参与,多数是农民自主开垦。
材料2.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 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 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 住权。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资本主义萌芽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初中历史
1.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庄园主 富裕农民
出售或出租土地
5世纪
初中历史
无地农民
中世纪
13世纪15世纪
1.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庄园主 富裕农民 骑士 乡绅
出售或出租土地
西欧农村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园领土对农奴和贱农有征税权和司法权。庄 园的赋税包括租税、捐献和劳役。
3 第 节 庄园经济的兴起与衰落
四、封建庄园上的农民
庄园上 的劳动 力主要 有
农奴 贱农
主要劳动力
其他自由劳动力
奴隶
家庭仆役
庄园制 度衰落 的原因
封土制衰落 农奴的逃亡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4 第 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与停滞
1一、封建农业的发展
4 第 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与停滞
二、拓殖运动
出现原因:
1.人口增长压力。 2.存在大量未开垦的土地
时间:11—14世纪 参与者: 教会和寺院、国王、城市自治团体、富裕的市 民成为重要推动者,农民则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
4 第 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与停滞
二、拓殖运动
拓殖运动 的意义
1. 新土地的开拓
2. 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土地买卖的出现
土地买卖 的出现
封土制本来是为了保证封建主战时应 招军役而设立的,封臣只有用益权而 无所有权,因而也就没有处分权。但 是封土很快变成封臣的世袭财产,并 要求自由处分的权利,并可以自由出 售。
11世纪的十字军运动,是土地向自有 卖吗迈进的重要时期
“十字军东征” 加快了封土制的衰落
3 第 节 庄园经济的兴起Biblioteka 衰落1 第 节 西欧的封建化
1二、日尔曼制度与罗马制度的融合
日尔曼制度 与罗马制度 的融合
日耳曼人在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学习罗 马的经营模式,结合自己的社会结构, 将罗马的隶农制与自己的氏族制度相融 合,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性质。
日尔曼制度与罗马制度的融合是一个极 为漫长的过程。
政治关系的变化
经济关系的变化(罗马的隶农制与原有 氏族制度的结合)
一、工业的复兴和工业组织的变迁
中世纪初期
工业活动处于萌芽状态。在自给 自足的庄园生活中,工业的作用是极其微小的, 对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也不大。 11世纪起:工业组织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
商业和货币经济的兴起,刺激了手工业的复兴。 消费与交换范围的扩大,在城市出现手工业作坊。 手工业分工得到广泛的发展。 技术本身也在进步。
主讲:XXX
第二篇 中古世界经济
•第四章 亚细亚封建经济 •第五章 西欧封建经济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第五章 西欧封建经济
西欧各国的封建化进程
西欧的封建土地关系 庄园经济的形成和组织特征
重点问题
西欧封建工商业的发展以 及工商业组织的变迁
西欧的城市复兴与发展
第五章 西欧封建经济
第一节 西欧的封建化 第二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四、早期圈地运动
产生原因
早期的圈地发生在13—14世纪的英国,它是在 拓殖运动的尾声中开始的。事实上,圈占公地 的行为与拓殖运动并无本质区别。
“暴力 行为”
“合法 圈地”
私有土地 制度最终 产生
在这个时代,土地是财产的主要形式,因而,土地私有 化基本上代表一切财产的私有化。
5 第 节 工业、贸易与行会
3 第 节 庄园经济的兴起与衰落
三、庄园的经营管理
庄园的经 营管理
“三田制度”:春耕田、秋耕田和休耕田 “敞田制度”: 管家:由主人派往庄园居住,负责该庄园的一 切事务。 庄头:与管家共同负责庄园的人,通常是一名 农奴。 出租方式:王室或一些大的教会封建地产,因 为土地广大而分散,管理不便,所以封建主往 往将庄园出租给承租人经营,收取固定的货币 地租或实物地租。
3. 对生产关系变革方面所 带来的影响——它是封 建制度瓦解和走向衰落 的起点。
4 第 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与停滞
1三、解放运动 出现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
封建主 农民
各种政治力量
时间:伴随着拓殖运用而发生、发展和完成的 实现形式:
个别合同(11世纪 ) 集体合同(12、13世纪)
4 第 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与停滞
第三节 庄园经济的兴起与衰落 第四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与停滞 第五节 工业、贸易与行会 第六节 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1 第 节 西欧的封建化
日尔曼 所有制
西欧封建经济的两个源头:
日尔曼所有制(日尔曼氏族公社所有制) 衰落的或变态的罗马奴隶制
日尔曼制度起源于日尔曼氏族 公社所有制,这个制度的最重 要的特点是农民表现为土地的 实际所有者和占有者。
如何解释从罗马到西欧封建制的变迁是 一种历史的倒退或是历史的进步?
1 第 节 西欧的封建化
1三、主要国家的封建化 1四、教会与寺院的封建化
教会的统一性和它的官方语言在整个中世纪产生了一种“世 界主义”。
2 第 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1一、封土制的起源
封土制、封臣制、日耳曼早期的亲兵制 封臣:即亲兵 采邑:封给军事贵族的土地
一、庄园的形成
庄园的 形成
两种 起源
罗马的庄宅 古代的农村公社
庄园是封建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特定形式, 其基本特征应是具有领主自营地和农奴 份地这两种土地,领种份地的农民必须 服无偿劳役以耕种领主自营地。
3 第 节 庄园经济的兴起与衰落
二、庄园的地产结构
庄 园 土 地
领主自营地 农奴的份地 自由领有地 教区教士领地 公有地
2 第 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1三、封土制的衰落
衰落原因:货币封土制替代了封土制 土地买卖——1290年英国通过的买地法,是封
土制被破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封土制的衰落,整个封建土地制度也走向衰落。 原有封建地产即封建领主的地产规模,大大缩小 国家教会和城市的土地却有一种增加的趋势
2 第 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5 第 节 工业、贸易与行会
一、工业的复兴和工业组织的变迁
13世纪起:工业的规模开始出现增大的趋势。 资本和劳动的分离已经出现。可以说,这是
1 第 节 西欧的封建化
1一、日尔曼所有制
日耳曼所有制、亚细亚所有制、古代所有制的重要区 别。
1.亚细亚所有制。 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 2.古代所有制。 存在的是国家土地财产和私人土地财产相对立的 双重形式 3.日耳曼所有制。
公社财产只表现为每个个人所占土地的公共附属物,公 社只是在这些个人土地所有者本身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
封土是维系封建关系的基础。在西欧封建制鼎盛时期,封土 制与封臣制的关系在法令上得以明确。
2 第 节 封建土地关系演变
二、封建等级所有制
西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等级所有制。 典型:英国
封臣与封君各自 的权利义务
封君:享有封臣对他的义务,主要是军役。
封臣
义务 权利
军役
土地的占有权和 使用权
土地的继承权和 转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