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解:t声=s/v声=1000000m÷340m/s≈2941.18st火车=s/v火车=1000km÷200km/h=5ht客机=s/v客机=1000km÷1000km/h=2h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

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解:s=vt=340m/s×1.5/2s=255m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 O”开关,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的效果。

找一台立体声收音机,试一试这个开关的作用(使用耳机效果更明显),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既然立体声更为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关?答:将开关处于MONO位置时接收信号比较灵敏。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力和运动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第二章:压力和压强1.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公式为 \( P = \rho g h \)。

3. 气体压强与体积和温度有关,遵循玻意耳定律。

第三章:浮力1.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2. 阿基米德原理说明了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3.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

第四章:简单机械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 滑轮系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但不会改变功的大小。

3.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第五章:功和机械能1. 功是力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上的累积,公式为 \( W = F \cdot s \)。

2.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

3.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鼓励大家多做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寻找答案。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练习册答案应与教材和练习册的具体内容相匹配。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运动与力1.1 运动与参照系问题1:小明在车厢中向前行走,速度为5 m/s,而在车厢外静止的小刚看到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解答:小明在车厢中向前行走,速度为5 m/s。

小刚在车厢外静止,所以小刚看到小明的速度也是5 m/s。

1.2 力的作用问题2:小刚在雪橇上用力向前拉,雪橇向前加速,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解答:小刚在雪橇上用力向前拉,雪橇向前加速是因为小刚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使雪橇产生了加速度。

1.3 力的合成问题3: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向左的力是10 N,一个向右的力是15 N,求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向左的力是10 N,一个向右的力是15 N。

合成力的大小是15N - 10N = 5N,方向是向右。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特性2.1 光的直线传播问题4:光在直线传播时是怎样的?解答:光在直线传播时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不会发生弯曲或偏离原路线。

2.2 光的反射问题5: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解答: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角度等于光线被反射出去的角度。

2.3 成像原理问题6:凹镜和凸镜分别有什么特点?解答:凹镜是中间凹进去的镜片,凸镜是中间凸起的镜片。

凹镜使平行光线反射后会聚在焦点上,可以放大顔色,适用于照明和放大器。

凸镜使平行光线反射后发散出去,可以缩小物体,适用于倒车镜和化妆镜。

第三单元:声的传播特性3.1 声的产生问题7: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解答:声音通常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使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进而传播出去形成声波。

3.2 声的传播问题8: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解答: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例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的分子以波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当一个分子振动时,它会传递振动给它周围的分子,从而形成声波并传播出去。

3.3 声的反射问题9: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有何区别?解答: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有以下几点区别:声音的反射比光的反射更容易发生,因为声波的波长长,波动性强,容易发生反射。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含答案)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对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3.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 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C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4.().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5.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6.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Bts v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7.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A8.(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CA. B. C. D.10.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速度单位的是AA. m/sB.mC.sD.kg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B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1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1.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

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2)声速与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

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着高山喊一声吼,若3s听到回声,则人离山的距离是多少m?4.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5.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 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汽车行驶的路程?(2)声音传播的距离?(3)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6.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列火车向着远处的山崖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经过某处时鸣了一声汽笛,约1.5s后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那么:(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该列车鸣笛时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8.一汽车行驶至某处时向前方的山崖鸣笛,问:(1)若汽车停在此处鸣笛,经过3s听到回声,求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多少?(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靠近山崖行驶,鸣笛后3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3)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而去,经过4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9.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6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处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则汽车运动过程中,第一次接受到信号离测速仪多远;(3)在(2)问中,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7s,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多少m/s.答案一、计算题1.(1)解:闪电发生处到该同学的距离:s=vt=340m/s×3s=1020m答:该同学距闪电处1020m(2)解: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v′t′=1500m/s×0.6s=900m,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答: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450m2.解:该处海水的深度答: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附答案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三、声音的特性
答案: A、C 是有效、合理的; B 有效,但不合理; D 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
1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与
监测装置。
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4 .在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 1 min 里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

3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
答案:学生能用自己做的乐器演奏乐曲,非常高兴。希望老师能充分地利用这
有效、合理的 ?
种积极性,把物理学习搞得有声有色。此题在知识上的要求不要过高,着眼点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要更多地关注“做”的过程。
7531
车次
襄樊 8:43 丹江 11:58
自起 襄公 樊里

0
8:43
57 9
↓※
9:13 19
36 ※
53 30
10:05 39
22 45
31 50
41 57
51 ※
11:12 76
27 84
36 ※
11:58 103 -
始发
终到
襄樊
襄北四场 襄北一场
马棚 熊营 黑龙堰 朱坡 陈家湖 太平店 老河口东 仙人渡 老河口 洪山嘴 苏家河
小研讨会,互相交流一下。
2 .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 ( 或碎布 ) ,做一个活塞。用
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 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 ( 图 1.3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习题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与应用(P18) 1.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

(1)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2.①把硬币沿直线密排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排列的长度L ;数出所排硬币的个数n ,用d =dd 计算直径; ②用直尺和三角尺组合测出硬币的直径,如图所示:③在硬币的边缘做一个标记,沿纸上的一条直线转动一周,测出其长度后再除以π,就可以得到硬币的直径; ④以硬币边缘的一个点为圆心,让刻度尺在硬币上转动,测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硬币的直径。

(2)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①在硬币边缘做一个标记,沿纸上的一条直线转动一周,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周长; ②用不可伸长的棉线在硬币边缘绕一圈,用刻度尺测出此段棉线的长度即周长; ③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出硬币的直径,乘π得到周长。

3. 8 760h 86 400s4.测量摆动多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的个数,就得到摆动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 的摆,摆长约为0.248m 。

5.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因为在测量长度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练习与应用(P21)1.火车头、车厢的座椅 树木、房屋2.船3.运动 静止 运动4.以电梯外的建筑物底端为参照物,若距离越来越远.观光电梯上行;若距离越来越近,观光电柳下行。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练习与应用(P25)6km/h 1.67m/s 2.60 km/h 10 min 3.40m L.(1)284.46km /h (2)列车在由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路段运行得最快,在由北京南站驶往天津南站路段运行得号慢 1. 6km/h 1.67m/s 2. 60km/h 10min 3. 40m4. (1)284.46km/h (2)列车在由济南西站驶向南京南站路段运行的最快,在由北京南站驶往天津南站路段运行的最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练习目录第7章第1节力第7章第2节弹力第7章第3节重力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第8章第3节摩擦力第9章第1节压强第9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第9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10章第1节浮力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10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1章第1节功第11章第2节功率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11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12章第1节杠杆第12章第2节滑轮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力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 “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A. 人B. 卵C. 石D. 手2.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 甲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如图所示,天花板下用绳子吊着物体A,则对物体A施力的物体有( )A. 天花板,绳子B. 绳子,地球C. 天花板,地球D. 绳子,地面4. 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A. 力的方向B. 力的大小C. 力的施力物体D. 力的作用点5.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 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以上都是7. 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 完全相同B.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C.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8. 划艇比赛的运动员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快速前进的力是( )A. 水对船的作用力B. 人对木桨的作用力C. 木桨对水的作用力D. 水对木桨的作用力9. 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10.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11. 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 图甲和图乙B. 图甲和图丙C. 图甲和图丁D. 图乙和图丙 12.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B. 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 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飞行D.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13.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14.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 点比A 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B. 力的方向有关C. 力的作用点有关D. 受力面积有关15. 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响度音调 2.30°; 0.6 3. 静止运动 4.B 深 5. 凸透镜大
于二倍焦距
6.热胀冷缩,3
7.8 7.熔化;液化 8.直线传播,色散(折射).9.近凹 10. 250 cm3 650g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
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A 12.B 13.D 14. B 15.C 16.A 17. BD 18.AC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19题5分、20题6分,21题7分、22题8分。


19.答:前面玻璃相当于平面镜,(2分)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可以使平面镜成的车内景物的像
成在前窗玻璃斜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3分)
20.(1)由“区间测速”图可得,
t=10.41min﹣10.31min=10min==h,
v===150km/h,
因150km/h>120km/h,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3分)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
由v=变形可得:
t===0.25h.(3分)
21. (1)s=vt=340m/s×(5s-3s)=1020m(3分)
(2)v=s/t=1020m/2s=510m(4分)
22.解:水的质量:m水=20g﹣10g=10g
瓶的容积:V===10cm3
油的质量:m油=18g﹣10g=8g
==0.8×103Kg/m3(8分)
油的密度:ρ
油=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每空1分)
23. (9分)(1)A;减少热量散失;(2)C;水蒸气;(3)5;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98;沸腾过程温度保持98℃不变;(5)水的质量
不同.
24. (7分)(1)像的位置(只答“像”不给分)(2)a (3)较黑暗(4)大小(5)不变(6)不能、虚
25.(4分)⑴右⑵77.4 ⑶20 ⑷3.87
26. (8分)(1)光屏的高度;缩小;照相机.(2)晶状体视网膜(3)凸;远视
(4)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