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合集下载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36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36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下列学者中,情绪认知理论的代表者是A.沙赫特B.坎农C.詹姆斯D.帕帕兹正确答案:A2.【单选题】“一百个孩子有一百首歌”描述的是人格的A.按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C3.【单选题】临床心理评估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A.前提B.依据C.效果判定D.效果评价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单选题】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称为()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正确答案:C5.【问答题】简述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及基础。

正确答案:(1) 实现的趋势。

(2) 自我概念。

(3) 充分体验。

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6.【问答题】简述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正确答案:长期的、超过人适应、应对能力的心理应激会损害人的健康。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以以症状和体征的形式见之于临床,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和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

(2)心理应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这些疾病复发。

(3) 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并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和躯体疾病。

7.【单选题】临界低智的IQ范围是()A.80~89B.70~79C.60~69D.50~59正确答案:B8.【单选题】对疼痛耐受力最强的人群是()A.爱尔兰人B.黑人C.日本人D.中国人正确答案:A9.【单选题】心理护理强调针对性,就是要求心理护理必须做到()。

A.特殊化B.个体化C.整体化D.模式化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一位外科手术前的病人,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A.应激的行为反应B.应激的情绪反应C.应激的生理反应D.应激的防御反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1.【问答题】心理过程正确答案:心理过程:指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2020年心理咨询师模考练习题及答案(2)二级

2020年心理咨询师模考练习题及答案(2)二级

2020年心理咨询师模考练习题及答案(2)二级2020年心理咨询师模考练习题及答案(2)二级案例: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6岁,中学文化,民营企业家。

案例介绍:十几年前的一天,求助者和公司里的几个人打了一个通宵的扑克牌。

第二天觉得骶尾部疼痛很厉害,当时贴了些膏药。

此后总觉得骶尾部疼痛,多次到医院检查治疗,钱花了几十万,但似乎没有明显效果。

求助者被疼痛问题折磨得很烦恼,很痛苦,明明自己有钱有时间,就是看不好病!朋友家人都劝他不要把心思都放在这上面,要想开些,求助者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

有时求助者也想,难道自己确实没什么病而是过于敏感?也明明知道到医院检查治疗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为此情绪低落,经常失眠,无法安心工作,凡是可能久坐的事都回避了,生意明显受到影响。

一个多月前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勤劳,内向,谨小慎微,固执,人际关系良好,以往身体健康。

1[不定项选择题] 该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可能是( )。

A.觉得骶尾部疼痛B.觉得自己可能过于敏感C.认为有病不能确诊D.认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求助总觉得自己疼痛,但是检查和治疗都没有效果,他认为自己有病但是不能确诊和治好,所以苦恼。

2[不定项选择题] 求助者“明明知道……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所反映的是( )。

A.理想与现实存有矛盾B.存有常形冲突C.心理与生理存有矛盾D.存有变形冲突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求助者明知医院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控制不住去医院,这是一种变形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且不涉及道德问题。

3[不定项选择题] 在本案例中,协助求助者较为恰当的方法包括( )。

A.矫正错误认知B.缓解情绪C.改变人格特点D.改变行为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咨询师应该从认知、情绪和行为来协助求助者。

4[不定项选择题] 在本案例咨询中曾出现严重的阻抗,可能的原因是( )。

A.抵抗咨询师B.失调的行为能满足心理需求C.旧行为的改变D.失调的行为掩盖深层次矛盾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求助者得到了家人朋友的劝导和关心,有病使其获益;求助者要停止过去经常去医院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日积月累养成的,改变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痛苦常使求助者为之却步;也可能求助者疑病有着更深层的矛盾。

全国2020年8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8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1 × 30 = 30)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指的是P42( C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2.皮亚杰在其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中,认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P57( B ) A.守恒性B.去自我中心主义C.进行群集运算D.具体逻辑推理3.关于心理发展的含义,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D ) A.华生B.格塞尔C.皮亚杰D.维果茨基P614.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是P80( D ) A.生理成熟B.心理成熟C.社会经验D.教育5.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最优先发育的是P84( A ) A.脑B.视觉器官C.听觉器官D.内脏器官6.婴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是P86( C ) A.饮食B.睡眠C.游戏D.学习7.在幼儿初期,儿童的记忆方式主要是P90( B )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语词记忆8.关于小学生神经系统的机能,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P112( D ) A.神经兴奋与抑制机能进一步加强B.兴奋性条件反射得到发展C.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D.左右脑机能更加统一9.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分配能力较幼儿有了明显的发展,尤其发展迅速的阶段是在( B ) A.一年级B.二年级P120C.四年级D.五年级10.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发生时期或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是在P122( C ) A.二年级(约8~9岁)B.三年级(约9~10岁)C.四年级(约10~11岁)D.五年级(约11~12岁)11.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了新特点,其中有的初中生出现了偏科现象,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成绩很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成绩平平,这主要体现的是初中生P139( A ) A.出现了选择性B.范围扩大C.深刻性增加D.自觉性增加12.关于初中生与父母亲子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154( D )A.情感上开始脱离父母B.行为的独立性增加C.思想观点上与父母产生分歧D.父母的地位在其心目中提高13.高中生的主导活动是P160( A ) A.学习B.工作C.社会实践D.高级游戏14.个体美感发展的主要时期是P170( C )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5.人生观的形成要经历几个阶段,其中大部分高中生属于人生观形成的P173( C ) A.准备阶段B.观察阶段C.探索阶段D.定向阶段16.有学者对智力的个别差异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的智力分布是正态的,一半人属于平常,四分之一属于平常之上,四分之一在平常之下。

最新精编2020年医学心理学模拟题库158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精编2020年医学心理学模拟题库1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医学模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躯体性应激源,生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3.恐怖症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有、、:4.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人格形成要经过五个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现实原财6.二级7.求医行为8.病人的心理需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

9.何为病人角色?其特点如何?10.技术水平的交往,非技术水平的交住,病人的依从性。

11.观察资料的记录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事件记录。

二、解答题12.。

文化性应激源13.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朋、同学、组级和社团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

在应教研究领,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缓冲应教的作用,减缓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应教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系统的多维分类:①可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②可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③可分为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支持;④可分为社会支持的数里和满意度。

14.社会功能的损害三、单选题15.韦氏智力测验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智力评估测验,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系列用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智力量表。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包括用于16岁以上人群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其修订版,用于6-16岁学龄儿童的智力量表及其修订本,用于3-6岁学龄前儿童的智力量表及其修订版。

韦氏智力测验一般包括11项分测验,在不同的年龄版本分测验略有所不同。

16.会谈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均不用围绕咨询和治疗的目标而组织的。

17.观察法,会谈法,心理测验18.按测验的实施方式可将心理测验分为___和___。

19.常用的智力测验有___、___和___等。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6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6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下列不是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的是A.心身统一的观点B.个体对社会影响的观点C.认知评价的观点D.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正确答案:B2.【单选题】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比较法正确答案:D3.【单选题】智商同为85,其一是山区农民,结合他受教育程度和所处环境,考虑其智力基本正常;其二是某大学教授,结合其他表现,考虑有大脑退行性改变的可能,这是遵循心理测验的()A.标准化原则B.保密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4.【单选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5.【问答题】A型行为类型正确答案:A型行为类型:又称为冠心病易患模式,有下列表现:(1) 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

(2) 有竞争性。

(3) 很易引起不耐烦。

(4) 有时间紧迫感。

(5) 言语和举止粗鲁。

(6) 对工作和职务过度地提出保证。

(7) 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

6.【单选题】暖色能引起接近感,冷色能产生深远感,这体现了感觉的()。

A.适应特性B.对比特性C.相互作用D.联觉特性正确答案:D7.【单选题】除情绪因素、人格因素外,影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还包括A.社会环境因素B.心理疾病因素C.生物化学因素D.家庭教养因素正确答案:A8.【单选题】在控制的条件下,人为地改变某些变量,观察其他变量的变化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D9.【单选题】一位外科手术前的病人,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A.应激的行为反应B.应激的情绪反应C.应激的生理反应D.应激的防御反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0.【单选题】冠心病的危险因索中,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是A.高血压B.肥胖C.生活方式D.血脂异常正确答案:C11.【单选题】下列不是大脑左半球优势功能的是A.逻辑B.计算C.语言D.绘画正确答案:D12.【单选题】《生活事件量表》的结果以生活变化单位(LCU) 表示,LCU 低于150 的人中出现严重不适、抑郁、心脏病发作的比例是A.33%B.55%C.70%D.80%正确答案:A13.【单选题】下列关于詹姆士—兰格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最新版精选2020年医学心理学模拟考试题库15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版精选2020年医学心理学模拟考试题库1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二级2.认知偏差主要有___,___。

3.病人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和_____。

4.病人的意态行为特征是什么?5.病人角色6.会谈按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式和_______式7.医患交往的形式有___、___。

8.病人的心理需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

9.疾病行为10.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11.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释梦、自由联想、移情分析、阻抗分析二、解答题13.认知评价:对同一类应教源,可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体验和观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

14.第一类属于行动上的,即行为反应,包括针对自身的行为币应和针对应衡源的行为反应。

第二类属于认识上的,即自我防御反应,它是对自己或自己的应对效果重新作出解释,以缓解应教所引起的紧张和不适。

第三类属于求助形式的。

15.16.①与个体直观的利害关系;②利害关系的大小;③与个体价值观的联系(引起羞愧愤怒等不同性质的情绪反应);④必对应教源形成的原因进行归因,属于可控性或不可控性的;⑤个体能否应对;.⑥饭期应遨事件的发展倾向。

17.积极: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造度的心理应道是维持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消极:生理功能的损害心理理功能的损害社会功能的损害三、单选题18.常模即用来比较的标准。

常模来自于标准化的取样,只有在代表性好的样本上才能制定有效的常模.19.现代医学认为,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晌的.其主要论点如下:(1)心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影晌心理活动产生于脑,可通过脑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来调节任一器官的活动。

(2)生理活动对心理活动的影晌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的一定部位i,即心理活动是在脑细饱生理活动,如电变化、递质变化引起的化学变化的基砂上产生,因而,脑的生理活动必然影晌心理活动。

最新2020年医学心理学模拟题库15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2020年医学心理学模拟题库1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医生劝告病人“你应该参加一些晨间锻炼”这种医患关系属于___。

2.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和3.有些物品不需要学习就对客体的行为产生强大作用,这是______强化物。

4.期待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和阉割性焦虑5.二级6.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7.顺其自然、为所当为8.认知偏差主要有___,___。

9.病人的个性改变是什么?正确答案ABCDXX√XX√填空题10.文化性11.病人角色12.病人的意态行为特征是什么?13.求医行为14.病人角色15.心理学将焦虑细分为_____,_____,_____。

16.整个求医行为份三个阶段:自助行为阶段_、_、_。

17.社会认知的内涵18.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有___、___、___和___等。

19.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20.医患交往水平主要包括___、___、___。

21.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二、解答题22.不同点: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应对属于意识层面,心理防御机制属于潜意识层面。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极念,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吐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应对(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共同贞:存在着内部联系:两者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

23.在某些心因性疾病中,某些生活事件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直接外在诱因。

在许多心身疾病、神经症中,生活事件在疾病的发生中在起着.“板机.”作用,疾病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影晌,消除它,疾病可望得到部分缓解,因而持续发生的生活事件是这类疾病产生的重要条件。

在一些生物源的躯体疾病中,生活事件的存在只不过可能削弱机体的免疫力,起着有限的辅助作用,消除它,疾病照样发生.24.应对能力:恰当评估应教事件和自己的应对能力,并能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较好地适应和应对应滋原.25.塞里的应教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自考《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

(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
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

(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

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

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

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

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

(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

2、“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
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答:“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尚挑水”事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

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对于这一问题,前人是否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从而更为具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

查询后发现拉坦内和达利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情景来验证责任扩散现象(Darley和Latané,1968)。

他们实验的结果为随着其他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试图帮助陌生人的被试比例下降,即便是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当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时,被试的反应也较慢。

这说明人越多,责任越扩散,个人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也就越小。

然而,仔细分析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利他行为,而“和尚挑水”情景涉及的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继而,问题在于:当情景中涉及的不再是和自身无关的利他行为,而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责任扩散现象是否依旧会发生?
(2)实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设计实验,即采用什么作为自变量、
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额外变量,根据变量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

对于“和
尚挑水”这一实验情景,其中自变量为情景中被试的人数,分为三个水平,1人、2人和3人,因变量为是否发生挑水行为和被试第一次发生挑水行为的延时,由于每个被试只能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所以为被试间设计,其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被试的饥渴程度,这可以事先通过测定被试口水的粘稠度和让被试进行饥渴主观评定进行测量。

当然,也可以设计另一个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进行实验,如让被试呆在强噪音的环境中做算术应用题,考察情景中的被试人数对被试主动寻求减低噪音的行为的影响。

(3)形成理论: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分析是否与预期的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了“责任扩散”理论可推广到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去。

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

(4)深入研究:在做完此实验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既然责任扩散现象在利他情景和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都适用,那么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多的情景中去?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责任扩散程度相同吗?……
(5)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实验得到的结果除了用于进一步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于现实生活,对日常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责任扩散想象可以用于企业管理中,对领导如何安置员工,如何分配任务有指导意义。

实验结果、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仅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反过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围绕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实验,得到新的结果,从而有助于理论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