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合集下载

浅谈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划分与局站规划方法

浅谈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划分与局站规划方法
房;其中核心机楼主要部署省级业务、普通机楼部署市级业 务,而接入网机房则覆盖一个园区或商务楼宇等。对于综合业 务接入区,是指为满足基站、家庭和政企专线等业务接入需 求,结合行政区域、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划分为多个 能独立完成业务接入和汇聚的区域,其覆盖范围大于接入网机 房但小于普通机楼。
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元素包括综合业务接入局站和接入光 缆网等,其中综合业务接入局站是负责接入区内各类业务汇聚 的机房,用于设置OLT、BBU和IPRAN等设备。接入区内设备 部署目标为光网OLT、无线BBU和政企OTN等统一部署在综合 业务接入局站,局站内统一部署动力设备,而接入光缆网则考 虑各类设备需求统一设置节点和纤芯[1]。
2万 4台/2机架 24台/4机架 5台/1机架 2个/2机架 2套/2机架 1套/1机架
2机架 14
县城及发达乡镇 10平方公里 1万 2台/1机架 5台/1机架 2台/1机架 2个/2机架 2套/2机架 1套/1机架 2机架 10
4 结束语 本文论述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与局站规划方法在实际应
2 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 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应综合各类需求,立足现网资源,通
过合理调整,搭建面向综合业务承载的全光接入网络。其中: ①划分要以地理位置和边界等为参考依据,如道路、河流、小区 围墙等,在不跨营销范围的情况下,划分多个区域;②各接入 区之间无缝融合,之间不存在交集,以保证接入区内资源的唯 一归属;③接入区充分考虑网络现状,在现有接入光缆汇聚、 OLT和BBU覆盖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遵循“三不跨”原 则:成型区域不跨区(如住宅小区、产业园区和校园等)、 网络连接不跨区(如各层级光节点和设备)、用户接入不跨区 (如家庭、政企客户和无线BBU集中点);④划分根据用户密 度确定覆盖面积,其中城市业务密集区约3~4平方公里、一般城 区约4~5平方公里、县城及发达乡镇约5~10平方公里;农村区 域按每乡镇划定为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⑤划分具有一定前瞻 性,划定后的接入区应保持相对稳定,若城区规划和业务发展对 接入区造成影响,后续可适当对接入区覆盖进行优化,但优化后 各接入区覆盖范围不重叠[2]。

接入网技术--综合业务接入 (3)

接入网技术--综合业务接入 (3)

图11.6 共享式UNI的VP/VC配置示例 如,采用ATM方式的单个UNI可以支持多个逻辑接入。
19
11.1.3-2 业务节点接口SNI
• 接入网AN和一个业务节点SN之间的接口,位于 接入网的业务侧; • SNI使不同的用户业务能与交换机连接,SNI的 类型有: • 对交换机的模拟接口(Z接口) • 数字接口(V接口) • 各种数据及宽带业务接口;
– 业务口监测: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
44
11.6.2 接入网的管理功能
• 核心功能(CF)的管理:
– 核心功能控制:承载分配、承载适配、协议承载分 配、协议映射等; – 核心功能监测: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
• 传送功能(TF)的管理:
– 传送功能控制:传送功能配置和保护倒换控制;
– 传送功能监测: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
17
11.1.3-1 用户网络接口UNI
• UNI在接入网中的用户侧,用于支持多种业务 (如PSTN、ISDN、按需业务、永久租用业务 等)的接入;
– 独立UNI:通过一个UNI接入一个业务节点SN; – 共享UNI:可以通过单个UNI接入一个以上的业务 节点SN;
18
11.1.3-1 用户网络接口UNI
• 具体功能:
– 终结ANI功能; – 将承载通路的需要和即时的管理及操作需要映 射到核心功能; – 特定SNI的协议映射; – SNI的测试和SPF的维护; – 管理和控制功能;
29
11.1.5-3 核心功能CF
• 主要作用:使单个用户端口的承载要求或 业务端口的承载要求与公共传送承载体相 适配; • 具体功能:
11.1.3 接入网的接口类型
• 接入网的基本功能是能支持不同的接入类型来满 足用户的需要; • 接入网的承载业务类型:

综合接入介绍ppt课件-59页精选文档

综合接入介绍ppt课件-59页精选文档

2020/3/28
3
1.1 接入网的产生
在90年代初期,电信行业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
的阶段。为了节约昂贵的交换设备资源,扩大业务 的覆盖范围,在本地交换端局与用户电话之间加入 了一些连接设备,主要用于传输音频信号和低速数 字信号。随后国际电联标准部(ITU―T)根据电信网 的演变趋势,提出了接入网(AN)的概念.之后接入 网即从本地网中脱离出来,成为通信网络一重要的 组成部分。
ONU(光纤网络单元):位于用户端,提供各 种用户接口,具有一定的集线功能。
传输系统:通过光纤和传输设备实现远距离通信, 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拓扑提高业务覆盖。
2020/3/28
13
2.3接入网主要接口与业务特性
上行: (1) V5接口:接入PSTN网络; (2) VoIP接口:通过H.248协议接入软交换。 (3)Ethernet以太网接口:数据业务上行 (4)ATM,E1等其它方式 下行: (1)POTS、ISDN接口:接入传统语音业务; (2)E1、V.24/V.35接口:接入DDN数据专线业务 (3)ADSL、ADSL2+、G.SHDSL、VDSL等接入宽 带上网 (4)LAN接口,宽带专线业务等;
第二阶段:初步的综合接入
语音业务转向初步的综合接入,可接入DDN等低速业务
第三阶段:宽窄带一体化综合接入
可汇聚宽窄带综合业务
第四阶段:接入网关阶段 IP化上行,融和各种业务。
可接入软交换网络,实现网关功能
2020/3/28
10Biblioteka 2.1 国内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
我国接入网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网络优化、综合 业务开展、用户普遍接入等方面为电信网络的发展注 入了蓬勃生机,为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介绍

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介绍

3铁通新疆分公司运行维护中心 助理工程师,830011 乌鲁木齐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介绍乔彬彬3 人们对信息的要求已不满足于话音,对图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入网(AN )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 NI )与相关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或用户网络/网端设备,能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并可经过网络管理接口(Q3)进行配置和管理。

它支持各种业务的接入,如模拟电话接入、N 2IS DN 业务接入、B 2IS DN 业务接入,以及数字或模拟的租用线业务的接入。

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对应不同的接口类型。

1 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组成H ONET 是华为公司开发的综合业务接入网产品。

系统分为光线路终端(O LT )、光纤网络单元(ONU )、接入网网管系统(AN 2NMS )3部分。

O LT属于接入网的业务侧设备,通过业务节点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完成接入网的业务接入。

O LT 的E1接口与交换机相连,接口协议为V512。

其E1接口与DDN 网相连,以中继方式接入DDN 网。

ONU 属于接入网的用户侧设备,为用户提供电话、数据和图像等综合业务。

ONU 可直接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家中的电话机,还可提供IS DN 2B +D/30B +D 接口、V 135/V 124的N ×64kb/s 或子速率接口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

H ONET 接入网网管系统是基于TCP/IP 协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 )方式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实现综合网络管理,具有维护、管理、环境监控、用户端口的数据配置和运行管理等功能。

2 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功能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从功能上分为:业务接口及协议处理模块(SIPP )、传输模块、管理模块、电源及环境监控模块和C AT V 模块。

综合业务接入区业务承载方案

综合业务接入区业务承载方案

集客类型业务员的接人处理。在这种带有误解的认识的影响下 ,工 务建设 阶段 中使用 了成 本较 高的 PTN ̄DH类型 处理技 术 来进行
作人员也就未能完全发挥出综合类型业务接人区的作用,导致相 承载。由于基站 PTN ̄DH在使用中存在接人数量方面的上限,因此
应地 区的业务 办理能力受到 了影 响 ,也制约 了网络业务 的发展 ,这 单点 中不能接人 数量过多 的互联 网类型专线或 者是多 支链 类型语
一 78一 科 学技 术创新 2018.24
综 合业 务接入 区业 务承载 方案
唐 思密 (中国移动 通信 集 团河 北有 限公 司秦 皇 岛分公 司 ,河北 秦 皇 岛 066000)
摘 要 :为 了保证 综 合 类型 业务接 入 区有 良好 的建 设 以及使 用效 果 ,应认 识 到综 合 类型 业务 接入 区的 重要 性 ,并 能结 合 综合
有时会出于实际 项 目投资金额 的因素 ,在项 目建设 中使用 的配套
1-2分纤点在部署方面过于稀疏。在当前的综合类型业务接人 传输投资仅仅包含了末端类型光缆 ,而其他的部分的构建均使用
区发展 中 ,还存在着 分纤点在部署方 面过于稀疏 的问题 ,在 部分综 了现有的光缆基础 ,这种 网络建设 方案具有建设 速Jl芟J陕的优势 ,能
限制 了分 光 比数值 的强度 以及 具体 的业务计 入能力 。在各方 面性
1.1综合类型业务接人区在功能识别方面的不足。在当前综合 能均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综合类型业务的接人能力也受到了较大
类型业务接入区发展中,人们对于综合类型业务接人区的重视程 影响 ,综合类 型业务接人 能力 直接降低 。
合类 型业 务接入 区 当中紧紧存 在 3个到 5个 一级类 型交 接箱 ,并 快速的满足用户对 于宽带的各方面要求 。但 在这种 建设方案也 存

国内互联网运营商接入介绍

国内互联网运营商接入介绍

国内互联网接入Chinanet 骨干网的拓扑结构逻辑上分为两层,即核心层和大区层。

1.1 核心层核心层由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8个城市的核心节点组成。

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提供与国际internet的互联,以及提供大区之间信息交换的通路。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核心层节点各设有两台国际出口路由器,负责与国际internet互联,以及两台核心路由器与其他核心节点互联;其他核心节点各设一台核心路由器。

核心节点之间为不完全网状结构。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中心结构,其他核心节点分别以至少两条高速ATM链路与这三个中心相连。

1.2 大区层全国31个省会城市按照行政区划,以上述8个核心节点为中心划分为8个大区网络,这8个大区网共同构成了大区层。

每个大区设两个大区出口,大区内其它非出口节点分别与两个出口相连。

大区层主要提供大区内的信息交换以及接入网接入chinanet的信息通路。

大区之间通信必须经过核心层。

4 国际路由策略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国际出口分别设了两台国际出口路由器,接收国际路由,分别广播给所在节点的核心路由器,再广播给其它的核心路由器。

大区路由器不接收国际路由表,靠缺省路由选择路径。

4 . 1 目前CHINANET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国际出口,负责国内不同地区地区的国际访问时的流量出口。

下表说明的是不同出口所负责的地区:北京负责地区北京大区、成都大区、长春、兰州、济南上海负责地区上海大区、南京大区、武汉大区、西安大区、沈阳大区、南宁、天津广州负责地区广州大区、重庆、长沙、福州某地区国际访问流量的流入和流出优先选择主要负责出口,并且以其它出口作为备份。

对国外对等网访问时的路由可不受此原则的限制。

下面就互联网接入方式说明一下,有时会牵扯到IT项目一.ADSL宽带接入产品一、产品定义1、产品名称:ADSL宽带接入产品2、产品定义: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带接入产品是指通过非对称用户数字环路技术,以普通市话通信电缆为传输媒介,在不影响原有话音业务的情况下,为有上网需求的客户提供理论下行速率最高为8MBps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产品。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说明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说明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一、概述(一)定义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专线、基站等电信业务规划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能满足该区域内电信全业务接入需求。

(二)建设内容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包含业务汇聚点、配线层光缆、分纤点。

二、建设目的(一)合理规划ODN网络,降低网络建设成本;(二)网络结构实现光纤化和无源化;(三)配线层光缆更接近用户,用以提供下层快速和低成本接入条件;(四)配线层光缆应满足10-20年业务发展需求。

(一)汇聚机房(汇聚点)内的设备(OLT、ODF等)(二)配线层光缆(三)分纤点光交箱(四)不包含主干层光缆环、用户层分光点等(见下图)接入层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的基准数据为规划区内的家庭建筑户数、政企建筑户数以及基站数量。

并以汇聚机房为核心,以分纤点的布放位置为主要考虑因素,达到一次性建设满足今后多年全业务接入需求的目的。

(一)区域规划1.相邻综合业务区的分界应依附集镇规划,以自然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干街道以及其它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物为界进行划分。

2.相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道路和建筑物应相对稳定。

对于成熟区域优先实施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

对于政府规划区等新兴区域暂缓建设,等待开发阶段完成后再行建设。

3.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基础数据分为两部分,独享纤芯业务和共享纤芯业务。

其中,独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的目标基站、室分站、拉远站以及A类政企(独享双向四芯)、B类政企(独享单向二芯)等,共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所有可接入OLT的业务,含所有C类政企业务和家庭住户。

共享纤芯业务按照等效住户数来计算,每一C类政企按照2个等效住户数计算,每一家庭建筑户按照1个等效住户数计算。

4.为便于注:若一定范围内的等效住户数过少,则不适合采用综合业务接入区架构。

(二)汇聚机房1.每个综合业务区应规划1-2个汇聚机房;2.机房尽可能靠近用户密集区域;3.机房所在建筑物附近应设立地面分纤点(光交箱),避免后期大量接入光缆进入机房施工。

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设置1~2个业务汇聚点 对不同场景下综合业务接入区的面积、机房、光缆网等建设有详细的要求
明确提出“水平分区”的思路,将网络划分为汇聚区、综合业务接入区 综合业务接入区业务收敛节点定义为综合业务接入节点,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含若干个 综合业务接入节点 对机房、光缆网等建设有详细的要求,但未对综合业务接入区面积做要求
14
中国联通“网格化”规划原则
• • 核心节点:核心节点、骨干网等设备
所在机房。

核心汇聚层光缆:出局光缆路由数
汇聚节点:传输汇聚节点、PSTN端


局、IP网汇聚节点或业务控制层 (BRAS/SR)等设备。机房使用面积建议 不小于60平米。 综合业务接入节点:包括集中设置 BBU、OLT、传输边缘汇聚等设备,是 区域内传输汇聚节点的延伸,综合业务 接入机房使用面积建议30-40平米。 末端接入节点:各种业务的末端接 入节点。

汇聚区:依据地理状况、行政区划、业务分
布等,从网络组网的合理性和管理维护的方便性出 发,将本地网划分为多个汇聚区,汇聚区内保持一 定的网络独立性。 在单个汇聚区内,根据系统组网、机房条件需要 设置1-2个汇聚节点。 市区建议一个汇聚区覆盖100/200个移动节点( 含宏站室分)或200/400个末端接入点。每个郊区 县原则上划分为1个汇聚区,发达区域可适当增加 。
通过对网格资源的分析,结合业务发展
需求,合理的进行网络方案的制定,提 高规划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设和市场需求衔接工作。
网格的划分范围包含本地网全部范围。 市区部分按照道路为边界进行网格划分,乡镇部分宜按照农 村乡镇行政边界进行网格划分,城郊结合地带:以市区网格 为准,并同时对乡镇网格进行调整。 无效网格定义:市区内山脉、河流、公园及绿地等少人居住 及无人居住区域应单独区分,形成无效网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 全业务运营背景 2 各运营商“网格化”思路 3 面向综合业务接入的产品策略
7
中国移动本地网规划思路
优化完善综合业务接入 区规划,制定建设目标和分 阶段的推进策略
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思 路
城域网落实IP化、业 务电路QoS配置、以满足 LTE时期的带宽需求
加快推进面向全业务的 基础资源(汇聚机房、 管 道)建设
10
案例:中国移动某公司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方案
汇聚机房
• 分级建设思路,骨干汇聚机房放置OLT/PTN,实 现多个综合业务区内的OLT汇聚、基站汇聚。
• 普通汇聚机房主要放置OLT,实现单个综合业务 区域内的宽带业务汇聚。
2G/TD/LTE基站 末端接入光缆
2G/TD/LTE基站 末端接入光缆
综合业务接 入区 B
务承载
应细分业务种 类和优先级需 求, 坚持“有 所为,有所不
为”
围绕“全业务”发展目标和定位
8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原则
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为满足基站、WLAN、集团
客户专线、家庭宽带等各类业务接入需求,结合行政 区域、自然区划、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区域 或其它业务密集区,如发达乡镇,划分成多个能独立 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每综合业务接入区应包括1-2个 业务汇聚点、2-4个主干接入光缆环、若干分纤点。
网络融合
• 核心IP化 • 业务IP化 • 接入宽带化
• 以客户为中心 • 传输分组化 • 传输与数据融合
全业务的接入网 IP 业 务 的 承 载 网
5
迅速接入 QoS保证
• 快速接入业务 • QoS保证
城域网未来发展趋势
CMNET
IP专网
省际/省干 光传送网
核心层
Router
IP城域网
BRAS/SR
3
集团业务
商业用户间的千兆连接 灾备冗余恢复 多个百兆速率接入互联网
的保证 视频会议及广播 商务电话 数据中心合并
全业务运营下的用户群体
个人
个人移动用户 随着3G、 LTE业务的深入以及人们生 活、工作、娱乐方式的多 样化,移动数据业务已逐
渐成为高回报的业务。
家庭
家庭用户 随着家庭宽带的 普及,IPTV、视频通话、 家电信息化等各种业务的 不断推进,家庭在信息生 活中的中心地位将凸显得
面向LTE传送网组网思 路
基础网络资源的储备建 设
网格化关注、聚焦I化传送网规划思路差异化
干线和城域网骨干层实 现大容量、高速率、灵活 调度;带宽经济有效承载
干线/骨干层建设思路
目标客户接入点 呈分散化、高速 率化、需缩短客
户接入距离
业务接口速率由 传统2M颗粒向 FE、GE等大颗 粒迈进,多种业
城域传送网
核心层分为IP城 域网和城域传送 网,业务分离
汇聚层
融合数据和传送 能力,建设一体 化的承载网
一体化承载网
可选择PON、 PTN/IPRAN和 OTN等多种技术
接入层
自有业务系统
基站
园区网 AP热点覆盖 家庭客户
集团客户
对于汇聚接入层,全业务下将发展成具备多种接入方式的一体化综合业务承载网, MSTP、PTN/IPRAN、PON与WiFi多种技术相辅相成
署。
接入业务网格化,业务区内新增接入业务需
求,严格按照规划区域有序接入一级分纤点, 实现区域内综合承载。 OLT城区主要布置在汇聚节点,明确划分覆盖
区域,先期部署到位,实现接入业务快速响 应;郊区可根据业务需求,按需布置。
驻地网根据综合业务区规划,按需接入一级分 纤点,合理布置二级分纤点,业务密集区域, 考虑OLT下沉。
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面积参考
城 业务密集区 2平方公里左右 区 一般城区 2-5平方公里
郊区、县镇
5-10平方公里
单综合业务接入区覆盖的用户数不大于10万
业务汇聚点
业务汇聚点主要设置在汇 聚机房,或设置在具备升 级为汇聚机房条件的基站、 营业厅或其他专用机房等; 原则上,每综合业务接入 区至少应设置1个业务汇聚 点。
综合业务接入网络
大芯数接入主干光缆环
大芯数接入主干光缆环
综合业务接 入区C
骨干汇聚光缆
交接箱
基站双归环 核心机楼
核心机楼
汇聚/接入区示意图
综合业务接 入区D
骨干汇聚光缆 大芯数沟通光缆
主干光缆环/链
• 分级建设思路(市区等业务密集区域):大芯数沟通光缆沟通骨干、普通汇聚机房,及部分规划基站等高等级业务接入;大 芯数接入主干光缆环负责具体业务接入。
更加明显。
4
政企商
政府、企业、机构、商业 机构 一直都是运营商最稳 定可靠的收入来源,也是 各个运营商“重中之重” 的客户,对于网络要求的
苛刻是其典型特征。
全业务运营发展趋势
城域传送网
面向综合业务的接入网
接入业务 多样化
• 2G/3G/LTE • 企业专网 • IPTV • Internet
宽带化 IP化
末端接入光缆
末端接入光缆根据客户 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纤芯, FTTB模式时一般选择1224芯,FTTH或专线模式 时可选择12-48芯。。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策略与目标
综合业务接入区建成标准:
✓ 已划分明确的业务接入区域。 ✓ 具备至少1个业务汇聚点。 ✓ 主干接入光缆和分纤点按建设要求完成部
分纤点
分纤点设置尽量靠近目标 用户分布中心,面向明确 的覆盖对象。城区(含县 城)分纤点至覆盖对象(建 筑局前人孔)的接入距离 控制在200米以内,郊区 或发达乡镇适当延长至 500米以内。
9
主干接入光缆
每个主干接入光缆环上的 分纤点数量以4-8个为宜。 主干接入光缆建设面向5 年以上需求规划光缆芯数, 根据业务需求一次布放 96-144芯光缆,业务密集 区或FTTH模式区域适当放 大至288芯
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1
1
1 全业务运营背景 2 各运营商“网格化”思路 3 面向综合业务接入的产品策略
2
2
全业务运营承载需求
移动业务
无线回传 3G和远端无线接入 WiFi接入传送 下一代数据业务 高清晰照片 无线视频 游戏 数字手机电视
家庭业务
IPTV三重播放业务 超过100个电视频道 视频点播 视频记录/回放 交互视频应用 高速互联网接入 远程教育 游戏
大芯数接入主干光缆环
普通汇聚机房
综合业务接 入区 A
2G/TD/LTE基站
大芯数接入主干光缆环
普通汇聚机房
2G/TD/LTE基站
大芯数沟通光缆
2G/TD/LTE基站
骨干汇聚机房
骨干汇聚机房
综合业务接入区
• “网格化”思路,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2-4个相 邻的综合业务接入区组成一个综合业务汇聚区, 通过两个骨干汇聚机房双上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