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养蚕经验交流会》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4.养蚕经验交流会》word教案(2)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4.养蚕经验交流会》word教案(2)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养蚕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讨论蚕一生的变化;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

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

教学过程:一、引入交流会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刚刚孵出的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在成长中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养蚕经验交流会-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前言《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养蚕的文章,本教案则是以此为基础,设计并组织了一场养蚕经验交流会。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养蚕的认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她(他)们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情。

2. 活动准备2.1 准备本次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蚕蛹和桑叶•工具: 显微镜,手镜,显色剂和其他必要的工具•实验材料:布条,纸巾,实验用纸,纸杯和塑料袋2.2 实施步骤1.团队组织: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固定人数,并让组长交换电话号码,保证连续性和合作性。

2.观看视频: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养蚕的历史和背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教育视频展示观看。

3.实验介绍: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介绍,用图示和口述方式教授关于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种类、天敌以及养成养蚕好习惯等。

4.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有教师的陪同下进行实验,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蚕的奥秘。

5.实验后总结交流:推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由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总结,分享理解与了解。

6.小结: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应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强化学生消化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

3. 实验过程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把蚕蛹放在纸巾上,等待蚕成虫孵化。

观察、记录并描述各阶段发育的特征和变化。

2.准备桑叶用于喂养蚕。

观察结果并描述其特点和变化。

3.通过显微镜观察蚕体表,比较各个部分的构造和不同蚕体的异同.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4.学生可选择通过显色法或其他方法区分身上的衣服的纤维素成分。

5.更换蚕的环境,观察其生命变化并描述其特点。

6.在观察蚕及其生活环境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进行额外的开放探究.4. 实验总结1.学生自我提出:这次活动更好的地方是?可改进的地方是?2.学生总结一下学到的知识,扩大对养蚕实践的兴趣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3.教师输出并总结新的知识点,巩固并加深学生掌握的知识。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4 养蚕经验交流会》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4 养蚕经验交流会》  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蚕蛾四个阶段组成。

知道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养蚕,有养蚕的经验并知道注意事项。

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

3.在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活动中,组内提供资料和提出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在经过一月的养蚕实践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产生了大量的疑问,需通过与同伴交流、讨论、展示等方式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并产生新的疑问。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养蚕,用图画或文字表述蚕的四个阶段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视频、音乐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蚕宝宝在我们家里做客已经一个多月了,今天你们也把它们带来了,相信你们相处的一定很融洽,下面我们看一个蚕宝宝的动画片,看看它们和蚕宝宝的故事吧!(二)教学过程1、观看蚕宝宝动画片,学生产生探究欲。

师:动画片看完了,谁来说一说里面的同学是怎么养蚕宝宝的?生:女同学养蚕很细心,蚕宝宝养的很好。

男同学不定期更换桑叶,不及时清理粪便,蚕宝宝最后死掉了。

师:那谁能说说你养蚕宝宝的经验或者注意事项呢?生:根据自己养蚕经验回答,如每天更换新鲜桑叶,洗完并擦干等。

教师汇总学生说的注意事项。

2、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师:养蚕过程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给大家说说蚕有几个阶段?都经历了哪些变化?生:学生分组讨论,并上前以手抄报形式汇报。

3、画图方式展示蚕的一生师:刚才同学讲了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你能用画图的方式画出来吗?生:讨论、展示自己画的图并讲解。

4、出示彩色蚕宝宝的图片,引入学生和彩色宝宝的日记并讲述蚕的生活习性。

生:讨论并上前展示。

5、像蚕这样一生经历几次变化,引出“变态”的概念。

6、出示图片,学生讨论找出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出示表格总结。

7、课前我看有的小组准备了有关蚕宝宝的诗词还有准备歌曲让他们来展示下吧!学生朗诵和唱歌,教师配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养蚕经验交流会【省一等奖】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养蚕经验交流会【省一等奖】




一、导入新课:师:你会养惨吗?把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你愿意吗?半数标题:养蚕经验交流会。
二、学习目标
1、蚕的医生都有哪些变化?2、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3、比较蚕蛾和蝴蝶一生的变化的异同。
三、独学文本:独立阅读教材23--24页,收集材料,整理经验。 四、群学文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都是三对足两对翅,都属于昆虫。(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休息时蚕的翅膀平放,蝶双翅立起。蚕体比较肥胖,不擅飞翔,
1、同座同学交流。
2、小组内汇报交流。
3、质疑问难--讨论--解惑。
五 展示汇报,全班交流
1、画出蚕的一生的变化路线图(各小组在黑板上画指派一人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画)。
2、蚕的一生蜕几次皮,有什么作用?
蚕的一生蜕四次皮,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3、蚕蛾交配产卵,最多450--500粒,交配后双双死亡,一生结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学校
沙尖子学校
备课人
任立新
年级
四年
教学内容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2、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
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蝶体瘦小,擅于飞翔。
5经过几个阶段的变化,他们的外形都有不同的形态,这种现象叫做变态。蝴蝶和蚕蛾都属于完全变态。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4.养蚕经验交流会》word教案(4)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4.养蚕经验交流会》word教案(4)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养蚕4. 养蚕经验交流会构思这个交流会的构思起源与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南山卓雅小学举行了养蚕经验交流会。

我当时眼睛一亮,因为正是卓雅小学的张和平校长介绍我们买蚕种事项,他们的蚕已经结茧啦!而且他们还有始有终地搞了一个交流活动,真棒啊。

那么我们可以也搞一次交流吗?我们能否成功呢?我立刻起身到戴老师那里,和他商量了一下。

我们一拍即和。

经过与叶校长的沟通,我们决定4月27日举行。

这个构思生成的那一天是4月20日。

设想我和三年级的几个孩子们交流了一下:假如有一个养蚕经验交流,你们愿意参加吗?他们眼睛发亮,大声欢呼:愿意!老师,让我上去交流。

他们还没有明白交流的含义,其实当时,我心里也还没有谱呢。

但孩子们有兴趣,我立刻开始构思这次主题活动的过程:1.老师介绍养蚕活动的策划、订蚕、接蚕、养蚕、栽桑树、收获蚕茧……整个养蚕的过程。

(5分钟)2.学生养蚕活动照片播放。

(5分钟)3.蚕蛾录像片播放。

(10分钟)4.学生养蚕经验交流:选出养蚕能手来。

(15分钟)5.养蚕知识竞赛(分班级,必答题、选答题):选出养蚕知识竞赛最佳班级、优秀班级。

(15分钟)6.学生养蚕能手奖状发放(10个小能手)、竞赛优秀班级(4个班级)。

7.校长总结。

谁来主持呢?我自己吧。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活动的设想和几个朋友沟通了一下,他们建议让学生来主持,毕竟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不怕他们出错”、“锻炼他们”。

我刚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在我办公室里的几个四年级学生,他们立刻举手,要当主持人,足足有3、4个。

想了很久,我还是决定让三年级的孩子来。

我找来了三年级的两个学生,让他们回去试着写一下主持词。

他们高兴地答应了。

准备这几天,我和学生一样的兴奋。

几乎每节课下课都有几个孩子跑到六楼来,询问养蚕交流会的事儿,我应接不暇啊。

但我很开心。

在交谈中,四(1)班的孩子建议:老师,我们可以排一个短剧,就来演“蚕的一生”!这也是复习啊,又有意思!他们的建议说得我眼睛发亮。

养蚕经验交流会-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课程背景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

蚕丝是世界上著名的贵重纺织品之一,是中国的传统特产品。

本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学习养蚕知识,体验蚕的生长变化,探究蚕丝的来源和特性,了解蚕丝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蚕蛹的特点;2.了解蚕丝的来源和特性;3.掌握养蚕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1.学会编写蚕的生长记录表;2.能够独立进行小蚕的喂养和管理;3.能够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4.能够通过组织交流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探究;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1)教具准备1.蚕的蛋卵;2.桑叶;3.小木棍;4.蚕室。

(2)环境准备将蚕室准备在教室里,教室要保持温度恒定、干燥通风。

4.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将适量的桑叶铺在蚕室的底部,然后放上一些蚕蛋卵,让学生观察。

(2)展开实践1.小组讨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讨论、计划如何养蚕。

包括:放入桑叶,布置小木棍,设置合理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要素。

2.实践操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完成喂养、管理工作。

3.文献阅读:让学生阅读与养蚕相关的材料,例如《宝贝蚕宝贝》等。

4.记录生长变化:让学生编写蚕的生长记录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3)总结交流1.学生自主交流:学生自由交流在喂养、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汇报交流:让每个小组从观察到的记录中,挑选一段时间内蚕的生长变化,进行汇报。

3.交流分享:学生代表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讲述养蚕的经验和感悟。

通过这次实践,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养蚕的整个过程,为了让蚕丝得到生长和催熟,学生们也掌握了和蚕丝生长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学会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能力,在小组内互相提供经验交流,为他们以后的日常生活积累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养蚕经验交流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养蚕经验交流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养蚕经验交流会》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养蚕经验交流会》,学生们将能够了解养蚕的基本知识、技巧和经验,掌握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认识。

一、导入1.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养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养蚕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知道养蚕的过程吗?你对养蚕有什么了解和想法?二、进修内容1. 养蚕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养蚕?养蚕是指在人工条件下培育蚕蛹,提取蚕丝的过程。

- 养蚕的意义: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养蚕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蚕丝资源,还能增进农业经济发展。

- 养蚕的过程: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养蚕需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饲料等因素。

2. 养蚕的技巧和经验:- 选择优质种蚕: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蚕种,保证蚕的健康发展。

- 控制养蚕环境:保持养蚕房的清洁和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疾病传播。

- 合理饲养蚕虫:提供新鲜的桑叶或人工饲料,守时更换饲料,避免过度喂食或饿饥。

- 注意养蚕卫生:定期清理蚕室,防止蚕虫感染疾病,及时处理病虫害。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并总结一种养蚕的经验和技巧,准备在交流会上分享。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养蚕场或实验室,观察蚕的发展环境和养殖过程,了解实际操作方法。

3. 制作养蚕模型:引导学生用纸板、纸杯等材料制作养蚕模型,模拟养蚕的过程,加深对养蚕的理解和记忆。

四、经验交流会1. 分享经验:每个小组轮流分享他们总结的养蚕经验和技巧,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讨论。

2. 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就养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老师和同砚们共同分享解决方法。

3. 知识拓展:邀请专业养蚕人员或教师分享更多养蚕知识和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进修范围。

五、总结反思1. 总结经验:学生们总结本次交流会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在养蚕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2. 深化进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进修养蚕知识,探索更多养蚕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进修和实践能力。

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 (2)

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 (2)

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目标】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几次变化”。

2.画蚕一生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初步形成“变态”的概念。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

引导孩子们发现,虽然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从而用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5.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教学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教学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堂1.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现在都长成什么样子了呀?2.看起来同学们对蚕宝宝照顾的都非常好,老师相信这期间你们一定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板书课题)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吧。

二、成果展示1.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讲诉这段时间的养蚕成果(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拿图片演示。

有的是蚕卵,那是交配后产下的;有的是蚕蛹被剪开后;有的是蚕蛾……)三、结合自己的蚕宝宝日记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1.师:刚刚老师看到,你们展示的蚕宝宝都非常健康,这说明啊!同学们之前这一个月对蚕宝宝的照顾真的都非常细心,展示的都很好。

那你们在精心照顾蚕宝宝的这一个月里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比如说······(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2.师:我们每个小组都记有自己的蚕宝宝日记的,对吧?现在啊,小组翻看自己组内的蚕宝宝日记,一起谈论一下,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整理出来。

一会我们再请小组跟我们分享自己小组内记录的蚕宝宝的生长历程。

(预设学生行为,拿着自己小组记录的蚕宝宝日记本上台演示,讲诉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和变化。

)四、结合老师的蚕宝宝日记及蚕一生的视频进行讲解,让学生学生归纳总结1.师生总结重点记录,交流养蚕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课时
课题
2.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
目标
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
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
难点
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教学
方法
讨论交流
教具
养蚕日记
实践
活动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5)对照书上24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6)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7)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8)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讨论交流
讨论
讨论
画出蚕的一生
讨论交流
讨论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4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检查
养蚕经验交流
板书
设计
2.4养蚕经验交流会
变态: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做“变态”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讲解: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茧,出茧后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