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单元自测

合集下载

高中第3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分试题(共16页)

高中第3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分试题(共16页)

第三单元(dānyuán)素质晋级检测(本套试卷满分是150分,测试时间是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分,每一小题3分)一、(12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可以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利〞比赛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表达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答案】D(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者学有专长的人。

A.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

指众多的学生。

前面不宜用表数量的词语。

B.“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

“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那么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C.褒贬不当。

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浩大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妙繁多,形成浩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

也作“蔚为大观〞“蔚为奇观〞。

)2. 以下(yǐxià)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阔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寒流侵入我国的途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局部气压最高,哪一局部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综合测试题一、知识积累1、诗人头脑中所显之象,诗论家称为意象。

诗人在诗中把一个个点象组织起来,构成面象,或称集合意象。

以描写某个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表现某种比较复杂的情绪,如杜甫著名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比喻意象在诗歌中最突出的作用还在于化抽象为具象,把不具情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情绪品格声音转化为具象的东西,从而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如“记忆”本是无形的,舒婷却有这样的句子,“记忆如不堪负重的小木桥/架在时间的河岸上”(《还乡》)对故乡的眷恋,伴随着文革十年浩劫中痛苦的回忆通过“小木桥”这样一个比喻便具象化了。

3、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多义性,就是说诗的语言除表层意思外,还有着深层内涵,可以反复琢磨,越琢磨越有味。

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往往可以通过比兴、暗示、象征、双关等表现手段予以加强。

4、诗歌语言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包括压相同或相近的韵、平仄相间、节奏配置等。

外在音乐性是不能忽视的,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诗人通过外在的音乐性表达的内心情绪的律动。

这种情绪的律动一般称内在音乐性。

诗的音乐性应是内在的情绪律动与外在韵律的完美结合。

5、诗的鉴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初步感知;意象的显现;深层意韵的探求。

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是桥梁,第三步是关键。

6、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从5个意象中选取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

(3分)意象:雁象征意味:乡思(信使)意象:柳象征意味:别情(送别)意象:菊象征意味:淡泊(清高)意象:竹象征意味:虚心(高风亮节)意象: 莲象征意味: 怜爱(洁身自好)(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柳”与“留”偕音,象征依依不舍的异别之情,古人常常折柳送友人,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饱含了作者对离去友人深深的不舍和眷恋,寄托着作者的思念,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气氛,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的愁思,升华主题,突出中心思想。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导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导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导读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诗歌鉴赏导读阅读测试题及答案导读测试题1.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A. 北岛B. 海子C. 韩少功D. 杨煜2. 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主题主要围绕以下哪些方面?A. 人与自然B. 爱情与亲情C. 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D. 批判与反抗3. 以下哪首诗是北岛的代表作品?A.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B. 《黄河颂》C. 《伤逝》D. 《雨巷》4. 韩少功的诗歌创作主要以什么为切入点?A. 儿时的回忆B. 革命历史C. 现实社会D. 自然景观5.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红色诗人”?A. 北岛B. 海子C. 杨煜D. 韩少功答案:1. D2. C3. C4. C5. B文章内容:中国现代诗歌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崭露头角,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传达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

北岛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著称。

代表作品之一是《伤逝》,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痛苦的时代,以及人们在其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动荡。

北岛的诗歌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海子是另一位备受推崇的中国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借助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生命的力量。

海子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韩少功是中国现代诗歌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诗作以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体命运的反思为题材,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个人情感。

韩少功的诗歌常常以童年的回忆为切入点,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杨煜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一位杰出诗人。

他擅长以叙事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

语文语文版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语文语文版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语文语文版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练习:模块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总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光辉历程双声叠韵百废俱兴温柔敦厚B、铺陈表达举止安详世外桃源过目成颂C、改弦更章卑躬屈膝循规蹈矩开源节流D、意境深幽不加思索优悠从容披肝沥胆解析:选A。

B.“颂”应为“诵”;C.“章”应为“张”;D.“加”应为“假”。

2、(2017年高考北京卷)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特别多欢乐,许多“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尽管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依旧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竞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通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选A。

A.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那么。

符合语境。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句中用来指春雨,使用对象错误。

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地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属望文生义。

D.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

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而题中那么说“通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前后矛盾。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诗史”。

B、能否形成学术打假的独立力量,这种独立力量应该包括教育和司法体制内的上层执行力量以及体制外的民间力量,这才是决定学术打假成功的另一个关键。

C、近日,美国宇航局三大天文台观测到“蟹状星云”中的一颗中子星正在释放大量高能粒子,它的能量释放速率相当于太阳的10万倍以上。

中国现当代诗人作品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诗人作品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诗人作品阅读测试题及解析中国现当代诗人作品阅读测试题及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碧。

巨石巍巍出重湖,千年如夜卧龙吟。

战国遗韵吟者稀,曹公国士兵诗畿。

古风万字燃心灯,感慨当年下江滨。

问题:1. 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2. 请解释一下“卧龙吟”这个词语的含义。

3. 这首诗中有没有使用修辞手法?请列举并解释其中一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3.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若有闲情问明月,不照离人照落潮。

问题:1. 这首诗的节奏感如何?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解析:一、1. 这首诗的题材是大自然和历史文化。

2. “卧龙吟”是指巨石巍巍出现在重湖之上,像一条蛰伏已久的卧龙发出的吟唱声。

3. 这首诗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和“渔舟唱晚响穷碧”。

二、1.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

2. 这首诗的标题是《登鹳雀楼》。

3.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之情感。

三、1. 这首诗的节奏感流畅自然。

2.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风、明月和离人之间情感的描绘。

3. 这首诗表达了离人的伤感和期待。

总结:通过阅读诗歌并回答问题,可以提高对中国现当代诗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精湛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诗歌的解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单元检测2:第一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

单元检测2:第一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鐻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单元检测3:第一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

单元检测3:第一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

单元检测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ɡě)碧.透(bì)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 篱.墙(lí)彷.徨(pánɡ) 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 青荇.(xìnɡ)漫溯.(sù) 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纤.绳(qiān)飘泊.(bó) 忸怩..不安(niǔ ní)答案A解析B项“颓”读tuí。

C项“畔”读pàn。

D项“纤”读qiàn。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咒语凌侮荆棘团箕B.舵手湿漉跫音花辨C.榆荫荡漾寂廖浮藻D.艳影凄宛呕歌羯石答案B解析A项没有错别字。

B项辨—瓣。

C项荫—阴,廖—寥。

D项宛—婉,呕—讴,羯—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直属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各部门领导要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允许________枉法。

(2)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________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3)经朋友________,我终于认识了这位让人景仰的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老前辈。

A.徇情批阅引荐B.殉情披阅引荐C.徇情披阅引见D.殉情批阅引见答案C解析殉情:因恋爱受到挫折感到绝望而自杀。

徇情:徇私。

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

披阅:披览,阅读。

引荐:推荐(人)。

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当前美国总统竞选愈演愈烈,形式各异,措辞激烈的小道刊物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自我小测: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自我小测: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Word版含答案.doc

自我小测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啮.啃(chǐ) 憧憬..(chōnɡ jǐnɡ)病入膏肓.(huānɡ)B.暴戾.(lèi) 胆怯.(qiè)参差..不齐(cēn cī)C.龟.裂(jūn) 蜷.伏(juǎn)提纲挈.领(qiè)D.絮聒.(ɡuō) 棱.角(lénɡ)鄙夷不屑.(x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的一项是()A.灼热市脍荆棘百折不饶B.饥馑梗概崎岖妙手偶得C.后裔契机憔悴别出新裁D.漫溯唯恐班斓贻害无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的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D.摆脱“自我”,尽快进入角色,对于许多演员都是个难题,而对于贪官们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小菜一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 000元钱。

B.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今后一定要上他家去玩。

C.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D.调低保送生比例后,一些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正为不能按原计划升入相关大学而奔走。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古人写评论,大致有三类:(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单元自测
一、基础知识。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沉淀( dìng)干瘪(biě)纤(qiān)绳勒(lēi)进
B.眷(juàn)属蔬(shū)菜绯(fēi)红迷惘(wǎng)
C.稠(chóu)密憩(xī)息拥(yōng)抱沼(zhǎo)泽
D.屏(píng)息霉菌(jūn)发酵(jiào)油腻(n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

C.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海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D.因为那个隐密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3.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3分)
A.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D.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4.下列比喻不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
你是艺术家的娇儿
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
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
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是一首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B.徐志摩和闻一多都是新月派诗人。

《再别康桥》和《死水》都具有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的特点,体现了新月派诗人对诗美的追求。

C.中国当代诗坛的现代诗歌运动由“新诗潮”和“后新诗潮”汇合而成。

舒婷、梁小斌的诗是“新诗潮”中的“朦胧诗”,韩东的诗属“后新诗潮”中的“新生代”诗。

D.华滋华斯是法国“湖畔派”的代表诗人,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裴多菲是匈
牙利最著名的爱国诗人。

6.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⑴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⑵她唱的音调好凄凉。

B.⑴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⑵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C.⑴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⑵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⑴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⑵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7.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抒胸臆的一项是()。

(3分)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阅读。

(45分)
8.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3分)
蝈蝈和蟋蟀
济慈
从不间断的是大地的诗歌:
当鸟儿疲于炎热的太阳
在树阴里沉默,在草地上
就有另种声音从篱笆飘过;
那是蝈蝈的声音,它急于
享受夏日的盛宴的喜悦,
唱个不停;而等它需要停歇,
就在青草丛里稍稍憩息。

呵,大地的诗歌从不间断:
在孤寂的冬夜,当冰霜冻结,
四周静悄悄,炉边就响起了
蟋蟀的歌声,而室中的温暖
使人昏昏欲睡,我们会感觉
仿佛是蝈蝈在山坡上鸣叫。

A.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大地的诗歌从不间断”的变化反复仅起结构作用。

B.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蟋蟀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季,
而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歌唱的时节。

这样,诗人实际上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C.夏日的草地、篱笆、浓阴,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静谧安详。

蝈蝈和蟋蟀的声音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收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D.为了适于表达主题,诗人采用了冬夏对比的手法,然而,由于夏冬两种境界之情调十分相似;加上诗人明写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舔上由蝈蝈到蟋蟀的巧妙联想,使全诗自然地浑成一体,毫无割裂之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3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野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9.“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野里”一句,涉及的时间,除了“秋天”外,还隐指。

(3分)
10.“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有何寓意?(3分)11.“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是指什么?(3分)
12.诗歌以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6分)13.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有什么用意?(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7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4.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内在联系?(7分)
15.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比喻的含义如何理解?(6分)
16.“重洋”与“两颗”的反差,准确地表达了东方民族怎样的性格?(3分)
17.第三节表达了什么意思?其诗意表达形式与一、二节有何区别?(7分)
三、写作(30分)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展开议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江南春》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针对杨慎的意见,清代的文学家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进行了驳斥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二)以一种特定的情感为题,选择相关的意象(群)表达你对这种情感的感悟、深思与理解,写一首诗。

四、听说活动。

(5分)
19.选择你课外阅读中读到的一首中国现当代诗歌或外国诗歌,有感情的朗诵给你的同桌听,并说明你对诗歌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