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内注药规范

合集下载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配比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配比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2013-07-20 15:03:40)转载▼分类:眼科标签:读书笔记二、局部给药的药物配备方法1.选用万古霉素(每瓶0.5g)、头孢他啶(每瓶1 g)。

2.溶解:从50 ml的生理盐水瓶中吸取5ml用于溶解药物,得到溶解原液。

(0.5g+生理盐水5ml)3.稀释:用余下的45 ml生理盐水稀释5 ml溶解原液(稀释10倍),得到溶解稀释液,浓度为万古霉素(10g/L)、头孢他啶(20g/L)。

(45ML+0.5g+生理盐水5ml)4.应用方式:得到的溶解稀释液将用于不同的治疗方案:(1)分别吸人1ml注射器中,各O.1 ml玻璃体内注射;(2)分别吸入1ml注射器中,各1 ml加入500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他眼用灌注液中,行前房灌洗、玻璃体内灌流。

高浓度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混合,溶解液会出现混浊,但在上述各种溶解稀释浓度下,该两种药物混合不会出现混浊。

以上摘自《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专家治疗共识2010版》0.9ml)注射时最好常规消毒铺巾从角巩缘后4mm处垂直进针,避开血管进针,从瞳孔中观察针尖位置,避免损伤晶体及眼球壁,先抽出玻璃体腔中的脓液,然后换上万古霉素的注射器(针头不换),注入万古霉素。

必要时48~72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注意事项:注意眼压及勿损伤无关组织,防止出血。

万古霉素1mg/0.1ml复达欣(头孢他啶)1-2mg/0.1ml两性霉素10微克/0.1ml阿米卡星0.4mg/0.1ml (国外推荐用,但国内现在认为属氨基糖甙类有黄斑毒性,报道有引起黄斑坏死的案例,已禁用眼内注射)感染控制可注射地塞米松400微克/0.08ml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服内炎治疗方案(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玻璃体腔注射药2012版

玻璃体腔注射药2012版

感染性眼内炎常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配制方法
1.已切除玻璃体的眼,注药剂量取1/10。

2.联合用药: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洁霉素;头孢他啶霉素+万古霉素;并可加入地塞米松。

万古霉素不能与地塞米松混合(会产生沉淀)
3.全身用药:万古霉素1g iv /12 h,头孢他啶霉素1g iv /12 h,莫西沙星400 mg/day
4. 结膜下注射:万古霉素25 mg /0.5ml,头孢他啶霉素100 mg /0.5ml,地塞米松 15mg/1ml
5. 玻切灌注液:头孢他啶霉素2.2×25 mg/100 ml ,万古霉素25 mg/100 ml ,地塞米松0.4×25 mg/100 ml
6.点眼液(术后第一天开始):万古霉素50 mg/mL 1次/小时,头孢他啶霉素50 mg/mL 1次/小时,庆大霉素14 mg/mL 1次/小时,醋酸氢化波尼松1%,每天数次;适量散瞳剂。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及注意事项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及注意事项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注意事项
一.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就是往眼睛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二.玻璃体腔注药术前准备
1、术前1-3天频繁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预防感染,同时完善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2、注射前1天需行泪道冲洗,若有脓性分泌物、眼表炎症应暂缓注药,避免感染。

3、注射当天散瞳,标记注射眼别,术中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三.术后护理
1、术后休息2小时,勿剧烈活动。

2、术后1-3天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

3、使用抗生素滴眼液1周,避免污水入眼。

四.术后常见情况
1、注药术后眼前立即出现的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腔内飘动引起,通常1周内消失。

2、术后可能眼白发红,是球结膜下出血,一般1-2周左右吸收。

3、术后如有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视力下降、眼前漂浮物增加等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

4、有些患者一般不是“一针见效”,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推荐的方案是3+PRN,即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之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注射。

玻璃体腔注药及围注射期管理

玻璃体腔注药及围注射期管理
Ophthalmology. 2018 Jan;125(1):66-74. doi: 10.1016/j.ophtha.2017.07.005. 刘广川,段易存.玻璃体腔注射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的关系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120.
细菌感染导致术后急性眼内炎影响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注射后处理 注药术后怀疑眼压高时要测量眼压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眼液,每天 3~4 次,共 3 d 术后 1 周内须对患者进行监测,建议注射后 1-3 d 在门诊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术后须告知患者,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出现 浮游体(飞蚊症)或视力下降 可安排专用电话,以方便患者询问 发现眼内炎要及时处置,并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注药操作标准化过程 •操作部位:多选择在颞上下,避免触碰患者睫毛,进针部位距离角膜缘3.0-4.0 mm •操作方法:缓慢刺入巩膜,针尖指向玻璃体腔中心方向,进针深度6 mm以上,稳定 后缓慢注入,缓慢抽出注射针,菌棉签按压注药部位(10 s左右)防止药物返流。 •检查是否有光感后结膜囊应用抗菌素和/或抗炎眼药凝胶,包眼
注射的药物和疾病
• 目前最热最多的是抗VEGF的药物 ——nAMD/DME/RVO等眼底血管性疾病 • 激素制剂: 曲安奈德(TA), 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多种疾病 • 甲氨蝶呤——淋巴瘤 • 马法兰 拓普替康——视网膜母细胞瘤 • 复达欣 万古霉素——眼内炎 •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真菌性眼内炎 • 更昔洛韦 可耐(膦甲酸钠)——病毒性视网膜炎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分装操作 •核实分装的药物,每1次药物分装的过程中均采用双人核查方式,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者应刷手 后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应在药物刚启封后进行。每瓶药物只能被分装抽药1次。首先消毒橡胶盖,抽取药物的针头只能穿刺橡胶盖1 次,分装时仅更换注射器,抽药针头不得拔出。禁止每抽1次药物就穿刺1次橡胶盖,这样会大大增加污染的 风险。经抽药针头穿刺过的药物必须在6h内用完,超过6h则须丢弃。若抽药针头穿刺时的空气质量低于国际 组织标准分类5级环境(百级空气层流),则剩余药液须在1h 内使用 •应详细记录药品的批次编号、患者姓名和注射器批次编号,在发生感染事件时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排查原因及 追踪患者

玻璃体注药术操作步骤

玻璃体注药术操作步骤

玻璃体注药术操作步骤
玻璃体注药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部疾病的手术操作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玻璃体注药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在手术前配合医生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提前禁食、停用抗凝药物等。

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眼部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2. 局麻: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药物,使眼部区域无痛感。

3. 消毒:医生会先用消毒药物清洗患者眼部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4. 眼球固定:为了稳定眼球,医生会使用特殊工具将患者的眼睑和眼球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

5. 透视导航:使用透视仪,医生会通过透视引导器将仪器插入到患者的眼内。

透视仪可帮助医生精准定位玻璃体腔。

6. 注入药物:一旦准确定位,医生会通过注射器将治疗药物缓慢地注入玻璃体腔。

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7. 观察和处理:注药过程结束后,医生会观察玻璃体腔内的情况,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并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会进一步处理,如清除玻璃体内的血块等。

8. 息眼: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固定器和仪器取出,并告知患者适当的休息和护理事项。

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揉搓眼睛等。

以上就是玻璃体注药术的操作步骤。

请注意,这仅为一般操作步骤的简要介绍,实际手术中还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专业医生的判断进行具体操作。

若需进行此类手术,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玻璃体腔注射药2012版

玻璃体腔注射药2012版

感染性眼内炎常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配制方法药名剂量配制方法万古霉素只用注射用水配制1mg500mg/瓶+注射用水—10ml(50mg/ml)取0.2ml+注射用水—1ml(10mg/ml)取0.1ml(1mg/0.1ml)头孢他定(复达欣)只用生理盐水配制2mg1g/瓶+ NaCl—20ml(50mg/ml)取1ml+ NaCl—5ml(10mg/ml)取0.2ml(2mg/0.2ml)二性霉素 B 5ug 50mg/瓶+注射用水—10ml(5mg/ml)取0.1ml+注射用水—10ml(50ug/ml) 取0.1ml(5ug/0.1ml)庆大霉素200ug 40mg(4万u)/1ml或80mg(8万u)/2ml 1支取0.25ml+NaCl--1ml(10mg/ml)取0.1ml+NaCl--1ml(1mg/ml)取0.2ml(200ug/0.2ml)克林霉素(氯洁霉素)450ug150mg/1ml 1支取0.3ml+NaCl—10ml(4.5mg/ml) 取0.1ml(450ug/0.1ml)丁胺卡那霉素200ug100mg/2ml 1支取0.4ml+NaCl—10ml(2mg/ml) 取0.1ml(200ug/0.1ml)地塞米松400ug5mg/1ml 1支取0.8ml+NaCl—1ml(4mg/ml) 取0.1ml(400ug/0.1ml)1.已切除玻璃体的眼,注药剂量取1/10。

2.联合用药: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洁霉素;头孢他啶霉素+万古霉素;并可加入地塞米松。

万古霉素不能与地塞米松混合(会产生沉淀)3.全身用药:万古霉素1g iv /12 h,头孢他啶霉素1g iv /12 h,莫西沙星400 mg/day4. 结膜下注射:万古霉素25 mg /0.5ml,头孢他啶霉素100 mg /0.5ml,地塞米松 15mg/1ml5. 玻切灌注液:头孢他啶霉素 2.2×25 mg/100 ml ,万古霉素25 mg/100 ml ,地塞米松0.4×25 mg/100 ml6.点眼液(术后第一天开始):万古霉素50 mg/mL 1次/小时,头孢他啶霉素50 mg/mL 1次/小时,庆大霉素14 mg/mL 1次/小时,醋酸氢化波尼松1%,每天数次;适量散瞳剂。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配比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配比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2013-07-20 15:03:40)转载▼分类:眼科标签:读书笔记二、局部给药得药物配备方法1、选用万古霉素(每瓶0。

5g)、头孢她啶(每瓶1 g)。

2。

溶解:从50ml得生理盐水瓶中吸取5ml用于溶解药物,得到溶解原液、(0、5g+生理盐水5ml)3.稀释:用余下得45ml生理盐水稀释5 ml溶解原液(稀释10倍),得到溶解稀释液,浓度为万古霉素(10g/L)、头孢她啶(20g/L)。

(45ML+0、5g+生理盐水5ml)4、应用方式:得到得溶解稀释液将用于不同得治疗方案:(1)分别吸人1ml注射器中,各O.1ml玻璃体内注射;(2)分别吸入1ml注射器中,各1ml加入500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她眼用灌注液中,行前房灌洗、玻璃体内灌流。

高浓度得万古霉素与头孢她啶混合,溶解液会出现混浊,但在上述各种溶解稀释浓度下,该两种药物混合不会出现混浊。

以上摘自《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专家治疗共识2010版》万古霉素1.0mg/0、1ml(配置方法:0。

5g+生理盐水5ml,取0.1ml+生理盐水0.9ml)注射时最好常规消毒铺巾从角巩缘后4mm处垂直进针,避开血管进针,从瞳孔中观察针尖位置,避免损伤晶体及眼球壁,先抽出玻璃体腔中得脓液,然后换上万古霉素得注射器(针头不换),注入万古霉素。

必要时48~72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注意事项:注意眼压及勿损伤无关组织,防止出血。

万古霉素1mg/0.1mlﻫ复达欣(头孢她啶) 1-2mg/0.1ml两性霉素 10微克/0。

1ml阿米卡星 0、4mg/0.1ml (国外推荐用,但国内现在认为属氨基糖甙类有黄斑毒性,报道有引起黄斑坏死得案例,已禁用眼内注射)ﻫ感染控制可注射地塞米松400微克/0.08ml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服内炎治疗方案。

康柏西普标准注射流程

康柏西普标准注射流程
4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前的准备
抗VEGF药物药品的准备
观察冰箱温度控制记录, 是否有停电或故障
术前将康柏西普包装冰 6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前的准备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的操作步骤
抽取药水前, 先对小
以无菌操作将30G 5将钝圆的ຫໍສະໝຸດ 滤针头从瓶橡皮塞的外面部分
微米过滤针头(提供
瓶塞中央插入,直至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 射标准操作流程
3 1 2016年 月 日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前的准备
玻璃体内(IVT)注射应当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来操作或在其指导下完成注射。 在托盘器械准备、麻醉准备、药物准备以及用药过程中,应始终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前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
治疗当天
视力检查、生物显微镜眼底检查,眼内压监测
进手术室/治疗室
3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前的准备
注射环境的准备(英国指南) IVT需在标准手术室中进行。 操作室必须具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以及可以清洗的地板,并且天花板的 材质应当是非粉状的(不应有灰尘或碎屑掉落至操作区域) 必须配备有外科医生洗手以及佩戴无菌手套的设备 抢救设备应当触手可及 应准备有便于患者仰卧的手术床、操作台 房间大小要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便于施术医生和手术推车能在操作台两 侧自由移动
14
玻璃体内注射后的眼内炎预防
眼内注射后连续3天使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 指导患者在出现任何眼内炎征兆时,立即报 告主治医师。可疑眼内炎症状:眼部疼痛或 不适、眼红加重、畏光、浮游体(飞蚊症)
或视力下降 注射后1天、4天及30天门诊复查
安排患者进行复诊
15
谢谢
指导患者视线移 开注射部位。注 射部位位于角膜 缘后3.5~4 mm 处,避免水平轴 取位,向眼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腔内注药规范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4)
在“玻璃体腔注药规范及流程”专场,卫生部北京医院戴虹教授介绍了“Moorfields 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经过长期试验和发展后,玻璃体腔注射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眼科疾病治疗工具。

玻璃体腔注射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可能具有显着优越性,即药物作用目标针对性强,可以增加治疗效果,起效快,易达到治疗所需浓度,易操作,能够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目前,玻璃体腔注药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如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疾病、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感染性眼内炎等。

可采取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生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

玻璃体腔注射的历史
玻璃体腔注药从很早就开始了,1911年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治疗视网膜脱落;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入磺胺和青霉素治疗眼内炎;1987年发表的报告玻璃体腔注入更昔洛韦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并发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998年福米韦生钠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2006年,雷珠单抗获批上市,玻璃体腔注射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的药物发明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生了改变,玻璃体腔注药也从单次、少用的方式演变为现在的多次、常规治疗方式(以抗VEGF治疗黄斑部CNV、黄斑部水肿为代表),这样,玻璃体腔注药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也受到重视,包括注射操作相关并发症、药物作用相关并发症、眼局部并发症和全身性并发症。

所以,规范和遵守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流程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其他着名专业机构的相关指南可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戴虹教授介绍了世界顶级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以2009版英国皇家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为蓝本,即2004版美国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是基础,包括注射前准备、注射操作流程、注射后监测和流程图解。

之前,2004版美国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就以下问题达成一致共识:①使用聚维酮
碘消毒眼表面、眼睑和睫毛;②使用开睑器,并避免睑缘和睫毛污染针头;③避免注射前过度按摩眼睑(避免挤压睑板腺);④避免对眼睑或附属器感染者进行注射;⑤扩大瞳孔;⑥充分麻醉(表面麻醉或结膜下注射);避免预防给药或注射后穿刺。

接着,戴虹教授介绍了玻璃体腔注药的操作流程要点及注意事项。

注射前准备
必须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每次就诊要进行视力测量和临床评估,确定上次注射有无并发症及进一步治疗的合理性;
要由在玻璃体腔注射和处理相关并发症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来操作或在其指导下完成;
向患者说明操作程序并安抚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环境:可以在手术室或门诊专用操作室进行;
无菌手术器械(开睑器、手套、有齿显微镊、棉签、眼科铺巾、尺子、麻醉药物、注射器27~30 G或更大,针头长12~15 mm);
测眼压;
散瞳;
生物显微镜检查;
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结膜下、筋膜囊内麻醉);
注射前3 min将聚维酮碘滴入结膜囊;
注射操作流程
医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向眼球表面滴入5%聚维酮碘(3 min)(氯已定);
使用5%~10%聚维酮碘消毒;
铺巾;
放置开睑器;
嘱患者朝向远离注射点的方向凝视;
用尺子测量(~ mm)颞下象限(常用,避开水平子午线);
镊子移动结膜及固定眼球(必要时);
注射针垂直眼球壁刺入眼内,朝向眼球中心缓慢推入药液;
小心抽出注射针;
无菌棉签按压防止返流及固定眼球;
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非必须)
滴入抗生素1~2滴;
注射完毕冲洗掉多余的碘剂;
检查是否能够视物(确保视网膜动脉血流灌注);
一次同时注射两只眼,每只眼分别使用一套器械,每只眼单独使用一支药;
若与其他手术同时进行,应确保使用正确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避免不必要的视网膜毒性;
认为注射前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但对于雷珠单抗,目前英国的简化处方信息规定:注射前3天,自行使用抗生素滴眼,每天4次。

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流程见图。

注射后监测
测量眼压(并非必须);
若高眼压或青光眼患者注射后立即出现疼痛或视力下降,监测其眼压;
使用抗生素滴眼3天;
向患者提供24 h紧急联系方式;
告知患者注射后会出现某些视物模糊症状,有漂浮的斑点,通常1周内消失;
如果眼睛疼痛或不适,眼睛红肿加重,视力下降,及时就诊;
玻璃体腔注药后,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尽快就医:①眼部疼痛或不适感增加;②眼睛红肿加重;③对光的敏感性增加;④眼前浮游物体数目增加;⑤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⑥其他全身症状。

另外,还应关注与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潜在不良事件,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眼内炎;眼内压升高;玻璃体出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撕裂;医源性白内障;与注射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

小结
玻璃体腔注射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具有显着优越性,但操作要求较严格,为保证玻璃体腔注射规范而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对医生进行培训并推进玻璃体腔注射标准操作流程很有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