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长沙理工大学2023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 832信号与系统(B)

考试代码:832 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B)
一、考试内容
1、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及分类
2、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和求解;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卷积的定义,性质,计算等。
3、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离散时间信号的分类与运算;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求解;单位序列响应;离散卷积和的定义,性质与运算等。
4、傅里叶变换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典型周期信号频谱;傅里叶变换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运算;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周期、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5、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与运算;线性系统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周期信号与抽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6、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典型序列的Z变换;逆Z变换;Z变换的性质;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差分方程的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二、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为《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人民教育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第一讲

则相应于1的k阶重根,有k项:
( A1t k 1 A2t k 2 Ak 1t Ak )e1t ( Ai t k i )e1t
i 1
k
例2-3
信 号 与 系 统
求如下所示的微分方程的齐次解。
Hale Waihona Puke d3 d2 d r (t ) 7 2 r (t ) 16 r (t ) 12r (t ) e(t ) 3 dt dt dt
等式两端各对应幂次的系数应相等,于是有:
信 号 与 系 统
特解为: 联立解得:
3B1 1 4 B1 3B2 2 2 B 2 B 3 B 0 2 3 1
统
线性时不变系统
线性的常系数微分方程
按照元件的约束特性及 系统结构的约束特性
也即:
具体系统物理模型
常系数微分方程建立
(1)元件端口的电压与电流约束关系
iR (t ) R
信 号 与 系 统
vR (t )
C
vR (t ) iR (t ) R
dvC (t ) iC (t ) C dt
vR (t ) Ri R (t )
与
时域经典法就是直接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这种方 系 法的优点是直观,物理概念清楚,缺点是求解过程冗繁,应 用上也有局限性。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喜欢 统 采用变换域分析方法(例如拉普拉斯变换法),而较少采用时 域经典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δ(t)函数及计算机的普 遍应用,时域卷积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且不断成熟和完善, 已成为系统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是各种变换域 分析法的基础。
信 号 与 系 统
is (t )
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微分方程是自然界中许多现象的数学描述,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各种现象。
本文将介绍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一、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微分方程通常用来描述系统内部的变化规律,要建立微分方程模型,首先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分析系统的特点,确定影响系统变化的因素,并建立相关的数学表达式。
以一个简单的弹簧振子系统为例,假设弹簧的位移为x(t),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质量为m,外力为f(t),则可以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m\\frac{{d^2x}}{{dt^2}} + kx = f(t) $$二、微分方程模型的求解1. 解析解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微分方程,可以通过解析的方法求解。
例如,对于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frac{{dy}}{{dx}} + P(x)y = Q(x) $$可以通过积分因子的方法求解。
2. 数值解法对于复杂的微分方程或无法求得解析解的情况,可以借助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常用的数值解法包括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法等,通过逐步迭代逼近真实解。
3. 计算机模拟借助计算机编程,可以通过数值方法对微分方程进行求解,这在实际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非常常见。
利用计算机程序,可以模拟出系统的运行状态,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
三、实例分析以简单的振动系统为例,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可以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
通过调节参数值,可以观察到系统振动的变化规律,为系统设计和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结论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是数学建模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适当的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解析方法、数值方法和计算机模拟,以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关于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

数学建模方法
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10时41分24
12/32
1.3、微分方程模型的求解
>>在常微分方程(组)中影响结果的变量只有一个 ,而偏微分方程研究的是有多个变量影响结果时的 规律。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通 过对微分方程两端积分得到显式表示的完全解,进 而通过解的表达式分析模型结果;另一类方法是数 值解法,这种解法通常需要计算软件的协助,解的 结果通常使用图形的方式表示,或者可以求出某些 关键点的函数值。本章将利用上述方法讨论具体的 微分方程的建模问题。
20/32
2.1、治污中溶液浓度的变化 4) 推广应用 >>江河湖海污染的治理以及矿井和化工厂的通风问 题都可以仿照溶液浓度问题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 型。
数学建模方法
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10时41分24
21/32
2.2、侦破中死亡时间的推测
1)背景介绍
>>死亡时间指死后经历时间或死后间隔时间,是指发 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注重尸表 检查、判定,具有实际价值。死亡时间推断是指推测 死亡至尸体解剖时经历或间隔时间。早在三百多年前, 意大利医生已经明确指出: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 定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死亡时间推断意义:⑴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发案时 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察范围 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⑵死亡时间推 断在某些财产继承、保险理赔案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数学建模方法
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10时41分24
8/32
1.2、微分方程模型建立
2)列方程的常见方法 ①利用导数的概念直接列方程
>>在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经济等学科中许多 自然现象所满足的规律已为人们所熟悉,并直接由 微分方程所描述。如牛顿第二定律、热传导定律、 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规律等,如生产函数、财富的 积累等。我们常利用这些规律对某些实际问题列出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

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类重要的方程,应用广泛。
它在许多领域和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等。
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在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时,首先需要确定问题中的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数学描述来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考虑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一个质点在一个特定的力场中运动。
我们可以用质点的质量、位置和速度等变量来描述问题,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假设我们用y(t)表示质点的位置,v(t)表示质点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点所受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加速度可以表示为速度的导数,即a(t)=dv(t)/dt。
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写出微分方程模型:ma(t) = F(t) (1)其中m是质点的质量,F(t)是质点所受的力。
根据力的定义,可以将F(t)表示为质点所处的位置和速度的函数。
假设F(t) = k·y(t),其中k是一个常数,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与质点位置的关系。
将F(t)和a(t)代入式(1)中,得到:m(dv(t)/dt) = k·y(t) (2)这就是描述质点运动的微分方程模型。
通过求解这个微分方程,我们可以获得质点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这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理解质点的运动。
除了物理问题,微分方程模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问题。
比如,在经济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研究人口、资源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模型来描述。
考虑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假设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和资源的数量成正比。
我们可以用P(t)表示人口数量,R(t)表示资源数量,G(t)表示经济增长率。
根据问题的条件,我们可以构建微分方程模型:dG(t)/dt = k·P(t)·R(t) (3)其中k是一个常数,表示人口和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通过求解这个微分方程,我们可以研究人口、资源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微分方程数学建模》课件

实际问题的转化
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培养建模思维。
边界条件的确定
掌握边界条件的重要性,学会确定合适 的边界条件来求解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实例
弹性材料的振动问题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分析弹 性材料的振动特性和共振现象。
传染病传播模型
运用微分方程建模技巧,研究传 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和防控 策略。
《微分方程数学建模》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领您深入了解微分方程数学建模,并探讨其应用与意义。通 过丰富的实例和技巧,让您轻松掌握数学建模的要点。
微分方程数学建模简介
微分方程简述
了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掌握它在数学建模中的核心作用。
微分方程的应用和意义
探索微分方程在科学、工程和社会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的重要性。
4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
探讨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常见形式和特殊解 法,拓宽解题思路。
5 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学习处理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技巧和 常见应用场景。
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1
变量的择和定义
2
学习选择和定义适当的变量来建立准确
和有效的微分方程模型。
3
模型的求解方法
4
了解常见微分方程模型的解法,探索解 析和数值解的求解技巧。
相关教材
推荐一些优秀的教材,帮助 您进一步学习微分方程和数 学建模。
网络资源
介绍一些优质的网络资源, 供您查阅更多有关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的资料。
城市汽车拥堵问题的建模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解析城 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和调控方案。
总结
1 微分方程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总结微分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式描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如速度、加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
02
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分离变量法
总结词
通过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简 化求解过程。
详细描述
分离变量法适用于具有两个变量的微 分方程,通过分离变量,将微分方程 转化为代数方程,然后求解代数方程 得到微分方程的解。
05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基于其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果所有特征值都 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则系统是稳定 的;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线性微分方程的解可以通过求解其特征值和 特征向量得到,也可以通过积分得到。
线性微分方程的解具有叠加性,即 如果两个解都是稳定的,那么它们 的线性组合也是稳定的。
振动分析
在研究物体的振动时,通过建立位移、速度和加 速度的微分方程来分析振动的规律和特性。
3
热传导方程
在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递时,通过建立温度关 于时间和空间的微分方程来模拟热传导过程。
在经济中的应用
供需关系
01
在分析商品市场的供需关系时,通过建立需求和供给函数的微
分方程来预测价格变动。
经济增长模型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比线性微分方程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非线性项的性质、 初始条件等。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可以通过数值方法(如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得到,也可以通过解析方法(如 分离变量法、幂级数展开等)得到。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具有不可叠加性,即如果两个解都是稳定的,那么它们的线性组合不一定是稳定的。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 求解
目 录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微分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一门分支,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分方程。
一、微分方程的概念与分类微分方程是描述函数与其导数之间关系的方程。
它通常包含未知函数、自变量和它们的导数。
根据方程中含有的未知函数的最高阶导数的次数,微分方程可分为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两大类。
常微分方程是未知函数的导数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微分方程,通常用于描述物理、生物等自然界现象。
偏微分方程是未知函数的导数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微分方程,常用于描述流体力学、电磁场等现象。
二、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微分方程的建立是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建立微分方程的过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未知函数:根据问题的背景和目标,确定需要求解的未知函数。
例如,根据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可以确定未知函数为物体的位移函数。
2. 建立变量关系: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
例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可以建立运动物体的微分方程。
3. 确定边界条件: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确定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以求解特定的解。
边界条件通常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值条件。
4. 化简方程: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求解的需要,对微分方程进行适当的化简和变形,以便更好地求解。
三、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微分方程的求解是通过找到满足方程的函数,从而得到该方程的解。
常用的求解方法有:1. 分离变量法: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分离,得到两个只包含一个变量的方程,然后分别对两个方程进行积分,最后得到方程的解。
2. 变量代换法:通过适当的变量代换,将原微分方程转化为已知的、易于求解的微分方程。
3. 积分因子法:通过求解积分因子,将原微分方程化简为恰当微分方程,从而求解得到方程的解。
4. 拉普拉斯变换法: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转化为代数方程,然后求解代数方程得到解,最后通过拉普拉斯逆变换得到原微分方程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
?
?
cn ? 1
d dt
r(t)
?
cn r (t )
?
0
②齐次解 rh (t) 形式:Ae? t函数的线性组合
令 r(t) ? Ae? t代入上式化简得特征方程
c0? n ? c1? n?1 ? ? ? cn?1? ? cn ? 0
有n个根? 1,? 2 ,? ,? n 特征根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iv)互感M:
M
+ i1 v1
L1
-
i2 + v2 L
2
-
v1
?
L1
di1 dt
?
M
di2 dt
v2
?
L2
di2 dt
?
M
di1 dt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②机械元件
i) 摩擦系数: Ff ? f ?v
? ii) 弹性系数: Fk ? k v(t)dt
?
m1m2 k
d 3v2 dt3
? e(t)
?
d 3v2 dt3
?
m1 f2 ? m2 f1 m1m2
d 2v2 dt2
?
(m1 ? m2)k ? m1m2
f1 f2
dv2 dt
?
(
f1 ? f2 m1m2
)
v2
(t)
?
ke(t) / m1m2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元件约束特性→网络拓扑约束(方程) →微分方程
1.元件约束特性
①电路元件
i)电阻R:
iR
+v _
i
ii)电感L :
+
L
v_
v ? Ri
i
?
1 L
?vdt
v ? Ldi / dt
iii)电容C: i C +v_
i ? C dv dt
v
?
1 C
?idt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③各种特征根情况下的齐次解形式
i) 互不相同实根:rh (t ) ? A1e? 1t ? A2e? 2t ?
? Ane? nt
ii) ? 1为k重特征根,与? 1 有关的齐次解部分:
( A1t k ? 1 ? A2t k ? 2 ? ? Ak )e? 1t
?
v1 ? v2 ?
f2 k
dv2 dt
?
m2 k
d 2v2 dt 2
(3)
由(2)还可得:
?k
(v1 ? v2 )dt ?
f 2 v2
?
m 2
dv2 dt
(4)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把(3)和(4)代入(1)可得:
e(t) ?
f2(v2 ?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零输入、零状态、冲激、阶跃响应 ? 卷积、算子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一、微分方程的建立
*时间域进行,不变换 *直观,物理概念清楚 *其它变换域方法基础 *重新得到关注和重视
R
?
v1 (t )
?
uv1 (t )
R + _ e(t)
+C v1(t)
_
+
+
_uv1(t) v0(t)
_
e(t) ?
v1 (t )
?
RC
dv1 (t ) dt
?
uRC
dv1 (t ) dt
e(t) ? v0 (t) ? RC (1? u) dv0 (t)
uu
dt
?
RC (1?
u)
dv0 (t) dt
6.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方程特点
①一般形式: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c0
dn dt n
r(t) ?
c1
d n?1 dt n?1
r(t)
?
?
cn?1
d dt
r (t )
?
cnr(t )
?
E0
dm dt m
e(t) ?
E1
d m?1 dt m?1
e(t)
?
?
Em?1
d dt
e(t)
?
Eme(t)
②若组成系统的元件线性、参数恒定且 无初始储能, 则系统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iii) 质量:
F ? m dv(t) dt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2.网络拓扑约束
①电路系统
N
? i)KVL: vk ? 0 k ?1
N
? ii)KCL : ik ? 0M
?i) Fi ? 0 i?1
N
? ii) vk ? 0 k?1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3.不同性质系统可用相同微分方程描述
数学模型,数学抽象,无物理意义
<例见书上P43~P44>
4.电路类微分方程建立例子
[例1]:求下面电路的微分方程
解: C两端电压
? 1
C
e ?t ?? v1(t)dt
C
L
+
-+
-
e(t)
r(t)
vc(0-)=0
iL(0-)=0
0-:激励加入前的时刻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二、微分方程的经典时域求解法 (齐次解+特解法)
1.齐次解(自由响应)
①齐次方程:
c0
dn dt n
r(t) ?
c1
d n?1 dt n?1
iii) ? 1与? 2为共轭复根 p ? qj(一重),对应齐次解部分:
( A1 cos qt ? A2 sin qt )e pt
iv)? 1 与? 2 为共轭复根 p ? q(j k重),对应齐次解部分为: [(A1tk?1 ? A2tk?2 ? ...? Ak )cosqt? (B1tk?1 ? B2tk?2 ? ...? Bk )sinqt]ept
?
v0
(t)
?
ue(t)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5.机械类微分方程建立例子
[例2]:理想火箭推动器模型的微分方程
输入:推进力 e(t)
火箭
载荷
m1
k
m2
输出:荷载舱速度 v2 (t)
摩擦系数f1 摩擦系数f2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解:
? ?
??
e(t
)
?
f1v1 ? k
(v1
?
v2 )dt
?
m1
dv1 dt
? ?
? ??
k
(v1 ? v2 )dt ?
f 2v2
?
m2
dv 2 dt
(1) (2)
由(2)可得:
? ? k v1dt ? k
v2dt ?
f2v2
?
m 2
dv2 dt
f2 k
dv1 ? m2 dt k
dv2 ) ? dt
f2v2
?
m2
dv2 dt
?
m1
(
dv2 dt
?
f2 k
dv2 dt
?
(m2
/k)
d 3v2 dt 3
)
f2v2
?
m2
dv2 dt
?
f1v2 ?
f1 f2 k
dv2 dt
?
f1m2 k
d 2v2 dt2
?
m1
dv2 dt
?
m1 f2 k
d 2v2 d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