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安全评估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安全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二、问题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安全风险:1.火灾风险:轨道交通车辆通常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因此存在着起火的风险。
此外,车站和通道也可能存在火灾的风险。
2.撞击事故风险:由于轨道交通通常在高速中行驶,因此与其他车辆、行人或动物发生碰撞的风险较高。
3.乘客跌落风险:轨道交通车辆通常非常拥挤,乘客上下车时存在跌落的风险。
4.疏散困难: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或事故,乘客的疏散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夜间的疏散、紧急出口的数量等。
三、安全评估措施为了减少这些安全风险,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1.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乘务员和其他员工应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以增强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乘客也应通过宣传、标识等方式提高乘坐轨道交通时的安全意识。
2.设备维护和更新:轨道交通的设备和设施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应根据需要对设备进行升级和改进,以提高安全性。
3.线路安全控制:轨道交通的线路应设有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速度限制、信号系统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等,以确保列车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4.紧急救援机制:应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包括火灾应急预案、事故应急响应和乘客疏散计划等,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5.乘客疏散设施和指引:车站和列车中应提供充足的紧急疏散设施,例如灭火器、报警设备和紧急出口。
同时,应在车站和车厢内设置相应的指引和标识,以指导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6.定期安全检查和评估:定期对轨道交通设施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缮和改进。
四、总结在实施上述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轨道交通公司和乘客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安全目标。
只有确保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评估与风险预警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评估与风险预警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风险。
因此,进行运营安全评估和风险预警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评估是对系统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需要对其各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需要评估轨道交通的设备设施,包括车辆、信号灯、站点等的安全性能。
其次,需要评估轨道交通的运维管理,包括运输组织、维护管理等的安全措施。
最后,需要评估轨道交通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救援等的有效性。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预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各种潜在风险,如设备故障、人员安全问题、恶劣天气等。
为了及时应对这些风险,并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需要进行风险预警工作。
风险预警是指提前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工作。
通过及时预警,可以在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保障乘客和运营人员的安全。
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减少潜在风险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设置责任部门、明确管理流程等。
其次,需要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确定其对系统运行的潜在影响。
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
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营安全评估和风险预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 引言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和乘客数量的增加,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安全性,本报告基于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项潜在危险,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2. 风险评估方法本报告采用了风险评估的经典方法,即确定风险程度的计算公式为:风险程度= 可能性×严重性。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分别评估其可能性和严重性。
3. 潜在风险分析根据对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潜在风险。
3.1 车辆故障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例如制动系统失效、动力系统故障等,这将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行或无法及时停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2 信号错误信号系统在控制轨道交通运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信号错误,例如信号灯显示错误或信号控制系统失效,将可能导致列车间隔过短或过长,增加了相撞和追尾事故的风险。
3.3 人为错误轨道交通的乘务人员可能因为疲劳、工作失误或人为犯错而导致事故。
例如,司机驾驶员发生了误操作、乘务员未能正确处理紧急情况等。
3.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恶劣天气(如暴雨、雾霾等)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道路交通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都可能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4.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潜在风险的分析,我们对每个风险进行了可能性和严重性的评估,并计算出了相应的风险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风险程度-车辆故障中高高信号错误低高中人为错误中中中环境因素中中中5.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1. 轨道交通部门应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故障,以降低车辆故障引发事故的风险。
2. 提高信号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确保信号正确、稳定地控制交通流量,减少信号错误引发的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1. 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公共交通方式,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篇文章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2. 轨道交通的安全性2.1 事故率与死亡率根据统计数据,城市轨道交通的事故率和死亡率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较低这主要得益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封闭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轨道交通完全没有安全风险,而是风险相对较低2.2 设施老化与维护轨道交通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老化,这可能会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轨道交通线路也需要不断扩建和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确保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2.3 人为因素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信号系统的故障、乘客的违规行为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信号系统以及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3. 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估3.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轨道交通设施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运行针对这些风险,相关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抗灾能力3.2 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轨道交通面临的一种严重风险为了防范此类风险,轨道交通部门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如加强安检、配备保安人员等3.3 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系统也面临着技术风险例如,黑客攻击、系统故障等可能导致轨道交通运行不稳定因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定期检查和更新系统至关重要4.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尽管轨道交通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具有较低的风险,但仍需警惕各种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信号系统、提高设施维护水平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5. 安全管理与法规5.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该体系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水平5.2 法规与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些法规和标准应涵盖轨道交通的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以确保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6. 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理6.1 安全风险防控轨道交通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这包括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乘客安全意识等6.2 应急处理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轨道交通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报警、事故处理、乘客疏散、救援等措施7. 乘客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轨道交通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宣传册、广告、公益活动等,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提醒乘客注意轨道交通安全8. 案例分析以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为例,分析事故原因及后果,从而得出教训,为今后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8.1 事故背景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发生一起列车脱轨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救援工作8.2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原因为轨道线路维护不当,导致轨道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列车运行时的冲击力此外,驾驶员操作失误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8.3 事故教训此次事故教训我们,轨道交通部门应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驾驶员培训和考核也是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9. 展望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轨道交通安全水平,降低风险,将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9.1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例如,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化信号系统等,以降低人为因素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9.2 绿色出行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9.3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入,支持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轨道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施质量、加强乘客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10.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技术10.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对安全风险的描述和分析,得出安全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定量评估方法则通过对安全风险的量化分析,得出安全风险的具体数值10.2 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环节风险识别是通过系统地识别可能导致轨道交通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评价是对分析出的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其严重程度和优先级11. 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践与应用11.1 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践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11.2 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例如,在轨道交通规划阶段,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在轨道交通建设阶段,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在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12. 国际经验与启示12.1 国际经验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轨道交通安全与风险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先进的科技创新、全面的应急预案等措施,有效保障了轨道交通的安全12.2 启示从国际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二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三是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13. 结语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施质量、加强乘客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的风险,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推动轨道交通安全与风险评估的工作在未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我们相信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工作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它具有运输效率高、能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
然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殊性,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车辆碰撞、设备故障、乘客滑倒、恐怖袭击等。
车辆碰撞是一种常见的风险,它可能导致乘客伤亡和交通事故。
设备故障是另一种常见的风险,例如信号故障、电力故障等,可能导致列车延误或出轨。
乘客滑倒是一种隐患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和雨天,地铁站台和列车车厢的地面往往会因为湿滑而导致乘客滑倒。
恐怖袭击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它可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
为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通过加强车辆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车辆碰撞和设备故障的发生。
例如,定期检查列车的刹车系统和信号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加强乘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
例如,在车厢内设置安全提示标识,告知乘客如何正确使用车内设施,预防滑倒等事故的发生。
再次,加强对车站和列车的监控和安保力量,增加恐怖袭击的防范能力。
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和安检设备,加强安保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置可疑人员和物品。
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推进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例如,可以引进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可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另外,可以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问题。
例如,与交通运输部门合作,共同制定安全规范和标准;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其安全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加强车辆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加强安保力量、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等措施,可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摘要:安全风险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
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从预先危险性分析入手对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提供了几种典型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
其研究成果对今后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Abstract: the safety risk analysis is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guarantee. Based on the related risk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of rail transit projects of the risk analysis, and with practice, provide several typical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ail transit projects for future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is a certain significance.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资源能源,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进入2012年,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
据统计,目前已有29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获得了批复。
根据相关计划,至2015年前后,全国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有96条,建设线路总长将达25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标志着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步入了黄金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风险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逐步增加和运营量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从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营过程及管理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及风险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要素的安全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车站、车辆、轨道、供电系统、信号传输、运营管理等构成要素组成。
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的基础。
其中,车站和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直接运营要素,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
在车站方面,安全通道、安全区、应急设备等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和交通高峰时段的流量控制。
车站和车辆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护也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环节。
此外,车站内部的疏导机制、温馨提示等优化管理服务也是提高乘客安全感的有效方式。
而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运营单元,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体验和安全。
车辆的破损、电子设备故障、疲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优质车辆加强维护、安全设备配备等也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的基本手段。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过程复杂多变,其安全风险点主要包括乘客安全、运营安全、安全设备故障等方面。
乘客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关注点。
乘客在轨道交通系统内的旅程中,可能面临拥挤、口罩摘取、紫外线照射等问题,而车站的管理和乘客自身的行为也是影响乘客安全的重要因素。
运营安全方面,轨道交通系统的信号灯光、运营标准、预警机制等都有关键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设备故障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加强设备故障检测、排查和维护,降低故障概率,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
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管理措施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与运营效率密切相连。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在城市交通中,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疏解路面交通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拓展和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本文将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1. 人为破坏人为破坏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轨道交通是大众化交通工具,车站和车厢内人员流动量大,容易受到破坏者的攻击。
破坏者常常以混乱为目的,破坏车站和车厢的设施、站内屏蔽门、信号灯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
2. 轨道设施故障轨道设施的故障也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之一。
轨道交通的运营需要依赖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支持,如列车、信号灯、过道、扶手等。
这些设施有时会出现故障,例如信号灯失灵、闸门不开等,可能会导致列车出现意外事故。
3. 乘客不文明行为乘客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之一。
烟火爆竹、乱扔垃圾、酗酒等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行车事故,给乘客和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4. 列车超载列车超载也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之一。
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需要保证车内乘客数量不超过标准,否则会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乘客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
5.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带来线路、车站、列车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导致安全隐患。
对策分析1.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意识是做好轨道交通安全的基础,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广大群众对轨道交通安全的认识和认知。
可以通过宣传标语、安全宣传画册、广告视频等多种形式,着力宣传轨道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2. 完善设施管理完善设施管理也是减少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
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轨道交通设施,确保设施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摘要:安全风险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
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从预先危险性分析入手对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提供了几种典型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
其研究成果对今后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abstract: the safety risk analysis is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guarantee. based on the related risk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of rail transit projects of the risk analysis, and with practice, provide several typical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ail transit projects for future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is a certain significance.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s78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资源能源,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进入2012年,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
据统计,目前已有29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获得了批复。
根据相关计划,至2015年前后,全国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有96条,建设线路总长将达25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标志着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步入了黄金期。
随着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日益增多。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和运输能力,对轨道交通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显得愈加重要。
1 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的理念随着轨道交通项目的快速发展,在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所以简单的风险分析和规避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必须要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
项目风险管理[1]是指对项目风险管理组织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规划、辨识、估计、评价、应对的过程,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治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对项目安全保障的满意结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风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2]:一是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影响最大化;二是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
本文所述的风险分析只要是指第二方面的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分析与评价虽然逐渐被重视,但是还为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目前的评价分析方法[3]大多是借鉴铁路工程经济评价或者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这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均与城市轨道交通实际不符,另外针对项目安全的评价研究也较少。
本文是针对影响项目安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典型风险给予相应的评价方法。
2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5](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
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2.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有:(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3)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4)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1)对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2)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3)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4)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5)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6)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分析的结果最终以表格的形式表示。
2.3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pha分析的结果用危险性等级来表示。
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1。
表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3 风险的分析评价和处置对策3.1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对火灾风险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 火灾动力学模拟)评价方法。
fds一种火灾驱动流体流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其原理是火灾的场模拟计算,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求解火灾过程中状态参数的空间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模拟方式,场是指状态参数如速度、温度、各组分的浓度等的空间分布。
场模拟的理论依据是自然界普遍成立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以及化学反应的定律等。
火灾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也遵循着这些规律,因而可以用场模拟方法求解火灾过程。
fds通过大涡模型对连续方程、动量、能量方程以及压力收敛方程进行求解,可得到温度、压力、气体成分、可见度等参数的空间分布。
火灾风险分析采用大涡场模拟模拟软件fds version 3进行数值模拟,对车站隧道火灾情况进行模拟,其分析评价内容为:1)针对典型站台和通道结构,研究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获得站台的通道内不同局部位置的温度和烟浓度分布等;2)研究不同传热状况(辐射、对流、导热等)下典型站台和通道内的热效应和作用区域;3)火灾条件下烟气的动态扩散和传递特征,获得烟气在站台和通道内的分布规律和对人员的影响;4)火灾、烟气条件下典型站台和通道内的人员疏散模拟;5)基于对典型站台和通道内火灾和烟气的发生、发展、扩散和传递的规律的研究,获得防范安全事故、人员疏散和救援的操作预案。
3.2地压稳定性风险分析评价主要运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地下车站及隧道进行分析,分析典型地铁站及隧道的稳定性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其内容和目的是建立反映典型隧道围岩状态的三维模型,模拟围岩的力学状态和变形破坏状态;确定典型车站和隧道的工作边界条件及周边材料参数;运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显示车站、隧道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应力、变形情况;根据计算提出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议。
评价采用itasca公司的flac3d程序,该程序为国际公认的三维岩土分析程序,可以进行非线性及线弹性计算,并可以很方便的模拟施工过程。
3.3人员疏散模拟分析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般采用人员疏散速度来衡量,可以通过人员疏散模拟来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为buildingexodus模型,即模拟人员疏散的精细网格模型。
该模型针对大型空间及大量人群逃生设计,适用于模拟大型超级市场、医院、电影院、车站、机场航站楼、危险建筑物、学校等场所。
可输入各种人员行为特征(如逃生人员生理、心理、行为属性),及火灾危险特性(如浓烟、温度、毒气危害属性)等逃生影响参数进行模拟,以展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较佳化人员逃生模拟结果。
exodus输入紧急情况下有关人类行为的各种信息,资料来源包括火灾的影像记录、已公布的调查报告和与受伤害者的交谈资料等。
在建筑空间充分利用前提下,以拥挤人群、内部存在座椅等障碍物与设有警报设备等状况下进行疏散模拟。
同时考虑逃生者年龄、性别、生理状况与熟悉度等属性阐述,进而了解每位逃生者开始疏散位置与出口的路径、人群拥挤程度及持续时间、逃生者反应时间与达到出口时间、出口使用人数、疏散行动时间与每个出口流量记录等信息。
对于其它未考虑的影响参数,以最不利状况进行模拟。
3.4大客流输运模拟评价本评价主要针对典型地铁突发大客流情况下的进出站控制、售检票、疏散通道、行车组织等措施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和验证。
评价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利用基于个体的人员动力学模型,建立地铁车站疏运模型,设定客流量时间曲线、进出站通道、闸机、售检票模式、限流方案等,对最大极端客流和实际客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评价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数值模拟方案现阶段国内外针对大客流输运公认的模拟软件为人员动力学模型legion进行模拟仿真研究。
legion模型为人员疏散的矢量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个体行为(agent-based)和矢量连续空间(vector)解析,能够兼顾人员个体行为描述、人员规模和空间区域三个方面,可适用于大规模大区域的人群模拟仿真。
模型以每个行人个体为单位,行人的每一步在行走平面路线和方向上都通过计算机算法计算,即每个行人个体有决定自身行动的决策权,在决策时考虑周围环境(建筑及障碍物等)和与其他行人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信息交流,做出相应的决策。
该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人群疏散行为、疏散时间、疏散策略与技术等。
4 结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
进行科学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分析,从预风险的辨识即预先危险性分析着手进行研究,并就典型风险提供了分析评价方法,对今后轨道交通风险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 朱军,冯爱民等.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风险分析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04(6)8-11.[2] 裘丽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探讨[j]. 工程管理,2012,114-115[3] 何迪旋. 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8,9-18[4] 燕飞,唐涛等.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10(6)32-36[5]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线网规划阶段安全分析报告.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执行办公室,2011.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