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砌填充墙顶与主体结构梁底塞缝施工技术
后砌填充墙施工工法

后砌填充墙顶与主体结构梁底塞缝施工工法前言: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裂缝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难题,往往被称为质量通病。
在《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规范中虽有相应的规定,但具体施工做法未有明确的要求,本施工工法是在满足规范要求下针对工程实例中利用塞缝的方法解决后砌填充墙与砼梁底裂缝的质量问题。
2008年我公司所施工的德州市宝林·金紫荆花园工程为德州市较大的建筑小区工程,工程建筑面积近7万m2,地上十五层、十四层不等,建筑结构形式为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一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小区。
在工程中大量的应用加气砼砌块做为后砌填充墙体,针对这一情况确保加气砼砌块的砌筑质量是工程创优及业主满意的关键。
在加气砼砌块填充墙施工中我们成功利用塞缝代替斜砌挤紧的施工方法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艺流程1、特点填充墙砌体砌筑至梁底30-50mm处,待12-15天后,在砌体顶部两侧分别用防腐木屑交错塞紧,用干硬性细石砼或水泥砂浆(内掺膨胀剂)将此缝隙填实。
2、适用范围该工艺适用于高层或多层建筑物轻质砌块填充墙。
3、工艺原理填充墙砌体砌筑至梁底留有一定的空隙,使砌体充分沉实后,进行墙体顶部的塞缝处理。
在塞缝时先用防腐木屑塞紧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可保证干硬性细石砼或水泥砂浆(内掺膨胀剂)能够将此缝隙填充密实。
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 工艺流程4.2 操作要点4.2.1 施工准备(1)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墙顶塞缝分项工程的详细技术交底,并辅以样板间说明,使操作人员均明确掌握操作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
(2)准备现场使用的工具:冲击钻、射钉枪、气动钳、剪刀、砂轮锯、其他常用施工工具等。
填充墙顶封堵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工序名称
填充墙顶后塞缝
本工程填充墙砌筑至梁、板底位置预留30~50mm平缝,待砌体沉实14天后封堵。
平塞缝填充材料应为微膨胀性细石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对于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填充墙砌至距板、梁底30mm-50mm后,应待砌体沉实14天,双面打入楔形防腐木塞,木塞间距0.6m。在墙体的一侧,以防腐木塞为固定点,用钉子把模板固定在木塞上,然后填塞细石砼。细石砼的塌落度控制在1-2 cm。防腐木楔详下图;
交底人
接受
填充墙顶封堵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李沧区上臧、炉房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2地块
施工单位
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十七项目部
交底部位
工序名称
填充墙顶后塞缝
本工程填充墙砌筑至梁、板底位置预留30~50mm平缝,待砌体沉实14天后封堵。
平塞缝填充材料应为微膨胀性细石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对于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填充墙砌至距板、梁底30mm-50mm后,应待砌体沉实14天,双面打入楔形防腐木塞,木塞间距0.6m。在墙体的一侧,以防腐木塞为固定点,用钉子把模板固定在木塞上,然后填塞细石砼。细石砼的塌落度控制在1-2 cm。防腐木楔详下图;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日期
填充墙顶部后塞施工工艺标准

填充墙顶部后塞施工工艺标准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填充墙顶部后塞施工工艺标准1 一般规定1.1 本工艺适用于页岩多孔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顶部的后塞。
1.2烧结空心砖、页岩多孔砖墙体顶部后塞宜采用斜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顶部后塞宜采用脱开法。
1.3后塞宜使用蒸压粉煤灰砌块、页岩多孔砖,龄期应超过28d且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1.4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5 对于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后塞,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1.6后塞用砌体材料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
1.7脱开法填塞材料宜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并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密封。
1.8 斜砌用预制砼块提前预制,养护龄期不低于7天。
尺寸及样式详见图1.8。
图1.8 预制混凝土砌块图1.8 预制混凝土砌块2 施工准备2.1 材料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2.1.1 填充墙砌体后塞所使用砌块等材料应根据具体材料进行相应试验。
2.1.2 水泥、砂、砼等材料检验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规定。
2.1.3楔形木砖应涂刷防腐剂,尺寸及样式见图2.1.3。
图2.1.3 楔形木砖2.2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施工现场要求 2.2.1 施工机具应备有瓦刀、托线板、钢尺、靠尺、塞尺、线坠、筛子、小撬棍、手锤、胶枪等。
2.2.2 现场搅拌的情况下,砂浆搅拌机、卷扬机、提升机等。
2.2.3 施工现场要求1 对进场的块料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已进行检查、验收,能满足施工要求。
块料应按不同规格和强度等级整齐堆放。
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场地应平整,并做好排水。
2 所需机具设备已准备就绪,并已安装就位。
3 块料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底部的毛边均清除干净。
4 覆膜模板已根据实际情况下料,架体搭设完毕。
填充墙顶部后塞施工工艺标准

填充墙顶部后塞施工工艺标准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填充墙顶部后塞施工工艺标准1 一般规定1.1 本工艺适用于页岩多孔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顶部的后塞。
1.2烧结空心砖、页岩多孔砖墙体顶部后塞宜采用斜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顶部后塞宜采用脱开法。
1.3后塞宜使用蒸压粉煤灰砌块、页岩多孔砖,龄期应超过28d且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1.4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5 对于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后塞,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1.6后塞用砌体材料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
1.7脱开法填塞材料宜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并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密封。
1.8 斜砌用预制砼块提前预制,养护龄期不低于7天。
尺寸及样式详见图1.8。
图1.8 预制混凝土砌块图1.8 预制混凝土砌块2 施工准备2.1 材料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2.1.1 填充墙砌体后塞所使用砌块等材料应根据具体材料进行相应试验。
2.1.2 水泥、砂、砼等材料检验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规定。
2.1.3楔形木砖应涂刷防腐剂,尺寸及样式见图2.1.3。
图2.1.3 楔形木砖2.2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施工现场要求 2.2.1 施工机具应备有瓦刀、托线板、钢尺、靠尺、塞尺、线坠、筛子、小撬棍、手锤、胶枪等。
2.2.2 现场搅拌的情况下,砂浆搅拌机、卷扬机、提升机等。
2.2.3 施工现场要求1 对进场的块料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已进行检查、验收,能满足施工要求。
块料应按不同规格和强度等级整齐堆放。
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场地应平整,并做好排水。
2 所需机具设备已准备就绪,并已安装就位。
3 块料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底部的毛边均清除干净。
4 覆膜模板已根据实际情况下料,架体搭设完毕。
填充墙塞缝工艺方案

填充墙砌体塞缝施工方案工艺原理:填充墙砌体砌筑至梁底预留一定的空隙,使砌体充分沉实后,进行墙体顶部的塞缝处理。
在塞缝时先用防腐木楔子塞紧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可以保证干硬性细石砼(内掺膨胀剂)能够将此缝隙填充密实。
相关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材料准备:水泥浆:采用1:1 :~(水泥:砂:水)塞缝细石砼可采用实验室出具的C20 细石砼配合比,塌落度控制在30~50mm。
塞缝细石砼应掺入膨胀剂,掺量可按说明书,一般为6~8%。
防腐木楔:木楔加工成楔形,厚度控制为30~50mm长度为100~150mm采用防腐沥青浸泡、晾干。
施工工序:1 、墙体砌筑,砌筑时严格按皮数杆进行,保证墙顶预留30~50mm勺空隙。
2、安装木楔子,墙体两侧交错布置木楔子,间距不大于600mm木楔子挤紧即可露出墙面的部分据除。
3、甩浆湿润,在塞缝前用水湿润墙体顶面和砼梁底,然后在缝隙处甩浆4、细石砼(内掺膨胀剂)塞缝,塞缝时先从一侧进行,待凝固后再行填塞另一侧,塞缝务必保证填塞密实,塞缝后表面与墙体一平。
质量要求1、砌体砌筑完成10~15 天后进行塞缝施工。
2、要求墙体顶部与梁底之间缝隙不得小于20mm同时不得超过60mm。
3、木楔子挤紧时不得使用蛮力,挤紧即可,防止砌块棱角破损或断裂。
4、填缝时,应严格控制细石砼的配合比,以干硬性为宜。
效益分析1、成本分析:以细石砼塞缝取代斜砌挤紧,减少了砌体的混砌,更加吻合规范要求,同时减少了墙面抹灰后开裂的可能性。
与斜砌挤紧相比省工省时,减少后期维修费用,有一定的经济效、人益。
2、技术效益:由于后砌填充墙顶与主体结构梁底塞缝施工方法的应用,完善其施工工艺为以后施工总结了施工经验并能有效的防止质量同病的发生,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后砌填充墙顶部与混凝土结构梁底塞缝施工技术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但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的高层建筑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就目前高层民用建筑而言,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虽然这种墙体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抵抗变形能力较强,但在施工工艺方面,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框架梁的连接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主要难题,尤其是在传统施工工艺中,填充墙顶部的施工工艺斜砖砌筑工艺并不能有效将斜砖顶部与梁底紧密结合,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裂缝,从而导致墙体的防水保温效果并不理想。
而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9.1.9中则规定“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 后进行”,但后砌填充墙顶部所采用的塞缝法的具体施工做法未有明确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所倡导的后砌填充墙顶部与混凝土结构梁底塞缝施工技术在满足相关规范的情况下,采用塞缝取代顶砖斜砌,成功解决了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存在裂缝这一质量通病,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施工流程。
1工艺特点要在填充墙顶部与主体结构梁底之间必要留有30-50mm 的缝隙,静置14天后,通过使用防腐木楔在砌体填充墙顶部两侧交错塞紧,而后用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塞缝。
2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适用于高层民用住宅建筑后砌填充墙,具有较大的可复制性。
3工艺原理为了能够保证膨胀水泥砂浆塞缝的紧密程度,在填充墙和主体结构的梁底之间要留够一定的间隔距离。
除此之外,必须要在静置14天后,等到墙体充分沉降完成以后,才能够继续进行塞缝处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塞缝之前,要采用防腐木楔给予墙体一定的预压力。
4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4.1工艺流程楼面清理→放线定位→构造柱及墙体植筋→构造柱钢筋绑扎→二次导墙(混凝土或灰砂砖)施工→砌块填充墙施工(随砌随测,垂平检查)→构造柱、圈、过梁、窗台压顶施工(支模、钢筋绑扎、灌注混凝土、拆模)→膨胀水泥砂浆塞缝(间隔时间14d )→二次塞缝(墙体另一侧)→喷浆养护→挂网抹灰。
填充墙塞缝工艺方案

填充墙砌体塞缝施工方案工艺原理:填充墙砌体砌筑至梁底预留一定的空隙,使砌体充分沉实后,进行墙体顶部的塞缝处理。
在塞缝时先用防腐木楔子塞紧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可以保证干硬性细石砼(内掺膨胀剂)能够将此缝隙填充密实。
相关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材料准备:水泥浆:采用1:1:0.5~0.6(水泥:砂:水)塞缝细石砼可采用实验室出具的C20细石砼配合比,塌落度控制在30~50mm。
塞缝细石砼应掺入膨胀剂,掺量可按说明书,一般为6~8%。
防腐木楔:木楔加工成楔形,厚度控制为30~50mm,长度为100~150mm,采用防腐沥青浸泡、晾干。
施工工序:1、墙体砌筑,砌筑时严格按皮数杆进行,保证墙顶预留30~50mm的空隙。
2、安装木楔子,墙体两侧交错布置木楔子,间距不大于600mm,木楔子挤紧即可露出墙面的部分据除。
3、甩浆湿润,在塞缝前用水湿润墙体顶面和砼梁底,然后在缝隙处甩浆。
4、细石砼(内掺膨胀剂)塞缝,塞缝时先从一侧进行,待凝固后再行填塞另一侧,塞缝务必保证填塞密实,塞缝后表面与墙体一平。
质量要求1、砌体砌筑完成10~15天后进行塞缝施工。
2、要求墙体顶部与梁底之间缝隙不得小于20mm,同时不得超过60mm。
3、木楔子挤紧时不得使用蛮力,挤紧即可,防止砌块棱角破损或断裂。
4、填缝时,应严格控制细石砼的配合比,以干硬性为宜。
效益分析1、成本分析:以细石砼塞缝取代斜砌挤紧,减少了砌体的混砌,更加吻合规范要求,同时减少了墙面抹灰后开裂的可能性。
与斜砌挤紧相比省工省时,减少后期维修费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效益:由于后砌填充墙顶与主体结构梁底塞缝施工方法的应用,完善其施工工艺为以后施工总结了施工经验并能有效的防止质量同病的发生,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砌填充墙顶与主体结构梁底塞缝施工技术
(6)墙体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在墙中或门窗洞口的上方加设腰带。
4.1.2 制备砂浆及防腐木楔子及其他材料
(1)水泥浆的制备:水泥浆采用l:1:0.55—0.60(水泥:砂:水)。
(2)塞缝砂浆及细石砼的制备:塞缝砂浆采用l:2.5:0.30—0.35(水泥:砂:水)
塞缝细石砼可采用实验室出具的C20细石配合比,塌落度控制在30一50mm。
塞缝砂浆或细石砼皆应掺入膨胀剂,膨胀剂掺量按产品说明书,一般情况下掺量为6—8%。
(3)防腐木楔子的制备:木楔子加工成契型,契型木楔子厚度30—50mm不等,长度100—150mm,采用防腐沥青浸泡、晾干。
(4)钢丝网:钢丝网采用12.7×12.7,O.9焊接钢丝网。
4.1.3 墙体砌筑。
砌筑时严格按皮数杆进行,保证墙顶留有预定的空隙,空隙控制在30—50mm之间。
4.1.4 安装木楔子,安装时要求木楔子塞紧,间距不大于600mm(以整块砌块长度为间距),要求墙体两侧的木楔子交错布置。
固定时注意不要破坏砌块棱角,木楔子挤紧即可。
露出墙面的部分用锯割除。
4.1.5 甩浆湿润:在塞缝前要求用水湿润墙体顶面及砼梁底,然后在缝隙处甩浆,甩浆时要求湿润墙体顶面。
4.2.6 砂浆或细石砼(内掺膨胀剂)塞缝
(1)塞缝时先从墙体一侧进行,待凝固后再行填塞另一侧。
(2)塞缝时务必保证填塞密实,塞缝用砂浆或细石砼配合比应准确,以干硬性为宜。
塞缝后表面与墙体一平。
4.2.7 固定钢丝网,钢丝网网宽不小于300mm,要求从接缝处向两侧搭接不小于150mm,钢丝网宜采用射钉固定,固定点间距为300mm,固定时在射钉处增加垫片,钢丝网固定后宜离开墙面10—15mm,可在钢丝网与墙面之间增加垫片或钢丝网固定应在墙面喷浆之后进行。
5 材料
5.1 水泥、砂:水泥必须有复检报告,砂含泥量不超过5%。
5.2 镀锌铁皮垫片等附属材料;
5.3 防腐木楔子;
5.4 焊接钢丝网;
6 机具设备
冲击钻、射钉枪、手锯等。
7 劳动组织及安全
7.1 劳动组织(按每百m计算)
墙顶塞缝6-8个工日(包括木楔子固定等);固定钢丝网1.5一l.7个工日。
7.2 安全要求
(1)工人操作应戴安全帽,注意防火。
(2)砌筑工程的脚手架搭设应满足建筑安全标准。
(3)机电器具必须安装触电保护装置,发现故障立即修理。
(4)现场保持良好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