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要求一览表(3)

合集下载

填充墙砌体

填充墙砌体
5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过梁或现浇混凝上带。各种预留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剔凿。
(七)填充墙与结构的拉接。
1加气墙与结构墙柱连接处,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设计无要求时,竖向间距为500mm,埋压2根φ6钢筋。理直平铺在水平灰缝内,两端伸入墙内不小于1OOOmm。
2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中的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0d,且其水平或垂直弯折段的长度不宜小于20d和150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5d。
3施工中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
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拌成后3h到4h内使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超过上述时间的砂浆,不得使用,并不应再次拌合后使用。
5每一楼层且不超过250m砌体的各种强度等制作试块。
3 砌体构件的混凝土、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要求。
4 砌体水平、竖向灰缝的砂浆必须饱满;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5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二)一般项目:
1 上下砖或砌块错缝,每间(处)500mm能缝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上。
3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4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搓,斜搓高不大于1.2m。拉通线砌筑时,随砌、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宜用烧结普通砖将其斜砌挤紧。
(五)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等,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填充墙砌筑技术要求

填充墙砌筑技术要求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填充砌体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复核门窗洞口位置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算出窗台及过梁顶部标高,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确定填充墙体构造柱及圈梁、过梁标高尺寸。

(3)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检测工具。

2材料要求(1)填充墙采用页岩实心砖、页岩空心砖、页岩多孔砖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页岩实心砖、页岩空心砖、页岩多孔砖、成品湿拌砂浆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复检。

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

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

(2)墙体拉结筋、预埋于构造柱内的拉结钢筋要事先下料,放置于作业面随砌随用。

拉结钢筋采用后置式与结构锚固,要进行拉拔强度试验。

(3)门窗洞口采用页岩实心砖砌筑。

(4)<1.5m的门、窗及洞口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1.5m 的门、窗及洞口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

3主要机具手推车、胶皮管、筛子、铁锹、半截灰斗、托线板、线坠、水平尺、小白线、瓦刀、砂浆试模、钢尺、皮数杆、砂浆稠度仪等。

4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设固定照明灯、活动灯架满足施工需要。

(2)基础、主体结构等相关部分施工完毕,已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3)弹出楼层轴线,经复核,办理相关手续。

(4)根据室内建筑1.0米标高控制线及窗台、窗顶标高,预排出砖砌体的皮数线,皮数线可画在框架柱上,并标明拉结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皮数线经质检部门复核,办理相关手续。

(5)根据最下面第一批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先用C20细石混凝土找平。

严禁用砂浆或砂浆包碎石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芯找平。

(6)构造柱采用植筋,钢筋绑扎,并检验收完毕。

二.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施工放线→墙体拉结筋、构造柱植筋→钢筋绑扎→放线立皮数杆→排砖→砌筑填充墙→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验收2操作工艺(1)填充墙施工前,必须把墙、柱上填充墙体拉结筋每500mm 高植一道,每道设2根Φ6.5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或至门窗洞口边,锚入墙柱内10d,端部设1800弯钩;砌体填充墙大于5m时应在墙中部设构造柱。

填充墙构造规范摘录

填充墙构造规范摘录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构造要求6.2一般构造要求6.2.2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界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界处算起,对实心砖每边不小于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

6.2.10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

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根直径不小于4mm 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网片每端应伸出该垂直缝不小于30mm)。

6.2.11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于4mm、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6.3框架填充墙6.3.3--2填充墙的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Mb5、Ms5);6.3.3--3填充墙墙体厚度不应低于90mm;6.3.4--2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沿柱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径6mm的拉结钢筋(墙厚大于240mm时配置3根),钢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宜小于700mm,且拉结钢筋应错开截断,相距不宜小于200mm。

填充墙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

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一皮砖(或配砖)斜砌楔紧;2)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7.1圈梁7.1.5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7.1.5--1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得小于1m;7.15--3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

砌体的构造要求

砌体的构造要求

(11-34)
①砖砌平拱过梁的受剪承载力按式(11-25)计算。
②砖砌平拱受弯承载力按式(11-24)计算。
(3)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计算。
1.3 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墙梁的类型
(1)按承受的荷载分类。
①承重墙梁。除了承受托梁和顶面以上的墙体自重外, 还承受由屋盖或楼盖传来的荷载的墙梁,如建筑物底层为 大开间、上层为小开间时设置的墙梁。
图11-28 组合拱受力体系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2 (2)
无洞口墙 梁的破坏 形态。
3
弯曲破坏。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29 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
3)有洞口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弯曲破坏。
2.
3.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0 开洞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混凝土Leabharlann 构与砌体结构砌体的构造要求
1.1 墙、柱高厚比
1)高厚比验算的基本概念
砌体结构房屋中,作为受压构件的墙、柱除了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之外,还必须满足高厚比的要求。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 体房屋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稳定性与刚度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
砌体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β ]是指墙、柱高厚比的允许限 值(见表11-7),它与承载力无关,而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现阶段的 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综合研究而确定的。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1 偏洞口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
砌体的构造要求
4)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1) 墙梁支座 反力和内力 分布。
(2) 托梁的受力
特点。
(3) 中间支座上方 砌体的局部受

填充墙的设计要求

填充墙的设计要求

填充墙的设计要求1.填充墙的材料强度要求1)抗规13.3.4.2的要求: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

2)高规6.1.5.1的要求: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当采用砖及混凝土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采用轻质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

3)砌体规范的要求:①3.1.2 自承重墙的空心砖、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⑴,空心砖的强度等级:MU10、MU7.5、MU5和MU3.5;⑵,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MU10、MU7.5、MU5和MU3.5。

②3.1.3 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⑴,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采用的普通砂浆强度等级:M15、Ml0、M7.5、M5和M2.5;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采用的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Ms15、Msl0、Ms7.5、Ms5.0;⑵,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和煤矸石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Mb20、Mb15、Mbl0、Mb7.5和Mb5;⑶,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Mbl0、Mb7.5和Mb5;⑷,毛料石、毛石砌体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M7.5、M5和M2.5。

注: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同类块体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

4)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中表3.2.2-3规定:块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5)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图集要求:①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3.5,用于外墙和潮湿环境内墙时,不应低于MU5.0;全烧结陶粒保温砌块仅用于内墙(不得用于外墙),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2.5,密度不应大于800kg/m3。

②烧结空心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3.5,用于外墙和潮湿环境内墙时,不应低于MU5.0。

填充墙的规定及构造

填充墙的规定及构造

填充墙的规定及构造《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填充墙有以下规定: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如工程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则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2d浇(喷)水湿润。

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

块材湿润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

(2)非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33%~50%。

(3)砌筑上墙块材的含水率不得为饱和含水率。

注意采用“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对其浇(洒)水湿润。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开凿的沟槽内,并用加气混凝土黏结砂浆填实。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对与框架柱、梁不脱开方法砌筑的填充墙,填塞填充墙顶部与梁之间的缝隙可采用其他块体。

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出现沉降收缩裂缝;否则可能出现墙体抹灰裂缝。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要求一览表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要求一览表

注:1.以上构造适用于6、7、8度区;2.如与设计或当地相关要求冲突,可根据单独判定。如兰州8度区地方法规有单独规定;
二次结构构件 构造柱设置要求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要求一览表
设置位置及原则 大商业、酒店、甲写、商铺内外填充墙的拐角处、丁字及十字墙相交处、一字墙端部 公寓、住宅、乙写内外墙交接处及外墙转角、内墙一字墙端部设置构造柱 悬墙端部设置构造柱,悬墙长度超过3米应在中部设置间距不大于3米构造柱 填充墙长度大于5m或2倍层高时,应在墙体中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沿墙长不应大于4m 纵筋搭接可在同一截面处,搭接长度50d 箍筋间距250mm,纵向钢筋搭接部位间距200mm 墙体与构造柱应砌筑马牙槎,马牙槎深入墙体60~100mm,槎高200~300mm并为砌体材料高度整倍数 墙高不超过4米无特殊要求可不设; 超过4m时,墙体半高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பைடு நூலகம்
万达影厅、写字楼大堂、酒店大堂、宴会厅及宴会前厅后砌墙高度超过4m的部位,应在门洞上方设置200mm高水 平通长圈梁。如果门洞上部墙体高度仍超过2m,再加设间距不大于2m的水平圈梁,梁高度为200mm(万达标准)
圈梁设置要求
拉结钢筋 洞口
填充墙顶部砌筑要求
砌体填充墙高度超高6m时设置200m高的水平通长圈梁,圈梁沿竖向中距不大于2m。 电梯井道处的砌体填充墙应设置用于预埋井道埋件的附加圈梁(或将圈梁位置进行调整),附加圈梁的位置和间距由 电梯厂家提供 纵筋搭接可在同一截面处,搭接长度50d 砌体填充墙如需预留幕墙埋件,则应在对应位置设置通长圈梁,圈梁高度不小于200mm,且应与构造柱、主体结构 拉结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构造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墙厚大于240mm宜3Φ6),拉筋伸入墙内全长 贯通 墙体拉结钢筋搭接:单面焊接10d;搭接55d且不小于400mm 楼梯间及人流通道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酒店、大商业、商铺门洞口宽度小于2.1米孔口两侧应设置抱框柱;门洞口宽度大于2.1米两侧应设构造柱 住宅、公寓、办公楼门洞口宽度小于1.5米孔口两侧宜设置抱框柱;可根据门窗安装要求在洞口两侧沿墙体竖向预留 混凝土块或实体砌块砖; 住宅、公寓、办公楼门洞口宽度大于1.5米小于2.1米孔口两侧应设置抱框柱 住宅、公寓、办公楼门洞口宽度大于2.1米两侧应设构造柱 洞口上(包括临时施工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根据设计及当地要求可采用一皮砖斜砌顶紧、素混凝土浇筑、预埋铁件夹具固定等方式

砌体填充墙构造说明

砌体填充墙构造说明
当墙体端面处有垂直相交的墙体,且该墙肢长不小于1m时,此端面也可不设。
或小于400时,门洞两侧视为互不影响的两段 A, 砌体填充外墙当墙长大于4米(7度及以下时为5米)时,应在墙长范围内按净
(2) 门、窗抱框柱
墙体的终止端面,并以此计算墙长。 (1) 构造柱设置
砌体填充墙与相接的框架柱、混凝土墙及构造柱之间,以及相接的砌体填充墙之间,均应设置拉结筋可靠拉结。
内墙墙垛宽不大于350mm时应设置加宽构造柱代替墙垛; 填充外墙当门窗(含门带窗)洞宽大于等于1. 5米时可仅在墙一端或墙中处设置1根构造柱); 当墙体端面处有垂直相交的墙体,且该墙肢长不小于1m时,此端面也可不设。
(2)墙的侧向支撑是指:当填充墙 两端 均为连接端面(即两段均与支撑构件相连) 时,称之为双侧支撑墙。当 一端为连接端面,
砌体填充墙构造说明
1 砌体填充墙(含隔墙)构造适
用于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5.0 ,密度等级≤B07级)、空心陶粒砌 块(强度等级≥Mu2.5.密度等级 ≤800级)、烧结多孔砖(强度等级 ≥Mu10)、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 ≥Mu10)、加气混凝土块(强度 A≥A2.5,密度等级≤B07级)等。 与符合要求的砂浆(强度等级≥M5 )砌筑而成的填充墙。
(1)构造柱设置 (2 ) 窗抱框柱
(3)墙中现浇带 (4)窗下悬臂柱 (5)特殊情况处理
(1)构造柱设置
A, 砌体填充外墙当墙长大于4米(7度及以下时为5米)时,应在墙长范围内按净 距不大于4米(7度及以下时为5米)设置构造柱; B, 内外填充墙交接处均应设置构造柱。
C,所有外墙阳台两侧(门带窗时为靠门一侧)及洞宽不小于3米的窗洞两侧均应设置 构造柱(当洞边至侧面支承近边间距小于400mm时可不设构造柱而改设抱框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砌体材料高度整倍数
2.1米两侧应设构造柱
墙体与构造柱应砌筑马牙槎,马牙槎深入墙体60~100mm,槎高200~300mm并为砌体材料高度整倍数
酒店、大商业、商铺门洞口宽度小于2.1米孔口两侧应设置抱框柱;门洞口宽度大于2.1米两侧应设构造柱
、7、8度区;2.如与设计或当地相关要求冲突,可根据单独判定。如兰州8度区地方法规有单独规定;
不应大于4m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要求一览表
二次结构构件
构造柱设置要求
圈梁设置要求
拉结钢筋
洞口
填充墙顶部砌筑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1.以上构造适用于6、7、8度区;2.如与设计或当地相关要求冲突,可根据单独判定。如兰州8度区地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要求一览表
设置位置及原则 大商业、酒店、甲写、商铺内外填充墙的拐角处、丁字及十字墙相交处、一字墙端部 公寓、住宅、乙写内外墙交接处及外墙转角、内墙一字墙端部设置构造柱 悬墙端部设置构造柱,悬墙长度超过3米应在中部设置间距不大于3米构造柱 填充墙长度大于5m或2倍层高时,应在墙体中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沿墙长不应大于4m 纵筋搭接可在同一截面处,搭接长度50d 箍筋间距250mm,纵向钢筋搭接部位间距200mm 墙高不超过4米无特殊要求可不设; 超过4m时,墙体半高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万达影厅、写字楼大堂、酒店大堂、宴会厅及宴会前厅后砌墙高度超过4m的部位,应在门洞 上方设置200mm高水平通长圈梁。如果门洞上部墙体高度仍超过2m,再加设间距不大于2m 的水平圈梁,梁高度为200mm(万达标准) 砌体填充墙高度超高6m时设置200m高的水平通长圈梁,圈梁沿竖向中距不大于2m。 电梯井道处的砌体填充墙应设置用于预埋井道埋件的附加圈梁(或将圈梁位置进行调整), 附加圈梁的位置和间距由电梯厂家提供 纵筋搭接可在同一截面处,搭接长度50d 砌体填充墙如需预留幕墙埋件,则应在对应位置设置通长圈梁,圈梁高度不小于200mm,且 应与构造柱、主体结构拉结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构造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墙厚大于240mm宜3Φ 6),拉筋伸入墙内全长贯通 墙体拉结钢筋搭接:单面焊接10d;搭接55d且不小于400mm 楼梯间及人流通道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住宅、公寓、办公楼门洞口宽度小于1.5米孔口两侧宜设置抱框柱;可根据门窗安装要求在洞 口两侧沿墙体竖向预留混凝土块或实体砌块砖; 住宅、公寓、办公楼门洞口宽度大于1.5米小于2.1米孔口两侧应设置抱框柱 住宅、公寓、办公楼门洞口宽度大于2.1米两侧应设构造柱 洞口上(包括临时施工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根据设计及当地要求可采用一皮砖斜砌顶紧、素混凝土浇筑、预埋铁件夹具固定等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