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及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以传统护理和康复护理对比的方式,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为例,进行本文研究,研究方法是将76例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进行传统护理,一组进行康复护理,前者为传统组,后者为康复组,进行对比研究,所得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观察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比的数据包括: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从本文的对比结果上看,可见,康复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p<0.05,差异显著。
结论对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康复;护理;对比疗效腰间盘突出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体疼痛,易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失禁以及不完全性瘫痪等,轻者不利于生活质量,重者则影响患者的健康,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
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并且起到的临床效果也大不相同,同时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治疗效果起到的保障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就以研究的方式,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以我院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为例,进行本文研究,研究方法是将76例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进行传统护理,一组进行康复护理,前者为传统组,后者为康复组,每组各38例。
其中传统组的男性占22例,女性占1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8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为(53.23±9.87)岁;另一组康复组中的男性占20例,女性占1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9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为(56.43±9.66)岁。
排除意识不清醒、无法沟通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且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均知情,并自愿参与。
经比较基本资料后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传统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康复疗法疗效比较

LN Q u ln ITa —o g I i— ,L i r a n n
( eat e fR hblai Dp r n o eaitt n,Scn mn y  ̄ i ,CnrlS uh U i r y,C agh O C ia) mt i o e d X ga H p a o t l e a o n es t t v i t hn sa 41 01 1, hn
(中南 大 学 湘 雅 二 医院 康 复 医学 科 , 沙 41 0l ) 长 0 1 [ 要 ] 目的 : 索 不 同物 理 康 复 治 疗 方 法 在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康 复 中的 疗 效 。 方 法 : 8 摘 探 将 4例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 者 随机 分 A 组 、 B组 和 c组 。 A组 患者 采 用 电脑 骨 盆 牵 引及 超 短 波 治 疗 ; B组 患 者 采 用 电 脑骨盆牵引治疗 ; c组 患 者 采 用 电 脑 骨 盆 牵 引、 短 波 治 疗及 中 药 离子 导入 治 疗 。 采 用 日本 骨 科 学 会 下 超 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 A组 、 B组 和 c组 治 疗 后 J A 评 分 均较 治 疗 前 明 显 增 加 , 异 有 统 O 差 计学意义( P<0 0 1 。 c组 、 .0 ) A组 的 J A 评 分 与 B组 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O 差 P . 5) C组 的 J A O 评 分 与 A 组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结 论 : 差 P . 5) 在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治 疗 中 , 合 治 疗 比单 一 治 综
( O cr J A soe)a o tl e ak p i ( B b u o rb c a w n L P).R sl C mprd wt e r te t a n ,te eut s o ae i b f e h r t t h h o e me J A soeo l te3 go p n raemak d f rte t am n P <0 0 1 . C mprd wt O cr fa h ru sices r e l a e h r t e t( l y t e .0 ) o ae i h gop B,teJ A soe o ru sA a d G o p C s nf a t n rae ( <0 0 . C mprd r u h O cr fG o p n ru i icnl i e sd P g i y c . 5) o ae w t r p A,t O cr n G o p C s icnl icesd ( <0 0 .C n ls n T e i Go h u h J A soe i ru i f a t nrae P e n gi y . 5) o cui h o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与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得一种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得感觉、运动与反射得改变。
临床常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绝对卧床,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理疗,硬膜外封闭;手术治疗方法:开窗髓核摘除术。
术后功能锻炼程序第一阶段:(共3-5天)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
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①5点支撑法:(术后5-7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②3点支撑法:(术后7-9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 -3组/天。
③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④飞燕点水法:(术后10-15天)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得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注意:严重腰椎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应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使骨折获得一定程度得复位,最后用腰围等支具下床活动)第三阶段:(术后30天开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
选择腰围与患者得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
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
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出院指导①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得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康复医学下腰痛的康复

正常 正常,但疼痛程度增加 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有明显的影响,经常不能外出 只能在家呆着 几乎不能进行任何交际 没有疼痛 有疼痛,不加重 疼痛加重,不需选择合适的出行 疼痛,被迫选择合适的出行 疼痛限制各种出行 只能躺着 正常的家务/工作活动不会导致疼痛 正常的家务/工作活动会导致疼痛, 但还 能执行所需的活动 我能执行大部分的家务/工作, 但疼痛会 妨碍我做体力活(如, 提搬物品、吸尘打 扫) 除了轻活外, 我不能做任何事 甚至轻活, 疼痛也会妨碍我做 疼痛妨碍我执行任何工作或家务
站如松 坐如钟 走如风 卧如弓
正确的站姿
1. 抬头挺胸,缩小腹,
缩下巴,使下背变平
2. 正常鞋根磨损由外 侧开始,鞋底前部均 匀磨损
x
运动疗法
McKenzie式背伸肌训练 Williams式前屈肌训练 Calliet医疗体操
McKenzie式背伸肌训练
Williams式前屈肌训练
-
分型及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按突出程度分4型:
膨隆型(bulging ) 突出型(protrusion ) 脱垂游离型(extrusion )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根据突出部位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外侧方突出:最常见的突出部位
椎间孔内突出:向后经后方纤维环及后纵 韧带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内,压迫神经根
流行病学
概述
在美国, LBP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位居第2位; 我 国报道不一, 青岛医学院郑英刚调查我国5个行业 10 087名职工, 下腰痛的患病率为11. 5% , 居骨科就 诊患者的首位,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据调查估算, 所有人口中有75%~80%的人一生中 要经受不同程度的腰痛, 下腰痛是造成45岁以下人 口活动受限的第1位原因, 看病求医的第2位原因, 住院的第5位原因, 手术治疗的第3位原因,接受物理 治疗的门诊患者中有25%是LBP患者。
腰椎康复体操

康复医学科腰椎间盘突出卧位医疗体操1:握拳屈肘屈踝运动。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位,两腿自然伸直,两臂置于体侧。
动作:①两手握拳,同时屈两肘关节和踝关节。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12~16次2:交替屈伸腿运动。
预备姿势:同第1节。
动作:①左腿屈膝上抬(尽量贴近腹部)。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③~④同①~②,但左右腿交换。
左右各重复6~8次3:举臂挺腰运动。
预备姿势:同第1节。
动作:①两臂上举(吸气),同时尽量挺腰。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呼气)。
重复12~16次4:交替直抬腿运动。
预备姿势:同第1节。
动作:①左腿伸直上抬(尽量抬高)。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③~④同①~②,但左右腿交换。
左右各重复5~8次5:转体击拳运动。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位,两手握拳、屈肘。
动作:①下肢伸直不动,上体抬起,同时左转,右拳向左前方击出。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③~④同①~②但方向相反,击右拳。
左右各重复6~8次6:屈腿挺腰运动。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位,屈双膝,两手握拳,屈双肘置于体侧。
动作:①身体抬起,尽量挺胸、挺腹。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12~16次7:抱腿呼吸运动。
预备姿势:同第1节。
动作:①两臂侧平举,同时吸气;屈曲左膝,上体抬起,两手报膝,同时呼气。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③~④同①~②,但抱右膝。
左右各重复6~8次8:仰头挺胸运动。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位,两手握拳屈肘置于体侧。
动作:①下肢固定不动,挺胸,头后仰。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12~16次9:直腿提髋运动。
预备姿势:与第1节相仿,但两脚勾起。
动作:两膝伸直,利用腰肌力量左右交替向上提髋,作形似踏步的运动。
重复进行12~16次10:直腿前屈后伸运动。
预备姿势:患者左侧卧位,右手扶床,右腿在上伸直,左腿在下微屈。
动作:①右直腿前屈,然后用力后伸,挺腰仰头。
②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6~8次。
再右侧卧位,同①~②,重复运动左腿6~8次11:单直腿后上抬运动。
预备姿势:患者俯卧位,两臂及两腿自然伸直。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周康复医疗程序

椎 间盘 突 出间 隙 , 抬 一 按使 腰 部 后 伸 , 一 重复 数 次 。为
使 受 压 神 经 根 粘 连 松 解 , 者 可 分 别 搬 起 患 者 两 侧 大 术 腿 使 之背 伸并 反复 摇 动数 次 , 后 放松 按 摩 结 束 治疗 。 最
复 医疗 程 序 , 过 9 经 8例 住 院 病 例 的 系 统 康 复 治 疗 , 效 果 非常 显 著 , 将我 们 的康 复 程 序 及疗 效 报道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 临 床 资料 19 . 9 5年 1 1月 一 1 9 9 9年 7月 间 , 科 我 收治的 9 8例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住 院 患 者 ( 中 2例 因 兼 其 患 内科 疾 病 而 收 住 内 科 病 房 ) 由 康 复 医 生 、 疗 师 到 , 治 床 前 治 疗 。 每 个 患 者 均 经 专 科 医 生 检 查 , 做 C 或 并 T 椎 管 造 影 、 椎 正 、 位 X 光 片 等 检 查 , 诊 为 腰 椎 间 腰 侧 确 盘 突 出症 。本组 9 8例 , 中 男 性 6 其 8例 , 性 3 女 0例 , 年
龄 2—6 9 0岁 , 均 4 . 平 9 2岁 。
1 2 方 法 .
② 第 2周 : 经 络 推 拿 之 后 , 数 次 放 松 按 摩 , 后 采 继 做 然
用 人 工 半 倒 悬 法 治 疗 , 按 第 1周 的 方 法 固 定 患 者 胸 即 部 , 者 站 在 床 上 双 手 持 患 者 双 足 将 其 身 体 提 离 床 面 术 呈 4 。对 牵 并 抖 动 1 — 1 5, 0 5次 , 着 用 一 脚 跟 反 复 撞 击 接 腰 椎 间盘 突 出 之 间隙 1 一 1 O 5次 。 ③ 第 3周 : 过 以 上 经 2周 治 疗 多 数 患 者 症 状 可 缓 解 。 对 一 部 分 症 状 未 缓 解 的患者 , 采 用 俯 卧腰 后 伸 法 , 促 使 髓 核 全 部 还 纳 , 可 以 解 除 粘 连 。 其 操 作 方 法 为 : 者 取 俯 卧 位 , 者 一 手 托 患 术 住 健侧 膝 部 , 上 抬 起 , 一 手 按 压 腰 部 , 抬 一 按使 向 另 一 患 者 腰 部 被 动 后 伸 , 后 换 患 侧 施 以 同 样 手 法 ; 而 术 然 继 者 用 一 手 臂 托 患 者 双 膝 部 , 起 下 半 身 , 一 手 按 压 腰 抬 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ppt课件

9
病理诊断标准
(根据突出物在椎管内的位置)
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
肢放射痛,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 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 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实验阳性。CT检查:椎间 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ppt课件 10
病理诊断标准
(根据突出物在椎管内的位置)
双侧椎间盘脱出:下腰痛,伴双侧
腿痛,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 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所 致。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人数的 80%,男性多于女性。下腰椎间盘为 本病的好发部位,其发病哟占总发 病的98%。其中L4、5之间的椎间盘 哟占60%,L5、S1之间的椎间盘突 出次之。
ppt课件
3
病因、病机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
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 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 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 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 的部位和程度. 7) 、其他检查:脊髓造影、CTM、腰 椎间盘髓核造影、MRI。
ppt课件
27
2、骨盆牵引治疗:
1)持续骨盆牵引:患者卧硬板床,腰
部戴骨盆牵引带,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根 牵引绳,通过定滑轮。牵引重量因个体 差异而不同。一般每侧牵引重量在1015KG,床脚抬高10-15CM,行反向牵 引。两周为一疗程。牵引时双侧髂前上 棘、股骨大粗隆部放置棉垫,防止压疮。
ppt课件 28
ppt课件 5
症状
腰痛 下肢放射痛 间歇性跛行 肌肉瘫痪 主观麻木感 马尾综合征 脊髓圆锥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总结了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后患者不但需要采取一般护理之外,还需要着重于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以及疼痛护理等,给予患者早期正确的康复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患,主要是由于患者腰椎间盘各部分,其中包括软骨板、髓核以及纤维环,特别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通过外力作用,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组织在破裂位置突出到后方或是椎管之内,引起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和压迫,继而出现要不疼痛,一侧或是双侧下肢疼痛和麻木等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2~70岁,其中男性患者比较多见,发病率大概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1/10,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不同,能够压迫到患者的脊髓以及脊神经,出现一系列类似于腰椎病的症状。
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通常情况下,腰椎间盘遭受体重压迫,同时要不经常进行后伸以及屈曲的运动,导致腰椎间盘磨损和挤压,特别是下腰部椎间盘,导致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外力作用,大概有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外伤史,比较常见的包括弯腰搬重物时腰部出现超荷负重,在腰肌没有完全昆张情况下举动重物或是搬动重物,各类腰扭伤,长时间弯腰之后突然直腰等,导致椎间盘瞬间髓核受压张力大于纤维环应力,引起纤维破裂,使髓核在破裂位置突出;腰椎间盘在成人之后慢慢缺少血液循环,修复能力降低,特别是在上述退变之后,修复能力更加薄弱,腰椎间盘后外侧纤维环薄弱,后纵韧带宽度减小,对于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显著降低。
1临床资料本组73例,男52例,女21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2岁。
病程6个月~10年,其中L4~L5突出者36例,L5~S1突出者19例,L3/4突出者3例,L4/5伴L5~S1突出者7例,合并椎管狭窄者8例。
73例患者全部存在腰腿痛症状,患者将直腿抬高试验显示阳性,神经根定位症状显著,全部通过CT以及MIR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9
●先天性疾患: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腰 椎骨关节退行性变腰椎管狭窄、腰椎失稳、病 毒感染以及腰骶部移行椎等;
●炎症性疾患: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结核、化脓 性关节炎等;
●肿瘤性疾患:腰椎转移瘤、椎管内肿瘤等
●内脏疾患:肾脏疾病、输尿管结石、盆腔炎等 ;
●其它:情绪、压力等心理因素。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7
➢特异性下背痛:肿瘤、感染、骨折等具体 的病理变化引起的下背痛。 ●危险信号: ①首次发病年龄<20,或>50; ②不明原因的消瘦; ③明显创伤史; ④胸痛; ⑤有多节段的感觉、肌力、反射的神经检查 阳性体征。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8
➢根性下背痛:又称坐骨神经痛,多由椎间 盘突出引起症状。L4-5、L5-S1椎间盘承受 压力最大,弯腰时活动最多,90%以上的腰 椎间盘突出发生于这两个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安庆石化医院康复医学科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
概念
●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 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 调,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从 而产生腰腿痛等症状的疾病。
12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3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 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 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突出椎 受压神 间 盘经 根
感觉麻木区
肌力减弱 腱反射减 其它检 和肌萎 弱或消失 查阳性
L3/4
L4
大腿前外侧、小腿 内侧
股四头肌
膝腱反射
股N牵 拉试验
L4/5 L5/S1
L5
小腿外侧和足背内 侧
肌和趾伸肌、 腓骨长短肌
无
直腿抬 高试验
S1
小腿后侧、足背外 侧、跟部和足底
小腿三头肌
跟腱反射
直腿抬 高试验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0
腰骶区解剖学基础
(一)腰骶椎解剖要点
腰椎位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和骶骨之间,是躯干活动的枢纽。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1
(二)腰椎骨间的连结
相邻腰椎之间的连接结构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 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5
L4神经根受压表现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6
L5神经根受压表现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7
S1神经根受压表现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8
腰 骶 神 经 根 感 觉 分 布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脱出后纵韧带下型
脱出后纵韧带后型 破裂型
游离型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7
(二)临床特点
1.症状
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性神经痛、下肢麻木感、腰椎活 动受限。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时症状加重, 卧床休息症状减轻 ,站立时症状较轻,坐位症状较重。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2
● 皮肤感觉、肌力和肌腱反射改变:是判断突出部位和程度的重要体征。 但不具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腰部运动障碍: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且 活动时症状明显加重,尤以前屈受限为多 见。
●步态改变:疼痛步态。
●特殊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屈颈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抬头屈颈试验 阳性;Slump试验阳性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5
腰椎三关节复合体,腰椎是脊柱运动的枢纽,腰椎间盘和后方的小 关节组成三关节复合体,对腰椎骨性结构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16
(一)分型
影像学分型:中央型、侧后型 、外侧型和极外侧型
病理分型:
退变型
膨出型 未破裂型
突出型
为腰椎前凸减小,腰部平坦,可有侧 凸畸形。骨盆两侧不等高,站立时常 将患腿放在前方,半屈膝以缓解疼痛 ,即所谓的“逃避姿势”。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1
▪ 腰部压痛:病变部位棘突、棘突间隙及棘
旁压痛,伴放射痛。压痛点也可出现在受累神经分支或
神经干上,如臀部、坐骨切迹、腘窝正中、小腿后侧等。可出现肌 肉萎缩和肌力下降。疼痛较重者步态为跛行,又称减痛步态。直腿 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多见。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3
症状
腰痛 腿痛 麻木 马尾神经损伤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诊断
体征
腰部畸形 腰椎旁的压、叩痛 腰椎活动受限 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
试验、屈颈试验阳性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下肢感觉减退或异常 肌力减弱、肌萎缩
24
受压神经根与症状体征关系表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5
下背痛
特异性 下背痛
非特姓名 – 日期
6
➢非特异性下背痛:引起疼痛的原因不明,无特异性病理变化。包括除特 异性和根性下背痛以外的软组织、小关节和间盘等病变所致的急慢性疼 痛。临床特点是下背部疼痛,急性发作期腰部活动受限,查体无特异性 阳性体征。
19
腰椎间盘突出较重者,常伴有患下肢的肌萎缩,以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多 见。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时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鞍区麻木、足 下垂。部分患者有下肢发凉的症状。整个病程可反复发作,间歇期间可 无任何症状。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20
2.体 征
▪姿势改变:是最重要的体征。多表现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3
病人腰痛 医生头痛
施耐德电气 – 部门 – 姓名 – 日期
4
腰腿痛不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表现为腰骶臀部的疼痛症状,伴 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又称“腰痛”、“下腰痛”。下背痛不是一种疾病 诊断,而是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侯群或症状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