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柱层析分离甲基橙和次甲基蓝染料
柱色谱实验教学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分离和测定方法

柱色谱实验教学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分离和测定方法柱色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化学物质的方法,本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法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进行分离和测定。
通过实验发现,使用甲醇-水(70:30)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可以实现对两种染料的有效分离。
同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可以得出染料的浓度和吸光度等相关参数。
该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柱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柱色谱,甲基橙,亚甲基蓝,分离,测定引言柱色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化学物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样品在柱中的吸附、分配和排出等过程,实现对不同成分的分离。
柱色谱法有很多种,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其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法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进行分离和测定,以提高学生对柱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柱色谱仪、分光光度计试剂:甲基橙、亚甲基蓝、甲醇、水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溶液将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各取适量,分别加入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水(70:30)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后备用。
2. 柱层析实验将样品溶液注入柱色谱仪中,使用甲醇-水(70:30)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调整流速至0.5ml/min,记录吸光度曲线。
根据染料的吸光度曲线,确定各染料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并计算出各染料的纯度和浓度等相关参数。
3. 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染料样品分别加入到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染料的浓度和摩尔吸光系数等参数。
实验结果1. 柱色谱实验使用甲醇-水(70:30)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可以实现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有效分离。
甲基橙的保留时间为3.2min,峰面积为0.034,纯度为98.2%,浓度为0.042mg/ml;亚甲基蓝的保留时间为5.7min,峰面积为0.047,纯度为99.1%,浓度为0.034mg/ml。
实验项目柱层析分离甲基橙和次甲基蓝染料

九、实验方法指示及注意事项
1.色谱柱一定要装填紧密。若柱中装填时留有气泡或各部分松紧不匀时,会
影响渗滤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2.加料时须沿柱壁绕圈加入,防止局部样品过多,或者把吸附剂冲起而影响分离效果。
3.在分离过程中,自始至终须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中。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滤和显色的均一性。
装柱可以采用湿法或干法,干法装柱是将干吸附剂倒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填装均匀,
然后加入少量溶剂。无论采用哪种装柱都不要使吸附剂有裂缝或气泡,否则影响
分离效果,一般说来湿法装柱较干法紧密均匀。
本实验采用湿法装柱。
1、色带有重叠现象,即柱内出现彩色色带,这是由于样品进入带较宽,扩散现象严重之故,但由于甲基橙与次甲基兰极性相差甚大,随着洗脱进行,基本上可以得到单一化合物。
1.从分子结构看出,甲基橙中含—SO3Na基团,它具有比次甲基兰更大的极性,因此在用乙醇洗脱时只有次甲基兰可被洗脱下来,极性较大的甲基橙必须用水作洗脱剂。
2.装柱的紧密与否,样品吸收带是否狭对柱层析分离影响颇大.
加入样品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过载,分离效果不好,将含样品的溶液进入吸附柱时,必须待样品液全部被吸附剂吸附后,才能用少量洗脱剂洗涤,洗涤液又全部进入柱后,才能开始用大量溶剂洗脱,否则样品色带宽大,在洗脱过程中,会因扩散现象造成色带彼此重叠,使分离难以进行。色谱柱装填要紧密、均匀,疏松或不均匀的柱子均会引起涌流扩散现象,导致分离效果欠佳。
酸>醇,胺,硫醇>酯,醛,酮>烃 >卤化物,醚>烯>饱和烃
强吸附性的化合物要用强极性溶剂来洗脱。
作为洗脱剂的溶剂要求其具有一定极性,适合于被分离物的分离,体积尽量要小,此外要求易挥发,易除去(乙醚等挥发性太大的溶剂不合适)。
柱色谱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柱色谱实验教学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分离和测定方法柱色谱是色谱分析方法中的一种,由于柱色谱能够较大量地有效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所以广泛应用在化学分析,药物研究,天然物质提取,医学研究等领域。
在大学有机实验教学中,往往都设有柱色谱实验课。
在实验教材中,一般采用中性氧化铝为固定相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混合物[1~3 ],但此方法分离的色谱带有扩散现象,影响分离效果;且实验中只有定性观察,不进行定量操作。
在本实验中,我们改用硅胶为固定相,选用了新的样品溶剂和洗脱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色带扩散,而且色谱带分明,大大提高了分离效果。
在实验中还增加了定量测定的内容,通过计算回收率,可对同学们的实验情况进行评判,使你们能够认真收集分离物质,不断地提出问题,调动了你们做实验的积极性。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分光光度计(岛津UV22201) ,玻璃色谱柱。
柱色谱用硅胶(100~140 目) ,甲基橙(指示剂) ,亚甲基蓝(指示剂) ,H2O∶95 %乙醇= 1∶1 (A 液) ,0. 2mol·L - 1HCl∶95 %乙醇= 1∶1 (B 液) 。
1. 2 甲基橙标准曲线的绘制用A 液做溶剂,配制甲基橙系列标准溶液,在λmax = 450nm处测得甲基橙吸光度(表1) 。
1. 3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的绘制用B 液做溶剂,配制亚甲基蓝系列标准溶液,在λmax = 661nm 处测得亚甲基蓝吸光度(表1) 。
1. 4 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分离在玻璃色谱柱( d = 1cm , l = 10cm)底部用脱脂棉轻轻塞紧,称取4g 硅胶于小烧杯中,加入15mL 蒸馏水,用玻璃棒调好。
在柱中先加入1/ 2 柱高的蒸馏水,打开活塞,在搅动下把糊状硅胶加入柱中,同时调整活塞使流速为1 滴/ s。
当柱中液面将要露出硅胶面时,加入5mL左右的A 液,当硅胶面又将要露出时,关紧活塞,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 50mL 以A 液做溶剂的混合液(含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各为0. 400 g·L -1) 。
拄层析分离色素实验报告

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柱色谱实验教学中甲基橙和 亚甲基蓝的分离和测定方法

柱色谱实验中用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分离和测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单柱溶剂色谱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根柱子,用于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通常使用含有甲醇和水的溶剂,将样品加入柱子内,然后用溶剂进行洗脱。
由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它们会在柱子中分离出来。
2 双柱溶剂色谱法:这种方法使用两根柱子,用于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通常使用第一根柱子是含有甲醇和水的溶剂,第二根柱子是含有乙醚和水的溶剂。
将样品加入第一根柱子内,然后用溶剂进行洗脱。
由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它们会在两根柱子中分离出来。
3 色谱分离加离子交换层析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根柱子,用于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通常使用含有甲醇和水的溶剂,将样品加入柱子内,然后用溶剂进行洗脱。
在柱子中,甲基橙和亚甲基会在两根柱子中分离出来。
4 离子交换层析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根柱子,用于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通常使用含有甲醇和水的溶剂,将样品加入柱子内,然后用溶剂进行洗脱。
在柱子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会经过一层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层,在这一层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会与树脂中的离子结合,然后由于离子的电荷不同,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就会在柱子中分离出来。
5 双柱色谱法:这种方法使用两根柱子,用于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通常使用第一根柱子是含有甲醇和水的溶剂,第二根柱子是含有乙醚和水的溶剂。
将样品加入第一根柱子内,然后用溶剂进行洗脱。
由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它们会在两根柱子中分离出来。
6 液相色谱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根柱子,用于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通常使用含有甲醇和水的溶剂,将样品加入柱子内,然后用溶剂进行洗脱。
在柱子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会经过一层含有某种固定物的层,在这一层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会与固定物结合,然后由于固定物的特性不同,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就会在柱子中分离出来。
7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这种方法使用超声波来辅助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提取。
柱色谱分离染料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柱色谱分离染料实验报告篇一:柱色谱实验报告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篇二:色谱实验报告色谱实验报告项目一:气相色谱流出曲线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2、3、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色谱流出曲线中各参数的表示方法掌握气相色谱中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的固定相是涂布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液,试样气体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柱,与固定液接触时,气相中各组分便溶解在固定液中。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被溶解的组分又从固定液中挥发出来,挥发出的组分随载气向前移动时又再次被固定液溶解。
由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随着载气的流动,各组分在两相间经过反复的溶解-挥发过程,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实现彼此分离。
色谱图是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经色谱柱分离到组分全部流过检测器后,所产生的响应信号随时间分布的图像。
色谱图上有一组色谱峰,每每个峰代表试样中的一个组分。
色谱流出曲线是以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或载气流出的体积为横坐标,以检测器对各组分的电信号响应值为纵坐标的一条曲线。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气相色谱仪2、试剂乙醇、正丁醇四、实验步骤1、调试气相色谱仪2、分别进行进样3、进乙醇和正丁醇的混合物样品,分别记录保留时间五、实验记录1、色谱条件:50m柱经:320μm固定液:聚乙二醇载气:氮气检测器类型:fid检测器温度:150℃柱温:95℃气化室温度:165℃气体流量:载气30ml/min2、色谱图参数六:实验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所占百分比可以看出该实验出峰效果较明显,乙醇先出峰,正丁醇后出峰。
在做实验时我们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说乙醇和正丁醇要按一定的比例来混合,柱温要设置合理,最低要高于正丁醇的沸点,也不能过高,否则会使组分不易分开;过低封效果会不明显。
另外进样时要快、准、稳,避免出现拖尾现象。
项目二: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2、掌握用外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
了解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柱色谱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柱色谱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实验目的1. 了解柱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应用。
2. 掌握柱色谱法的实验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均为指示剂,它们的结构式如下:甲基橙亚甲基蓝由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结构不同,极性不同,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不同,洗脱剂对它们的解析速度也不同。
极性小,吸附能力弱,解析速度快的亚甲基蓝先被洗脱下来;而极性大,吸附能力强,解析速度慢的甲基橙后被洗脱下来,从而使两种物质得以分离。
本实验以中性氧化铝作为吸附剂,95%乙醇作为洗脱剂,先洗出亚甲基蓝,再用蒸馏水作洗脱剂把甲基橙洗脱下来。
主要装置装柱装样品亚甲基蓝先被洗脱甲基橙后被洗脱实验步骤1. 取口径10mm,长200mm洁净干燥的层析柱一支,在活塞处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向一个方向旋转至透明,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关闭活塞,向柱中倒入95%乙醇至柱高4/5处,通过一个干燥的玻璃漏斗慢慢地加入10g中性氧化铝,待氧化铝粉末在柱内有一定沉积高度时,打开柱下活塞,调节流速约1滴/秒,并用木棒轻轻敲打柱身下部,使氧化铝装填紧密。
装满100mm高度后在上面加一层石英砂(约5mm)。
在此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吸附剂沉积面上有一段液柱。
2. 打开柱下活塞放出柱中乙醇,待液面降至刚好与石英砂平面相切时,立即关闭活塞,向柱内滴加10滴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混合物。
打开活塞,待液面降至刚好与石英砂平面相切时,用少量95%乙醇沿加样处冲洗柱内壁。
再打开活塞将液面降至与石英砂平面相切。
依上法重复操作直至柱壁和顶部的淋洗剂均无颜色。
3. 用95%乙醇作为洗脱剂,打开柱下活塞,控制流出速度为1滴/秒。
观察柱中色带下行情况。
随着色带向下行进逐渐分为两个色带,下方的为蓝色,上方为黄色。
当蓝色带(亚甲基蓝)到达柱底时更换接收瓶接收(在此之前接收的无色淋洗剂可重复使用)。
当蓝色带接收完后更换接收瓶接收空白带,并改用蒸馏水继续洗脱甲基橙。
当空白带接完后再换接收瓶接收黄色带(甲基橙)。
柱色谱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蓝

柱色谱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蓝
主讲教师:王双燕色谱法又称为层析法,是目前广泛被运用分离纯化化合物的常用方法,按操作方式可以分为柱色谱、薄层色谱等。
柱色谱是将分离材料放入玻璃柱中,以适当的洗脱剂进行洗脱而使不同成分得以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装柱方法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两种方法,我们本次试验使用湿法装柱分离两种染料。
操作步骤分为装—上样—洗脱与收集—后处理。
实验器材:铁架、铁夹、玻璃柱、玻璃棒、敲振棒、脱脂棉、烧杯、滴管、试管、试管架、硅胶、洗脱剂。
实验操作:(1)装柱:用烧杯称取6.0g硅胶,加入洗脱剂中,搅拌至无气泡,玻璃柱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管柱下方放一锥形瓶,承接洗脱液,玻璃柱内塞入一小团棉花防止固定相流出,用洗脱剂将棉花润湿,以赶走气泡,将搅拌好的固定相迅速倒入管柱中,用少量洗脱剂将粘附于管壁上的固定相冲洗至管柱中,沉降过程中可用敲振棒轻敲管壁赶出气泡,让固定相平整紧实,若不紧实会影响分离效果,若洗脱液流动较慢,可用干净的滴管将之从管中上方吸出,减少等待时间。
(2)上样:当洗脱液面和硅胶面平行时,将样品沿管壁靠近硅胶面顺着管壁环形小心加入,当被分离的甲基橙和甲基蓝混合试液下移至被固定相平面是,可沿管壁加入洗脱剂。
(3)洗脱与收集:加入洗脱剂至柱顶端,洗脱过程需要注意随时补充洗脱剂,切勿使洗脱剂流干,这会使管中填充材料内有空气,影响分离。
收集洗脱液,每3ml收集一支试管,注意收集先后顺序,也可以在试管壁上贴上标签,在收集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颜色变化,直至所有颜色被洗脱出来。
(4)后处理:实验结束后得到多只不同颜色的试管,试管内的收集液必须必须进一步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以判定分离效果。
洗净试管,收拾好台面即可以离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长:直径=7.5:1
一般为湿法装柱。
次甲基兰的紫外光谱
甲基橙的紫外光谱
八、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
吸附色谱柱的分离效果不仅依赖于吸附剂和洗脱溶剂的选择,而且与制成的色谱柱有关;要求柱中的吸附剂用量为被分离样品量的30-40倍,若需要可增至100倍。
柱高与直径之比为4:1至10:1,一般为7.5:1。实验室常用的色谱柱,其直径在0.5-10cm之间。当吸附物的色带占吸附剂高度的1/10—1/4时,此色谱柱已经可作色谱分离了。色谱柱或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不用涂润滑脂。
3.洗脱速度要保持在1滴/秒,速度过快,物料还来不及平衡,影响分离效果;过慢,会导致柱பைடு நூலகம்扩散现象严重,均会影响分离效果。
六、实验数据记录
1.用95%乙醇洗脱分出蓝色色带,得次甲基兰
2.然后改用水洗脱分出黄色色带,得甲基橙
七、实验结果计算及曲线
⒈吸附剂
柱层析常用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及活性炭等,吸附剂要求颗粒大小均匀,越细分离效果越佳,但此时洗脱阻力也会增大,所以要选择颗粒大小合适的吸附剂.
装柱可以采用湿法或干法,干法装柱是将干吸附剂倒入柱内,填装均匀,
然后加入少量溶剂。无论采用哪种装柱都不要使吸附剂有裂缝或气泡,否则影响
分离效果,一般说来湿法装柱较干法紧密均匀。
本实验采用湿法装柱。
1、色带有重叠现象,即柱内出现彩色色带,这是由于样品进入带较宽,扩散现象严重之故,但由于甲基橙与次甲基兰极性相差甚大,随着洗脱进行,基本上可以得到单一化合物。
酸>醇,胺,硫醇>酯,醛,酮>烃>卤化物,醚>烯>饱和烃
强吸附性的化合物要用强极性溶剂来洗脱。
作为洗脱剂的溶剂要求其具有一定极性,适合于被分离物的分离,体积尽量要小,此外要求易挥发,易除去(乙醚等挥发性太大的溶剂不合适)。
洗脱剂的极性按下列次序递增:
乙烷或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硫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吡啶<乙酸
如果遇到极性相似的化合物,分离就不完全,所以必须严格基本操作。
2、如果洗脱剂选择不合适,会使分离不能进行。洗脱剂极性过大,被分离物一起被洗脱,达不到分离目的。洗脱剂极性过小,物质不被洗脱。所以一般要用薄层层析法来试验找到合适洗脱剂,在薄层上二个被分离物Rf值相差较大,斑点清晰,这样的洗脱剂体系在稍减少极性的条件下,可用于柱层析。
四、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消耗品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
消耗品名称
规格
色谱柱
次甲基蓝
工业纯
锥形瓶
50,100,150,250ml
甲基橙
自制
滴液漏斗
250ml
乙醇
95%
铁方座
Al2O3
柱色谱用(中性)
铁夹
铁圈
量筒
10ml,100ml
台秤
五、实验原理及原始计算数据、所应用的公式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各种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当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当洗脱溶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层次,即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收集。对于柱上不显色的化合物分离时,可用溶剂洗脱时分别收集洗脱液,逐个加以鉴定。
实验项目:柱层析分离甲基橙和次甲基蓝染料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柱色谱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
2.初步掌握色谱柱装填和洗脱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中性Al2O3为固定相装填色谱柱;
2.依次以95%乙醇和水作洗脱剂分离次甲基兰和甲基橙。
三、实验示意图
柱层析分离装置
湿法装填色谱柱→加次甲基兰和甲基橙混合液→用95%的乙醇洗脱→分出蓝色色带层(次甲基兰)→改为水洗脱→收集黄色色带层(甲基橙)。
氧化铝分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本实验应用中性氧化铝。
吸附剂的活性根据其含水量而定。
吸附剂活性等级含水量
Ⅰ0%
Ⅱ3%
Ⅲ6%
Ⅳ10%
Ⅴ15%
所以为了提高吸附剂活性,可以用加热脱水的方法来获得。
⒉溶剂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其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较强。
氧化铝对各化合物的吸附性按以下次序递减:
实验精确度%
九、实验方法指示及注意事项
1.色谱柱一定要装填紧密。若柱中装填时留有气泡或各部分松紧不匀时,会
影响渗滤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2.加料时须沿柱壁绕圈加入,防止局部样品过多,或者把吸附剂冲起而影响分离效果。
3.在分离过程中,自始至终须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中。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滤和显色的均一性。
1.从分子结构看出,甲基橙中含—SO3Na基团,它具有比次甲基兰更大的极性,因此在用乙醇洗脱时只有次甲基兰可被洗脱下来,极性较大的甲基橙必须用水作洗脱剂。
2.装柱的紧密与否,样品吸收带是否狭对柱层析分离影响颇大.
加入样品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过载,分离效果不好,将含样品的溶液进入吸附柱时,必须待样品液全部被吸附剂吸附后,才能用少量洗脱剂洗涤,洗涤液又全部进入柱后,才能开始用大量溶剂洗脱,否则样品色带宽大,在洗脱过程中,会因扩散现象造成色带彼此重叠,使分离难以进行。色谱柱装填要紧密、均匀,疏松或不均匀的柱子均会引起涌流扩散现象,导致分离效果欠佳。
4.一旦样品加入开始过柱后,必须保持洗脱剂的流速恒定,不得关闭活塞,否则将会造成被分离样品在分离过程中重新混合,严重影响分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