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分离芦丁与槲皮素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

实验五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硅胶薄层层析鉴定鼠李糖和葡 萄糖的方法。
• 掌握芦丁和槲皮素的化学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 1.根据鼠李糖和葡萄糖在硅胶板上 的分配系数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 2.根据芦丁和槲皮素的理化性质来 检识芦丁液的硅胶薄层层析 1. 硅胶板的活化;
• 2. 配制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 • 4:1: 5 • 3. 将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展开缸中展开
剂的高度4mm左右。 • 4. 画基线,基线距底边1.0~1.5cm;
(一)糖液的硅胶薄层层析
• 5. 点样(点样顺序为:糖液、鼠李糖、葡 萄糖),点样一般为圆点,点样直径一般 不大于2mm,点样时必须注意勿伤薄层表面。
• 6. 将硅胶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浸入 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圆点5mm为宜,一般展距 为8cm,取出薄层板,晾干。
(一)糖液的硅胶薄层层析
7. 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下 烘10min。 • 8. 实验结果见图1。
(二)芦丁、槲皮素及糖的化学检识
• 1. 浓硫酸和浓盐酸反应 • 取芦丁或槲皮素数毫克于比色瓷板上,
入少许镁粉,滴加数滴浓HCl,溶液由黄色渐变红 色者表示有黄酮类化合物。以同法试验槲皮素。
• 5.三氯化铝反应: • 取样品1mg溶于1ml乙醇中,加1%三氯化铁乙醇
液2-3滴,黄酮类呈鲜黄色。
6.醋酸镁反应
• 取样品乙醇液与醋酸镁试剂作纸上反映, 观察荧光。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 天蓝色荧光,若有5-OH,色泽更明显。而 黄酮,黄酮醇和异黄酮类等显黄色—橙 色—褐色荧光。
分别加浓硫酸或浓盐酸1滴,注意呈色变化, 研磨后溶解成橙色溶液,加较多量的水稀 释后转为浅黄色,析出黄色沉淀。
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冷凝水
槐米粗粉
甲醇
纯度检测
测熔点:取槲皮素精品少量,用熔点测定仪测其 熔点,观察熔距的大小,在0.5~2℃为纯品 (m.p.313—314℃ ) 薄层色谱法:硅胶G 板,用甲苯-醋酸乙酯-甲酸 (5:4:1)展开;3%三氯化铝乙醇液检识,紫外灯 (365nm)观察,经展开,显色仅显示槲皮素的斑点
槲皮素的结构鉴定
•熔点:取少量槲皮素纯品置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盖 上盖玻片,用熔点仪测定槲皮素的熔点,槲皮素的熔 点:310~314℃ •理化:紫外灯下显兰色荧光,加AlCl3乙醇溶液萤光 变黄绿色,盐酸镁粉反应显红色,a-萘酚-浓硫酸反应 不显紫色。锆-枸橼酸反应:当加2%氯化锆甲醇液时 显黄色,再加2%,枸橼酸甲醇液用水稀释黄色不褪。 •紫外图谱:槲皮素在375nm和255nm有两个吸收峰, 375nm吸收带由肉桂酰生色团产生;250nm吸收带由 苯甲酰生色团产生。
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 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 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 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 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 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 辅助治疗作用。抗肿瘤作用与抗血小 板聚集。
槐花为豆科槐属植 物槐的花或花蕾,开放 的花朵习称“槐花”, 花蕾习称“槐米”。全 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槐 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 2~6mm,直径约2mm,花 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 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 的花瓣。花梗细小。体 轻,手捻即碎。
黄酮类(芦丁等)
三萜皂苷类(赤豆皂苷Ⅰ等)
其他(月桂酸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理作用
凝血 止血
抗 炎
解痉 抗溃 疡
强 心
槐米中含量最多的有效成分是芦丁(10%~28%),芦丁 的含量也是衡量槐米质量的重要指标。
纸层析法鉴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实验方程式

纸层析法鉴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实验方程式综合化学实验: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芦丁简介: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化学式: C27H30O16·3H2O,是一种浅黄色针状结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是一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有机天然产物。
目前已发现含有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常见的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有不同含量。
尤其以中药槐米(豆科、槐属,槐树Sophorajaponica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因此槐米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天然植物原料。
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e,一种由葡萄糖glucoe与鼠李糖rhamno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结晶水时188,190℃。
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
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补充知识:关于苷(gān)和甙(dài): 苷类(glycoide,旧称甙)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类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水解后能生成糖与非糖化合物。
目前国际上通用“苷”如“皂苷”,而过去习惯使用的中文名称“甙”目前已不再使用如“皂甙”现统称“皂苷”。
一、目的要求: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化学鉴别试验、苷水解、衍生物制备、熔点和薄层层析检测等手段在苷类结构鉴定上的作用。
3、通过UV、IR、HNMR和MS图谱解析,了解光谱方法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作用。
二、已知重要成分性质:1、芦丁(rutin):分子式C27H30O16·3H2O,为浅黄色针状结晶物,mp174~178℃(含三分子水);100mmHg和110℃加热12小时后,变为无水物,115~117℃软化,214~215 ℃发泡分解。
槐米中芦丁及槲皮素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二槐米中芦丁及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槐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未开放花蕾。
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
常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衄血、崩漏下血、赤血下痢等。
槐米常炒炭应用。
槐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其含量可达12~16%,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
芦丁具有Vit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调节通透性。
临床上用作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常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目的要求]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槲皮素的制备原理及操作。
3.熟悉紫外光谱在黄酮结构鉴定中的应用4.通过芦丁的结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实验原理]芦丁(rutin):C27H30O16·3H2O,浅黄色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水);188℃(无水物)。
难溶于冷水(1:8000~10000),可溶于热水(1:180~200),热甲醇(1:10),冷甲醇(1:100),热乙醇(1:60),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易溶于碱液。
槲皮素(quercetin):C15H10O7·2H2O,黄色结晶,mp313~314℃(2分子结晶水),316℃(无水物)。
能溶于冷乙醇(1:290),易溶于沸乙醇(1:23),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难溶于水、苯、石油醚等溶剂。
芦丁为黄酮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溶于稀碱液中,在酸液中沉淀析出,可利用此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利用芦丁易溶热水、热乙醇,较难溶于冷水、冷乙醇的性质选择重结晶方法进行精制。
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槲皮素及葡萄糖、鼠李糖,依此进行制备槲皮素。
通过纸色谱及紫外光谱进行黄酮及糖的鉴定。
[实验内容]一、芦丁的提取分离及精制方法⑴500ml 饱和石灰水,加热,并维持pH8~9滤液 药渣10分钟,维持pH8~9pH 至4 ~51:200的比例加水,方法⑵ 利用芦丁在冷热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
HPLC测定槐花药材不同部位芦丁和槲皮素含量

HPLC测定槐花药材不同部位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目的比较槐花不同部位(槐花、槐米及枝梗)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0.45 ?m),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56 nm,进样量20 ?L。
结果芦丁含量为槐米>槐花>枝梗;槲皮素含量整体较低,且槐花>槐米>枝梗。
结论槐花各部位芦丁含量较高,且含量差别不大。
槐花中的槲皮素含量明显高于槐米及其枝梗。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rutin and quercetin content of different parts (flower,bud and pedicel)of Sophora Japonica L.. Methods HPLC method was used with Ultimate XB-C18 column (4.6 mm×250 mm,0.45 ?m),water and methanol as solvent system with gradient elution. The flow rate was 1 mL/min,column temperature was 35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56 nm,and injection volume was 20 ?L. Results The content of rutin was bud>flower>pedicel. The content of quercetin was low on the whole,and in sequence of flower>bud>pedicel. Conclusion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ophora Japonica L.,rutin content is high with little difference. Quercetin content of flowe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bud and pedicel.Key words:Sophora japonica;different parts;rutin;quercetin;comparison of content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称“槐花”,后者称“槐米”,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1]。
纸层析法鉴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实验方程式

纸层析法鉴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实验方程式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易于操作的色谱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药物化学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纸层析法常用于对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染色、显色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鉴定芦丁和槲皮素中,可以使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实验步骤如下:1.实验物料准备:准备好检测芦丁和槲皮素的纸层析板、标准品芦丁和槲皮素、溶剂毛细管、显色剂等。
2.准备样品溶液: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使浓度适当,以便在纸层析板上均匀涂抹。
3.准备标准溶液:准备芦丁和槲皮素的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C1和C24.样品处理:将纸层析板上端标出起点线,再标出标准品C1和C2的位置,然后用毛细管在起点上均匀涂抹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
5.平行纸层析:将涂抹好样品和标准品的纸层析板,放入干燥的脱水培养器中,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平行纸层析分离,待样品跑至标准品C1和C2处时,取出纸层析板进行干燥。
6.显色:将纸层析板放入含有显色剂的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显色反应,待出现斑点时取出。
7.结果分析:观察纸层析板上的斑点形成情况和色谱图,对比标准品的色谱图,根据斑点位置和色谱图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出纸层析板上的斑点是否与标准品C1和C2相同或相似。
8.定量分析:根据纸层析板上斑点的形成情况和色谱图,可以根据标准品的浓度、质量和相对迁移率等参数,计算出样品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纸层析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色谱分离方法,但是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和鉴定较为有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用合适的纸层析板和显色剂,并进行合理的操作控制和数据分析。
同时,纸层析法也可以与其他色谱分离方法如薄层色谱、柱层析等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芦丁和槲皮素的几种快速鉴定方法

芦丁和槲皮素的几种快速鉴定方法
芦丁和槲皮素是一种由植物合成的特殊的有机物质,常被用于药材和保健食品中。
由于它们拥有许多药用价值,所以鉴别它们的真伪及其成份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芦丁和槲皮素的几种快速鉴定方法。
首先,对芦丁和槲皮素进行外观检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定方法。
通常情况下,芦丁是一种灰白色的细粉末,有较强的香味,溶于多种溶剂,而槲皮素是一种粉红色的细粉末,有较强的清香。
通过比较,可以很容易发现芦丁和槲皮素的不同外观特征。
其次,熔点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快速鉴定方法。
根据芦丁和槲皮素的不同性质,它们在不同的温度下熔解。
通常情况下,芦丁的熔点为184℃,槲皮素的熔点为162℃,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其熔点,来区分
它们。
再次,元素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快速鉴定方法。
芦丁和槲皮素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碳、氢、氧、氮和硫,通过元素分析仪来测量他们的含量,就可以完成对两者的快速鉴定。
最后,可以使用电脑辅助X射线衍射仪(XRD)来进行氧化鉴定。
XRD可以扫描样品,检测出它们的晶体结构及晶体尺寸,使分析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更准确地鉴定芦丁和槲皮素。
总结而言,外观检查、熔点检测、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几种快速鉴定方法可以被使用来鉴别芦丁和槲皮素,从而达到区分它们的目的。
但是,为了准确确定芦丁和槲皮素的成分,还需要采用
更多的检验手段,比如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光谱分析等。
辣蓼黄酮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的含量分析

辣蓼黄酮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的含量分析谷俐媛;陶俊宇;曾芸;韦英益;胡庭俊【摘要】The flavonoids of Polygonum hydropiper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means of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tested in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gained satisfied results. In order to obtain flavonoids of Polygonum hydropipe with stable quality,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quality contro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Polygonum hydropiper was used with rutin, quercetin and quercitrin as reference subst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rutin, quercetin and quercitrin from flavonoids ethyl acetate ( FEA) in Polygonum hydropipe were 281. 97, 160.98, 83. 31 mg/g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rutin, quercetin and quercitrin of flavonoids n-butanol ( FNB) in polygonum hydropiper were 150. 33, 147. 51, 73. 82 mg/g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demonstrated advantage of simply, accuraty and sensitivity,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rutin, quercetin and quercitrin content in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为保障辣蓼黄酮工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建立辣蓼黄酮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FEA)中芦丁、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281.97、160.98、83.31 mg/g,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中芦丁、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150.33、147.51、73.82 mg/g.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辣蓼黄酮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含量分析的参考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年(卷),期】2017(051)010【总页数】7页(P39-45)【关键词】辣蓼;黄酮;高效液相色谱;含量分析【作者】谷俐媛;陶俊宇;曾芸;韦英益;胡庭俊【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辣蓼,味辛、温,具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操作步骤
• (一) 柱层析分离芦丁和槲皮素 聚酰胺5g 加水50ml 5g, 50ml, 1. 装柱 聚酰胺5g,加水50ml,搅 倒入层析柱中(打开层析柱活塞, 匀,倒入层析柱中(打开层析柱活塞, 让水滴出,让聚酰胺自由沉降而填实。 让水滴出,让聚酰胺自由沉降而填实。 注意保持液面1cm高度。) 1cm高度 注意保持液面1cm高度。)
三.实验操作步骤
• 2. 加样 芦丁和槲皮素各0.03g ,加甲醇 芦丁和槲皮素各0.03g ,加甲醇 2ml溶解,加聚酰胺0.03 g,在水浴上除尽 2ml溶解,加聚酰胺0.03 g, 溶解 甲醇,将所拌样品轻轻的置于柱上端。 甲醇,将所拌样品轻轻的置于柱上端。 加好样品后,先用50%的乙醇冲洗, 50%的乙醇冲洗 3. 洗脱 加好样品后,先用50%的乙醇冲洗, 待两层析带之间的距离约1cm 1cm后 再用90% 90%的 待两层析带之间的距离约1cm后,再用90%的 乙醇冲洗。 乙醇冲洗。
二、实验原理
• 2). 展开剂的极性较小(脂溶性溶剂所占 展开剂的极性较小( 比例>50% >50%) 丁酮: 60: 比例>50%)时,如:苯:丁酮:甲醇 = 60: 20: 洗脱先后顺序: 20:20; 洗脱先后顺序: • 极性小的先洗脱,极性大的后洗脱。 极性小的先洗脱,极性大的后洗脱。 • 用正相色谱理论来解释。 用正相色谱理论来解释。
三.实验操作步骤
• 4. 收集 用试管收集,每试管接收30 ml。 用试管收集,每试管接收30 ml。 • 5. 检测 分离结果用TLC检测。 分离结果用TLC检测。 TLC检测
(二)芦丁和槲皮素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后的 试样进行聚酰胺薄膜层析操作 • 1. 配制展开剂,甲醇:丙酮:苯=8:1:1 配制展开剂,甲醇:丙酮: • 2. 将展开剂倒入展开缸中,展开缸中展开剂 将展开剂倒入展开缸中, 的高度4mm左右。 4mm左右 的高度4mm左右。 • 3. 画基线,基线距底边1.0~1.5cm; 画基线,基线距底边1.0 1.5cm; 1.0~ • 4. 点样(点样顺序:试样1、试样2、芦丁、 点样(点样顺序:试样1 试样2 芦丁、 槲皮素) 点样一般为圆点, 槲皮素),点样一般为圆点,点样直径一般不 大于2 mm,点样时必须注意勿伤薄层表面。 大于2 mm,点样时必须注意勿伤薄层表面。
四.体会与讨论
• 1. 画出聚酰胺薄膜层析鉴定芦丁和槲皮素 分析图
实验四 柱层析分离芦丁和槲皮素以 及聚酰胺TLC鉴定芦丁和槲皮素 及聚酰胺TLC鉴定芦丁和槲皮素 TLC
一 、实验目的
• 掌握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芦丁和槲皮素 的方法。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槲皮素与芦丁的结构
OH HO O OH
OGlc OH O
Rha
芦丁
(二)芦丁和槲皮素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后的 试样进行聚酰胺薄膜层析操作 • 5. 将点好样品的聚酰胺薄膜放入展开缸中 无展开剂的一侧预饱和15min 15min。 无展开剂的一侧预饱和15min。 • 6. 倾斜展开缸,使展开剂到入展开缸的另 倾斜展开缸, 一个槽中, 一个槽中,聚酰胺薄膜浸入展开剂的深度 为距圆点5 mm为宜 一般展距为8 cm,取出 为宜, 为距圆点5 mm为宜,一般展距为8 cm,取出 薄层板,晾干。 薄层板,晾干。 • 7. 喷1%的AlCl3显色。 显色。 • 8. 实验结果见图1。 实验结果见图1
二、实验原理
• 二).黄酮苷元之间的比较: ).黄酮苷元之间的比较 黄酮苷元之间的比较: • 用氢键吸附的原理来解释。 用氢键吸附的原理来解释。
二、实验原理
• 本实验利用聚酰胺在乙醇-水系统中, 本实验利用聚酰胺在乙醇-水系统中,洗 脱原理与RP 18的洗脱原理类似 因此, RP- 的洗脱原理类似, 脱原理与RP-18的洗脱原理类似,因此,芦 丁先从聚酰胺柱上洗脱出来, 丁先从聚酰胺柱上洗脱出来,槲皮素后从 聚酰胺柱上洗脱出来。 聚酰胺柱上洗脱出来。
二、实验原理
• 根据聚酰胺的“双重功能”来进行分离。 根据聚酰胺的“双重功能”来进行分离。 • 一).比较黄酮苷 ).比较黄酮苷 • 1. 展开剂的极性较大(水溶性溶剂所占比 展开剂的极性较大( >50%) 含水醇或水:甲醇: 例>50%)时,如:含水醇或水:甲醇:丁 乙酰丙酮=65 15:15: =65: 酮:乙酰丙酮=65:15:15:5; 洗脱先后 顺序: 顺序: • 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 • 理论: 用反相色谱理论来解释。 理论: 用反相色谱理论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