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内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成绩评定

合集下载

英语口语比赛评分标准(所有选手)

英语口语比赛评分标准(所有选手)

英语口语比赛评分标准(所有选手)
英语口语比赛评分标准(所有选手)
一、比赛形式
英语比赛采用考官与选手问答的形式。

每位选手考试时间为2分钟,每位选手须回答三道题,其中中译英、英译中、情景对话各一道。

二、评分标准
准确性:选手语音语调及所使用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

熟练性:选手掌握岗位英语的熟练程度。

灵活性:选手应对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

三、评分说明
9—10分:语法正确,词汇丰富,语音语调标准,熟练、流利地掌握岗位英语,对不同语境有较强反应能力,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

6-8分:语法与词汇基本正确,语音语调尚可,允许有个别母语口音,较熟悉岗位英语,对不同语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4-5分:语法与词汇有一定错误,发音有缺陷,但不严重影响交际。

对岗位英语有一定了解,对不同语境的应变能力较差。

3分以下:语法与词汇有较多错误,停顿较多,严重影响交际。

岗位英语掌握不佳,不能适应语境的变化。

英语口语比赛打分规则

英语口语比赛打分规则

英语口语比赛打分规则1. 评分标准本次英语口语比赛采用10分制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1 语言表达(40%)- 发音准确性(10%):选手的发音要清晰、准确,符合英语语音规则。

- 词汇选用(15%):选手应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观点,尽量避免词汇错误。

- 语法正确性(15%):选手的句子结构要正确,语法无明显错误。

1.2 内容阐述(30%)- 逻辑性(10%):选手的发言要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逻辑性强。

- 丰富性(10%):选手应使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词汇。

- 创意性(10%):选手在话题阐述中能展示出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1.3 互动交流(20%)- 应答速度(5%):选手在回答问题时反应要迅速。

- 互动质量(10%):选手在互动中能否有效地回应对方,展示良好的沟通技巧。

- 团队协作(5%):在小组讨论环节,选手需要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1.4 舞台表现(10%)- 自信度(5%):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要自信,动作和表情自然。

- 舞台礼仪(5%):选手需要遵守舞台礼仪,如按时完成发言,不打断他人发言等。

2. 评分细节2.1 语言表达- 对于发音准确性,评委将注意选手的音素、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表现。

- 在词汇选用方面,评委将关注选手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同义词、反义词以及专业术语等。

- 语法正确性方面,评委将着重看选手的时态、语态、句型结构等是否正确。

2.2 内容阐述- 逻辑性评判将基于选手发言的条理清晰度,论点论据的合理性。

- 在丰富性方面,评委将考察选手是否能够使用不同的句型和丰富的词汇表达。

- 创意性评判将基于选手对话题的独特见解和新颖表达。

2.3 互动交流- 应答速度关注的是选手回答问题的敏捷性,以及在思考时间内对问题的快速反应。

- 互动质量将根据选手回应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能否有效推进对话来进行评判。

- 团队协作评判标准包括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倾听他人意见,以及能否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英语口语水平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

大学英语口语水平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

大学英语口语水平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
1. 考试形式: 面对面,2名主考对2名考生
2名主考分别打分,取平均分
2. 考试时间: 一组8分钟
3. 考试成绩:
总分为10分(分为 A 、 B 、 C 、 D和E五个等级)
4. 试题构成: 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朗读(2分)
考生朗读一小段文字,考查考生语音知识及其运用。

每位考生各占时间约1分钟。

●不要过分注重口音!
●考官能否轻易听懂考生所说内容
●单词重音
●句子重音
●语调
第二部分图片描述(4分)
考生描述图片,注意文字的组织和表达,流利度及语法。

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学习:
●流利与连贯性 (Fluency and coherence)
1 / 2
●词汇资源 (Lexical Resource)
●语法能力 (Grammatical Range)
●发音 (Pronunciation)
每位考生各占时间约1分钟。

第三部分辩论(4分)
两位考生按所选题目进行有效地辩论,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流利度,语法及表达能力。

准备1分钟,考生讨论时间约2-3分钟。

考察以下几方面能力:
●发表自己独立见解能力
●口语沟通的策略
●语言思辨能力
●语言的逻辑性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评分标准)

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评分标准)
语法结构非常多样,语法错误极少;词汇非常丰富,用词不当极少。
4
说话比较流畅,不必要的重复或停顿较少;说话得体,但偶尔不能与他人互动或不能使用交际策略。
较好地完成交际任务。内容比较连贯,围绕指定的话题提出明确的主旨并提供一些支撑细节;表达比较有条理,使用一些衔接手段。
语音语调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发音错误,听话人容易听懂。
语法结构和词汇简单,频繁出现语法和用词错误。
备注:最高分5分,以上是各分数档对应得分标准。
语法结构比较多样,语法错误较少;词汇比较丰富,用词不当较少。
3
说话基本流畅,不必要的重复或停顿较多;说话不够得体,但基本上能与他人互动并使用交际策略。
基本完成交际任务。内容基本连贯,围绕指定的话题提出比较明确的主旨,提供的支撑细节有限;表达基本有条理,使用少量衔接手段。
语音语调不太自然,有明显的发音错误,但整体上不影响听话人理解。
语法结构和词汇有限,频繁出现语法和用词错误。
1
说话极不与他人互动也不能使用交际策略。
未能完成交际任务。内容极不连贯,既没有围绕指定的话题提出主旨也没有提供支撑细节;表达没有条理,没有使用衔接手段。
语音语调极不自然,频繁出现发音错误,听话人几乎无法听懂。
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口语)评分标准
分数
交际效果
内容和组织
语音语调
语法和词汇
5
说话非常流畅,基本没有不必要的重复或停顿;说话得体,能与他人互动、使用交际策略。
圆满完成交际任务。内容连贯,围绕指定的话题提出明确的主旨并提供足够的支撑细节;表达有条理,使用丰富的衔接手段。
语音语调自然,几乎没有发音错误,听话人不费力气就能听懂。
语法结构不够多样,语法错误较多;词汇不够丰富,用词不当较多。

英语口语考试评分标准

英语口语考试评分标准

英语口语考试评分标准档次描述分值45-50 第一档1)语法和词汇正确,发音标准,基本没有母语口音2)表达过程中词汇丰富,能使用较多语法结构较复杂的语句3)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停顿自然,符合谈话习惯4)发言切题,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能使用事实或事例支持自己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能较迅速地对即兴提问作出恰当的回答,语言较流利,基本没有语法错误40-45 第二档1)语法和词汇基本正确,发音较标准,母语口音不明显2)表达过程中词汇运用较丰富,能使用较多语法结构较复杂的语句3)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偶尔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时停顿自然,符合谈话习惯4)发言切题,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能使用一些事实或事例支持自己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能较迅速地对即兴提问作出恰当的回答,语言较流利,语法错误较少35-40 第三档1)语法和词汇有一些错误,但基本不影响交际,发音尚可,对方能够理解2)表达过程中词汇较丰富,在多数简单句中时而穿插一、二个语法结构较复杂的语句3)能进行较连贯的发言,但较简单,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时常出现停顿,次数超出正常交际应有的停顿4)发言切题、观点明确,但条理性稍差,内容较肤浅,信息量较少5)能较迅速地对即兴提问作出回答,但语言不太流利,有一些语法错误30-35 第四档1)语法和词汇有错误,且有时影响思想的表达和双方交际;发音有缺陷,有时会影响交际2)表达过程中词汇不够丰富,语法结构简单3)发言简短,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频繁出现停顿、更换词语、重复语句等现象,影响交际,但能基本完成交际任务4)发言基本切题,但搀杂一些相关性不大的内容,条理较散乱,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5)能在思考后对即兴提问作出回答,但语言不够流利,有较多语法错误第五档1)语法和词汇有较多错误,发音较差,妨碍对方理解2)因缺乏词汇和语法手段使表达非常困难3)发言简短,常用不完整的语句或几个堆砌在一起的单词表达思想,缺乏连贯性4)不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内容杂乱,几乎无法进行交际5)对即兴提问只能用零星的语句或词们作简单回答,无法表达更多信息30分以下注意事项:1.口试考试形式:按照学生自由分组的形式,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表演的顺序,测试考生,每组学生测试时间共15分钟左右。

大学英语口试评分标准及考试流程

大学英语口试评分标准及考试流程

大学英语口语评分标准及考试流程一、评分标准本次考试由2名主考对测试小组进行评分。

在评分时使用以下标准:a. 准确性指考生的语音、语调以及所使用的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b. 语言范围指考生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c. 话语的长短指考生对整个考试中的交际所作的贡献、讲话的多少d. 连贯性指考生有能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e. 灵活性指考生应付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f. 适切性指考生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确切的语言的能力二、语言功能考试要求考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口头交际,其语言能力将根据其在考试中的表现予以测量。

考生需要掌握的语言功能和意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已明确列出。

以下仅列举其中部分的语言功能和意念。

友好往来问候,介绍,告别和告辞,祝愿和祝贺,感谢和应答,道歉和应答,提议、邀请和应答。

相互交流开始交谈,继续交谈,改变话题,停止交谈。

态度愿意,希望,意向,决心,责任,能力,允许,禁止,同意和不同意,否定,喜欢和不喜欢,偏爱,责怪和抱怨,判断、决定和意见。

劝说命令,劝告和建议,承诺,提醒。

感情焦虑,惊奇,兴趣,加重感情色彩。

存在存在和不存在,有和没有。

空间描述位置,方向,运动,距离。

时间时刻,时段,时间关系,频度,时序。

发表意见和看法询问意见和看法,发表意见和看法,对意见和看法的反应,同意,不同意,要求澄清,澄清意见和看法。

争辩讨论,讨论观点,反驳论点,提出进一步论证,劝说和对劝说的反应。

三、考试形式本次考试主要分两部分:Part I 主考向考生提问(5-6分钟)第一部分主要是“热身”练习,先由每位考生作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目的是使考生进入良好的应考状态,以利发挥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然后,主考对每位考生逐一提问,所提的问题根据每次考试的话题而定,每位考生回答一个问题。

时间约5分钟。

Part II小组讨论(8-10分钟)第二部分是考试的重点部分,4-5名学生为一组,以抽签方式决定考试话题。

英语口语竞赛评定标准

英语口语竞赛评定标准

英语口语竞赛评定标准一、前言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们特制定本评定标准,以期为英语口语竞赛的公正、公平、科学评判提供依据。

二、评定标准1. 内容完整性(30%)- 题目理解:参赛者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能够针对题目进行恰当的阐述。

- 观点明确:参赛者应具备明确的观点,逻辑清晰,能够说服评委。

2. 语言表达(40%)- 发音准确性:参赛者需具备标准的发音,能够清晰表达每一个单词和句子。

- 词汇运用:参赛者应能够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 语法正确:参赛者需遵循英语语法规则,确保句子结构正确。

3. 逻辑思维(20%)- 条理清晰:参赛者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论述观点时能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 过渡自然:参赛者在论述观点时,需要做到过渡自然,避免生硬跳跃。

4. 风度与仪态(10%)- 自信表现:参赛者需展现出自信的风采,给评委和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 礼貌待人: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应保持礼貌,尊重评委和对手。

三、评分细则1. 内容完整性:根据参赛者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观点明确度进行评分。

2. 语言表达:根据参赛者的发音准确性、词汇运用丰富度、语法正确性进行评分。

3. 逻辑思维:根据参赛者的条理清晰度、过渡自然度进行评分。

4. 风度与仪态:根据参赛者的自信表现、礼貌待人程度进行评分。

四、评分范围1. 内容完整性:20-30分2. 语言表达:20-40分3. 逻辑思维:10-20分4. 风度与仪态:5-10分五、总结本评定标准旨在为英语口语竞赛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的评判依据,以促进参赛者全方位的提升。

我们期待所有参赛者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共同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质量。

英语口试考试评分标准

英语口试考试评分标准

英语口试考试评分标准一、语音和发音(20分)在这一部分,考官将评估考生的语音和发音。

考生需要注意清晰、流利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发音准确性(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发音英语单词和短语。

2. 语音语调(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使得语言更具自然流畅的感觉。

3. 连音和重音(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连音和重音规则,从而使得句子更加地流畅自然。

4. 口语语速(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以适当的语速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快或者过慢。

二、语法和词汇(30分)在这一部分,考官将评估考生的语法和词汇使用能力。

考生需要注意使用准确的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使得句子更加地清晰和准确。

1. 语法准确性(15分):考察考生对基本语法规则的熟练掌握程度,如时态、语态、从句等。

2. 词汇使用(1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使用恰当且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语篇结构与逻辑(30分)在这一部分,考官将评估考生的语篇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性。

1. 句子连贯性(1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过渡词和连接词使得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2. 段落结构(1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合理地组织句子和段落,使得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四、语言运用(20分)在这一部分,考官将评估考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包括对话能力、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1. 对话能力(10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对话,恰当地提出观点,并进行适当的回应和反驳。

2. 交际能力(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包括问答、请求和道歉等。

3. 语言运用灵活性(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交流更加地生动有趣。

五、语言理解(10分)在这一部分,考官将评估考生对听力和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包括对关键信息的捕捉和准确回答问题。

1. 听力理解(5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听懂并正确回答听力材料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校内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成绩评定【摘要】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再三强调说的能力。

如何科学地测试学生学期的口语能力,使测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思考紧迫的问题。

本文就该测试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测试的评估应为两大模块行为表现形成性评估及鉴定总结性评估的有机结合,并对终结性评估的注意要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口语测试;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 English reform is under way,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speaking ability. It is worthwhi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cientific way to test students’ speakin g ability by the end of a term in order to serve and promote teach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oral English term-test, and points out the approach to grading should be the integr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Furthermore,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key factors in summative evaluation.Key words: oral English test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summative evaluation1.引言在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听说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在新的教学目标中,口语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大院校纷纷专门开设口语这门课程。

这反映了社会之所需,时代之所趋,学生之所求。

自从1999年5月大学英语开始在八个重点院校试点口试到今天,改革后的四、六级模式基本上反映了大纲中“语言测试应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的要求。

考试的目标不仅把语言看成一种知识体系来测量而且也强调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直接考查。

对于CET-SET(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试)更是如此。

随着CET口语测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院校的口语测试的实施也在进行中。

目前,据笔者所知,一般院校的教师大部分缺乏组织口语测试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口语成绩的评定带有很大的任意性,缺乏科学的指导与规范。

另外,关于测试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多涉及大规模的测试,对于与一线教学有关的校内阶段性成绩测试或诊断性测试研究方面的论述甚少。

本文将讨论校内英语口语测试的定位,以及如何科学公正地考察学生的口语成绩。

2.校内英语口语测试的定位教、学和评估三者的结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英语口试是语言交际能力测试的重要手段,考查的是学习者运用英语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口头工具的表现。

它通过“说”这一言语行为测量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为校内英语口语测试,有别于大规模的CET-SET。

校内英语口语测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不是全国统考。

学生口语测试的学期成绩模块应该是形成性评估模块与终结性评估模块的有机结合。

形成性评估建立在正式和非正式评估方式之上,具有持续性特点,与诊断性测验直接相关。

教师采用该评估方式作为正常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部分,以便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形成性评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活动过程的连续性、多样性。

通过测试,教师可以迅速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从而作出判断,及时对教学内容予以调控。

通过测试,学习者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终结性评估是在学期末或学年末,针对某一课程进行的评估,它提供信息说明学生所学多少,比如,就测验结果得出的学生掌握状况和熟练程度。

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

终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于证明和选拔的。

CET-SET属于终结性测试,学生口语测试的学期成绩模块中的一部分也应该包含着终结性评估模块。

3.形成性评估模块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大多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估。

不可否认,通过该方式,教师能从某些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不能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及时的分析和解决。

相反,形成性评估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等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

形成性评估可以使学生脚踏实地实现一个个分目标,可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作用。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评估,检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已有能力、欠缺和学习需求,看他们是否能够就某些交流性主题或交往场面、情景进行合适的表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诊断,以利于他们的后续学习。

形成性评估有利于全面整体性地评价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主观性极强的终结性口语测试;在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诊断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发现教学活动的症结,及时调整教学。

所以,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它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形成性评估的形式灵活多变,呈现的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画面。

该画面是具有动态性,不仅教师能看到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成长,学生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取得的成就。

它与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密切相关;可以是分散式也可以是集中式;可以是团队进行,也可以个别评测。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汇报或一至两组对话表演小剧的不同角色替换进行;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如记者采访,英语购物等形式进行,目的是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口语教学评测的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自己的兴趣,树立自信心,为大胆说英语打好基础。

形成性评估可以把学生的外在压力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学生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参与评测全过程,变被测为自测。

从根本上、客观上把学生从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充分体现主体参与性。

在经常有准备的口语教学评测中,学生接受口语评测的心理负担减轻了,胆量也增大了。

口语评测本身变成了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再学习的过程。

使语言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这种形成性的口语评测的实施也切实为终结性口语评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形成性评估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更是学生自身的一次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随着语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发展,形成性评估作为一个完整的语言评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对将来英语口语教学,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

4.终结性测试模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工具,测试必须作为系统化、科学化。

在各种语言测试中,口语能力的测试是困难的、复杂的。

只有在准备、组织、评定等方面作周密而细致的工作,才能使测试结果具有信度和效度。

由于口语测试本身带有主观性、任意性和随机变化性,测试过程又隐含一些不稳定因素:被测试对象的心理状态、测试者的主观任意性、测试内容的模测试方法及其外界干扰等,这些都会因此影响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和效度正是科学的语言测试的两个根本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度,才达到了语言测试的目标。

从测试的结果、目标来看,语言测试涉及三大部分:测试结果、所测试的行为和目标能力。

测试结果和所测试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测试的可靠性或可信程度,即信度,它表现为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所测试的行为和目标能力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测试的有效程度或正确程度,即效度。

口语测试的包括四个关键环节:被试、任务、考官和评分标准。

口语测试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真正体现口语测试的价值。

4.1 被试考试对被测试者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

口语测试需要面对面地交谈和即时表达,对考生来说,心理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测试形式。

有时进行测试,教师的一言一举,甚至一个表情或语调的变化都会给被测试者造成一种无形的焦虑,影响测试的进行,也影响测试的信度。

所以,每一位测试教师都应了解考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使考生消除紧张状态。

4.2 任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口语考试要准确地反映口语交际的能力。

设计口语考试应达到考虑以下因素:(1)提供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交际场景。

(2)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

(3)测试的出发点是提供或获取信息,非语言形式。

校内口语测试的指导思想应该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要求的目标和方向一致。

口语表达能力的一般要求如下: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

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较高要求的英语口语能力标准是:能够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口试的目标必须与此相一致,把考查目标能力,即检测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测试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并依此制定考试大纲。

试题设计是大纲的具体体现,是测试指导思想的载体,其内容是否能体现测试的指导思想,是测试效度的保证。

因此,试题设计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试题设计的每一部分,都从考点、素材、题型、命题四个角度来谈。

其基本思路是这样的:设计试卷时首先应该确定各部分需考查的内容,考查内容要覆盖学科的主干内容, 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并为考查到这些内容应该选择一些恰当的材料,选取适合不同测试情景的题型,最后则是筛选出能够测试目标的试题。

4.3 考官在测试的场所中,考官不仅仅是考官,还是引导者、促进者,考试场所应是一个双向的语言交流场所,考生能在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中进行交流。

语言测试的非自然性因素被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再现,测试的效度就能得到保证。

在测试中, 摆在考官面前的一个首要的问题是营造一个互动的、宽松的会话环境和气氛,让考生放下包袱,自如地发挥真实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