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
校园主要楼宇、道路命名实施方案

校园主要楼宇、道路命名实施方案根据2009年校党委、行政工作精神,为了配合完善五台、江宁校区的功能布局,凝练校园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命名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大学的楼宇、道路等设施,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和依托。
校园楼宇、道路的命名,是校园文化景观和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校园楼宇、道路等的命名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幽雅、励志、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爱校、建校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命名工作的基本要求校园楼宇、道路的命名,是一项严肃认真、意义深远的工作。
应当从我校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育人特色和发展要求。
1、着重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
能充分反映南医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展现时代精神和育人功能,激发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学习。
2、展现个性,基本反映其属性和功能。
楼宇的命名,应对功能、性质(教学、科研、办公等)有标示作用,应具有容易识别、不易混淆等特点。
现已命名的“博学楼”,与其作为教学楼的功用十分贴切,可以沿用。
道路的命名,应具有基本的指示作用、容易辩识等特点,最好能与建筑物的命名相互呼应。
3、充分考虑楼宇、道路名称的文化内涵,既不能过分直白,又不要过分深奥难懂。
同时,应避免与其他高校名称相重,还要防止其谐音出现歧义。
4、使用规范汉字,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
应注重“音、形、意”的结合,做到言简意赅、好读易记、寓意深刻、认可度高,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对楼宇、道路名称的含义,要作简要说明。
三、命名思路举例1、根据楼宇、道路所处方位及植物分布特征,以选取一种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命名为主。
如丁香路、紫荆路、玉兰路。
2、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校训的基本含义。
如至善路、广德路、博学路。
3、根据医学教育典故、医学道德词汇。
如济世路、精诚路等。
4、根据文化词汇。
学校楼宇建筑道路命名方案

学校楼宇建筑道路命名方案
一、命名原则
1.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特质,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同时,应具有时代性特征。
2. 尽量与“崇德尚实,自强不息”的校训相一致,以德、学、博、思、雅等为关键词。
3.名称优美平实,有寓意,文辞简练,易记上口,使用规范汉字。
二、具体方案
学校各楼宇建筑命名方案(以校园文化内涵命名)
学校道路命名方案
建议:银杏大道槐树大道樱花大道
说明:其余征集
学校餐厅命名方案
一号食堂思园餐厅
二号食堂俭园餐厅
说明:突出勤俭节约和饮水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学生公寓命名方案
男生公寓经纬1.2.3……楼
女生公寓聪睿1.2.3……楼
说明:经纬:知识、才能。
聪睿:聪明、智慧、灵秀。
教职工公寓命名方案
方案:学府家园家园1.2.3……楼。
校园道路建筑命名方案公示

校园道路建筑命名方案公示校园道路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便利校园内人员的出行,我们决定对校园道路进行命名。
经过多方讨论和研究,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校园道路命名方案,并决定进行公示。
校园道路命名方案:一、原则1. 实用性原则:命名应便于辨识和记忆,方便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和导航。
2. 文化和历史传承原则:结合学校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给予道路名字更加独特且有意义。
3. 体现校园特色原则:道路的命名应与校园的特色相呼应,增加整体的校园氛围。
二、命名方式1. 命名方式分为数字命名和字母命名两种。
a) 数字命名:按照道路的顺序进行命名,从1开始逐渐增加。
b) 字母命名: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命名,从A开始逐渐增加。
2. 部分重要道路可以使用具有特殊含义的名称命名,如以下几个示例:a) 主干道:校园的主要交通要道,可以使用人物或地点名称命名,如“主席大道”、“锦绣广场”。
b) 主校门道路:以学校门户的名称进行命名,如“理工大道”。
c) 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著名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命名,如“青春路”、“茅盾街”。
d)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名字:命名与学校的校训、校歌或重要教育理念相关的名字,如“厚德路”、“知行路”。
三、公示方式和时间1. 公示方式: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和校园公告栏进行公示。
2. 公示时间: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请各位师生和校友对以上校园道路命名方案进行审议和提出宝贵意见。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公示期内及时反馈给学校行政办公室,联系电话:XXXXXX。
期待各位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共同为打造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的支持!。
学校雁山校区道路、楼宇、凉亭、湖泊、宿舍命名建议方案

学校雁山校区道路、楼宇、凉亭、湖泊、宿舍命名建议方案命名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1.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道路等命名的规定。
2.着重体现桂林理工大学的历史底蕴、办学特色与校园生态美的特点,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核心在于“育人”。
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
3.有整体感,区位感强,对所在方位有标识作用,便于记忆和使用。
命名与提炼、创作言简意赅,韵味深长,容易记诵,名称读音易读响亮,琅琅上口,便于传颂。
4.寓意内蕴丰厚、平正通达,不媚不俗、不偏不怪,顺口入耳;意义指向单纯,避免误解和歧义,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一、道路命名建议方案从其他高校道路命名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与学校有关的知名人物如校友、教师、科学家命名的;2.用学校道路栽种的主要树木命名的;3.引用《大学》、《论语》等名篇带有启迪、引导意义命名的;4.以道路所处地理方位命名的;5.以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典故的地理名称命名的。
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利用主要树木命名和带有教育引导意义命名两者相结合,体现“生态校园、人文校园”的理念”,同时也便于识别。
备注:3栋、4栋教学楼之间(3栋的西面,4栋的东面)的道路栽种的是蓝花楹树,可考虑命名为蓝雾路。
(见图中用蓝色“蓝雾路”字样标出部分)二、楼宇命名建议方案从其他高校楼宇命名来看,主要是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体现德育功能,有教化启迪意蕴;2.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特色,譬如文科、工科、医科等有所区分;3.以楼宇承载功能命名,简单直接;建议学校楼宇命名体现较好的德育导向性,同时结合楼宇使用单位的学科性质、特色等,尽量做到通俗易记但又能潜移默化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三、凉亭命名建议方案四、湖泊命名建议方案五、宿舍命名建议方案学生宿舍命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栽种树木或花卉命名,如松园,荔枝园等,一种是以单字命名,简单易记同时能给人联想。
考虑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第二种方式命名。
南校区楼宇道路以及景园区命名方案

南校区楼宇、道路以及景园区命名方案(一)一、命名原则:铭记学院历史,突出防灾特色,弘扬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基本设想:(一)道路:1、主路(南校区为南北向、北校区为东西向)以水系或涵“水”义的与学校发展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地名来命名;(理由:第一,以水喻德,突出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来源于老子“上善若水”;第二,以水喻发展。
水是生物之源;第三,以水补缺,我们学院在北方,本来水就很少;在加上学院地盘有限、资金有限,不可能像其他大学那样,在校园内搞一个人工湖,所以只能将象征意义的水引进我们学院。
第四,从学院的历史来看,不管是以前学院所在地的“天水”还是现在学院所在地的“三河”,都与水很有缘份。
且不管是“天水”还是“三河”,“天”为大,“三”为多,寓意都很深很好。
)2、辅路(南校区为东西向、北校区为南北向)以国内外著名台站来命名。
(二)楼宇1、非学生宿舍楼(1)办公楼、教学楼、家属楼办公楼、教学楼、家属楼等以弘扬学院精神为主线,以“干事立业”为着力点,结合楼宇功能,后缀“业”字来命名。
(说明:第一、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大家以很强的事业心去做;第二、目前学院正处于“二次创业”期,同样需要大家以很强的事业心来做。
这样命名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开创事业、成就事业的氛围。
)(2)实验楼:根据功能和学科方向分别以著名科学家、防灾减灾领域大师(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学科创始人或突出贡献人)名字命名。
2、学生宿舍楼:学生宿舍楼以励志为主线,以弘扬校训精神为着力点命名。
(三)景园区景园区以时间为主线,分别冠以历史、现代和未来之寓意的名称,并石刻以名言警句,以期师生们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三、具体命名:(一)道路1、主路:天水大道(南天河大道或天河南路;北校区主路:北天河大道或天河北路)2、东侧南北向路:黄河路3、西侧南北向路:渭河路(长江路)4、南边东西向路:鹫峰路5、北边东西向路:红山路(二)楼宇1、学生公寓:一号学生公寓:崇德楼二号学生公寓:博智楼三号学生公寓:扶危楼四号学生公寓:定倾楼五号学生公寓:至善楼2、实验实训楼基础实验楼:张衡楼防震减灾实训中心:善邦楼化学实验楼(新八间):嘉锡楼3、教学楼:一号教学楼:创业楼五号教学楼:展业楼六号教学楼:兴业楼4、家属楼:一号家属楼:敬业楼二号家属楼:忠业楼三号家属楼:诚业楼四号家属楼:乐业楼五号家属楼:勤业楼;5、其它楼图书馆:启业楼体育馆:健业楼交流中心:和业楼学生食堂:香业楼浴室:美业楼锅炉房:旺业楼三、花园东花园:新麦积;西花园:新崖湾。
新校区拟命名道路、楼宇及景观一览表

内岛慢行横一路
内岛慢行横二路
花堤道
英华道
参考天大元素和师生征集意愿命名,取自校歌中 “花堤蔼蔼”和“英华卓荦”两句。这也贴合这两条道路邻近的湖畔两岸分别遍种桃花和海棠的实际景观。
6
内岛横一、横二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田南道/书田北道
因位于书田广场南北两侧,故命名为“书田南道”和“书田北道”。
7
内岛横三、横四路
求是南道/求是北道
西沽路:该命名取材于北洋大学堂西沽校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北洋大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学校被迫停办。1903年4月,北洋大学堂在西沽正式复课。
七星路:该命名取材于北洋工学院陕西城固七星寺旧址。抗日战争开始后,北洋工学院时期的学生被安排到陕西城固县七星寺村上课,学生在七星寺村刻苦学习、弦歌不辍,伴随学生读书的灯火夜夜长明,被称为“七星灯火”。
卫津路:该命名取材于目前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地址。1951年天津大学迁至南开区卫津路校区,地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多年来,“卫津路”已然成为广大师生校友心中情系母校的重要符号。
新元路:2014年天津大学津南新校区投入使用,适逢学校喜迎120年华诞,以“新元”命名,寓意为全校师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圆梦新校区,起航新甲子,开启新纪元”。
张国藩(1905-1975)湖北安陆人。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新中国刚成立时,张国藩除担任本职工作外,又兼任教务长,实际主持学校工作,迅速地恢复了该校的教学秩序。1952年北洋大学由教育部定名为天津大学,张国藩任教授,历任副校长、校长,为天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呕尽心血。
李曙森(1910-1998)河北霸县人。李曙森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在先后担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名誉校长期间,他以一个教育家的远见卓识积极探索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规律,为天津大学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83年,他联名三位老教育家并执笔《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院校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议》上书中央,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催生了“211工程”和“985工程”。
最新校园建筑道路命名征集大全

枣阳阳光学校校园建筑道路命名征集方案
八年级李磊
1. 阳光大道(知行路)寓意:德才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南北1号路(怀德路)寓意:希望我们的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
3. 南北2号路(温新路)寓意:学习了一天,回宿舍休息时,行走在路上,“温故而知新?”。
“温新”与“温馨”谐音,能引起美好的联想。
4. 南北3号路(文体路)寓意:文体两开花。
5. 南北4号路(凌云路)寓意:少年壮志,鸿鹄凌云。
6. 南北5号路(志学路)寓意:希望同学们像孔子那样趁着青春年华,有志于学。
7. 名师楼(厚德楼)寓意:君子以厚德载物。
8. 1号宿舍楼(自强楼)寓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9. 2号宿舍楼(卓越楼)寓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10. 3号宿舍楼(宁远楼)寓意:宁静而致远。
11. 4号宿舍楼(博雅楼)寓意:博学而雅致。
12. 5号宿舍楼(明志楼)寓意:非淡泊无以明志,表明心志。
13. 旧楼(德馨楼)寓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4. 餐厅(沁香园)寓意: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
15. 新楼(清源楼)寓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鲜活的知识,方能才思不断。
16. 西教学楼(毓秀楼)寓意:钟灵毓秀,凝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
西南大学校园山水、道路、建筑、广场命名方案【模板】

总体思路:尊重历史、弘扬传统、彰显理念、形成系列;
方便识别、易于记忆、分步命名。
一、四林(南北芳香)(目前,对香樟林有意见,认为是一植物名)
序号
位置
命名1
命名2
备 注
1
融汇广场旁樟树林
北樟林
2
1号门旁樟树林
芳樟林
3
2号门内樟树林
南樟林
4
药学院旁树林
馨樟林
二、五水(文渊理薮,崇德尚善)
5教
弘礼楼
23
28教
弘义楼
24
26教
弘诚楼
25
27教
弘信楼
26
32教
弘勤楼
27
37教
弘朴楼
28
39教
弘忠楼
29
40教
弘实楼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楼留用
30
6、7教
师元楼
31
21教(网络学院)
慎思楼
32
35教(资源环境学院)
笃行楼
33
38教(法学院)
明辨楼
逸心广场
2
桃花山广场
逸情广场
3
融汇广场
融汇广场
4
贯通广场
贯通广场
5
国旗台广场
光大广场
6
科技广场
光炯广场
7
理科大楼旁
半月广场
8
资环广场
大地(资源)广场
六、九道路
1
3号门至5号门
含弘大道
2
联接学生宿舍规划路线
学行大道
3
1号门至含弘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命名更名基本原则
1.遵循国家和地方等关于命名、更名的法律法规。
2.已有名称并被广泛认同的继续保留,对确需修改和尚无名字的予以命名。
3.遵循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通则。
4.避免重名、谐音、同音、歧义和有时代局限的名称。
5.体现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特点,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人文底蕴。
6.中英文同步推进。
二、命名更名范围
1. 校园园区(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
2. 道路(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
3. 典型建筑物
4. 校门
5. 文体活动场馆
6. 人文自然景观
三、命名更名依据和方法
(一)专名的依据和办法
1. 以植物命名
2. 以山水命名
3. 以功能命名
4. 以方位命名
5. 以格言、典故等命名
(二)通名的依据和方法
1.点状地名的通名分为6类:馆、山庄(酒店)、楼、舍、栋、校门。
2.线状地名的通名不分类别:通称路。
3.面状地名的通名分为5类:园、苑(邨)、场、湖、山(岭)。
四、命名更名具体建议
(一)园区名称
按照办学资源相对集中、地标位置固定、师生员工联络方便的原则,对全校集中的典型园区进行命名。
文理学部:樱园、桂园、梅园、枫园、湖滨、杨园
工学部:栎园(栎树为工学部典型树木之一,“栎”音同“力”)
信息学部:星园
医学部:杏园
(二)道路名称
所有的道路,以“路”命名;除主干道路外,一般道路依园区名称加方位取名;直接贯通的道路,不能有2个名称;校训进入道路命名。
(三)公用房屋
对建筑体量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建筑设计优美的教学、科研、办公楼房取名;体量小、质量差、临时性的公用房屋不命名;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用建筑沿用原名称。
(四)校门名称
我校的校门大都分布在沿湖、沿路地带。
为便于识记,按校门所处自然环境、区位和方位命名。
(五)体育场馆名称
命名原则:1. 依所在园区名称取名。
2. 保留历史上已定的名称。
(六)人造景观名称1. 广场
2. 塑像及其它
(七)自然景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