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2013年版)
学校教学楼、广场、道路命名设想

学校教学楼、广场、道路命名设想一、枕肱楼(综合楼)1、出处:《论语。
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释义:肱,胳膊。
后以“枕肱”、“枕曲肱”形容随遇而适,安贫乐道。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古诗有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但令吾道常无坠,饮水何妨枕曲肱”、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谁识先生乐,攸然卧枕肱”等诗句。
以此给楼命名,寓意可推广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哪怕是“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激励学生以苦为乐,发愤学习。
3、点评:该楼名思想内涵丰富,形象生动,韵味无穷,给人想象回味的空间,尚未发现同名,极具个性。
音节和谐,没有谐音歧义。
但有可能产生“伏桌而睡楼”的负面联想。
以下为备选名二、文质楼(二号教学楼)1、出处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释义按字义讲,文即文采;质即质朴;野为粗野;史为虚浮;彬彬意为杂半之貌。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说:“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上说:“礼,有质有文。
质者,本也。
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的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
以此给楼命名,是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成就自己的人格,成为理想的正人君子,当然要“文质彬彬”。
3、点评: 该楼名思想内涵丰富,显示一定的文化底蕴,切合学校实际。
(完整word版)校园建筑命名

肇庆学院校道及校园建筑命名方案校园道路和建筑物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文化命名,既可彰显校园文化底蕴,又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和规范校园道路、建筑物和生活社区名称,并设置标识,可以增强校园人文底蕴,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文化品味。
在征集命名方案和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校园命名应体现系统化、规范化、序列化和适用性,命名源于办学理念和大学之道,顺应地域自然风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构建健康向上和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命名原则1.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传承学院精神,彰显校训和办学理念,具有激励学生成才和教师发展的作用。
2.文字简明、通俗,尽量做到名实一致,区位感强,好找好记。
三、校园命名的主题追求天人合一,体现大学气派。
四、命名方案命名次序:先定校道名,再对楼宇和生活社区进行命名。
校园道路均以“××路”命名。
道路以其主要行道树或区域特征为命名依据,建筑物和社区名称力求能反映出基本功能。
(一)校园道路根据校园路网改造规划,对正在改造的七条道路命名。
1.校园南北向的四条纵向道路(校园自东向西)(1)紫荆路校园由东向西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紫荆路”。
因为路两边布满紫荆树,紫荆花常年开放,学生称该路为“紫荆校道”,故命名为紫荆路。
(2)海容路主校道两边为榕树,容与榕同音,命名为“海容路”。
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蕴含大学之道和广东文化开放、包容之意。
(3)文锦路行政楼西边是人文学科集中的教学区,贯穿其间的两条路名中含“锦绣”二字,寓意为人文学科增色,学校发展前程锦绣。
依此,行政楼西边第三条南北向的道路,命名为“文锦路”。
(4)文绣路音乐楼、美术楼与外语楼之间的南北向道路,命名为“文绣路”。
2.校园东西向的两条横向道路(行政楼北边)(5)灵珠路行政楼北面东西向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灵珠路”。
学校楼宇建筑道路命名方案

学校楼宇建筑道路命名方案
一、命名原则
1.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特质,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同时,应具有时代性特征。
2. 尽量与“崇德尚实,自强不息”的校训相一致,以德、学、博、思、雅等为关键词。
3.名称优美平实,有寓意,文辞简练,易记上口,使用规范汉字。
二、具体方案
学校各楼宇建筑命名方案(以校园文化内涵命名)
学校道路命名方案
建议:银杏大道槐树大道樱花大道
说明:其余征集
学校餐厅命名方案
一号食堂思园餐厅
二号食堂俭园餐厅
说明:突出勤俭节约和饮水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学生公寓命名方案
男生公寓经纬1.2.3……楼
女生公寓聪睿1.2.3……楼
说明:经纬:知识、才能。
聪睿:聪明、智慧、灵秀。
教职工公寓命名方案
方案:学府家园家园1.2.3……楼。
校园道路建筑命名方案公示

校园道路建筑命名方案公示校园道路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便利校园内人员的出行,我们决定对校园道路进行命名。
经过多方讨论和研究,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校园道路命名方案,并决定进行公示。
校园道路命名方案:一、原则1. 实用性原则:命名应便于辨识和记忆,方便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和导航。
2. 文化和历史传承原则:结合学校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给予道路名字更加独特且有意义。
3. 体现校园特色原则:道路的命名应与校园的特色相呼应,增加整体的校园氛围。
二、命名方式1. 命名方式分为数字命名和字母命名两种。
a) 数字命名:按照道路的顺序进行命名,从1开始逐渐增加。
b) 字母命名: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命名,从A开始逐渐增加。
2. 部分重要道路可以使用具有特殊含义的名称命名,如以下几个示例:a) 主干道:校园的主要交通要道,可以使用人物或地点名称命名,如“主席大道”、“锦绣广场”。
b) 主校门道路:以学校门户的名称进行命名,如“理工大道”。
c) 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著名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命名,如“青春路”、“茅盾街”。
d)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名字:命名与学校的校训、校歌或重要教育理念相关的名字,如“厚德路”、“知行路”。
三、公示方式和时间1. 公示方式: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和校园公告栏进行公示。
2. 公示时间: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请各位师生和校友对以上校园道路命名方案进行审议和提出宝贵意见。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公示期内及时反馈给学校行政办公室,联系电话:XXXXXX。
期待各位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共同为打造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的支持!。
关于校园道路、楼宇命名方案的公示

关于校园道路、楼宇命名方案的公示学校升本以后,校党委宣传统战部曾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怀化学院道路、楼宇命名的第一个方案。
50年校庆时,宣传统战部又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形成了怀化学院道路、楼宇命名的第二个方案。
这两个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
今年4月上旬,党委副书记吴波带队,专题考察了湘南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的道路、楼宇命名,获得了一些启示。
4月23日、4月24日我们又分别召开了系(部)专家、机关处室负责人两个座谈会,对学校道路、楼宇命名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在此基础上,宣传统战部前后几易其稿,形成了此方案。
4月27日学校党委会研究审定,同意公示此方案。
对此方案如有异议,请与党委宣传部联系。
公示时间:2012年5月2日—5月9日受理部门:党委宣传统战部联系电话:2851004邮箱:*******************附:怀化学院道路、楼宇命名方案校党委宣传统战部2012年5月2日怀化学院道路、楼宇命名方案一、命名原则和思路1.注重校园文化气息,核心在于“育人”;2.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彰显我校道路楼宇命名的独特性;3.与东、西两校区已有的学科专业布局基本吻合;4.简洁、明了、易记,尊重约定俗成的历史;5.求同存异,宜粗不宜细。
二、命名的基本方案(一)道路命名东校区:南北向以怀化历史文化名人命名;东西向以五溪地域人文景观命名。
1.从校门沿篮球场至图书馆的道路命名:从文路释义:以著名文学家、学者沈从文的名字命名。
沈从文(1902—1988),凤凰人。
14岁离家,浪迹沅水流域各地,创作了《边城》等大量影响文坛的作品,曾任北大、西南联大、武汉大学教授。
2.从食堂北侧经宣传橱窗至B栋教学楼的道路命名:阳明路释义:以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王守仁的名字命名。
王守仁(1472—1529),浙江宁波人,字伯安,号阳明子,故又称王阳明。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曾在沅陵虎溪书院讲学,名重一时。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征求意见稿二)
一、道路
1、环道:金寨路;萃英路;环校东西南北路
2、学生公寓东侧路:笃学路;明德路
3、学生公寓之间路:仁和路
4、教学楼前东西向路:厚德路;笃学路
5、沿湖曲径:蹊径;泽兰径
6、实验楼西侧路:笃行路;健行路
二、建筑
1、行政楼:集贤楼;精业楼
2、教学楼:博学、知行;笃学、致远
3、实验楼:仁德、济世、致知;笃真楼1-3;致知楼1-3
4、学生公寓:学生公寓1-8号;紫苑公寓1-8
5、食堂:食堂;中标企业冠名
6、图书馆:图书馆;博学馆;求知馆
三、景观
1、山岭:立山
2、湖泊:静(思)湖;书香湖;养浩湖
3、广场:仁济广场;风华广场
4、凉亭:昕亭;静思亭
5、运动场:运动场;时珍运动场;天健园。
(完整word版)大学道路及楼宇命名方案

青岛大学道路及楼宇命名方案一、命名原则1、大学的楼宇、园林、广场、道路等设施,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依托,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这些设施命名,是校园文明建设的支柱因素之一,应体现大学的丰厚文化内涵,有利于培育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2、设施命名,需相对稳定、耐品味耐咀嚼,故宜慎重从事,不宜朝令夕改。
因部分设施在2000年秋校园文明建设评估期间已经定名,现在继续命名,应该与既有名目(如百卉广场、海月广场,百卉路、海月路,仁园、宇园、莘园等)的命名原则相符;个别有悖者,可做微调。
3、新取名目,宜上应天象、下合地貌、中致人和,显示天人合一、和谐向上等气象;寓意应该内蕴丰厚、平正通达,不媚不俗、忌偏忌怪,读之顺口、闻之入耳;意义应指向单纯,以免生误解和歧义;前后左右宜呼应,成互补、对称格局。
4、东西院主干道,沿用原有“百卉路”、“海月路”名称。
园间和楼间小路:以临近园名命名;若不足,则以临近楼名命名。
5、楼宇的命名以校训为基本依据,尽量与校训形成统一的整体。
以“德、行、博、思”作为命名的四大关键词,取“修德笃行,博学深思”之意。
高校为育人单位,德为百行先,故综合建筑以“德”起首命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师生不仅要博学,更应有深思的能力,故教学楼宇均以“博”、“思”命名;除少数名称外,均有原典出处;另:教学楼宇一般不宜按现使用学科类别取义,以免以后调整时频繁更改。
教职员工宿舍楼(区)和学生公寓楼(区)以“水”为主题整体命名,以数字1、2、3等区别。
6、名目可分三级:广场类取四字名目,道路类取三字名目,园林类取二字名目;个别情况,可区别对待。
二、楼宇命名方案之一(一)综合性楼宇命名方案1、德雅楼(艺术楼):在早期文化中,“雅”为正声,是最权威、最美的音乐。
2、德正楼(西院5号青年教师公寓楼)。
3、敏行楼(国际交流处办公楼):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新校园建筑道路命名征集大全

枣阳阳光学校校园建筑道路命名征集方案
八年级李磊
1. 阳光大道(知行路)寓意:德才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南北1号路(怀德路)寓意:希望我们的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
3. 南北2号路(温新路)寓意:学习了一天,回宿舍休息时,行走在路上,“温故而知新?”。
“温新”与“温馨”谐音,能引起美好的联想。
4. 南北3号路(文体路)寓意:文体两开花。
5. 南北4号路(凌云路)寓意:少年壮志,鸿鹄凌云。
6. 南北5号路(志学路)寓意:希望同学们像孔子那样趁着青春年华,有志于学。
7. 名师楼(厚德楼)寓意:君子以厚德载物。
8. 1号宿舍楼(自强楼)寓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9. 2号宿舍楼(卓越楼)寓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10. 3号宿舍楼(宁远楼)寓意:宁静而致远。
11. 4号宿舍楼(博雅楼)寓意:博学而雅致。
12. 5号宿舍楼(明志楼)寓意:非淡泊无以明志,表明心志。
13. 旧楼(德馨楼)寓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4. 餐厅(沁香园)寓意: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
15. 新楼(清源楼)寓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鲜活的知识,方能才思不断。
16. 西教学楼(毓秀楼)寓意:钟灵毓秀,凝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2013年版)
一、命名更名基本原则
1. 遵循国家和地方等关于命名、更名的法律法规。
2. 已有名称并被广泛认同的可继续保留,对确需修改和尚无名字的予以命名。
3. 遵循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的通则,便于记忆和使用。
4. 避免重名、谐音、同音、歧义和有时代局限的名称。
5. 体现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特点,弘扬优良传统,彰显人文底蕴。
6. 中英文同步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二、命名更名范围
1. 校园园区(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
2. 道路(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
3. 典型建筑物
4. 校门
5. 人文自然景观
三、命名更名依据和方法
(一)专名的依据和办法
1. 以植物命名
2. 以山水命名
3. 以功能命名
4. 以方位命名
5. 以格言、典故等命名
(二)通名的依据和方法
1. 点状地名的通名分为6类:馆、山庄(酒店)、楼、舍、栋、校门。
2. 线状地名的通名:大道、路。
3. 面状地名的通名分为5类:园、苑(邨)、场、湖、山(岭)。
四、命名更名具体建议
(一)园区名称
按照办学资源相对集中、地标位置固定、师生员工联络方便的原则,对全校集中的典型园区进行命名。
文理学部:樱园、桂园、梅园、枫园、湖滨
工学部:松园
信息学部:竹园
医学部:杏园
(二)道路名称
除以校训命名四个校区的主干道和樱花大道命名为“大道”外,所有的道路一律以“路”命名;直接贯通的道路,不能有2个名称。
(三)公用房屋
对建筑体量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建筑设计优美的教学、科研、办公楼房取名;体量小、质量差、临时性的公用房屋不命名;已定为全国重点
(四)校门名称
我校的校门大都分布在沿湖、沿路地带。
为便于识记,按校门所处自然环境、区位和方位命名。
(五)人造景观名称1. 广场
2. 塑像及其它
(六)自然景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