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合集下载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酶在代谢中的作用ppt 中图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酶在代谢中的作用ppt 中图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一、二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酶在代谢中的作 用
一、ATP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
个 腺苷 ,两个 高能磷酸键 ,三个磷酸基 。它是活细胞内普 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 2.功能:直接给细胞的 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解析:ATP分子是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腺苷由腺嘌呤 和核糖组成;ATP合成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光能和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ATP完全水解产生三个磷酸。细胞中ATP的含量总是处于动 态平衡之中,随着ATP的水解,又不断发生ADP到ATP的转换,从 而保证稳定的供能环境,选项D正确。 答案:D
4.(2009·临沂模拟)生物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 ①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储能物质 ③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 官 ④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⑤促进人和 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⑥绝热体,保温作用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 具有调节作用的是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吸收的维 生素D,属于固醇类。 答案:B
5.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就化学成分而言,是由于何种
物质作用的结果( )
A.脂质
B.糖原
C.蛋白质 D.葡萄糖
答案:A
(一)酶的本质 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 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 的酶是 蛋白质 ,少数是 RNA 。
(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温度
(1)最适温度:在适宜的条件下,酶 活性 最大时的温度。不同种 类的生物,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2)高温: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 失去活性 。 (3)低温:使酶的活性 降低 ,但不会使酶失活。

中图版必修一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教案

中图版必修一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教案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该节介绍了细胞中有那些能源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又为后面几节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种能源物质的比较学习,了解糖类、脂肪、ATP等能源物质在细胞代谢中的地位和作用。

限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关于ATP的结构,不宜过于深入,但要知道学生分析教材中三个色块的含义,特别应强调ATP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的部位;对于糖类与脂质的学习意识通过图表分析明确糖的种类和特点,明确脂肪、类脂、固醇的常见种类及作用。

二是通过对这些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在生命活动中的供能比例进一步明确它们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本节学习内容较多,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展示一些图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2.阐明ATP的结构及生理功能,以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与ATP的生成途径。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有关材料设计操作顺序探究或验证ATP的生理作用。

(三)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ATP的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变、ATP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准备课件(PPT)。

第三单元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一节细胞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一、细胞中的ATP1.ATP的结构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二、糖类1•元素组成2•分类及功能三、脂质1•元素组成2•分类及功能十、课后感悟本着新课改的精神,本节课借助了多种学习形式,比如:自主学习、投影形象化学习等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3.2.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课件(中图版必修I)

3.2.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课件(中图版必修I)

[思维激活 3] 二糖和多糖水解后的产物有哪些? 提示 水解 麦芽糖+1 分子葡萄糖 水解 乳糖― ― → 1 分子半乳糖+1 分子葡萄糖 多糖[(C6H10O5)n]的完全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细胞中的糖类的比较 种类 核糖 组成核酸 脱氧核 的物质 C5H10O4 糖 单糖:不 动植物 C6H12O6 能水解的 细胞 光合作用 糖 产物,细 葡萄糖 胞的主要 能源物质 分子式 C5H10O5 分布 主要功能
【巩固2】 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团最多能组成 ATP________个 ( )。 A.10 B.20 C.30 D.60 解析 ATP的分子简式是A-P~P~P,从中可以 看出每一个 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 (A)和三个磷 酸基团。那么 60个磷酸基团只需 20个腺苷,最多 组成20个ATP。 答案 B
1.ATP的分子组成及特点
(1)组成特点: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和3个 磷酸基。 (2)具有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具有2个高能 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极易水解和 形成。 2.ATP的功能 细 胞代谢所需的能量绝大多数是由细胞内的 ATP 直接提供的。 ATP 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 源。
【巩固1】 下列关于ATP的化学组成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ATP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 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解析 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 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的磷酸组成ATP, 其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 和核糖组成。 答案 A
提醒 ①生活中常用的红糖、白糖、冰糖等都是 由蔗糖加工制成的。 ②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而蔗糖和 淀粉是非还原性糖。

3.2.1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课件(中图版必修1)

3.2.1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课件(中图版必修1)

利用例1巩固提高。
步骤4:结合教材,通
过【课堂互动探究】探 究2,帮助学生理解ATP 与ADP的相互转化,利
用例2巩固提高。
步骤5:结合教材通过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3, 帮助学生归纳糖类、脂 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利用例3巩固提高。
步骤6:引导学生以小组合
作形式总结本课时重要知识 点并以网络图形式呈现,互 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 的网络构建,然后识记结论 语句。
长度 (3)利用坐标纸测其 ,用铜锌叉刺激 不再收缩 肌肉,直到肌肉疲劳 。 (4)向肌肉滴加质量浓度为1.2 葡萄糖 g/dL的 溶液,用铜锌叉刺激,测其长度。 ATP (5)吸去葡萄糖溶液:向肌肉滴 溶液, 用铜锌叉刺激,测其长度。
1.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有实验对照吗? 【提示】 自变量为ATP和葡萄糖,因变量 为刺激肌肉是否收缩该实验的对照类型为 自身对照。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
材P54~57,填写【课前 自主导学】,完成“思 考交流1、2、3”。
步骤1:情景导课:
以【新课导入建议】 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教师通过
【正误判断】,以学 生抢答的方式检查课 前预习效果。
步骤3:结合教材,通
过【课堂互动探究】探 究1,帮助学生理解并掌 握ATP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步骤7:通过【当堂
双基达标】进行当堂 检测验收,课下完成 【课后知能检测】。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1.掌握ATP的化学组成和 特点。 2.掌握ATP与ADP之间 的相互转化。 3.列表比较糖类、脂质 的种类和作用。 4.总结各种能源物质在
重 点 难 点
1.ATP的化学组
成和特点。(重

必修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中图版)解读

必修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中图版)解读
ks5u精品课件
二、糖类的类别、结构和特点
类别 单糖 主要糖类举 例 葡萄糖、果 糖、半乳糖、 脱氧核糖、 核糖等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元 分子结构 特点 式 是不能水解的糖,其中葡萄糖、果糖是 六碳糖;脱氧核糖、核糖是五碳糖,它 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水解后能产生两分子单糖。甘蔗、甜菜 含有大量蔗糖;发芽的麦粒含有大量麦 芽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 水解后生成许多单糖,其中糖元存在于 动物的肝脏、骨骼肌细胞中;淀粉是植 物细胞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是细胞 壁的基本成分。多糖是自然界含量最的 最多的糖。
2、下列能使细胞内ADP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是 () A.甘油分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的传导 C.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 D.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解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了能量的转移和 答案:B、D
ks5u精品课件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ks5u精品课件
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一、细胞中的ATP (一)探究活动:ATP的生理作用 (二)ATP的结构 (三)ATP 与ADP的相互转化 二、糖类 (一)糖类的类别、结构和特点 三、脂质的类别和特点
ks5u精品课件
一、细胞中的ATP
(一)探究活动:ATP的生理作用 1、离体肌肉在滴加ATP之前,为什么 要用铜锌叉间歇刺激? 2、在实验过程中,若先滴加了ATP溶 液,再滴加葡萄糖溶液,会影响实验 结果吗? 3、通过试验你能的出什么结论?
ks5u精品课件
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 质,细胞不能直接利用其他的能 源物质来提供能量,在加入ATP 前用铜锌叉间歇刺激的原因是耗 尽原来细胞中存的ATP,在试验 过程中首先加入了ATP则会使试 验的结果不准确。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一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教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一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教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该节介绍了细胞中有那些能源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又为后面几节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种能源物质的比较学习,了解糖类、脂肪、ATP等能源物质在细胞代谢中的地位和作用。

限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关于ATP的结构,不宜过于深入,但要知道学生分析教材中三个色块的含义,特别应强调ATP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的部位;对于糖类与脂质的学习意识通过图表分析明确糖的种类和特点,明确脂肪、类脂、固醇的常见种类及作用。

二是通过对这些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在生命活动中的供能比例进一步明确它们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本节学习内容较多,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展示一些图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2.阐明ATP的结构及生理功能,以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与ATP的生成途径。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有关材料设计操作顺序探究或验证ATP的生理作用。

(三)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ATP的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变、ATP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准备课件(PPT)。

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三单元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一节细胞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一、细胞中的ATP1.ATP的结构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二、糖类1.元素组成2.分类及功能三、脂质1.元素组成2.分类及功能十、课后感悟本着新课改的精神,本节课借助了多种学习形式,比如:自主学习、投影形象化学习等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高中生物课件-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中的能

高中生物课件-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中的能

主要的储能物质。对于高等动物和人: 大量存在于某些植物 保温;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缓冲外 的种子、果实及动物 界压力;以保护内脏器官 体的脂肪组织中 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 分 在动物脑、卵及大豆 的种子中含量较多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 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 生殖细胞的形成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 的吸收
2.下列有关糖类的生理作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糖元是动、植物体的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答案】 C
三、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脂质主要由C、H、O组成,有的含有N、P。
2.脂质的种类 种类 脂肪 类脂 (磷脂) 胆固 醇 固 性激 醇 素 类 维生 素D 功能 分布源自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 含量丰富
动物的性腺分泌,进 入血液、组织液 在动物的卵黄中含量 较多;在人的表皮细 胞中有胆固醇,在日 光照射下,能转变成 维生素D
)
C.ATP和ADP之间可以时刻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D.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完全来自光合作用 【解析】 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组成,腺苷由1分子腺嘌呤和 1分子核糖组成。反应向左进行是ATP的合成反应,酶2属于合成酶;反应向 右进行是ATP的水解反应,酶1属于水解酶。ATP和ADP在细胞内时刻不停 地发生相互转化,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TP 的能量来源有两个:一是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二是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 释放的化学能。 【答案】 C
②能量的来源 绿色植物: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和光能的转化。 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 形成ATP的途径:植物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是呼吸作用。

《第一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第一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一、教材版本: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设计内容: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的能量来源与转变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ATP的生理作用,分析ATP的分子结构,简述ATP的结构特点;2、结合A TP和ADP的相互转化示意图,概述二者之间的关系;3、简述各种能源物质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能力;2、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过程、分析A 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利用,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物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2、通过阅读和思考、讨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3、通过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四、教学重点1、探究ATP的生理作用的实验设计过程;2 、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五、教学难点1、探究ATP的生理作用的实验设计过程;2、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否可逆。

六、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ATP的生理作用探究实验、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以及各种能源物质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各部分内的练习与渗透十分典型,需要综合理解与应用。

本节内容在《细胞的能量来源与转变》一章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学习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后面学习包括细胞呼吸、光合作知识做好铺垫。

它的内容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一样,内容篇幅不大却非常重要,学生可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肌肉才能收缩,萤火虫才能发光;并且加深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P注射 液2ml
A B A B 讨论:从A、B试管的实验现象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葡萄糖不能为萤火虫的发光器直接供能,ATP能直接供能。
糖类、脂肪
(间接供能)
氧化分解
能量1
储 存
水解
能量2 (直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ATP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各种活细 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肥胖症患者
哪些食物可以引发肥胖?
厌 食 症 患 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样的身体对我们的 健康有什么危害?
糖类和脂肪不能多食,但 也不能完全杜绝,因为它 们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理 活动,是我们身体里非常 重要的物质
探究
葡萄糖溶 液2ml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取下, 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入 两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 暗处,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约 过15分钟荧光消失,然后……
葡萄糖+果糖→蔗糖

用于各种运动,如肌细 用于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 用于大脑思考 胞收缩(机械能) (化学能) (电能)
二、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单糖(不能 水解的 糖) 二糖(水解 后能产 生 五碳糖 六碳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多糖(水解 后能产 生 淀粉 纤维素 糖元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动植物细胞 分布 生理功能 是 是 细胞的 的组成成分 的组成成分 能源物质
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 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
13、生物体内氧化所产生的代谢水,不同物质有所不同, 最高者每氧化1g该物质可产生1.07mL水。骆驼体内储 存有大量该物质,故3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常活动,则 该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肝糖原
5、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B.葡萄糖、淀粉、果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6、当两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形成一分子麦芽糖时,麦芽糖 分子式不是C12H24O12而是C12H22O11,原因是 A.发生了水解作用 C.发生了同化作用 B.发生了蒸腾作用 D.发生了缩合作用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总结: 1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但 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2 ATP含量少,转化迅速,总是处于动态平衡 (含量稳定)中,保证了能量的持续供应 (供能高效)。
用于主动运输 (渗透能)
ATP
用于生物放电 (电能)
用于生物发光 (光能)
1、某同学未吃早饭,突然头晕,校医给他 喝葡萄糖水,这样做主要是( C) A、补充水分 B、提供各种营养 C、满足能量需要 D、稀释血液 2、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C )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3、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共同特征 (D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4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4、脂质在细胞中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有关脂质的生 物学功能的叙述中,属于磷脂生物学功能的是( C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储能物质 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 作用 ⑤对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殖)起调节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10、某科学家将一种细胞,分离其质膜进行化学分析,得 到糖脂、磷脂、胆固醇,由此可判定该细胞是 A.蓝藻细胞 B.植物细胞 C.动物细胞 D.大肠杆菌
11、啤酒的成分中主要含有的糖类是 A.蔗糖 B.淀粉 C.麦芽糖
D.纤维素
12、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其所含元素与氧化时的
耗氧量的特点是
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 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
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
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 的基本单位。
2、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单 体 单糖 多聚体 多糖 蛋白质
氨基酸
核苷酸
核酸
元素
单体
多聚体
单糖 多糖类 能源 物质
氨基酸 蛋白质 结构 物质
核苷酸 核酸 遗传 物质
脂肪酸、甘油 脂肪 储能 物质
功能
7、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 A.乳糖 B.淀粉 C.麦芽糖 D.糖原
8.动物饥饿或冬眠时,能源物质消耗的顺序是
A.脂肪→ 蛋白质→ 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 B.脂类→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
9、植物种子内所含的物质氧化时,每克物质释放能量最
多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淀粉: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不易 淀粉 溶于水,人们食用的淀粉必须经过消 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糖元: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糖元 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
纤维素: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难消化,需借 助某些微生物才能被分解。 纤维素
多糖、二糖和单糖的转化过程(酶催化)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能水解产生两分子单糖
动物细胞 是 是 是 储存能量的物质 基本成分 储存能量的物质
动物细胞
• 1、元素组成C、H、O • 2、二糖水解后的成分 : • 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2葡萄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 3、动物细胞特有糖:半乳糖、乳糖、糖原 • 4、植物细胞特有糖:果糖、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多糖
二糖
单糖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 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 量摄取。为什么? 米饭和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 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四、细胞中的脂质
阅读课本56页表格,自学
1、脂肪元素组成:C、H、O 类脂元素组成:C、H、O、N、P 固醇元素组成:C、H、O 2、脂肪作为贮能物质有那些优越性? 脂肪中C、H的含量相对较高,氧化分 解时需氧量大,产生水多,释放的能量 多;单位质量脂肪体积小、热量高。
二、ATP的结构
1、ATP的中文名称? 三磷酸腺苷 2、ATP的结构简式?A-P~P~P 3、“A” “P” “T” “~”表示什么含义?
A:腺苷
T:三个
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30.54KJ/mol
4、一个ATP是由 1 个腺苷、 3 个磷酸基、2 个高能 磷酸键组成。 5、ATP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 中。
6、ATP结构简图:
P
高能磷酸键
~ ~
P
P
腺嘌呤
核糖
磷酸基团 (P)
腺苷(A)
7、组成ATP的元素有哪些? C H O N P
拓展:相关物质关系
8、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的合成 反应式 所需酶 能量来 源 能量去 路 反应场 所 ADP+Pi+能量 ATP合成酶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 吸) 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ATP ATP ATP的水解 ADP+Pi+能量 ATP水解酶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