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答案

分析:当循环队列容量较小而队列中每个元素占的空 间较多时,此种表示方法可以节约较多的存储空 间,较有价值。
if语句不能用作循环语句: for或while用于循环语句。
if(;;i++) {……}
1. 简述下列算法的功能: status algo(Stack S) {
int i,n,A[255]; n=0; while(!StackEmpty(S)) {n++;Pop(S,A[n]);} for(i=1;i<=n;i++) Push(S,A[i]); }
p++;} while(!StackEmpty(s)) { pop(s,c); *(q++)=c; //把'H'接在后部 } } //Train_arrange
6. 假设将循环队列定义为:以域变量rear和 length分别指示循环队列中队尾元素的位 置和内含元素的个数。试给出此循环队列 满的条件,并写出相应的入队列和出队列 的算法(在出队列的算法中要返回队头元 素)。(提示:rear不是指向队尾元素的 下一个位置,而是指向队尾元素;队列的 队头指针head=(Q.rearQ.length+1)%MAXSIZE)
if(a!=b) return ERROR; } return OK; }
5. 假设如题1所述火车调度站的入口处有 n节硬席或软席车厢(分别以H和S表示) 等待调度,试编写算法,输出对这n节车 厢进行调度的操作(即入栈或出栈操作)
操作系统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一、问答题1、某系统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处理机调度算法,某个时刻根据用户要求创建了一个进程P,进程P在其存在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进程调度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中提出资源申请,要求增加主存使用量,没有得到(运行—>阻塞);进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主存(阻塞—>就绪);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有紧急进程Q进入,系统停止进程P的运行,将处理机分配进程Q(运行—>就绪);进程Q运行完,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完。
请分析进程P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2、何谓进程,它与程序有哪些异同点?613、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通常有哪些?694、简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的基本思想。
大多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时间片,请给出选择小时间片的理由。
然后,再给出选择大时间片的理由。
755、进程有哪几种基本状态?试举出使进程状态发生变化的事件并描绘它的状态转换图。
636、进程创建、撤销、唤醒和阻塞原语的流程69、70、717、进程控制块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658、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区别是什么?819、PCB中包含哪些信息?进程状态属于哪类信息?6510、列举引起进程创建和撤销的事件69、7011、试比较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8112、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6713、简述操作系统的三级调度(简述其各级调度的基本功能即可)。
72二、计算题1、就绪队列中有4个进程P1,P2,P3,P4同时进入就绪队列,它们进入就绪队列2秒之后开始进程调度,它们需要的处理器时间如表所示。
忽略进行调度等所花费的时间,且进程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阻塞,请回答下列问题:分别写出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4秒)、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
答: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P1,P2,P3,P4 ,P1,P2,P4,P1,P2,P2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P3,P4,P1,P22、在某计算机系统中,时钟以固定的频率中断CPU,以增加日历计数或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定时操作,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每次执行的时间为2ms(包括进程切换开销)。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 6页
6、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财务费用属于费用要素,损益类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46】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00】 8、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811】 9、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782】 10、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86】
3、 【正确答案】 C
第 3页
【答案解析】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中 反映费用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37】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其中总分类科目,又称总 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38】
第3章 作业答案

第3章 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 的阶差分是( C )t X k A Bkt t t k X X X -∇=-11kk k t t t k X X X ---∇=∇-∇C D111kk k t t t X X X ---∇=∇-∇1112k k k t t t X X X ----∇=∇-∇2. MA(2)模型,则移动平均部分的特征根是( A )121.10.24t t t t X εεε--=-+A , B ,10.8λ=20.3λ=10.8λ=-20.3λ=C , D ,10.8λ=-20.3λ=-10.8λ=-20.2λ=3. AR(2)模型,其中,则( B ) 121.10.24t t t t X X X ε--=-+0.04t D ε=t t EX ε=A B 00.04C D0.140.24. 若零均值平稳序列,其样本ACF 和样本PACF 都呈现拖尾性,则对可能建立( B{}t X {}t X )模型。
A. MA(2)B.ARMA(1,1)C.AR(2)D.MA(1) 5. 对于一阶滑动平均模型MA(1): ,则其一阶自相关函数为( C )。
15.0--=t t te e Y A. B. C. D. 5.0-25.04.0-8.06. 关于平稳时间序列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B )A. 可以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序列值进行精确预测。
B. 当前观测序列时间为t,MA(q)模型对大于t+q 时间点序列值的预测值恒为常数。
C .自相关系数具有非唯一性,偏自相关系数不具有非唯一性 D .均值非平稳的序列,可以通过对数变换将其变成平稳的。
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延迟算子的性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有 ( AD )A B10=B n-=(1-)tt n tx x B x -C∑=-=-ni n in nnB C B 0)1()1(D 对任意两个序列和,有{}t x {}t y 11()t t t t B x y x y --+=+2. ARMA 模型可逆性条件是( CD )A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B 的根都在单位圆内 ()0t B εΦ=()0B Θ=C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D 的根都在单位圆外 0=Θt B ε)(()0B Θ=3. 关于平稳可逆的ARMA 模型的序列预测问题,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ABCD )A12(|,,,)(0)t l t t t t lE x x x x x l +--+=≤ B12ˆ(|,,,)()(0)t l t t t t E x x x x xl l +--=>C 12(|,,,)(0)t l t t t t lE x x x l εε+--+=≤ D12(|,,,)0(0)t l t t t E x x x l ε+--=> 4. 对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矩估计方法评价正确的是 ( BCD )A 估计精度高B 估计思想简单直观C 不需要假设总体分布D 计算量小5. 下列属于模型优化方法的有( ABC )A 残差方差图定阶法B F 检验定阶法C 最佳准则函数定阶法D 最小二乘估计法 6. 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 AR 模型总是可逆的B 平稳MA 模型的均值就等于模型的截距项参数C 偏自相关系数用来描述时间序列值间的直接影响D 只要ARMA 模型的AR 部分的系数的绝对值和小于1,该模型一定平稳。
第三章 参考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A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X的价格较低C.商品X紧缺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值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4.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完全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6.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以上三者都不是7.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动8.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方向转动是因为(假定以横轴度量X的量,以纵轴度量Y的量)(D)A.商品X的价格上升B.商品Y的价格上升C.消费者收入下降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9.假定X、Y的价格Px 、Py已定,当MRSxy> 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A.增购X,减少Y B.减少X,增购Y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10.当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时,消费者(C )也将保持不变。
A.均衡点B.满足C .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图D .购买的商品数量 11.商品的需求价格由( C )决定的。
A .消费者的收入B .消费偏好C .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D .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12.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导致该商品消费量的变化叫做( D )A .收入效应B .收入效应C .价格效应D .替代效应 13.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C )A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14.低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A )。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一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一样时,才起致死作用。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血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
16、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λ2l
l!
e− λ2 ,
l = 0,1,2,"
P( X + Y = n) = ∑ P{ X = k}P{Y = n − k}
k =0
=∑
k =0
n
λ1
k
k!
e −λ1
λ2
n−k
(n − k )!
e −λ2 =
e −( λ1+λ2 ) n λ1 λ2 e −( λ1+λ2 ) n k k n−k e −( λ1+λ2 ) n ! = ∑ ∑ Cn λ1 λ2 = n! (λ1 + λ2 )n n! k =0 k! (n − k )! n! k =0
18.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λ1k
e
−λ1
λ2n−k
e−λ2
⎛ λ2 ⎞ ⎜ ⎜λ +λ ⎟ ⎟ ⎝ 1 2⎠
n−k
f ( x, y ) =
1 − 2 (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计算概率 P{− 2 < X + Y < 2 2} 。 解:
19. 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Y~U(0, h), 求 X+Y 的概率密 度。 解:
20. 一射手向某个靶子射击,设靶心为坐标原点,弹着点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N(0,1;0,1;0). 求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 x, y ) =
1 − 2(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分布函数为
(完整版)第三章作业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 O—烯烃(Olefin);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
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答:(1)高温: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MCS -51指令系统
5 题 分析下面程序段的执行功能。
CLR A
MOV R2,A
MOV R7,#4
LOOP: CLR C
MOV A, R0
RLC A
MOV R0,A
MOV A,R1
RLC A
MOV R1,A
MOV A,R2
RLC A
MOV R2,A
DJNZ R7,LO OP
SJMP $ 答:将R2:R1:R0所表示的24位二进制数左移4位。
(相当×16)
6 题 设系统晶振为12MHZ ,阅读下列程序,分析其功能。
START : SETB P1.0 1
NEXT: MOV 30H,#10 2
LOOP2: MOV 31H,#0FAH 2
LOOP1: NOP 1
NOP 1
DJNZ 31H,LOOP1 2
DJNZ 30H,LOOP2 2
CPL P1.0 1
AJMP NEXT 1
SJMP $
答:((2+1+1)*250+2+2)*10+4=10.044(ms) 在P1.0引脚上输出周期为20ms
的方波。
循环体内的时钟+ CPLP1.0+ AJMPNEXT+ MOV 30H,#10 =((2+1+1)*250+2+2)*10+1+1+2=10.044(ms)
7 题 阅读下列程序,分析其功能。
MOV R7, #10
MOV A,
#30H
R2 R1
R0 0 0 0 0
MOV DPTR, #2000H
LOOP:MOVX @DPTR, A
INC A
INC DPL
DJNZ R7, LOOP
SJMP $
答:在外部数据存储器中的以下地址内存放数据:
(2000H)=30H
(2001H)=31H
(2002H)=32H
┇┇
(2009H)=39H
8 题简述下列程序段完成的功能,程序完成后SP指针应指向哪里?
MOV SP,#2FH
MOV DPTR,#2000H
MOV R7,#50H
NEXT: MOVX A,@DPTR
PUSH A
INC DPL
DJNZ R7,NEXT
SJMP $
答:以内部存储器地址30H作为栈底,从30H开始一直到7FH依次存放外部数据存储器中2000H一直到204FH地址中的数据。
7FH作为栈顶。
程序完成后SP=7FH。
9 题分析下列程序段执行结果,程序执行完后,SP指向哪里?
MOV SP,#3FH
MOV R0,#40H
MOV R7,#10H
NEXT: POP A
MOV @R0,A
DEC R0
DJNZ R7,NEXT
SJMP $
答:将栈中3FH,3EH一直到30H地址中的内容依次放入40H,3FH,…,31H单元中。
执行完后SP=2FH。
10 题分析下列程序段执行结果。
XCH A,30H
MOV B,A
ANL A,#0FH
MOV 33H,A
MOV A,B
SW AP A
ANL A,#15
MOV 34H,A
SJMP $
答:将30H单元中的数的高四位放入34H中,低四位放入33H中。
14 题阅读(1)(2)(3)程序段,分析其功能。
运算结果存在哪里?
(1) MOV A,R2
ADD A,R0
MOV 30H,A
MOV A,R3
ADDC A,R1
MOV 31H,A
MOV A,#0
ADDC A,#0
MOV 32H,A
SJMP $
(2) CLR C
MOV A,R4
SUBB A,R2
MOV R0,A
MOV A,R5
SUBB A,R3
MOV R1,A
(3) MOV A,R1
MOV B,R0
MUL AB
MOV 30H,A
MOV 31H,B
MOV A,R2
MOV B,R0
MUL AB
ADD A,31H
MOV 31H,A
MOV A,B
ADDC A,#0
MOV 32H,A
SJMP $
答:(1)将R3:R2和R1:R0中的两个16位数相加,结果存放在32H:31H:30H中。
(2)用R5:R4中的16位数减去R3:R2中16位数,结果存放在R1:R0中。
(3)R2:R1中的16位数乘以R0中的数,结果存放在32H:31H:30H中。
23 题有四个变量U、V、W、X分别从P1.0~P1.3输入,阅读如下程序,写出逻辑表达式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请使用ORG、END、BIT等伪指令重新编写该程序段。
MOV P1,#0FH
MOV C,P1.0
ANL C,P1.1
CPL C
MOV ACC.0,C
MOV C,P1.2
ORL C,/P1.3
ORL C,ACC.0
MOV F,C
SJMP $
答:电路图如下:
逻辑表达式:
重新整理编写程序如下:
ORG 0000H
U BIT P1.0
V BIT P1.1
W BIT P1.2
X BIT P1.3
MOV C,U
ANL C,V
CPL C
MOV ACC.0,C
MOV C,W
ORL C,/X
ORL C,ACC.0
MOV F,C
SJMP $
END
24 题用布尔指令,求解逻辑方程。
(1) PSW.5=P1.3∧ACC.2∨B.5∧P1.1
(2) PSW.5=P1.5∧B.4∨ACC.7∧P1.0
答:(1)MOV C,P1.3
ANL C,ACC.2
MOV ACC.0,C
MOV C,B.5
ANL C,P1.1
ORL C,ACC.0
MOV PSW.5,C
(2)MOV C,P1.5
ANL C,B.4
MOV ACC.0,C
MOV C,ACC.7
ANL C,P1.0
ORL C,ACC.0
CPL C
MOV PSW.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