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基本复位电路
stm32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stm32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一、STM32单片机复位电路
STM32单片机复位电路是单片机重启必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在系统发生混乱时,重新将系统恢复到出厂时候的工厂状态,以保证系统能够如预期的正常运行。
STM32单片机复位电路分为三种:一是电源复位(POR),二是独立复位(I/R),三是外部复位(RESET)。
1、电源复位(POR)
电源复位是指,当电源电压被初始化或复位时,单片机重新进入初始状态,用于重新配置系统。
当MCU被插入到电源上,或者系统掉电后重新上电时,MCU就会进行电源复位,以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2、独立复位(I/R)
独立复位是指,当引脚上的电压输出到一定的值时,MCU就会进行独立复位,使系统复位恢复到出厂时候的工厂状态,以保证系统能够如预期的正常运行。
3、外部复位(RESET)
外部复位是指,当STM32接收到一个复位信号时,它就会进行外部复位,使系统复位恢复到出厂时候的工厂状态,以保证系统能够如预期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STM32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介绍,有着重要的关系,必要时可以使用复位功能,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 1 -。
单片机复位电路理图解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解复位电路的作用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
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
基本的复位方式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
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
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
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1、手动按钮复位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
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
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
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
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图1图22、上电复位AT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
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µF。
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外部复位电路:外部复位电路一般采用复位电路芯片,例如
MAX809、MCP100等。
在电源上电和复位信号有效期间,复位电路芯片输
出一个低电平信号给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将单片机强制复位。
2.电源监测电路:电源监测电路检测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低于一定
范围时,会自动将单片机复位。
电源监测电路一般包括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和比较器电路。
3.内部复位电路:内部复位电路是单片机内部自带的复位电路,在单
片机上电后,内部复位电路自动将单片机复位。
内部复位电路一般由复位
电路逻辑电路和RC延迟电路组成。
4.手动复位电路:手动复位电路是用来人工复位单片机的,通常由一
个按键和一个电容组成。
当按键按下时,电容放电,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给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将单片机复位。
以上是单片机复位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单片机型号和应用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bov复位

单片机bov复位
【提纲】单片机bov 复位
一、单片机bov 复位概念
单片机bov 复位,即掉电复位(BOR, Brownout Reset),是一种针对单片机的电源掉电情况而设计的保护功能。
当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单片机bov 复位电路会自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复位,防止系统失控。
二、单片机bov 复位的作用
单片机bov 复位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单片机在电源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当电源电压下降时,bov 复位电路能够及时产生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复位,重新开始运行。
这有助于防止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导致的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
三、单片机bov 复位工作原理
单片机bov 复位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压检测和比较来实现。
当电源电压下降到设定阈值时,bov 复位电路会检测到电压下降,并通过比较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复位。
在电源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后,复位信号会自动消失,单片机重新启动。
四、单片机bov 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bov 复位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压检测、比较器、复位信号产生和复位信号传输等部分。
其中,电源电压检测部分用于实时监测电源电压,比较器部分用于比较电源电压与设定阈值,复位信号产生部分用于生成复位信号,复位信号传输部分用于将复位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端。
五、单片机bov 复位应用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bov 复位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尤其是对电源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
单片机复位电路分析

单片机复位电路分析单片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子器件,具有处理和控制电子信号的能力。
在单片机工作中,复位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确保单片机启动和工作的可靠性。
本文将分析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一、复位电路的原理复位电路是单片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在单片机上电时将其内部各个逻辑单元置于初始状态,使单片机能够从设计好的程序的第一步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启动时复位:当单片机上电时,由于各个逻辑单元的初始状态不确定,复位电路将所有逻辑单元复位到初始状态,确保单片机从正确的程序入口开始执行。
2.系统异常复位: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例如主频异常、IO端口错误等情况时,复位电路可以将单片机复位到初始状态,以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
3.软件复位:单片机内部通常有一些特殊指令可以触发软件复位,使单片机从程序的第一步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通常由复位源、复位信号检测和复位控制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复位源是指导致单片机复位的异常电子信号,常见的复位源有电源电压异常、晶振频率异常等。
复位信号检测是判断复位源信号的有效性,通常采用复位信号检测电路和复位信号延时电路。
复位控制是根据复位源和复位信号检测的结果,控制单片机逻辑单元的复位。
二、复位电路的设计复位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复位源的选择: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复位源,常见的复位源有电源电压、晶振频率等。
复位电源通常采用稳压电源,并通过滤波电路和限流电路保证稳定的复位电压。
2.复位信号检测:复位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复位源信号的有效性,并产生复位信号。
常见的复位信号检测电路有电压比较电路、门电路等。
复位信号延时电路用于保证在复位信号稳定后再进行复位操作,通常采用RC延时电路或者门延时电路。
3.复位控制:复位控制电路根据复位信号检测的结果,控制单片机各个逻辑单元的复位。
通常采用门电路实现复位控制,可以通过AND门或者OR门的连接实现复位控制逻辑。
单片机复位电路

就是一条引导指令,将其插入到程序中,一旦程序跑飞,就强行将 乱飞的程序引向一个指定的地址,在那里有一段专门对程序出错进行处 理的程序。
谢谢
指令冗余:
为了使“乱飞”程序迅速纳入正轨,应该多用单字节指令,并在 关 键地方插入一些空操作指令NOP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写,这就叫做指 令冗余。例如要在某个输出口上输出一个高电平去驱动一个外部器件, 如果只送一次“1”,那么,当干扰来临时,这个“1”就有可能变成“0” 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定期刷新这个“1”。那么,即使偶然受了干扰, 它也能恢复回来。
硬件看门狗是利用了一个定时器,来监控主程序的运行,也
就是说在主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在定时时间到之前对定时 器进行复位如果出现死循环,或者说PC指针不能回来。那么定 时时间到后就会使单片机复位。常用的WDT芯片如 MAX813 ,5045, IMP 813等,价格4~10元不等.。软件看门狗技术
程序跑飞:
系统受到某种干扰后,程序计数器的值偏离了给定的唯一变化历 程,导致程序运行偏离正常的运行路径。
程序需要:
3、复位的作用
启动时复位,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始状态 开始工作;
当由于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了摆脱困境, 也须按复位键重新启动;
其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0000H,使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 序;
复位操作还对其他一些寄存器有影响
4、怎样实现复位
在51单片机中,当RST引脚为高电平并且保持至少两个机器周 期以上就能实现复位。
5、复位电路的内部结构
在RST端出现高电平后的第 二个周期,执行内部复位以 后每个周期执行一次直至 RST端变为低电平。
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是单片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将整个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开始执行程序。
复位电路由复位触发器、复位信号发生电路和复位延时电路组成。
复位触发器是一个同步触发器,当复位信号为高电平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强制置为低电平,将整个单片机系统从任何状态强制恢复到初始状态。
复位信号发生电路通常由一个降压稳压芯片提供电源电压监测功能。
当供电电压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复位信号发生电路会检测到,并产生一个复位信号。
复位信号发生电路还能够在供电电压恢复正常后保持产生复位信号一段时间,以确保电源电压稳定后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复位延时电路的作用是延迟复位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复位信号,以确保系统在复位信号发生后稳定一段时间后才正式开始工作。
这是为了避免在复位信号产生瞬间系统电压尚未完全稳定而导致的异常操作。
当系统发生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复位信号发生电路会检测到并产生复位信号,驱动复位触发器将整个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复位延时电路会延迟一段时间后,系统电源电压稳定后才会停止产生复位信号,系统才会开始正常工作。
复位电路的设计是单片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重新开始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1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

51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确保单片机在启动时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的关键电路之一。
复位电路主要包括复位电源、复位电源电容、复位电路、复位延时电路和复位端口等组成。
复位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一般采用稳压电源芯片或者电容滤波电路来保证复位电路的正常工作。
复位电源电容用于滤除电源中的噪声和脉冲干扰信号,确保复位电路能正常工作。
复位电路的核心部分是复位触发电路,它能根据外部或内部的复位信号对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
常见的复位触发电路有布朗电桥复位电路和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复位延时电路用于延时一段时间后才将复位信号传递给单片机,避免因为电源不稳定或起振不足等原因导致系统启动失败。
复位端口是用于接收外部复位信号的端口,一般为RESET或RST引脚。
当复位信号到达时,复位端口会将单片机复位。
以上是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一般原理。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
求可能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基本的复位电路原理是相通的。
通过合理设计复位电路,能够确保单片机在启动过程中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基本复位电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基本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是: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销复位信号。
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
图1所示的RC复位电路可以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图3为其输入-输出特性。
但解决不了电源毛刺(A点)和电源缓慢下降(电池电压不足)等问题而且调整 RC常数改变延时会令驱动能力变差。
左边的电路为高电平复位有效右边为低电平Sm为手动复位开关 Ch可避免高频谐波对电路的干扰图1 RC复位电路
图2所示的复位电路增加了二极管,在电源电压瞬间下降时使电容迅速放电,
一定宽度的电源毛刺也可令系统可靠复位。
图3所示复位电路输入输出特性图的下半部分是其特性,可与上半部比较
增加放电回路的效果。
图2 增加放电回路的RC复位电路使用比较电路,不但可以解决电源毛刺
造成系统不稳定,而且电源缓慢下降也能可靠复位。
图4 是一个实例
当 VCC x (R1/(R1+R2) ) =时,Q1截止使系统复位。
Q1的放大作用也能改善电路的负载特性,但跳变门槛电压 Vt 受 VCC
影响是该电路的突出缺点,使用稳压二极管可使 Vt 基本不受VCC影响。
见图5,当VCC低于Vt(Vz+时电路令系统复位。
图3 RC复位电路输入-输出特性
图4 带电压监控功能的复位电路
图5 稳定门槛电压
图6 实用的复位监控电路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