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合集下载

mooc慕课使用的心得感想

mooc慕课使用的心得感想

mooc慕课使用的心得感想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它以其灵活性、便利性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备受学生们的欢迎。

我在过去的几年里积极参与了多个慕课学习,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和感想。

1. 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慕课的学习环境非常轻松自由,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来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内容。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慕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我可以在家中、咖啡馆或是公园里随时随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2.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慕课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讲义、练习题、课程论坛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过程更加互动和生动。

特别是教学视频,它通常由专业的教师录制,内容精讲细解,让我能够在视听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3. 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慕课学习中,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安排。

如果我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可以选择跳过,不必浪费时间。

而对于我感兴趣或者不熟悉的知识点,我可以反复观看相关视频或者通过课程论坛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讨论,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和满意。

4. 强化学习和互动交流慕课平台通常设有作业、测验和讨论等学习环节,这些环节可以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学习效果。

在完成作业和测验的过程中,我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参与讨论,我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提高。

5. 职业发展的机会慕课学习对于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慕课学习,我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慕课还提供了一些认证考试或项目练习的机会,我可以通过这些考试和练习来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潜在雇主或教育机构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我对慕课的使用心得和感想非常正面。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

浅论慕课(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差异慕课(MOOC)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开设的开放式在线课程,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慕课可以让学习者自由选择授课时间和地点,灵活地组织学习计划,同时还可以与来自各地的学习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在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在教学形式上,慕课采用了线上的教学模式。

学习者可以在家中或者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学习。

而传统教学则需要学生亲临学校或者教室内听课。

这种线上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室容纳不下所有学生的问题。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慕课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的不同。

慕课通常采用多媒体、图像、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更加形象的图像和模拟场景,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而传统教学则主要以教师的口授和讲解为主,固定和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和厌烦情绪。

另外,在教学互动上,慕课更具有交互性和内容丰富性。

慕课的平台一般设有论坛、聊天室等互动功能,学习者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学习者和教师也可以进行即时的交流和答疑解惑。

而传统教学通过提问答疑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实现互动,相对慕课的互动形式更为有限。

最后,慕课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拥有相对更加平等和开放的教育资源,让学习者能够更加轻松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学科限制和地域限制的状况。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慕课的优势在于其有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 rich的教学内容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开放、更自由的教学模式。

mooc慕课的名词解释

mooc慕课的名词解释

mooc慕课的名词解释英文回答: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A MOOC is a type of online course aimed at unlimited participation and open access via the web. MOOCs are typically offered through e-learning platforms and use a combination of recorded video lectures, online forums, and interactive exercises to deliver course content.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large enrollment numbers, which can range from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students.Key Features of MOOCs:Open Access: MOOCs are free to take and accessible to anyone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Large Enrollments: MOOCs typically attract a high number of participants, often exceeding traditionaluniversity class sizes.Low Cost: MOOCs are often free or low-cost, makingthem accessible to a wide range of learners.Self-Paced: MOOCs allow learners to study at their own pace, providing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Interactive: MOOCs often incorporate interactive elements such as quizzes, online discussions, and peer feedback.Global Reach: MOOCs can reach learn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romoting global access to education.Types of MOOCs:xMOOCs: Focus on delivering a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experience online.cMOOCs: Emphasize collaboration, peer-to-peer 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SPOOCs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 Limited to a smaller group of learners with specific interests or backgrounds.Benefits of MOOCs:Increased Access to Education: MOOC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individuals to access education who may not have the time, resources, or location to attend traditional university classes.Flexible Learning: MOOCs offer flexibility in terms of pace and time commitment, allowing learners to fit learning into their busy schedules.Cost-Effective: MOOCs are often free or low-cost, making them an affordable way to gain knowledge and skills.Global Collaboration: MOOCs connect learn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Challenges of MOOCs:Completion Rates: MOOCs tend to have lower completion rates than traditional university courses due to the self-paced nature and lack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Lack of Assessment: MOOCs often lack formal assessment methods, which can make it difficult to evaluate learner progress and provide feedback.Overwhelmed Learners: The large enrollment numbers in MOOCs can sometimes overwhelm learners and make itdifficult to receive personalized attention.中文回答: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慕课学习心得

慕课学习心得

慕课学习心得
慕课学习是一种非常灵活和方便的学习方式,让我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通过慕课学习,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在慕课学习中,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不用担心跟不上或者浪费时间。

慕课学习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我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交流来深
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慕课学习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可以灵活地选择所学的知识点和深度。

我可以根据自
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进行深入学习,不用被课程设置和教材限制。

不过在慕课学习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惑。

一方面,由于自主学习的特点,学习进
度和效果需要自己掌握和把握,需要较强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慕课学
习大多以在线视频为主,如果网络不稳定或者视频质量不好,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总体来说,慕课学习是一种颇具优势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知识
和技能。

通过慕课学习,我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自主选择所学知识和
深度,并且通过在线互动和交流来增强学习效果。

《慕课与网络课程》课件

《慕课与网络课程》课件
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丰富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互动式学习:通过互动式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课程内容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学习体 验
云计算技术:实现大规模在线学习 平台的稳定运行
习效果
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互动性: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资源丰富: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个性化学习: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学习效率
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常由知名大学 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视频、音频、 文本等。
混合式学习:结 合线上和线下学 习,满足不同学 生的学习需求和 习惯
课程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元,涵 盖多个学科领域,满足学生多 样化需求
慕课与网络课程将更加注重学 科交叉和跨界融合,打破传统 学科界限
课程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包 括在线直播、录播、互动讨论
等多种形式
课程评价将更加注重过程性评 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 a. 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无法直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 b. 学习效果难以保证:需要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 c. 网络问题:可能会受到网络不稳定、网络延迟等问题的影响 ● d. 课程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优质的课程
优点:可以自主选择课程, 满足个性化需求
优点:可以反复观看,便于 复习和巩固
网络课程:学习者主要与教育机构的教 师和助教进行交流,互动性相对较弱。
慕课:自主学习,灵活安排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网络课程:实时互动,有老师指导,需要固定时间上课 慕课:适合自学能力强,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网络课程:适合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固定时间上课的学生

慕课课程设计方案

慕课课程设计方案

慕课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列出学科核心概念,例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相关定义、性质及运用。

2. 使学生能够描述XX过程(如“化学反应的平衡”),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3. 引导学生认识XX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如数学、物理等,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方法(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搜索、在线协作)获取、整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XX领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从学科角度看待现实世界,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慕课的线上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教材,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取教材中以下章节进行深入讲解:1. XX章节(如“第一章 生物学概述”):介绍学科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为学生建立学科框架。

- 内容包括: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分支、生物学研究方法等。

2. XX章节(如“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详细讲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功能及相互关系。

- 内容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分类与作用等。

3. XX章节(如“第三章 遗传与进化”):探讨遗传学原理和生物进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生命多样性的形成。

- 内容包括:遗传物质、遗传规律、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等。

慕课的制作与运行

慕课的制作与运行

慕课的制作与运行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指在互联网上开设的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可以免费或付费参与。

慕课的制作与运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筹备、技术支持以及学习者服务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就慕课的制作与运行进行详细介绍,从课程设计到运营管理,全方位展现慕课的运作模式和运营手段。

一、慕课制作1. 课程设计慕课的制作首先要进行课程设计,包括确定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学方法等。

课程设计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课程的可交互性,以及与现实应用的对接程度,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习题、案例资源等,需要根据课程设计进行准备。

制作在线课件是慕课制作中重要的一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互动性的课件,并进行不同设备的适配。

还需要构建在线作业和考试系统,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试和评估。

3. 技术支持和平台选择慕课的制作需要依托相应的在线学习平台和技术工具,如Coursera、edX等知名的慕课平台。

这些平台提供了在线课程制作的工具和模板,能够方便地进行课程的制作和管理。

还需要考虑到技术支持,包括服务器托管、网络带宽、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支持。

二、慕课运行1.在线教学过程慕课的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还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2.学习者服务慕课的学习者服务包括学生的注册、选课、学习进度跟踪、学习资源获取等方面。

要提供方便、高效的学习者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也要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慕课的基本类型

慕课的基本类型

慕课的基本类型
慕课,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在线学习体系,它有着广泛的课程类型,可满足各种层次的学习需求。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主要类型:
首先,以语言课程为例,慕课主要提供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可以让学习者熟练掌握母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交流。

此外,慕课也提供技能课程,涵盖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文娱课程、美术课程等。

慕课也提供科技及编程类课程,例如Web开发、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等。

用户可以在
课程学习中掌握各种最新的技术,并可以通过动手实践,运用这些技能在工作中、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实际作用。

慕课还提供经济类课程,其中包含财经、营销、金融、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帮助学习者了解当今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知识,让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走到社会实践中去。

最后,慕课也提供职业发展类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跨越行业及职位层级的培训学习,以便学习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实力。

慕课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帮助人们更快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及职业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科学技术的角度谈慕课什么是慕课?慕课是什么?慕课是一个短语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意思。

慕课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球众多学员学习。

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

慕课是“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形式之一,属于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以往的网络教学有重要借鉴意义。

慕课的起源及发展MOOC起源于加拿大。

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的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MOOC并创建了全球第一个cMOOC类型的课程。

cMOOC强调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把课程设计者、学习资源、教学者、学习者和自发组建学习共同体等作为一个整体,并基于已经大众化的社会性交互工具平台,促进不同思维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人—机、人—人交互模式下切磋学习,引发知识迁移和知识创造,使面向信息类聚、整合理解、迁移运用、批判思维和知识构建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对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和组织形态提出了革命性挑战,所以学术界充分肯定了cMOOC的理论创新。

但是,cMOOC尚未形成稳定的、易于复制的、可供一般在线课程教学应用的实践模式,也没有风险投资便于介入的抓手。

200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基于cMOOC部分思想,借鉴了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面授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易于复制的课程框架,以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在线课程学习的模式,创办了在线教育商业化公司Udacity和Coursera等,邀请著名大学加盟并提供在线课程平台xMOOC(x表示扩展或加盟,不同于c表示联通主义的含义),在课程学习环节免费向全球开放课程,吸引了众多学员注册学习,而在课程结业认证等环节收费,从而形成资本投资收益的商业模式,很快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加之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渲染,加速了政府、社会、学校和公众对于网络教学意义的认识,也造成了今天大众热议的MOOC演变成在线教育的代名词的状况。

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 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均已入驻中国。

如果说2012年MOOCs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海啸”,那2013年在中国教育界也算是刮起了阵阵“飓风”。

近20场关于MOOC的会议、论坛相继召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与美国MOOC平台签约,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了15门在线课程,MOOC这种以短视频方式学习的在线课程正在受到学习者的青睐。

慕课的优缺点慕课的席卷,让各国的大学管理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

“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

在未确定慕课。

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

对于慕课风暴,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洞察到与以往的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相比,它即将给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三个特点:首先,慕课广泛的开放性。

基于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受众非常广泛。

所谓“大规模、开放式”,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者的人量不受限制,除了特定的证书或学分外,学习者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

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课程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空和经费对人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

其次,慕课的透明性。

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

在线课程直面学生、市场的考量与选择,教学质量评估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环境中变得简单而公正,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变得通行无阻。

在线课程让某一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再是单一校园内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具体。

最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

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从教学改革和商业运作模式角度,要大胆肯定MOOC作为在线课程教学的诸多优点,即:1.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即时在线测试开展课程教学,十分易学;2.模板化的课程结构易于工程化复制,规范化在线课程建设;3.名校名课免费向全球开放,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互换和共享;4.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成果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员自我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5.基于社会性交互工具软件支持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升;6.虽然课程上网建设成本较传统教学高,但是教学组织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广种薄收”的实施策略,资本投资收益率较高。

总之,MOOC一是通过标准化的线上课程教学实现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受众的规模化和全球化,拓展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链;二是社会资本和资源介入高等教育引发知识产业链重组,促进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工与重组变革进程。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阐明MOOC的课程在教学实践和技术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1.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就继承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2.从教学论的视角,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模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有针对多种学员对象的需求,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3.现有的国际上40多个MOOC平台与以往网络教学平台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完善,自身尚处于“婴幼儿”阶段,不能因单门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而一叶障目,过度夸大其平台的教育性和技术性功能;4.与以往的开放远程教育系统相比,MOOC仅是课程教学层面,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与其它教学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共享,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5.MOOC课程仅仅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所以既要欣慰少数学员学有所成,也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关心对另外90%学员造成的负面影响。

所以,正如丹尼尔指出的,当前许多MOOC在教学法方面还是非常传统的,教学质量也不高。

MOOC的兴起和发展可理解为在线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契机。

在认识层面,MOOC引起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教育部门领导、大学管理者、教师和社会公众对在线教育的普遍重视。

而在实践层面,无需照搬美国MOOC做法,或完全另起炉灶运动式搞一套所谓的MOOC系统,而是应该从整个在线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问题、机遇、挑战和对策的大系统,辩证认识和发展MOOC,从单一的“课程”层面扩展到系统的“教育”层面,从单一的“网络教学”扩展到“混合教学”。

慕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慕课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冲击将是多方面的。

从宏观上说,面向世界开放的慕课,是一个国家展示其教育实力的平台。

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大学体系,能提供给慕课的课程及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就是该大学的教学水平或该国高等教育实力的呈现。

某种意义上,慕课是大学与大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武擂台”。

通常讲的一国文化软实力,确实可以由此在全球学生面前见个高下。

不过,仅就慕课三大平台皆由美国大学搭建并唱主角而论,中国教育界便已先输了一阵。

在微观层面上,慕课不只是课程共享,还是教学技术的成功创新。

自从MOOC 在美国兴起,近些年致力于将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李晓明就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一新型学习方式。

得益于20多年的网络教育实践,慕课很快形成较为稳定实用的基本教学模式。

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

国内高校沿袭至今的教师说、学生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从技术上被打破了。

课程设计的精细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教师督促式教学法,取而代之的是在兴趣驱动下的学生自我探究。

教育界倡导多年的“探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真正得到了实施。

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与上述形式相比,慕课的特点是:它是由精英大学首先促动的以着力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高深知识传播体。

它会不会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为什么有人认为它一定能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首先,MOOC本身并没有如此大的魔力,能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因为现有的MOOC课程及其支撑平台只是在线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严重不足。

但是,如果以这次“MOOC运动”为契机,肯定MOOC的同时,再借鉴开放远程教育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完善和发展MOOC,并进一步结合信息化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改革,从教育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科学发展在线教育大系统,的确能够加速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进程。

其次,需要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历史观视角,客观、辩证地认识、理解和完善MOOC,不要过度宣传并给其贴上一个“革命”的标签。

事实上,对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问题,很早就已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在线教育,我们国家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和一些大学开办的远程教育,以及传统高校数字校园中的网络辅助教学等,这些在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十余年,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在线教育发展类似,在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与认证、混合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正在不断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

另外,历史上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多次出现过要革命的预言,但事实一再证明往往言过其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