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YJK基本设计的10个常见问答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主讲人:王徽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2019年11月21日保定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Beijing YJK Building Software Co.,<常见问题>按钮目录视图搜索视图1.内容全面内容涵盖用户手册、 技术条件、升级说明、 疑难解答、宣讲PPT 等<常见问题>帮助文档的4个特点1 3.支持搜索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4.实时更新随新版本同步更新2 342.条理清晰按照YJK 基础软件的操作 顺序组织章节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3、为什么YJK 不按净反力Pj 计算冲切力Fl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 如何考虑?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最常见的10个问题筏板设计 独立基础设计承台设计 地基承载力验算 桩基承载力验算 沉降计算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k kw,k1.08 1.05G F N +=>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配筋面积显红:位移图明显异常:1.0恒-1.2浮(高)荷载、反力不平衡:基本组合:1.0恒-1.2浮默认采用非线性分析,先组合荷载再计算内力浮力较小时N w,k ≤ 1.2(G k+F k)浮力较大时N w,k > 1.2(G k+F k)∑P ≥ 0,可以平衡∑P < 0,没法平衡!!土不可能受拉观点1:抗浮稳定满足要求,增加配筋即可。
处理方法:选用<线性>分析。
解决办法☑ 水浮力工况自动采用倒楼盖法计算 ◆ 恒载工况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法计算 组合弯矩等于:当M D 和M W 方向不同时当M D 和M W 方向相同时M comb = M wM comb = MAX(M D ,M w )恒载弯矩为M D水浮力弯矩为M WM DM W支座反力柱(墙)荷载观点2:需进一步提高抗浮能力。
YJK使用常见问题(非官方)

YJK使用常见问题1、PKPM->YJK模型转换PKPM数据注意事项:YJK转PKPM10版数据时,需要使用当前计算机上的PKPM10版软件,并且需要使用PKPM10版软件的加密锁。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网络版,则转换程序自动读取网络加密的设置;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单机版,则在转换程序执行前必须插上PKPM 的S1加密锁。
没有PKPM加密锁则转换出错。
执行YJK转PKPM程序时,YJK将临时改变当前计算机上PKPM的设置(主要是cfgpath 的路径设置),并在转换完成后恢复PKPM原有的设置。
但是如果因某种原因转换失败导致程序中断,软件没有完成对PKPM原有设置的恢复,此时可点取YJK启动界面右上角的相关按钮,选恢复PKPM设置后即可。
为了保证YJK转PKPM10版数据顺利进行,请详细按照如下说明进行。
a、YJK的安装1) 安装YJK程序前,应确保已正确安装PKPM程序,且PKPM程序能正常进入建模模块。
2) 正常安装YJK后,如重新安装PKPM至其它目录时,应再重新安装YJK。
b、转换PKPM工程1) 转换PKPM工程时,如当前正在运行PKPM程序,应关闭当前正在运行的PKPM进程,否则转换可能出错。
2) 转换PKPM工程时,如PKPM为网络版,应确保客户端与服务器能正常工作;如PKPM为单机版,应确保当前机器插有S1锁。
3) 转换工程目录下,只能含有一个后缀为JWS的文件,否则不能转换。
c、其它1) 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能正确完成转换,可能会造成PKPM不能正确使用或者出现PKPM一进入建模程序或其它程序,程序就自动就退出等。
此时可点击恢复PKPM的设置后即可。
2) 对于没有S1锁,但具备连接外网条件的情况,可以通过切换转换PKPM工程为“互联网转换”。
有S1锁的情况下,建议用户安装YJK程序后设置为本地转换,保证快速且较好的转换。
2、盈建科转成pkpm模型后,多塔定义改不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进入PMCAD模块,点一下楼层组装,确定。
YJK使用常见问题

YJK使用常见问题1、PKPM->YJK模型转换PKPM数据注意事项:YJK转PKPM10版数据时,需要使用当前计算机上的PKPM10版软件,并且需要使用PKPM10版软件的加密锁。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网络版,则转换程序自动读取网络加密的设置;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单机版,则在转换程序执行前必须插上PKPM 的S1加密锁。
没有PKPM加密锁则转换出错。
执行YJK转PKPM程序时,YJK将临时改变当前计算机上PKPM的设置(主要是cfgpath 的路径设置),并在转换完成后恢复PKPM原有的设置。
但是如果因某种原因转换失败导致程序中断,软件没有完成对PKPM原有设置的恢复,此时可点取YJK启动界面右上角的相关按钮,选恢复PKPM设置后即可。
为了保证YJK转PKPM10版数据顺利进行,请详细按照如下说明进行。
a、YJK的安装1) 安装YJK程序前,应确保已正确安装PKPM程序,且PKPM程序能正常进入建模模块。
2) 正常安装YJK后,如重新安装PKPM至其它目录时,应再重新安装YJK。
b、转换PKPM工程1) 转换PKPM工程时,如当前正在运行PKPM程序,应关闭当前正在运行的PKPM进程,否则转换可能出错。
2) 转换PKPM工程时,如PKPM为网络版,应确保客户端与服务器能正常工作;如PKPM为单机版,应确保当前机器插有S1锁。
3) 转换工程目录下,只能含有一个后缀为JWS的文件,否则不能转换。
c、其它1) 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能正确完成转换,可能会造成PKPM不能正确使用或者出现PKPM一进入建模程序或其它程序,程序就自动就退出等。
此时可点击恢复PKPM的设置后即可。
2) 对于没有S1锁,但具备连接外网条件的情况,可以通过切换转换PKPM工程为“互联网转换”。
PKPM V2.1版模型转YJK模型方法操作步骤:(1)PMCAD 中将V2.1 版模型JWS 文件存为V1.1-V1.3 版模型JWS 文件。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模型基床系数、桩刚度
➢ 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用于基础的沉降计算。通过多次迭代 按地质资料反算的过程确定。
➢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基础与桩土未脱离,迭代的目标是有限元位移值 和沉降值趋于一致。
➢ 迭代得到的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不做平均处理,各个单元 基床系数会出现不同的数值。
➢ 沉降计算时用的附加应力由最终确定的基床系数和桩刚度确定。
程序提供参数可以选择在基本模型下采用沉降模型的桩土刚度
12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迭代计算的实例模型
13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迭代计算的实例模型
14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非线性计 算,需要注意什么?
3
建模相关问题
建模相关问题
基础高 版本转 低版本
问题
基础重 新读取 崩溃或 提示异 常问题
上部荷 载与基 础计算 用荷载 产生差 异原因
4
基础高版本转低版本
基础高版本转低版本
➢ 模型储存基础建模数据的文件名为Jccad_0,将模型文件 加下的该文件放入即可完成基础模型模型由高版本转为低 版本。
➢ 基础模块仅将模型数据形成数据库,桩刚度修改、板面荷 载修改等内容不会进行转换,所以需重新进行设置。
➢ 当建模中的柱墙底标高与基础底标高不一致时, 由于墙柱下探,柱底剪力会在下探的力臂作用 下产生附加弯矩。
➢ 按刚体假定计算的独立基础和桩基承台,自动 考虑;按变形体假定计算的筏板、地基梁,多 柱墙独立基础、桩基承台,受选项控制,建议 考虑。
9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 沉降模型有何不同?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PPT课件(52页)

➢ 按刚体假定计算的独立基础和桩基承台,自动 考虑;按变形体假定计算的筏板、地基梁,多 柱墙独立基础、桩基承台,受选项控制,建议 考虑。
9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 沉降模型有何不同?
10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11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模型基床系数、桩刚度
➢ 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用于基础的沉降计算。通过多次迭代 按地质资料反算的过程确定。
➢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基础与桩土未脱离,迭代的目标是有限元位移值 和沉降值趋于一致。
➢ 迭代得到的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不做平均处理,各个单元 基床系数会出现不同的数值。
方法一
➢ 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图形文件损坏,这时删掉 *_F名称的文件,再打开即可。
方法二
➢ 也可能是因为模型数据文件损坏。这时需将 *_F名称的文件拷出;再删掉全部的*_F和 Jccad_0文件,进入基础重新读取;然后将 备份的*_F文件替换,再次重新读取即可。
6
上部荷载与基础计算用荷载产生差异的原因
15
基础计算模型概览
分离式基础 不进行网格划分
刚体假定模型
简单独基、简单 承台、条基自动 按刚体假定模型
建议也采用弹性地基梁模型
整体有限元下的倒楼盖模型
力学模型
倒楼盖模型
进行网格划分
有限元模型
整体有限元模型
弹性地基梁板法模型
《地基规范》第 8.4.14 条
《地基规范》第 8.3.2 条
防水板
一般线性分析 模型
基础常见问题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Midas与YJK对比
计算振型个数60 Midas YJK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56.49% 60.18% Y 方向: 53.99% 57.50%
基底剪力:X 方向: 38929.8 38831.4 Y 方向: 33762.8 38506.2
6.53% 6.50% 3.31% 1.98%
16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29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梁正截面设计时,如果有轴力,
– YJK取同一组合下的弯矩、轴力进行配筋设计;有控制 参数确定梁在压弯状态下是否按柱配筋;
– PKPM先计算地震、非地震组合下轴力最大值,然后将 该轴力与各组合弯矩一起计算配筋;
30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Y 方向: 16970.2 19879.7 17.14%
YJK
计算振型个数
21个 38个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77.39% 90.69%
Y 方向: 77.64% 96.57%
基底剪力:X 方向: 17253.5 18522.7
Y 方向: 17164.8 20043.6
17.19% 24.38% 7.36% 16.77%
3
导PKPM模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 从PKPM转过来
• 多塔定义及多塔中的属性定义不能转,如层高、材料强度等;(下个 版本可转)
• 使用上网转PKPM方式时,特殊构件定义转过来之后单构件级别的属 性变成手工指定状态,会导致YJK中楼层级别的属性中定义的材料强度 等无效,需在YJK中手工删除特殊构件定义的属性(本地转换不存在这 个问题);
– YJK仅对地下室1层采用和上部结构相同的抗震等级,而 对地下室层以下各层的抗震等级都设置为4,对地下一 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 低于四级。 PKPM需人工指定;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1.0恒-1.2浮(高) 荷载、反力不平衡:
7
基本组合:1.0恒-1.2浮 默认采用非线性分析,先组合荷载再计算内力
浮力较小时 1.2Nw,k ≤ Gk+Fk
浮力较大时 1.2Nw,k > Gk+Fk
∑P ≥ 0,可以平衡
土不可能受拉
∑P < 0,没法平衡!!
8
解决办法
观点1:抗浮稳定满足要求,增加配筋即可。 处理方法:选用<线性>分析。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沉降计算
4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5
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
Gk Fk 1.08 1.05 N w,k
6
配筋面积显红:
位移图明显异常: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1
<常见问题>按钮
目录视图
搜索视图
2
<常见问题>帮助文档的开发目标
1.内容全面
内容级说明、
疑难解答、宣讲PPT等
2.条理清晰
2
按照YJK基础软件的操作
顺序组织章节
4
4.实时更新
随新版本同步更新
3
3.支持搜索
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
3
最常见的10个问题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筏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板
3、为什么YJK不按净反力Pj计算冲切力Fl?
设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28
两桩承台配筋参数
01 跨 高 比 小 于 5 的 承 台 梁
➢ 跨高比小于5的梁式配筋两桩承台可选择按深梁设 计或按普通梁设计。
➢ 按深梁设计配筋形式分为“纵筋+分布筋”和“纵 筋+箍筋”,受弯、受剪计算及相关构造措施可查 看《混规》附录G。
➢ 按普通梁设计配筋形式为“纵筋+箍筋”,受弯、 受剪及相关构造同普通梁。
可 非单添的能线击 加情需性此标况进分处题行 析
抗单浮击设此防 水处位添比加较 高的文工本 程
进单行击人此防 设处计添的加工 程 文本
较单大击水此平 力处荷添载加的 工程文 本
上部结构 荷单 处载击 添特此 加别 不均文匀本 的 工程
➢ 对于高水组合和人防组合程序默认采用分线 性分析方法。
➢ 其他可能出现上抬工况的工程,设计师可查 看文本结果下的“组合工况上抬检验”,如 某些组合出现单元上抬的情况,程序会进行 输出,这是只需在荷载组合表中将上抬的组 合计算方式改为非线性即可。
荷载先组合后计算
线性分析时,程序分别进行单工况计算,然后 根据组合系数将计算结果进行叠加。由于非线 性计算采用的拉压刚度不同的弹簧进行模拟, 对于出现上抬工况的工程,这时单工况计算出 来的变形结果叠加后,可能与荷载叠加后的基 础变形不同,所以需将荷载组合后再进行计算。
进行迭代计算
第一次计算时,全部采用抗压弹簧,计算完成后, 模型如出现受拉区,会将该区域的单元弹簧赋予 受拉刚度,再次进行计算,直到计算没有新增的 受拉区或新增受拉区达到误差要求即表明迭代收 敛。
11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模型基床系数、桩刚度
➢ 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用于基础的沉降计算。通过多次迭代 按地质资料反算的过程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办法
1、计算参数<区分腹板、翼缘>保持勾选状态 2、根据设计要求修改<翼缘纵筋最小配筋率>
按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15% 按非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2%×15%=0.03%
计算结果
实配结果
(1964)
(201)
(2945)
(452) (1005)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独立基础设计
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 承台设计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G — 箍筋面积Asv(cm*cm) FB — 腹板底筋面积 (cm*cm) YY — 翼缘底筋面积 (cm*cm) [*] — 翼缘底垂直梁方向每延米配筋面积 (cm*cm/m)
不区分 区分
按矩形截面计算受弯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计算结果:As=26.9cm2
独基防水板
顶板人防荷载产生桩反力、非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顶板人防荷载只在独基下产生土反力 防水板下为垫层,没有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解决办法
使用YJK进行底板人防设计时,可以参考下表设置参数。
选项 <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板基础
弹性地基梁板法 倒楼盖法
不勾选
勾选
d0
基础施工后(长期) 历史最低水位(设计用)
水头高度 Hw2
都考虑: 都不考虑:
P0
P
d
F
G A
w Hw2
d1
w
Hw1
P0
P
d
F
G A
d1
Hw1
当Hw1=Hw2时,二者等价。 当Hw1>Hw2时,“都考虑”更不利。 YJK默认按“都考虑”计算。
解决办法 要么都考虑,要么都不考虑!
不可选线性 不可选线性
—
注:“—”表示没有要求,无论选择“非线性”还是“线性”,都自动按“线性”计算。
实例分析
地下室底板,厚450mm,按核5级设计。 人防荷载:顶板120kPa,外墙100kPa,底板90kPa
3、为什么YJK不按净反力Pj计算冲切力Fl?
基础造价由板厚决定 筏板厚度由冲切控制 结构设计师尤为关注冲切验算
A0=4700×800mm2 Vs=1438.7kN
尺寸较小的柱下独基 (注:岩石地基较为常见)
岩石地基 fak=5000kPa
柱下独基冲切承载力
柱下独基受剪承载力
y x
高宽比满足刚性角要求, 不需要计算冲切!
YJK默认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计算: 按《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计算时:
单柱独基,尺寸较小时,要验算剪切!
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G.0.4
“纵筋+分布筋”
“纵筋+箍筋”
Vc
配筋形式 “纵筋+分布筋”
Vs1 竖向分布筋提供
Vs2 水平分布筋提供
“纵筋+箍筋”
箍筋提供
0
采用“纵筋+箍筋”方式,当l0/h ≤ 2时,如果V > Vc,Asv无解。
1、历史最低水位高于板底时,准永久组合中考虑水浮力,分项系数取1.0
2、输入地质资料时,注意水头标高
实例分析
板底标高-5.4m
勘查可见水位:-1.3m(相对±0) 历史最低水位:-1.3m 都考虑:S=66.3mm 都不考虑:S=66.3mm
勘查可见水位:-1.3m 历史最低水位:-3.3m 都考虑:S=84.1mm 都不考虑:S=66.3mm
1
技术条件、升级说明、
疑难解答、宣讲PPT等
2.条理清晰
2
按照YJK基础软件的操作
顺序组织章节
4
4.实时更新
随新版本同步更新
3
3.支持搜索
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
最常见的10个问题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
3、为什么YJK不按净反力Pj计算冲切力Fl?
板 设
式中, P0 — 基底附加压力(kPa) P — 准永久组合的基底压力(kPa) γ×d — 基坑开挖的卸载应力(kPa) γ — 基底以上土的自重应力(kPa) d — 开挖深度(m)
要不要减掉水浮力? P F G A
水位以下取饱和重度还是浮重度?
施工前
施工后
地勘时 勘查可见水位 水头高度 Hw1
筏板基础,自重产生的基底反力 与自重处处平衡,所以:
=
桩筏基础,自重为分布力 、桩反力为集中力,无法 处处平衡:
采用基底净反力是简化方法、适合手算。 计算机程序其实不需要简化。 兼顾桩基的计算要求,YJK不采用简化方法。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9.7条
解释1:自重传给地基土?
沉降计算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
Gk Fk 1.08 1.05 Nw,k
配筋面积显红:
位移图明显异常:
1.0恒-1.2浮(高) 荷载、反力不平衡:
基本组合:1.0恒-1.2浮 默认采用非线性分析,先组合荷载再计算内力
浮力较小时 Nw,k ≤ 1.2(Gk+Fk)
冲切力 Fl = 1946.6-220.7=1725.9 (kN)
YJK计算过程:
轴力设计值+自重 N+G = 1946.6+1.35×15×1.5×1.6=1995.2kN 基底反力 R = 112.2×1.5×1.6=269.3kN 冲切力 Fl = 1995.2-269.3=1725.9 (kN)
解决办法
观点1:任意荷载组合,既看作“轴心竖向力”,又看作“偏心竖向力” 处理方法:按默认选项验算 观点2:按是否含风荷载、地震作用区别“轴心”、“偏心” 处理方法:勾选<不含风和地震的标准组合按1.0倍Ra验算单桩承载力>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按基底附加压力计算沉降:
P0 = P - γ×d
按翼缘、腹板分别计算构造配筋面积: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5.1条
YJK计算结果:
腹板,As,min=600×1000×0.2%=12cm2 翼缘,As,min=(300+600) ×1450×0.2%=26.1cm2 二者相加,As,min=38.1cm2
38.1cm2如何分配不明确! 翼缘最小配筋率取0.2%太大!
0.66
0.34
0.37
① 临界截面周长减小
边柱
um=4375×2+2950×1=11700mm
角柱
um=4375×2=8750mm
中柱
um=2850×4=11400mm
地下室外墙
um=8550×1+975×2=10500mm
对《地基规范》边、角柱判断准则的理解
附录P
筏板边界
柱
筏板边界 柱
延伸到筏板边: um1=2(L+hc+0.5h0)+(bc+h0)
锚固
抗拔锚杆 抗拔桩 …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4.9.2条,第4.9.3条
条文说明: 小结: 常规级别,基础设计考虑人防组合,也符合规范。 核武器级别,需要考虑顶板传来的静荷载。
筏板基础
倒楼盖法
弹性地基梁板法
桩筏基础
N Mx=N×e
e 冲切临界截面重心
③ 扣减反力减小
《地基规范》第8.4.7条
④ 冲切力放大系数
《地基规范》第8.4.7条
边、角柱,按临界截面扣减反力:
中柱,按冲切锥体的底面积扣减反力:
Fz=25510.6 kN R=6506.0 kN Fl=(Fz-R)×1.1=20905.1 kN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
支座反力
组合弯矩等于:
当MD和MW方向不同时 Mcomb = Mw
当MD和MW方向相同时 Mcomb = MAX(MD,Mw)
MW
解决办法
观点2:需进一步提高抗浮能力。 处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抗浮措施。
配重
降水
增加板厚 板底挂低等级混凝土 板顶加覆土 钢渣混凝土 …
降低设防水位,取至 ±0 减小水浮力分项系数 排水盲沟+排水井 …
解释2:增加安全储备?
按平衡关系: Fl = N + G1 - R
按规范: Fl = N - (R - G1 - G2)
= (N + G1 - R) + G2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边、角柱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边柱 0.95
中柱 1.27
边柱 0.73
角柱 0.71
地下室外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解决办法
1、增大承台宽度、高度,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使混凝土能够提 供全部剪力
b+200 h+200
2、采用水平、竖向分布筋的配筋形式 3、增加桩数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