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应知应会
药事应知应会

1、什么是基本药物?我院最新供药目录中共有多少种药物,基本药物共多少种?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
我院供药目录共收录药品426种,其中基本药物328种。
2、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5、我国规定有哪几类药物属于特殊管理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我院现有的麻醉精神药品有哪些?哌甲酯缓释片;二类精神药品有: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注射剂、地西泮片、地西泮注射剂、氯硝西泮片、氯硝西泮注射剂、硝西泮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佐匹克隆片。
三甲复审全员应知应会(药事部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甲复审全员应知应会(药事部分)1.我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的主要目标是?如何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对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如何预防:①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②严格实施隔离措施;③切实遵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④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⑤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主要的控制目标有哪些?答: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 以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住院患者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的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住院患者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的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 80%。
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指征是什么?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5.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指征?答: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简明药事管理应知应会

简明药事管理应知应会一、处方开具:1.门诊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2.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3.门诊癌症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①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②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③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并在病历中记载病情和用药方案。
4. 为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5.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五专管理和“药库,各药房,各病区”三级管理。
三、备用药品管理要求1.各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由护士长负责,指定专人管理。
对药品数量每月定期清点,并进行相关检查和登记,使用后及时补充。
2.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高危药品(高警示药品)实行专区储存,全院设置统一警示标志。
3.各病区急救等备用药品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具有高级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五、细菌耐药预警干预措施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药事应知应会

药事应知应会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1、什么是基本药物我院最新供药目录中共有多少种药物,基本药物共多少种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
我院供药目录共收录药品426种,其中基本药物328种。
2、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5、我国规定有哪几类药物属于特殊管理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我院现有的麻醉精神药品有哪些?✓依据对人体产生依赖和危害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医院等级评审药事管理应知应会

医院等级评审药事管理应知应会1、麻醉药品的“五专”管理?答:专人负责、专用处方、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
麻醉药品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2、不合理处方包括哪些?答: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3、哪些情况属于超常处方?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1)无适应证用药;(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4、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有哪些监管措施?答: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5、对超常处方的监管措施有哪些?答: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6、什么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答: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7、什么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答:(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8、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要求有哪些?答:(1)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专家会诊同意后,由具有高级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2)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9、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事监管应知应会试题库完整

药事监管应知应会试题库完整
本文档汇总了药事监管相关的试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
和应对药事监管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题目示例:
1. 什么是药事监管?请简要描述其职责和目标。
2. 列举一些药事监管的法规和政策,并解释其重要性。
3. 药品注册是怎样进行的?请介绍注册申请的步骤和所需资料。
4. 药品可用性评估是什么?为什么它对药事监管至关重要?
5. 请解释药品临床试验的目的和流程。
6. 药品安全监测的目标是什么?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药物安全
问题。
7. 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是怎样进行的?请介绍相关的制度
和程序。
8. 请解释药品上市后的监管措施和要求。
9. 药品广告监管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违法药品广
告的案例。
10. 药事监管的国际合作是怎样进行的?请详细描述一些国际
合作的机制。
以上只是一部分试题示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充试题库。
希望这些试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药事监管的知识和
技能。
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试题示例,并不包含答案。
为了准确性,请确保参考相关的法规和资料进行验证。
药事管理应知应会知识要点

应掌握药事管理知识要点一、抗菌药物的定义是什么?答: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二、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审批流程及会诊人员名单是什么?答:重症感染患者,提出会诊申请由抗菌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会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等事项如需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或医院授权的科主任开具处方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严格执行并监测患者用药疗效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答:我院共有35种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药物,进行分级管理:(1)、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
(3)、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四、你知道你们科室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考核指标吗?答: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指标(2014年5月14日修订版)注:※号的考核指标为参考指标,其余为强制考核目标。
达到低限予以警示,超过高限则对其按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五、你知道怎样管理患者自己购买的药品(自备药品)吗?答:住院患者自备药品指在住院期间患者使用本人或家属带入本医疗机构内而非本院药学部供应的药品。
1、仅在病情确需,经科主任同意、医务部、药学部批准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方可遵照医嘱使用。
2、住院患者使用的自备药物,原则上是本院无此药或同类药物,并且为患者病情所需。
3、特殊情况下住院患者使用自备药品,按以下程序处理:(1)患者填写“住院患者自备药物使用责任书”,并签名。
医疗药事应知应会问题

医疗药事组应知应会问题1、医疗核心制度有多少项?分别是什么?答:共14项;分别是: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急诊会诊制度;6、危重患者抢救制度;7、手术分级管理制度;8、术前讨论制度;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0、查对制度:11、医生交接班制度;12、新技术准入制度;13、病历管理制度;14、分级护理制度。
2、什么是首诊负责制?答: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3、三级医师查房指哪三级医师?答: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即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科室主任为三级医师,主治医师为二级医师,住院医师为一级医师,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4、三级医师查房时间是多长?答:三级、二级医师查房,应有三级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三级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次;二级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
一级医师对所管患者负责,实行早晚查房制。
5、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由谁提出,由谁主持?答:科内讨论由经治医生提出,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持。
6、我院医疗会诊包括哪几类?答: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7、我院会诊如何进行?有无具体时限规定?答:1、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
2、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
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
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
8、我院对会诊医师的资质要求是什么?答: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
9、我院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对人员组织的要求是什么?答: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科主任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由值班医师负责,必要时请示上级医生,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基本药物?我院最新供药目录中共有多少种药物,基本药物共多少
种?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
我院供药目录共收录药品426种,其中基本药物328种。
2、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
✓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
用药物的抗菌药物;
✓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
的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5、我国规定有哪几类药物属于特殊管理药品?
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我院现有的麻醉精神药品有哪些?
神药品有哌甲酯缓释片;二类精神药品有: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注射剂、地西泮片、地西泮注射剂、氯硝西泮片、氯硝西泮注射剂、硝西泮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佐匹克隆片。
✓麻醉药品: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布桂嗪注射液。
7、麻醉药品的“三级、五专”管理内容?
三级是指“药库管理—药房管理—病房管理”。
五专是指“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8、什么是高危药品?我院规定的高危药品有那些?
高危药品是指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我院纳入高危药品管理的药物有:高浓度电解质(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胰岛素制剂;静脉麻醉药和肌松药(丙泊酚注射剂、氯化琥珀胆碱注射剂)三大类药品。
9、哪些人不得独立配制与使用高危药品?
(1)进修护士
(2)试用期护士
(3)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内的护士
(4)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
11、我院近效期药品如何管理?
(1)我院规定,距离有效期6个月内的药品为近效期药品。
(2)病房对近效期药品(急救药、备用药)6个月内的作近效期标示,距有效期2个月的可以到病房药房调换。
12、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有哪些?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呋噻米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片)、胺碘酮注射液(片)、甲硝唑注射液
14、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15、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1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
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15 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当天报告;一般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30 日内报告。
17、什么是超说明书用药?我院超说明书用药如何管理?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或剂量、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不同的情况。
在超说明书用药前,临床科室应提出申请,并附相关医学证据(如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循证医学证据等),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部和药剂科备案。
18、纳入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药品有哪些?
(1)地西泮注射剂静脉滴注用于酒精依赖戒断症状治疗;
(2)氨溴索注射剂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1、抢救车管理:
我院抢救车实行统一储存位置,统一清单格式,统一规范管理。
要求每一名护士都要熟练掌握所有抢救药品及物品的储存位置,保证抢救时能及时获得。
同时应掌握急救备用药品的管理制度、使用补充流程和相关应知应会知识。
2、救车内需要贴标识的药品:
(1)二类精神药品标识:地西泮注射液
(2)高危药品标识:10%氯化钾注射液
(3)听似标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
(4)近效期药品标识:距有效期6个月(距有效期2个月可以到药房调换)
要求标识醒目:标识贴在小布兜上。
放针剂的小塑料袋上标明:
不同批号不能混放 3、急救药品及物品一览表:
好”。
4、封条:抢救药品、物品都要贴封条,统一用胶水粘贴。
5、急救备用药品的检查:
(1)抢救车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科室护士长为所在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辅检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要填写自查表,统一从2015年1月开始补齐自查表;(门诊辅检科室抢救车为新配,不
用补)。
(3)药剂科、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填写反馈表,药剂科、临床科室各留存一份。
、有温湿度计的科室必须到药械科校验,统一编号,注明校验日期、有效期等。
温湿度记录表上午下午各填一次,上午8:00—8:30填写,下午2:00—2:30填写。
温湿度记录表:常温温度在10-30℃之间,冰箱温度在2-8℃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之间。
有冰箱的科室必需有冰箱温度记录表。
7、急救药品交接班本的填写:
(1)抢救车药品、物品检查、交接、使用记录表的填写:药品使用、补充必须详细填写使用时间、患者床号、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补充时间、补充药品批号等信息(所有时间必须具体到几点几分);
(2)更换记录:到药房调换急救药品也应有记录,要写明药品批号及调换后批号;
(3)抢救车负责人或护士长开封条检查要在交接班本上记录并签名。
YS —28:备用药品管理制度
一、备用药品包括统一配置的急救药品和科室根据专业特点配置的备用药品,固定品种及基数,并在药剂科、护理部备案,辅检科室备用药品管理参照病房执行。
二、备用药品标识清楚,药品目录应注明:药品名称、剂量、单位、数量,批号;急救药品须放置抢救车内,统一清单格式,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
高危药品需单独存放,标识醒目。
需冷藏药品(如未拆封的胰岛素)应贮存在药品冷藏箱内,以保证药效。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执行“五专”和“三级”管理要求。
三、建立备用药品使用、交接、检查登记表。
备用药品有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并签名。
使用后,应及时清点、补充。
距离有效期6个月张贴近效期标示,距有效期2个月到药房调换新批次药品。
四、科室护士长为所在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辅检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检查1次。
五、药剂科和护理部定期下科室检查备用药品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