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词赏析
杨万里诗词《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童时,童⼼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下⾯是分享的杨万⾥诗词《闲居初夏午睡起·其⼀》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 宋代:杨万⾥ 梅⼦留酸软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长睡起⽆情思,闲看⼉童捉柳花。
【译⽂】 吃过梅⼦后,余酸还残留在⽛齿之间,芭蕉的绿⾊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 梅⼦:⼀种味道极酸的果实。
软齿⽛:⼀作溅齿⽛,指梅⼦的酸味渗透⽛齿。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映照在纱窗上。
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选集》。
与,给予的意思。
⽆情思:没有情绪,指⽆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
思,意,情绪。
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
柳花,即柳絮。
【赏析】 这⾸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童时,童⼼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情怀也同有、景物⼀样清新闲适,童趣横⽣。
⼉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限童⼼,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
⾸⼆句点明初夏季节,后⼆句表明夏⽇昼长,百⽆聊赖之意。
这⾸诗选⽤了梅⼦、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时令特点。
诗⼈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情舒畅。
诗中⽤“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且⾮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扩展阅读:杨万⾥⽂学成就之诗 杨万⾥的诗,在当时就有很⼤的影响:“今⽇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
”(姜特⽴《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
”(项安世《⼜⽤韵酬潘杨⼆⾸》) 杨万⾥⼴泛地向前辈学习,但⼜绝不为前辈所固,⽽是⽴志要超出前辈。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翻译及赏析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翻译及赏析杨万里一生偏爱农村,写农村景色的诗歌流传有很多,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就是描写农村的两首诗,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诗词鉴赏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一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
“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
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
“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
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诗歌鉴赏】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原文翻译及赏析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原文【其一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其二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注释、东山:指作者家乡的山。
2、逐胜:寻觅胜景。
3、银山:形容雪后东山如银山。
4、群山:指东山。
新晴:刚放晴的天气。
5、泥融:湿润的泥土。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翻译其一: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
其二:东山的积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湿润的泥土少许成冰。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发愁适合观赏而不适合攀登。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最爱东山晴后雪》是宋朝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写东山雪景并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第一首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第二首诗描写了阳光照耀下东山积雪消融的景象。
这两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易懂而感情真挚深切。
这组诗的题目直接言明“最爱”,表达情感取向。
第一首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
这首诗作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时候。
东风轻拂,万物开始复苏,四山开始挣脱冬日的枯黄,泛出片片青绿。
诗人整日都在追逐那一片片青绿,早已忘记了早春还有丝丝寒意。
在春风夕照间停留,环顾群山,原来此刻最美的是东山上那一片雪。
第一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写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第二句“小立春风夕照间”写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这两句写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立于风中,在夕阳中欣赏美景的形象,把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现出来。
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而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则为全诗最妙的景语。
其中“软”字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
杨万里的简介及作品赏析

杨万里的简介及作品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杨万里的简介及作品赏析杨万里的简介及作品赏析引言: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诗词原文作者翻译内容诗词赏析要点1、诗词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111 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富有幽默诙谐的特色。
2、翻译内容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1 重点字词解释“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别样”:特别,不一样。
3、诗词赏析31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色。
首先,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风光不与四时同”,将六月西湖的独特风光与其他季节进行对比,突出了此时西湖景色的绝美和与众不同。
311 色彩描绘其次,在色彩的描绘上极为出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以“碧”和“红”两种鲜明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莲叶的无边无际和荷花的娇艳动人,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312 意境营造再者,诗人营造了宏大而又优美的意境。
莲叶的“接天”和荷花的“映日”,让人感受到西湖景色的壮阔和生机勃勃。
32 情感表达此诗表面上是在描绘西湖的美景,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林子方的深情厚谊。
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力赞美,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祝福。
321 借景抒情诗人以美景喻人,希望友人能在新的环境中如这六月的西湖一般,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322 深层寓意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许和对人生如美景般变幻多彩的感慨。
4、诗词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杨万里《悯农》原文翻译和赏析

杨万里《悯农》原文翻译和赏析《悯农》是宋朝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杨万里《悯农》原文翻译和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原作】悯农——[宋]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二、【注释】悯农:同情农民。
悯,怜悯,同情。
稻云:水稻如云,比喻稻田面积大。
黄:成熟。
荞(qiáo)麦:荞麦,顶花生长的一种早熟的粮食作物,叶心形,互生;花散穗状,白色;果实近三棱锥形,果皮灰黑色,磨成的面粉为白色,可食。
空花:是指无实之花,即光开花没结果。
着(zháo):受到。
已分:早就料知。
分,料想,料到。
更堪:即更哪堪,哪里又经得起或经受得了。
闰:即闰月。
闰月,闰月年照正常年份多出一个月。
三、【古诗今译】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四、【赏析】杨万里(1127~1206),宋代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至太常承,宝谟阁学士。
他力主抗金,刚直敢言,后因忤权相韩某,罢官居家十五年,忧愤而死。
他的诗同情民疾,构思新颖,感受别致,语言生动活泼而富有风趣。
他的诗歌今存四千二百多首。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杨万里由临安(今浙江杭州)暂返故乡吉水,这首诗作于这年冬天。
这一年天旱且又早霜,收成不好,偏又赶上这年闰十一月,因此才诗中才有“闰添长”之语。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稻”字后边附着一“云”字,说明了稻田面积之大。
“不多黄”,意思是说,绝大部分都没成熟,即收成极为不好。
【诗歌鉴赏】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原文翻译及赏析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原文【一梅子领食欲不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斜阳清泉淋蕉叶,儿童误认为雨声去。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注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
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3、思:意,情绪。
4、柳花:柳絮。
杨万里《寓居初夏午休起至》译者【一: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二:松阴之下短着半弓的草苔,想要看电视可以又不著回去翻阅。
百无聊赖中斜阳起至泉水回去淋芭蕉,那淅沥水声触怒了正在嬉戏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至雨来。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赏析《寓居初夏午休起至》就是宋朝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诗词作品。
就是诗人过着群集的生活,中午小睡了一会后刚刚出来的时候写下的诗。
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第二首诗写作者悠闲、慵倦情绪。
他想要看电视,可是刚刚翻阅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斜阳起至泉水回去淋芭蕉。
那淅沥水声触怒了正在嬉戏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至雨来。
这儿以诗人的群集无趣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讹”字起著相互衬托的促进作用,而情景宛然,所含无穷乐趣。
“闲”字,写下了诗人的恬淡悠闲,抒写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钟爱之情。
诗人擅于抓取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引爆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获得生动的表明。
初夏时节,寓居并无事,此时追竞之心天下消,与自然切合,与儿童切合,情绪获得交流,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用户。
这两首诗充分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境,第一首写下午休初起至,没精打采,当看见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可爱,便不期然地沉醉在其中了。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原创版】目录1.杨万里简介2.杨万里的诗词创作特点3.杨万里的诗词全集概述4.杨万里的代表作品及赏析5.杨万里诗词全集的价值和影响正文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与陆游、范仲淹、苏轼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万里的诗词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写景为主,以景抒怀,情景交融。
他的诗词中大量描绘了自然风光和四时景象,以及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二是语言通俗易懂,平实质朴,但又极富韵味。
他的诗词用词丰富,善于运用俚语、口语,表达真挚的感情。
三是以诗论史,以史论诗,诗史结合。
他的诗词中融入了大量历史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包括诗、词、赋、文等多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他的诗歌作品有《乌夜啼》、《临安春雨初暖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词作品有《临江仙》、《南乡子》等,赋作品有《醉翁亭记》等。
这些作品中,以诗歌最为著名,代表了他的艺术成就。
杨万里的代表作品及赏析如下:1.《乌夜啼》:“夜泊牛渚怀古怨,潮平江静梦翩翩。
”这首诗以乌夜啼为题,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2.《临安春雨初暖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初暖时的临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这首诗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题,描绘了西湖六月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杨万里诗词全集的价值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明清时期的诗词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和影响;二是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他的“诗史结合”的观点对后世文学史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对后世文化传承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如他的诗词作品被收入《全唐诗》、《全宋词》等大型文学典籍,成为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地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地生命力。全诗所摄取地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地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地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地早春风陆游
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
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以下是杨万里地诗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西湖六月地风光,到底与其他季节地风光就是不同。满湖地荷叶好像与蓝天连在一起,呈现出无边无际地碧色;朝阳映照下地荷花,显得特别娇艳鲜红。
赏析
杭州西湖是我国闻名世界地风景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地诗文很多,这一首独具特色。诗人写六月地西湖,不写山,不写水,却抓住了夏日西湖地荷花来写,既合时令特色,又合地理特点。写荷,诗人一写荷叶,突出其范围广和颜色绿;一写荷花,荷花自水中而出,本来就很娇艳,更由于朝阳地映照,越发红得光彩照人。这样地景物,以“天”“日”来衬托,背景广阔,气势浩大。全诗色彩鲜明,清新秀丽,诗中有画,于写景中流露出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地情趣。
赏析,欢迎阅读。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里地水悄无声息地细细流着,泉眼好像舍不得泉水流出一样;池边地树木把树荫映照在明净地水面上,似乎是爱惜这晴日柔美地风光。初夏时节,小池中地荷叶刚刚冒出尖尖嫩嫩地小芽,就早有弄舞地小蜻蜓比美地停在上面了。
赏析: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疏疏地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地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地黄色地蝴蝶,可是黄色地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地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